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居民居住地与工作地的空间关系是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从城市通勤行为和职住空间角度研究城市空间结构,有利于揭示城市空间演变的内在动力机制,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土地利用和通勤交通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提出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居民工作地和居住地识别方法,研究了分区域的居民通勤距离和就业岗位通勤距离等指标,提出了利用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对比校核手机信令数据的方法。以苏州市为例,结合苏州市综合交通模型对城市职住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讨论市域和市区的职住平衡关系;利用可视化方法研究苏州市通勤网络特征。  相似文献   

2.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监测了武汉市从"封城"到"解封"不同类型居民出行的恢复进程,包括全目的出行、游憩出行和职住通勤等,定量评估了城市内部交通出行的恢复韧性.研究结果表明:疫后,武汉本地居民出行已基本恢复常态,三镇来看,汉阳片区恢复程度最理想,快于汉口片区和武昌片区,本地游憩出行更倾向于郊野乡村游;"惠游湖北"等政策推出后,外地游客来汉意愿逐步恢复,三镇核心区景点吸引力更强;早晚高峰通勤拥堵指数高于往年同期,居民自驾出行比例提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城市职住分离日益严重的问题,以北京市为例,基于大数据分析城市重点功能区的出行和职住平衡特征。首先,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提取用户出行起讫点(OD),将获取的出行信息集计到各交通小区,从时间、距离和时耗方面分析各功能区的出行特征,并通过职住地识别算法获取用户居住/工作地,引入居住/工作独立性指数来衡量职住分离程度,结果显示各功能区的职住分离度均大于50%。其次,结合兴趣点(POI)数据对城市功能区基础配套设施的密度与出行特征进行横向对比,数据显示回龙观地区的交通配套设施较少,通勤出行距离和时间均最大。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具体改善建议,为调整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设施配置以更好满足通勤出行需求及减少城市碳排放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建成环境与个人时空间行为之间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利用手机信令数据,从职住关系、通勤行为和居民消费休闲出行行为的微观个体行为视角构建城市建成环境的评价框架,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进行城市建成环境的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居民各类活动、出行行为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差异,受到用地、交通、区位等建成环境因素影响显著,综合分析得出宝山整体建成环境的发展呈现出南北不同的格局,具有明显的近中心城、新城和近轨道交通轴线的发展特征.最后,简要探讨了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对城市建成环境评价的应用价值,并结合评价结果和区域发展目标,对宝山区的空间调整优化和居民行为引导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交通卡刷卡数据、手机信令数据、空间定位信息(GPS)等大数据的出现为城市与人的行为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基于2015年4月上海市公共交通卡刷卡数据,创建一般出行及虚拟换乘规则,建立上海轨道交通出行数据模型,并结合轨道交通网络空间数据模型,识别基于地铁出行的城市居民居住地、就业地和包括通勤时间、距离、空间分布等在内的通勤特征信息,并对典型就业中心和大型居住社区周边站点进行应用分析。研究表明,基于地铁的通勤出行者有130多万持卡人,平均通勤时间34.82 min,平均通勤距离为12.4 km;居住地在内环内、内外环间及外环外各站的持卡人相差不多,但就业地则有近2/3分布于内环内;通勤出行方向呈现明显的向心性;典型就业中心辐射范围广泛,平均通勤时间越往市中心越低;各大型居住社区的地铁通勤量相差很大,通勤去向并不集中于内环内。  相似文献   

6.
林雄斌  卢源 《城市规划》2021,45(12):104-113
伴随着交通强国和构建互联互通交通网络战略的深入实施,在城际高速铁路服务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应对都市区核心城市不断高涨的生活成本,郊区化和跨区域通勤趋势日益明显.理解都市区跨区域通勤的规模及其影响因素,对推动高速交通导向的都市区国土空间规划和区域一体化具有一定意义.基于此,以京津城际铁路为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京津城际通勤行为数据,理解都市区城际通勤规模和一般特征,采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甄别城际通勤选择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京津跨城高铁通勤(含每日通勤、每周通勤和每月固定次数通勤的乘客)的比例约为7%.(2)个体社会经济属性、城市-城际交通接驳便捷性和出行时长、城市-城际出行经济成本、交通换乘便捷性和换乘成本、出行偏好和异地工作意愿等因素均会影响居民跨城通勤选择.(3)在控制相关变量的影响下,模型结果表明,出行时间、换秉便捷度、出行成本和异地工作意愿等对跨城通勤选择有显著作用.面向国土空间规划需求,本研究能为都市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优化、跨市公共交通规划与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早高峰出行问题源头区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月朋  王德 《城市规划》2021,45(7):83-90
通过手机信令数据识别每日起始出行,比识别完整出行链更准确.起始出行与城市早高峰出行紧密相关,借助手机大数据,可追踪到交通拥堵问题源头区.本研究从起始出行时间、距离、方向、密度四个视角入手,分析上海市居民起始出行特征分布,总结不同的起始出行发生模式.短时间内高密度、远距离、集中方向起始出行的发生会对城市交通系统产生较大压力,是导致上海市早高峰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源头,其主要分布在外环线附近的大型居住社区,如彭浦新村、宝山顾村等.  相似文献   

