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危险源辨识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只有对作业环境和作业活动中的危害因素进行充分、全面的识别,并按照科学的方法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价,确定风险的程度,才能依此制定风险管控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炼化企业的化验室也存在很多的危险源需要进行辨识、评价和管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某乙炔厂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分析,识别、分析危险源和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现场排查隐患,查看企业建立的台账,查找问题,提出整改建议,消除隐患。  相似文献   

3.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是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理念和方法。安全管理的目的是控制事故的发生。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是危险源,要想控制事故的发生,必须首先辨识危险源,控制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因此,有效地开展风险识别和控制,正确地进行生产活动中的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并针对重大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减少和防止入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出现,从而达到减少和防止不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是组织(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组织要实现保护员工健康安全、减少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保护环境的目的,则首先须通过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去发现各种隐患、环境因素的存在,然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和预防措施,保证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得以正常实施和不断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5.
一、必须在企业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在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分别标明本企业、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二、必须在重大危险源、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场所设置明显标志,标明风险内容、危险程度、安全距离、防控办法、应急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林少文 《云南化工》2023,(3):121-123
分析了石油化工安全生产难点,主要问题为重大危险源较多、隐患和事故类型多样、风险防控点多面广、不易开展事故救援等。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利于形成系统、规范、可靠的管理效果,实施路径为构建HSE管理体系、开展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形成风险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控机制、严格落实安全检查制度等。  相似文献   

7.
海洋石油钻完井过程中存在多种不安全因素,对人员、设备、环境有着较大的潜在威胁。结合钻井平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风险分析模型及风险分析方法,在钻完井作业开始前对钻机设备、平台支持系统及第三方在平台上的设备进行风险分析,能全面识别钻井平台各个设备、区域的危险源;分析各个危险源存在的风险性质、危害程度及风险状况,做出科学判断,能有效控制钻井作业平台风险,为控制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事故的发生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对于石油企业来讲,安全关乎企业的生存发展,安全监督工作至关重要。针对石油企业在生产中潜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调查分析危险源产生的根源,提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方法,及时做出安全评价并根据风险等级,制定可行的安全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贯彻落实2008年国家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要求,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隐患得到有效的查处和控制、消除。陕西汉江药业公司要求各部门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程序》中的识别方法进行危险源识别,排查安全隐患。对排查出的危险源,按照《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管理程序》制定出安全管理方案和实施行动计划,使安全隐患得到治理。  相似文献   

10.
为强化企业安全风险意识,实现风险管控关口前移,将风险管控在隐患形成之前,预防事故发生,有必要进行安全风险分级评估。针对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的风险特征,本文采用LEC评价法,以南海某FPSO为例,通过危险源识别,建立安全风险分级方法,确定了FPSO的风险等级,为FPSO现场安全风险管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某拟建六氟化硫项目为例,根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要求及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对六氟化硫生产项目的重大风险源进行了识别,确定重大风险源为氟化氢,并对氟化氢储罐泄漏环境风险进行了详细识别、预测与评价,分析潜在事故风险发生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环境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石油和化工企业危险源多面广,隐患成因错综复杂,利用事故致因理论与闭环控制理论相结合,从人的不安全行为隐患、物的不安全状态隐患及管理缺陷隐患三个要素,提出隐患闭环管理模式以探索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新思路,采用文件审核与现场审查方式,对江苏某科技公司的电气设备、工艺、安全管理、违章操作与培训教育等方面开展隐患排查。结果表明,隐患闭环管理服务模式可有效识别企业潜在隐患,降低企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王海波  范萌 《山东化工》2023,(7):215-217
实验室危险源是造成实验室事故的潜在因素,对实验室危险源的有效管控是降低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必要措施。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将实验室危险源分为化学类、生物类、特种设备类、机电类、电子类和其他类;并根据危险源的危害程度将危险源安全风险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再根据各实验室各级危险源的使用或存放情况将实验室安全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对实验室进行分级管理,并提出实验室各类危险源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17个基本要素之一,企业通过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确定出自身的重大危害因素和主要危险源,依据这一结果制定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针对重大危害因素确定控制风险的目标和指标,编制实现目标或指标的管理方案或运行控制程序。危害辨识作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对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和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力,本文主要运用LEC半定性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并对此加以改进,旨在分析企业内所有活动及区域中存在的风险,确定风险程度等级,采取相对应的风险控制对策措施,实现风险管理,以便事前预防,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时刻关系着企业员工和周边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危险源辩识能很好地实现预防事故、控制风险的目标。本文主要阐述了各类危险源辨识的步骤和方法,以提供一种程度化的危险源辨识途径,为危化品企业的危险源识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做好事故预防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为防范事故风险,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及时地发掘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分析和评估风险的可控性,提前采取防范措施,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降低生产中的事故风险,保障企业生产安全。企业在进行风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时,应该采用科学的措施和方法,提高辨识质量,综合提升风险评价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刘锡田  王涛 《乙烯工业》2006,18(1):20-21
运用HSE管理体系的危险因素和重大危险源识别,进行风险评价,进一步阐述了该体系在实际生产管理中所迭到预防和控制的效果,规范了装置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9.
安玉华  杜影泽 《陶瓷》2023,(11):195-199
为了准确评估综合管廊运维阶段的风险因素,降低综合管廊运维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笔者从管廊附属设施风险、廊体结构风险、管廊运营风险、基础环境风险4个方面构建25个运维风险评价指标。针对涉及定性和定量的运维风险评价指标,利用AHP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建立了城市综合管廊运维风险评价模型,用于识别综合管廊在运维阶段的风险因素,并以某城市综合管廊项目为工程实例,分析管廊运维阶段风险。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评价管廊项目运维阶段风险因素,为管廊项目降低运维风险的措施提高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无水氟化氢是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和产品,其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有发生事故的案例。因此,做好无水氟化氢的环境风险评价对于如何有效防范风险事故发生、确定安全范围以及风险事故发生后如何采取风险应急措施等都是非常必要的。以某氟化工企业的无水氟化氢生产为例,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要求,通过重大危险源辨识、风险识别,确定无水氟化氢储罐泄露为最大可信事故。又通过源项分析、后果计算,对无水氟化氢储罐的泄露事故进行环境风险预测和评价,并提出了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以期为同类型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