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非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适宜病例,分为对照组(26人)和观察组(26人),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尿毒清颗粒,观察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尿毒清颗粒+中药高位结肠透析。一个疗程为10d,分别观察2~3个疗程。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非血液透析患者,可更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肾功能,从而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2.
乐芳波  张丹萍  郑凤蕾 《新中医》2023,55(7):138-142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儿童复发性口腔溃疡(ROU)脾胃积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ROU脾胃积热证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4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治疗。评估2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复发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6.88%,高于对照组85.00%(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水平均升高(P&l...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中药优选方保留灌肠联合高位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湿热证患者胱抑素C(CysC)、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肾衰湿热证患者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40)、对照组(n=40)。对照组接受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优选方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肾功能及营养指标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P<0.05)。治疗后两组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ysC、Scr、PTH及BUN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LB、HB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优选方保留灌肠联合高位结肠透析可改善慢性肾衰湿热证患者营养状况,降低血清CysC、PTH水平,改善肾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肾降浊法配合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结肠透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益肾降浊中药,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尿微量白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血清炎性物质以及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SCr、BUN、24 h Upro、ALB、β_2-MG及血清hs-CRP、TNF-α、IL-6均显著降低(P均<0.05),Ccr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及LgM、LgG、LgA均显著升高(P均<0.05),CD8~+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各项免疫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降浊法配合结肠透析能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附子黄参汤联合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施以结肠透析治疗,观察组施以结肠透析+附子黄参汤治疗。观察治疗效果、肾功能变化、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2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28/30)、70.00%(21/3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子黄参汤+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较佳,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肾功能指标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观察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口服中药肾毒灵方的基础上,运用结肠途径治疗机,可深达肠腔50cm,使用自行研制的透析方,给予高位结肠透析,然后保留灌肠2h,每周2次,8次为1疗程.对照组口服肾毒灵方,每次150mL,每日2次,1个月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5%,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BUN明显下降、CCr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后,SCr、BUN、CCr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另外,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高位结肠透析可显著延缓肾功能衰竭速度,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保守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推拿辅助治疗风热闭肺型重症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重症病毒性肺炎(风热闭肺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均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清热平喘汤口服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统计分析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CD4+、 CD8+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基本相仿(P0.05);治疗后两组CD4+、 CD8+显著升高,体征、症状、舌象及脉象各项积分明显下降,其中治疗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0.00%(P0.05)。结论常规西药基础上辅助中药口服联合推拿治疗风热闭肺型重症病毒性肺炎,可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其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丁香膏~+通络益气中药联合椎管内阻滞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β-内啡肽的影响。方法将110例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行椎管内阻滞治疗,观察组5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丁香膏~+通络益气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评分和CD3~+,CD4~+,CD8~+,CD4~+/CD8~+及β-内啡肽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近期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HAMD评分、AIS评分、QLDI评分及CD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CD3~+、CD4~+、CD4~+/CD8~+及β-内啡肽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香膏~+通络益气中药联合椎管内阻滞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有效降低疼痛程度,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并有助于提高β-内啡肽水平。  相似文献   

9.
邓娅 《新中医》2021,53(8):85-88
目的:观察解毒化癥汤灌肠联合常规西药对盆腔炎性包块湿热瘀结证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盆腔炎性包块湿热瘀结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及奥硝唑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解毒化癥汤灌肠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hs-CRP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血清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CD3~+、CD4~+、CD8~+水平及CD4~+/CD8~+值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试验组血清CD3~+、CD4~+水平及CD4~+/CD8~+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神疲乏力、下腹痛、低热、腰骶部胀痛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上述4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化癥汤灌肠有助于改善盆腔炎性包块湿热瘀结证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hs-CRP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5,(8):1453-1455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补肾纳气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型患者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法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解痉平喘、祛痰止咳、抗感染、控制性氧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补肾纳气方,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CAT评分、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结果:治疗后2个月,两组中医证候积分、CAT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下降(P<0.01或P<0.05),治疗组下降水平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Ig G、Ig A、Ig M、CD+3和CD+4水平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5),CD+8和CD4CD8比值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Ig G、Ig A、Ig M、CD+3、CD+4、CD+8和CD4CD8比值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Ig G、Ig M和CD+4升高水平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 A、CD+3、CD+8和CD4CD8比值变化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补肾纳气方可以提高肺肾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熊维建  钟锦  张玲 《中国中医急症》2014,(6):1040-1041,1089