8.
深圳与周边城市的空间关联决定了深圳在珠三角城市群中的地位和发展方向,这也是深圳新一轮总体规划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测算了深圳与珠三角各城市之间的城际出行联系,以大数据方法支持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区域分析。针对深圳与其周边的广州市、东莞市、佛山市、中山市、珠海市、惠州市、河源市、汕尾市的空间关系,利用手机信令数据获取区域内城市间的人流联系和通勤联系。本文基于城市间的人流联系研究区域空间结构、中心城市的腹地划分,通过出行廊道评估区域交通廊道和同城化,并且研究深圳市内部不同行政区与周边城市人流联系和通勤联系的差异。本研究是应用大数据对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传统区域分析方法的一种提升,也是大数据应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手机信令数据分析重庆城镇体系中各城镇间的人流出行联系,反映城镇体系的等级结构和网络体系特征。首先,用手机信令数据分析城市间出行方式及通勤的人流出行联系,以真实的人流出行联系反映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联系流量、联系流向、对中心城的依存度、首位度等各方面量化分析城镇体系特征。其次,以直辖市重庆为案例,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分别从主城区与区县、区县与区县两个层次分析结构特征,并与上位规划对比,评估现状城镇发展情况。研究表明,重庆城镇间抱团发展现象明显,层次鲜明,形成主城区、万州、永川、涪陵、黔江和铜梁六个不同层级的区域中心。  相似文献   

10.
活动视角下建成环境对广州居民通勤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转型与空间重构,许多大城市面临交通出行总量增加与居民活动—移动意愿增强的困境.以往对建成环境与出行行为的研究致力于减少小汽车使用和缩短出行距离,鲜有关注居民活动需求的满足与生活质量的提升.文中从人本主义立场出发,提出非集计层面的个体通勤效率,用以度量居民工作日多目的通勤行为的距离成本;构建一个考虑不同地理背景建成环境、个体活动—移动与通勤效率关系的出行行为研究框架;并基于广州居民活动日志与POI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解析建成环境对个体通勤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密度、高混合度、良好街区设计特征的工作地和路径空间建成环境能显著提高个体的通勤效率,而居住地的影响不显著;建成环境既可直接影响通勤效率,也可通过作用于个体的活动—移动而间接影响通勤效率.这些结论为基于微观个体行为的宏观模拟技术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规律与规则,也为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从手机数据中挖掘居民出行信息的手段也日益完善。运用手机数据进行交通出行特征分析的适用性,获取居民出行信息,研究居民出行特征方法。在实例研究中,通过对移动运营商提供90 d的手机信令数据处理分析,提取宁波市六区居民的出行量、出行空间分布、出行时间分布等出行特征。最后将手机数据处理得到越江通道客流与人工调查统计的数据进行校验,证明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相关研究,提出一种定量化测度轨道交通(以下简称"轨交")线网与城市中心体系匹配程度的方法。以功能联系为基础,使用多源大数据量化分析轨交线网与上海城市中心体系匹配程度。从轨交刷卡数据中依据乘客使用轨交出行时空规律,获取轨交通勤出行、轨交游憩出行的功能联系,用于表征轨交功能联系下的就业中心体系、公共活动中心体系。从手机信令数据中获取用户的通勤出行、游憩出行的功能联系,用于表征全方式出行功能联系下的就业中心体系、公共活动中心体系。随后分别使用规模等级一致性、来源范围一致性指标,量化分析轨交线网与就业中心体系、公共活动中心体系的匹配程度。研究结论认为除了轨交线网与中心体系的空间关系之外,就业中心的产业特征、公共活动中心的职能也影响了轨交线网与城市中心体系的匹配程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实证的问题导向研究方法,选取武汉市水果湖、珞瑜路、南湖花园三个街区为例,定量对比各街区物质空间特征,统计样本通勤出行方式、出行距离。认为用地混合程度、渗透度与公交设施对通勤出行特征有深刻影响,最终总结出抑制私人小汽车通勤出行空间单元的相关模式。  相似文献   

