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基于高含CO_2高含凝析油气体样品的室内PVT实验结果,利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模拟注CO_2和CH_4膨胀对凝析气相态的影响,同时对该油田进行合理开发方式和开发井型井位优选,研究发现CO_2和CH_4均能使凝析气体系的弹性膨胀能力增强、最大反凝析压力降低及最大反凝析油量减少;循环回注采出气开发比衰竭开发提高油环油采收率约11.0%、提高凝析油采收率约45.0%;水平井开发效果好于直井,形成了一套此类气顶油藏高效开发的模式。结果表明,循环回注采出气对于高含CO_2高含凝析油的凝析气顶,一方面可以保持凝析气顶的压力;另一方面CO_2和CH_4可以降低凝析气体系的露点压力、抑制凝析油的反凝析,从而提高凝析油采收率,同时CO_2和CH_4较强的弹性膨胀有利于气顶对油环油的驱替,提高油环油采收率,是最为合理的开发方式;水平井平行气油界面布井对于小跨度、低油柱高度的油环可以有效延缓气水锥进,提高油环油采收率,是最为合理的开发井型和井位。  相似文献   

2.
针对牙哈凝析气藏出现的反凝析问题,利用油气相平衡理论,在对典型气井YH301井地层流体相态实验拟合的基础上,模拟研究了该凝析气藏的反凝析相态特征和组分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注入气与地层剩余凝析油和剩余井流物的反蒸发相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随着地层压力的降低,凝析气中C1含量逐渐增加,C10+的含量逐渐降低,反之也成立;②加载不同比例注入气后,随着注入气比例从20%增加到80%,地层反凝析油的p-T相图临界点从右向左偏移,当注入气摩尔含量超过40%后,整个体系在地层温度134 ℃下已经变成露点状态;③地下剩余流体注气后混合物体系反凝析液量降低,注入气所占摩尔含量越高,反凝析液量降低越多;④注入气摩尔含量大于40%有利于降低体系露点压力和反凝析液量,使凝析气不会再显著发生反凝析损失,反凝析饱和度明显降低,有利于牙哈凝析气藏开发中后期进一步提高凝析油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3.
牙哈凝析气藏二次注气抑制反凝析机理及相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凝析气藏天然气回注率不足,地层压力低于露点压力而出现的反凝析损失等问题,以塔里木盆地牙哈凝析气藏反凝析损失监测井地层流体取样器(MDT)取样为基础,运用高温高压PVT相态实验测试和模拟技术,建立了牙哈凝析气藏二次循环注气抑制反凝析损失机理的相态特征研究方法,对提高牙哈凝析气藏凝析油采出程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做出了评价。通过目前地层压力下反凝析油和剩余凝析气体系的实验室再现,分别测定了其色谱组成、相态特征和p-丁相态图;分别针对反凝析油和地层剩余凝析气,开展了注气增溶膨胀实验、多次接触抽提实验和注气抽提实验,对地层剩余平衡凝析气还开展了加注干气传质扩散过程非平衡相态行为实验;分析了二次循环注气抑制反凝析损失、降低其反凝析油饱和度、使凝析油产生相态反转的相行为机理;给出了二次循环注气开发时应尽量使其注气压力高于露点压力的建议,当注入0.82 PV时,凝析油累积采出程度将提高13.55%。该研究成果为牙哈凝析气藏的增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气态水的存在对凝析气藏相态特征的影响不容忽视,常规的相态测试过程无法模拟含水凝析气田开发过程中近井带的非平衡压降过程的实际产液特征。利用PVT筒开展了含气态水凝析油气体系相态特征实验,研究了气态水对凝析气相态特征的影响,并通过缩短凝析气体系定容衰竭过程的平衡时间,模拟含水凝析气田开发过程近井带的非平衡压降衰竭过程,对比分析了非平衡压降过程含水凝析气体系中凝析油、水的抽提蒸发效应。结果表明,气态水的存在引起了凝析油气体系中重质含量的增加,导致露点压力升高,反凝析提前,最大反凝析压力提高,反凝析液量增加。含水凝析油气体系在非平衡压降衰竭过程中,由于气液相体系未达平衡,导致液相滞后析出并随气相运动一起被采出,造成凝析油采出程度和产水量提高,且非平衡压降速度越大,凝析油采出程度越高。因此,凝析气田近井带的非平衡压降有利于凝析油的开采并缓解液锁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针对文昌某区低渗凝析气藏反凝析现象严重、边水水侵加剧、产量递减快等问题,系统地开展了循环注气提高凝析气藏采收率可行性研究,通过PVT、岩心驱替等实验手段,明确了注入不同CO2含量干气的提高采收率机理,应用组分数值模拟方法,明晰了不同开发方式下的驱替特征,深度优化了注入方式、注气速度等关键注采参数。研究显示,目标区可通过循环注气大幅改善开发效果,注入富含CO2的干气可以有效抑制反凝析及边水水侵,提高凝析油气采收率。预计循环注气10年,凝析气采出程度达57.65%,凝析油采出程度达36.88%,与衰竭开发相比分别提高14.63%和10.17%,有效延长气藏经济寿命期。该成果为区块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对类似的凝析气藏开发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用PR状态方程计算气相组分逸度,建立了含醇类的烃-醇体系气-液相平衡计算模型;为了描述醇类的极性,用正规溶液理论借助活度系数计算了液相组分逸度,模拟了烃-醇体系的相态变化特征,揭示了注甲醇解除凝析气井近井带反凝析污染的机理。研究表明,在实例凝析气样的原始温度和压力下,随注入凝析气体系中甲醇摩尔分数的增加,体系的露点显著降低;模拟注入不同摩尔分数甲醇的凝析气体系的等组分膨胀和定容衰竭过程,结果表明,随甲醇摩尔分数增加,等组分膨胀过程中凝析液饱和度不断降低;定容衰竭过程中的反凝析液量和凝析液粘度也明显降低;甲醇对凝析油产生有效的再蒸发作用,是一种有效的解除反凝析污染的溶剂。  相似文献   

7.
