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淫羊藿总黄酮对动物实验性心肌缺血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淫羊藿总黄酮(TFHE)对动物实验性心肌缺血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以垂体后叶素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和用高分子右旋糖酐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TFHE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J点及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影响;观察TFHE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TFHE高、中、低剂量(24、12、6mg/kg)组均能明显对抗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J点的偏移,能有效预防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变率)、红细胞压积以及纤维蛋白原量的升高;TFHE高、低剂量(34、17mg/kg)能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结论TFHE对缺血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黏度、防止血液凝固、改善冠脉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沙棘提取物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剂量肾上腺素加冰浴法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变化;采用电刺激颈动脉血栓形成模型,观察沙棘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沙棘提取物 4、8 g/kg 组颈总动脉血栓形成的时间显著延长 (P<0.05、001);与血瘀模型组相比较,沙棘提取物 4、8 g/kg 组体外血栓的长度减少,血栓的干、湿质量降低 (P<0.05、0.01),血小板聚集率降低 (P<0.05、0.01),红细胞压积降低 (P<0.01),凝血时间延长 (P<0.05、0.01),血液黏度降低 (P<0.05、0.01)。结论 沙棘提取物具有抑制血瘀模型大鼠血栓形成及改善血瘀模型大鼠血流变学作用。  相似文献   

3.
身痛逐淤汤活血化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身痛逐淤汤活血化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廓微循环实验、小鼠凝血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测定、大鼠血液黏度测定方法,验证身痛逐淤汤对血淤证的作用影响。结果:身痛逐淤汤组较对照组小鼠微动脉和微静脉管径均增大,凝血时间及凝血酶时间均显著延长,可显著降低大鼠微血管和微循环血管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结论:身痛逐淤汤具有较好的活血化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丹参金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丹参金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凝血时间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用冰水刺激制备“血瘀”模型。检测主要流变学指标;以ADP为诱导剂,观察其对体外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结果①丹参金能显著降低血瘀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②丹参金可以延长血瘀大鼠的凝血时间;③丹参金能降低血瘀大鼠的全血黏度以及血浆黏度。结论丹参金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血瘀大鼠的凝血时间和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夜明颗粒对小鼠微循环和大鼠血黏度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夜明颗粒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的作用机理。方法观察夜明颗粒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及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夜明颗粒可以加速血流速度,与空白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降低大鼠全血比黏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浆黏度值、红细胞体积分数、红细胞最大变形指数等指标均有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夜明颗粒可以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颈椎活血冲剂的活血化瘀作用,作者观察该药对小鼠耳廓的微循环及“血瘀”症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药对小鼠耳廓微动脉(A_3)口径有明显的扩张作用,可显著增加毛细血管的开放数;对“血瘀”症大鼠模型能有效地降低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粘度及红细胞压积。说明该药具有明显促进微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禾心素对血液流变学、微循环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在急性血瘀模型大鼠上进行血液流变学试验,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阴性指数;观察小鼠耳廓微循环,分别记录用药前后耳廓微循环细动脉、细静脉的血管口径和毛细血管开放量(毛细血管网交点计数法),计算用药前后的差值。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禾心素对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阴性指数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或p〈0.01):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细动脉口径、细静脉口径及毛细血管开放量均有显著的提高作用。结论:禾心素可显著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具有降低血液“浓、粘、凝”的倾向;可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瓜薤胸痹滴丸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瓜薤胸痹滴丸对急性血瘀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肾上腺素造成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瓜薤胸痹滴丸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和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 瓜薤胸痹滴丸1.54g/kg剂量组能降低急性血瘀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1.54g/kg和0.77g/kg剂量组能抑制急性血瘀大鼠体外血栓形成.结论 较高剂量瓜薤胸痹滴丸具有改善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性、减少体外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安灵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及凝血时间的影响。方法用冰水刺激制备"血瘀"模型,检测主要流变学指标;以ADP为诱导剂,观察其对体外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结果①心安灵能降低血瘀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②心安灵可以延长血瘀大鼠的凝血时间;③心安灵能降低血瘀大鼠的血液黏度;④心安灵能抑制血瘀大鼠红细胞的聚集能力,并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结论心安灵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血瘀大鼠的凝血时间和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凝血酶原时间及小鼠耳廓微循环两个药理指标考察,观察复方龙脉宁滴丸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选取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复方龙脉宁滴丸大、中、小剂量组,建立血瘀模型。另取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复方龙脉宁滴丸大、中、小剂量组。观察复方龙脉宁滴丸对血瘀证模型大鼠体外血栓以及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改善作用。结果该药物对血瘀模型大鼠凝血时间有明显改善作用,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多,血流速度加快,血管输入及输出口径增大。结论复方龙脉宁滴丸有扩张血管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归养血糖浆的祛黄褐斑、抗衰老和增强皮肤营养等与美容相关的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进行了对黄褐斑模型小鼠的影响、对衰老模型小鼠的影响、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和对小鼠耳廓循环的影响等四个方面的实验。结果:本品可抑制黑色素合成、清除自由基、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和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结论:阿归养血糖浆具有一定的美容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方风湿宁注射液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采用肾上腺素+冰浴法复制大、小鼠的的急性血瘀证模型,检测复方风湿宁注射液对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结果]复方风湿宁注射液可改善模型大鼠的一般血瘀症状,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对急性血瘀症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耳廓微循环观察法观察剌五加注射液对正常和急性“血瘀症”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结果刺五加注射液能明显增大正常及急性“血瘀症”小鼠耳廓微细动静脉口径,增加毛细血管开放量。结论刺五加注射液具有改善急性血瘀症小鼠微循环作用。  相似文献   

14.
