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高等院校体育课程中实施武术拳操教学的可行性。方法:将我校2012级126名本科生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66名采用武术拳操教学,对照组60名采用初级长拳(第三路)教学,共42学时。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在教学试验前后对两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探究能力、课堂参与程度及课堂氛围进行评价。结果:教学后试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探究能力及课堂参与程度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增加不明显(P〉0.05);且试验组三者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课堂氛围明显较对照组活跃(P〈0.05)。结论:高等院校开展武术拳操教学能够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养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妇产科临床带教护理中应用问题式教学的效果。方法:入选我院妇产科大专护理实习生8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试验组实施问题式教学;对照组实施传统式教学,1个月后比较两组实习生的病例能力分析、出科成绩。结果:试验组的出科考核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93.54:85.79,P〈0.05),疑难病例护理分析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93.75:84.33,P〈0.05);试验组的师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问题式教学可以使护生更好的掌握临床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有效促进师生的互动性、教学相长,提升学习成绩,值得妇产科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概念学习”教学策略在生理学概念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教学时比实验法。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生理学的末测与延时测验中均有差异(分别为P〈0.05,P〈0.01),说明在末测与延时测验中试验组的平均成绩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生理学教学中,运用“概念学习”教学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和保持,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贯穿式教学在医学形态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1~8班(391人)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试验组(1~4班,197人)和对照组(5~8班,194人),实验组实施形态学贯穿式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不同学期组织学与病理学分开教学法,两组均由相同教师带教,教学过程结束1周内进行自我评价式问卷调查,比较两组的切片考试成绩及闭卷考试成绩。结果试验组学生对贯穿式教学模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标本及理论考试成绩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 P<0.05)。结论医学形态学科贯穿式教学实践不仅加强了形态学科教学团队的建设,而且在教学中提高了学生对教师的授课疲劳阈值,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322名同年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分为研究组(159人)和对照组(163人),研究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以期末考试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学生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生成绩优秀率高于对照组(x^2=7.32,P〈0.01)。结论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护理心理学教学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沟通能力、临床应对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析医学教学中“教”与“学”位置互换后的教学模式对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考。方法 对147名在校护生进行分组教学,其中试验组76名采用“教”与“学”位置互换,对照组71名用传统教学法。课后对2组护生进行理论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 试验组的成绩优秀+良好(90%),明显优于对照组(67%),P〈0.05。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组对此方法持肯定态度(97%~100%),明显优于对照组(3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教学方法的改变是刺激学生自主学习,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同时也可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PBL教学法在研究生卫生统计学实验课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研究生卫生统计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我校2009研究生共852人,随机分成PBL组和对照组。结果:PBL组学生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对课程喜欢的比例、对实验课程内容和形式的满意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PBL组学生认为能够通过学习能够提高自学能力、增强获取知识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交流与合作能力、提高表达能力(P〈0.05)。结论:PBL教学法能有效提高研究生卫生统计学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游戏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法:选择西藏大学医学院临床班和药学班各40名学生,数据以实名调查问卷的形式采集,用相关统计软件分析。结果:课后成绩检验中两个班级的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性别、组别、职务与成绩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教学活动满意度和对知识点掌握情况满意度试验组比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预习情况与课前成绩偏态分布成反比关系,与游戏互动能否顺利进行成正比关系。结论:本次采用的参与式教学效果虽然不如多媒体教学效果好,但其对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求知习惯、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积极意义。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参与式教学才能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五师服务临床”医疗模式对干部病房医疗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9l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五师服务临床”理念进行查房治疗,,另选择2010年1月至12月未进行“五师服务临床”实践的6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合理用药、心理治疗、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7.01±5.02)d,低于对照组的(51.5±7.43)d(P〈O.05);、试验组平均药占比为0.4238±0.04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4907±0.0539(P〈0.05)。试验组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使用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40.1%(P〈0.05);试验组抗生素药占比平均为0.1196±0.0733,低于对照组的为0.1365±0.0919(P〈0.05),试验组多药耐药7例、对照组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行心理干预例数、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师服务临床”医疗模式提高了干部病房医疗质量指标,能更好满足老干部不断提高的医疗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师生角色互换法”教学方实在临床医学专业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校96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其中实验组48名学生采用“师生角色互换法”教学方式,对照组48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课后对两组学生同时进行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且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要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师生角色互换法”教学方式在康复医学教学中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和评价情景教学法在新生儿复苏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39名实习学生分成2组。