含水汽凝析气体系相态仿真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凝析气藏中的水汽对凝析气体系相态变化有影响。在地层中等温降压时,含水汽的烃类体系会发生反凝析现象。在反凝析现象中会产生凝析水和凝析油。这些反凝析液的聚集效应会造成凝析气井的产能严重损失。这就使得控制反凝析液的析出成为提高凝折气藏采收率的关键。在研究中,总结了含水汽凝析气体系的相态特征。同时,在对某含水汽凝析气体系相态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对该体系分考虑水汽和不考虑水汽2种情况进行相态仿真模拟。模拟结果大致与实验观测值一致。  相似文献   

8.
高温高压含水凝析气相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独立设计的含水凝析气相态测试方法,研究了含水凝析气相态特征及气态水对凝析气体系相态特征的影响。在高温、高压地层条件下,凝析气中气态水含量随压力的降低急剧增大,当压力降至7.5 MPa时,气中的气态水含量高达539 m3/10。气态水的存在使凝析气体系的露点压力降低了2.5 MPa。随着定容衰竭过程地层压力的降低,地层水以气态形式被蒸发而进入凝析气中的含量不断增加,由于水相的强极性,气态水不但使凝析气中重质烃更多地发生反凝析,也使凝析气中较轻烃类组分发生反凝析。虽然气态水的存在降低了凝析气体系的露点压力,但是一旦突破露点压力,气态水明显地增大了反凝析液量,加重了凝析油的损失。定容衰竭实验结果表明,富含气态水的凝析气样反凝析液量大于无水凝析气样,含气态水的凝析气中凝析液的采出程度低于不含水的情况,并随压力降低,两组样品的反凝析液量和凝析液采出程度的差别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9.
常规的凝析气藏衰竭开发和注CO_2开发研究中均忽略了地层水的影响,这与真实情况存在偏差,有可能导致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加大。为此,基于CO_2—烃—水相平衡热力学模型,以一个实际近临界凝析气藏为例,通过相态模拟研究了地层水存在对凝析气藏反凝析相态特征和注CO_2相态的影响规律;计算了考虑地层水存在的凝析气定容衰竭反凝析液饱和度和剩余流体组成,以及注CO_2过程中凝析油气相体积分数和CO_2在凝析油气相中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考虑地层水时定容衰竭的反凝析油饱和度更大,剩余流体重组分含量更高;2近临界凝析气藏压力衰竭过程中,由凝析气转变为挥发油的相变发生得更早;3在注CO_2过程中,地层水的存在使得CO_2对凝析油的反蒸发作用降低;4考虑地层水存在时凝析油相体积分数高约14%,CO_2在凝析油中溶解量比不考虑地层水大6%,CO_2含量高和压力较高时差异更明显,同时,地层水的存在也增强了CO_2的溶解封存能力。该研究成果对凝析气藏注CO_2提高采收率和温室气体CO_2埋存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标准的PVT筒中的凝析气定容衰竭实验都是在空筒内完成的,没有考虑多孔介质的影响,这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文章采用富含凝析油型真实凝析气体系分别在PVT筒和长岩心中进行衰竭实验,表明多孔介质中凝析油采收率比PVT中高约1倍,天然气采收率和PVT筒中测试相比差别不大。此外,还开展了真实凝析油气相渗曲线和常规油气相渗曲线测试,发现二者差别很大,经过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造成凝析油采收率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凝析油气相渗曲线的差别。研究还发现凝析气藏凝析油采收率有速度敏感性,衰竭速度快有利于提高凝析油采收率;常规PVT筒测试的凝析油采收率不能用于开发评价,在开发方案及动态分析数值模拟中,使用平衡凝析油气相渗曲线对多孔介质中凝析油采收率预测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1.