骨痛灵软膏镇痛作用的药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骨痛灵软膏(GTLO)的镇痛作用及对血液黏度的影响。 方法:通过小鼠扭体法致痛、热板法致痛、大鼠辐射热照射法致痛试验及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黏度试验,对GTLO的镇痛和改善血液黏度作用进行药理研究。 结果:GTLO对小鼠扭体法及热板法致痛,大鼠辐射热照射法致痛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明显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浆黏度。 结论:GTLO对多种疼痛模型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浆粘滞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糖瘀消胶囊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 以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复加冰水浴的方法制备大鼠的血瘀证模型,观察糖瘀消胶囊对模型大鼠血液变性的影响.同时,以微循环显微观察该药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结果糖瘀消胶囊能明显降低血瘀证模型大鼠的全血粘度.小鼠耳廓微循环实验表明,糖瘀消胶囊高、中、低剂量能增加正常小鼠耳廓微动脉、微静脉的管径,加快微循环的血流速度.结论 糖瘀消胶囊具有显著的活化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川芎微乳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利用肾上腺素致血瘀大鼠模型,预防给予不同剂量的川芎微乳和川芎水煎液,观察药物对凝血时间、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川芎微乳对肾上腺素所致血瘀大鼠模型有一定程度延长凝血时间、降低大鼠血液黏度、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的作用,且某些指标效果优于水煎液组。结论川芎微乳有良好改善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该作用强于一般水煎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红花注射液对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血栓形成法观察红花注射液对大鼠血栓长度和干质量、湿质量的影响;建立血瘀模型,观察红花注射液对血瘀大鼠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和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 红花注射液50.0、100.0 mg/kg可缩短体外血栓长度(P<0.05),降低体外血栓湿质量和干质量(P<0.05)。红花注射液50.0、100.0 mg/kg可明显降低血瘀大鼠红细胞压积、血液黏度(P<0.05、0.01),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延长凝血时间(P<0.05、0.01)。结论 红花注射液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红对血液流变学及血栓、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血瘀模型组、注射用丹红(2.5、5.0、10.0 g/kg)组及丹参注射液组(5.0 g/kg)。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注射用丹红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影响;采用体外血栓形成试验观察注射用丹红抗血栓形成作用。结果注射用丹红5.0 g/kg组可明显降低血瘀模型大鼠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10.0 g/kg组可明显降低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切变率5、1/s),血沉、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全血低切相对黏度。注射用丹红5.0、10.0 g/kg组可抑制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和黏附,并可使体外血栓长度缩短、干湿重降低。结论注射用丹红的抗缺血作用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作者简介:王宇翎,女,副教授,责任作者,E-mail:wangyuling1973@126.com观察注射用丹红对血液流变学及血栓、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血瘀模型组、注射用丹红(2.5、5.0、10.0 g/kg)组及丹参注射液组(5.0 g/kg).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注射用丹红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影响;采用体外血栓形成试验观察注射用丹红抗血栓形成作用.结果 注射用丹红5.0 g/kg组可明显降低血瘀模型大鼠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10.0 g/kg组可明显降低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切变率5、1/s),血沉、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全血低切相对黏度.注射用丹红5.0、10.0 g/kg组可抑制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和黏附,并可使体外血栓长度缩短、干湿重降低.结论 注射用丹红的抗缺血作用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20.
赤芍总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杨军  马传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1,36(2):164-164,F003
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系统观察了赤芍总苷(Total paeony glycoside,TPG)对血液系统功能的影响,并通过建立整体和体外脑缺血样损伤等模型,从不同研究层次全面分析赤芍总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作用及其机制。 1 TPG整体给药对血液流变学系统的影响应用多项血液流变学检测方法和小鼠体内血栓形成模型来研究TPG对微循环、血液粘度、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和内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鼠一次性分别灌服TPG 40 min后,耳廓微循环检测即发现小鼠耳廓微循环中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加,微动脉和微静脉口径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