对照组69名学生在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教学,观察组70名学生在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2组学生参加新生儿复苏理论考试、技能考核成绩,调查学生对情景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理论成绩分别为(85.77±4.68)分和(83.71±5.64)分(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技能成绩分别为(90.07±4.07)分和(87.90±5.02)分(P〈0.01)。情景教学法受到98.08%的学生喜欢。结论:情景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生儿复苏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在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在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01级医学本科两个班162名学生,在讲授“脑卒中的康复”一章中,按班级一个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另一个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讲授,课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估。结果: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在基础知识及康复治疗技术的掌握方面与传统教学无显著差异(P〉0.05)。在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分析归纳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综合能力方面与传统教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康复医学教学中,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能较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andwich教学法在血液学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武汉市某高校连续3届共6组学生在血液学临床教学中分别实施Sandwich教学法和单纯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法,并对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6组学生在考试理论成绩比较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Sandwich教学法组临床综合能力成绩明显高于讲授式课堂教学法组(P〈0.05);采用Sandwich教学法的实验组学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在提升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方面得到学生的肯定。结论:Sandwich教学法在血液学临床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在血液学教学及内科教学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模拟情境式教学法在社区护理教学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模拟情境式教学法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93名本科护生分成对照组(48人)和观察组(4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社区护理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模拟情境教学法。在相同条件下测验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多数护生赞成采用模拟情境式教学法,且考试成绩(P〈0.05)优于对照组。结论:模拟情境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职业心理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PBL教学法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三峡大学2003级医学专业2班和4班共84名学生分成两个组,2班42人设为实验组,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4班42人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课程结束后,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估,分别进行书面理论测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考试的成绩上,实验组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的学生临床病例分析能力明显比对照组好,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全面,两组之间比较,P〈0.05。结论采用PBL教学法比传统的LBL教学法能明显提高急诊医学的教学质量,尤其在培养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上有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老年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进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实习的80名临床医学本科生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和临床路径教学进行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穿刺微创强化治疗为代表的老年骨科临床教学。运用标准化试题库在教学前后对2组学生实施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前后测与组间考试成绩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2组学生在教学前测试成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理论成绩:P=0.81,操作成绩:P=0.65)。教学实施后,2组学生理论及操作测试成绩均提高(P<0.05),其中临床路径教学组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理论考试:P=0.02,操作考试:P=0.01)。结论在老年骨科临床教学中应用临床路径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促进护理本科生的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在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引入以图导思法的教学法,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级高职本科护理两个班级进行对照研究.实验组采用以图导思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学期结束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的期末考核一般成绩(54.16±8.24)分高于对照组(52.03士5.33)分;能力测试成绩(19.27±2.62)分高于对照组(14.31±1.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以图导思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外科护理学的学习,并能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案例式教学法在妇产科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案例式教学法在妇产科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3级2004级5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118名同学按年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两组的学生的妇产科期末理论考试及实习考核成绩进行比较,两组的基础理论成绩无明显差异(P〉0.05),而病案分析成绩及实习考核成绩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案例式教学法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临床教学医院神经病学循证医学教学效果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临床教学医院,以神经病学实践教学为试点,对本专业实习的本科生、研究生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循证医学教育模式,进行教学效果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2009年进入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临床实习的40名本科生和20名研究生,通过理论考试成绩、病历书写和病例分析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采用SPSS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理论考试成绩方面,本科生组、研究生组的实验组分别与其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病历书写、病例分析能力方面,本科生组、研究生组的实验组分别与其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提高(P〈0.01);并且研究生实验组与本科生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循证医学教育模式可增强本科生、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研究生的教学效果优于本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