目的 观察中药肾衰灵液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透析组给予基础治疗加中药肾衰灵液结肠透析,灌肠组给予基础治疗加中药肾衰灵液灌肠,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加单纯结肠透析,均治疗4周,测定各组治疗前后BUN、Scr、Ccr、K^+、、Ca^2+、P^+等水平及疗效情况.结果 透析组在降低血磷、Scr、BUN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优势,在血钙的平衡、GFR和尿酸的控制上亦优于对照组(P<0.05);各组血iPTH方面改善均不明显(P>0.05).结论 本疗法能够改善残存肾单位的高灌注和基底膜足细胞的损害,降低肾脏的高代谢状态,改善钙磷的代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中医辨证分型患者外周静脉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值的变化,探讨这些变化在急性胰腺炎中医辨证分型中的意义。方法:根据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证型标准随机抽取脾胃实热型、脾胃湿热型、肝郁气滞型、蛔虫上扰型4组,每组8人,共32人,检测4种证型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 4种证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①与对照组比较,脾胃湿热组CD3、CD8降低,CD4+/CD8+值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脾胃实热组外周血CD3、CD8降低,CD4+/CD8+值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CD4明显降低,变化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郁气滞组,蛔虫上扰组值的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②与脾胃实热组比较,脾胃湿热组CD3、CD4、CD8及CD4+/CD8+值的升高变化有显著(P<0.05);肝郁气滞组与蛔虫上扰组的CD4+、CD4+/CD8+较之差异显著(P<0.05),CD3、CD8值的变化极显著(P<0.01)。结论:急性胰腺炎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有关,CD3、CD8、CD4+/CD8+可作为AP中医临床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瘀方配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复发转移性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采用自拟益气活血化瘀方配合FAC方案治疗,对照组27例,单纯应用FAC方案治疗。两组均于4周期化疗后评定疗效,分别观察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免疫学指标、肿瘤标志物等变化。结果:入组54例病例,无脱落病例,总有效率治疗组70.37%,对照组40.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治疗组和对照组KPS评分提高稳定率分别为92.59%,6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过程中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下降和恶心呕吐、神经毒性及心电图改变的发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学指标变化,治疗组CD3^+,CD4^+及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D3^+、CD4^+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CEA、CA153与本组治疗前及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能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健脾合剂如何对脾虚型溃疡型结肠炎(UC)进行免疫干预。方法:选取健脾合剂治疗组100例及健康对照组100例。健脾合剂(党参、白术、山楂、陈皮、麦芽等)由本院中药制剂室协助配制,一剂煎3袋,各150 mL。每天分3次温服,日1剂。均为20天1个疗程,服药2个疗程复查免疫指标。结果:UC患者治疗前的CD+4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CD+3和CD+8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经治疗临床症状缓解后,其CD+4细胞数回落(与治疗前比较,P>0.05),CD+3和CD+8细胞数回升(与治疗前比较,P<0.05和P<0.05)。UC患者治疗前的CD+4/CD+8比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经治疗后回落(与治疗前比较,P<0.05)。两个疗程间总有效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健脾合剂对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且主要提高了Ts细胞,从而缓解自身免疫及变态反应所致的系列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肝动脉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肝转移瘤的临床评价指标。方法:将102例肝转移瘤患者随机等分为3组:A组单纯接受肝动脉一次性冲击化疗;B组肝动脉化疗后,给予静脉滴注艾迪注射液;C组肝动脉化疗后,肝动脉内留置导管持续灌注艾迪注射液。比较3组经6个治疗周期前后肿瘤的大小、T细胞亚群情况以及化疗药物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情况。结果:3组有效率分别为41.2%,47.1%,67.6%,B组和A组,B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C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细胞亚群改善和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B、C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B、C组分别与A组比较差别明显(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肝动脉持续灌注治疗肝转移瘤能够提高近期疗效,可能优于静脉滴注,艾迪注射液起到为协同、增效、减毒及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肠益方对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其中湿热夹瘀者49例,湿热兼虚者53例;对照组38例。对各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NK)予以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后各组的CD4+数值均增高,CD8+数值均降低,CD4+/CD8+的比值均增高,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湿热夹瘀组及治疗湿热兼虚组CD3+数值增高,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肠益方对大肠癌术后患者,能够一定程度的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且疗效与对照组相当。  相似文献   

17.
朱萱萱  王海丹  王进  施艳秋  刘志辉 《中医药学刊》2011,(12):2605-2607,I0017,I0019
目的:观察乌鳖颗粒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CD4^+/CD8^及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雌性BALB/c小鼠皮下多点注射小鼠透明带多肽,建立免疫性卵巢早衰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己烯雌酚组、六味地黄丸组、乌鳖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另设正常组和佐剂组,共灌胃给药4周。实验末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脾脏CD4^+、CD8^,计算CD4^+/CD8^的比值。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卵巢Fas、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脾脏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和佐剂组(P〈0.05)。乌鳖颗粒各剂量组小鼠脾脏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模型组小鼠卵巢Fas蛋白表达低于正常组,Fas—L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卵巢Fas、Fas—L蛋白表达和Fas/Fas—L比值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乌鳖颗粒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小鼠Fas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乌鳖颗粒各剂量组Fas—L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乌鳖颗粒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鼠Fas/Fas—L比值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乌鳖颗粒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具有调节CD4^+/CD8^比值和Fas/FasL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清肺汤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化疗方案治疗,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治疗组在化疗前2d加用益气清肺汤治疗。21d为1个疗程,2个疗程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后中医临床证候变化、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变化。结果:两组中医临床证候变化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改善率分别为83.3%和60.0%(P〈0.05);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2个周期化疗后,对照组CD4^+、CD4^+/CD8^+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较化化疗前有所增加(P〈0.05)。两组组间比较,化疗后治疗组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清肺汤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改善中医临床证候、免疫功能、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生脉注射液对体外循环所致机体免疫功能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围术期使用生脉注射液对体外循环所致机体免疫功能改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HIV/AIDS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入组276例HIV/AIDS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11个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将入选患者参考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六种常见证型,检测两组外周血细胞中CD+4、CD+8、CD4/CD95、CD8/CD95表达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证型患者与健康人相比较,CD+4、CD4/CD95均低于健康人,而CD8/CD95均高于健康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均高于健康人,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证型比较,痰湿内蕴组CD+4低于气血两虚兼血瘀和气血两虚组,痰湿内蕴组CD8/CD95高于气血两虚兼血瘀和阴虚火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IV/AIDS患者不同证型间T淋巴细胞凋亡存在差异,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当证型发生转化时,其T淋巴细胞凋亡水平发生变化。个别指标在辨证两种证型时具有辅助辨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