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降低到露点压力以后,不可避免发生反凝析现象.凝析液在井筒附近产生附加表皮系数,增加地层中液相的饱和度,降低气相渗透率,造成反凝析污染,从而使气井产能下降,影响凝析油、天然气的采收率.定量评价近井地带反凝析污染对气井产能的影响,对消除近井地带反凝析污染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吐哈低渗凝析气藏开发特点,现阶段采用水力压裂可以有效解除丘东气田反凝析伤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X区块原始地层流体的相态分析,确定了该区块为近临界凝析气藏。该区块一直采用衰竭式开采方式,气藏原始地层压力为27MPa,自开采以来至2012年8月地层压力下降为10MPa,已低于露点压力,反凝析加剧,地层污染加重,并造成大量的凝析油损失。利用该凝析气田附近所具有的高纯CO2气藏气,探索注CO2气开发方式改善和提高凝析油气的采收率具有技术进步意义。通过对CO2和N2两种注入气与地层流体膨胀实验数据的对比研究,得到CO2与地层流体的增溶膨胀能力、混相能力等相态配伍性较好且优于N2。在CO2与目前地层凝析油混相能力研究中发现在19.3MPa下CO2能与目前凝析油达到混相,CO2与目前地层凝析油容易达到混相,故开采时只要通过先期注CO2把目前地层压力提高至19.3MPa以上,就可实现混相驱提高凝析油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3.
低渗透凝析气藏的反凝析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深层低渗透凝析气藏的数量越来越多,了解其反凝析特征是气藏开发正确决策的重要基础。为此,以某油田的深层低渗透凝析气藏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CVD测试及真实岩心衰竭实验测试,研究了深层低渗透凝析气藏的反凝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PVT筒的定容衰竭与多孔介质中的衰竭特征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应尽可能采用岩心衰竭实验研究深层低渗透凝析气藏的真实反凝析相态特征;②该油田深层低渗透凝析气藏衰竭开发过程中反凝析呈中等偏低水平,近井地层的反凝析液堆积速度较慢,最大反凝析液饱和度值对应的地层压力与气藏标定的废弃压力接近,表明该油田深层低渗透凝析气藏比较适合于采用衰竭方式开发;③该油田深层低渗透凝析气藏衰竭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凝析油饱和度小于临界流动饱和度,析出的凝析油不会产生反蒸发,因此在气藏开发过程中防止反凝析污染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牙哈2-3凝析油气田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整装凝析油气田,采用循环注气开发,由于其凝析油含量高、相态变化复杂,给生产动态的预测带来了很大困难。为此,在对产量变化特征和影响产量的敏感性因素进行的基础上,预测了注气结束后凝析油的含量。研究表明:地层中析出的凝析油饱和度较低,不会形成气液两相流动;储层中的反凝析现象对天然气产量影响小,而凝析油产量则受反凝析和处理量的限制,凝析油含量下降符合指数递减规律。经综合分析后预测:到2009年注气结束时,凝析油采出程度将达到28.79%,高于开发方案所设计的25.89%。  相似文献   

15.
水平井在凝析气田开发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塔里木盆地牙哈凝析气田是目前我国已投入开发的最大的整装凝析气田。凝析气藏是一种特殊和复杂的气藏,在开采过程中凝析油气体系在地层中的渗流伴随着复杂的相变,当地层流压低于露点压力时,凝析气藏会发生反凝析现象,凝析油在地层中析出,这既污染了产层,又降低了凝析油最终采收率,因此凝析气藏开发难度大、技术含量高。根据牙哈凝析气藏地质特征,在应用现代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技术分析论证基础上,采用水平井开发高温高压的凝析气藏。开发动态跟踪研究表明,水平井对深层和块状底水、凝析油含量高、地露压差小以及采用循环注气开发的凝析气藏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开发效果较好,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6.
含水汽凝析气体系相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凝析气藏中的水汽对凝析气体系相态变化有重大影响。在对某含水汽凝析气体系相态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水汽对凝析油气相态的影响,总结了含水汽凝析气体系的相态特征。水汽存在时相包络线所围面积增大,反凝析区面积增大,初始凝析压力增大;水的极性很强,会加快凝析油的挥发;在恒质膨胀与定容衰竭中含水汽凝析气体系和普通凝析气体系的反凝析液量与压力曲线会出现交点。普通凝析气体系和含水汽凝析气体系的相态特征有很大差异。同温度压力条件下,含水时的偏差系数总是小于不含水时的偏差系数值,随着压力的下降,含水时天然气采出率,凝析油累积采出率,井流物重质含量和闪蒸汽中重质含量都大于不含水时的采出量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