14.
空间形态大数据在空间上具有静态、精细等特征,是研究城市静态规律的基本;手机信令大数据具有时间上的动态性、个体定位的精准性,是研究城市动态规律的重要工具。广州上下九商业区,是中国传统商业中心区的代表。以广州上下九商业区为例,一方面,利用空间形态大数据,进行高度,强度,密度的静态空间刻画;另一方面,利用手机信令大数据,从出行距离、时长、时段等多个视角,刻画上下九地区人群活动动态结构,以及动态时空出行行为关系,总结上下九人群时空分布规律以及与外界的时空行为联系特征。综上所述,从动静两个维度,总结出上下九商业中心区空间的活动特征和变化规律,为传统城市商业中心区的空间活力规律研究提供了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5.
韦亚平  潘聪林 《城市规划》2012,(3):76-84,89
基于杭州城西9个街区1339份居民出行数据,利用居民个体属性、出行距离和土地利用等三组变量建构了多项逻辑决策模型,分析街区土地利用变量对通勤方式选择的影响。结论为:在中国高密度城市形态下,由于城区扩张和收入水平提高,形成了以小汽车为主导的混合通勤结构,而小尺度街区、密集路网等土地利用变量则是助长小汽车通勤的诱因;有必要在街区空间尺度上,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小汽车使用管制以及公共交通环境设计等综合措施,优化居民的通勤结构。  相似文献   

16.
动迁居民的出行特征及其对社会分异和宜居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主动搬迁、选择动迁、被动安置3种不同搬迁类型的居民为研究对象,选择莘庄、江桥、三林地区进行实证调查,分析不同的搬迁类型对人们交通出行的影响,及其对社会分异的作用.分析表明,在通勤出行方面,主动搬迁的居民具有明显的优势,而被动安置的居民则处于绝对的劣势.并且通勤出行的不便对于被动安置居民的工作收入和交通支出有较大影响.人们动迁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质量,正是这种影响差异性的存在,加剧了不同类型动迁居民的社会分异.最后根据建设部制定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对不同类型迁居居民的宜居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尽管被动安置居民的住房条件有所改善,但他们的宜居性水平反而有所下降,所以城市在制定动迁和城市住房政策时务必将如何改善居民交通出行问题作为政策整体的一部份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7.
在市民个体层面,“禁摩限电”政策的实施效果尚缺乏定量评估。本研究将交通模式特征和土地利用特征整合到离散选择模型中,模拟计算了“禁摩限电”对市民通勤福利(模式转变和成本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禁摩限电”后:(1)超过35%的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使用者转向小汽车出行。小汽车分担率由不足30%上升到50%以上;(2)弱势群体的福利损失高于其他群体。单程通勤的时间平均增加6.9min以上,经济成本平均增加0.5元以上。(3)郊区镇居民的单程通勤时间和经济成本分别比其他区域市民多增加20%和0.2元。城市中心周边市民的换乘次数和候车时间增加明显。在我国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倡导绿色出行的背景下,本研究对于优化相关政策实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对以城市中心区为通勤中央核的通勤空间特征进行研究,以此判别北京都市圈的空间边界及拓展趋势,同时为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城市群与都市圈综合交通网络融合和面向通勤群体提供高品质通勤服务的公交服务给予政策借鉴。采取基于GIS的空间融合分析技术,有效识别手机用户居住地、就业地和通勤OD链,通过测算外围地区到中央核的通勤率判定都市圈通勤范围空间特征。分析显示都市圈范围的空间层次与通勤率相关。以北京中心城区为通勤中央核,第一圈层30%通勤率等值线对应约在30 km之内,这是城市通勤行为最活跃密集的地带。第二圈层10%通勤率等值线对应30—50 km的不规则圈层范围,约为都市圈边界涵盖范围。最外圈层5%通勤率等值线对应的50 km之外的通勤偶发地带,在空间上呈现不连续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朱娟  钮心毅 《现代城市研究》2020,(2):98-105,116
本文基于南宁市移动手机信令数据识别的居民居住地、工作地数据,首先分析了南宁市职住平衡特征及其与土地混合使用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南宁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单元尺度存在职住空间不平衡现象,职住平衡指标与土地混合使用指标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接着采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检验了职住平衡、土地混合使用对通勤距离的交互影响。研究发现,较好的职住平衡可以降低通勤距离,居住在就业较密集的单元,或工作在居住较密集的单元,通勤出行相对较短。较好的土地混合使用水平可以缩短通勤距离,居住在居住与非居住用地混合度较好、公共服务设施混合度较好的单元,居住者通勤距离较短,工作在4类主要用地混合度较好、工业用地占比合理、医疗及教育设施密度较好的单元,工作者通勤距离较短。研究为南宁制定优化土地使用规划政策,改善居民职住平衡水平及通勤模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如何让居民以较低的距离成本完成工作日的多目的通勤是城市空间人性化发展的难题.对建成环境与出行行为的研究鲜有关注居民一整日的出行链.以居民工作日的通勤出行链为研究对象,构建一个考虑不同地理背景建成环境与多目的通勤行为的研究框架;基于广州居民活动日志与POI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入解析建成环境对居民多目的通勤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具有高密度、高混合度和小尺度街区设计特征的建威环境能显著提高居民工作日的活动强度并减少非通勤距离;不同地理背景下建成环境对多目的通勤行为的影响机制具有一定差异;考虑活动的多样性,不同类型的通勤出行链具有不同的时空弹性,建成环境对多目的通勤行为的影响会受到活动类型组合的约束.这些结论丰富了建成环境与出行行为研究的维度,也为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