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空超导炉结合了真空和超导两项技术,其热载体选用了低温沸腾的超导液(导热油沸点为62℃),加上真空降低沸点的作用,使超导液在46℃左右沸腾,大大提高了相变换热效率。 1.结构特点 (1)真空超导加热炉的工作原理与水套炉类似,区别在于采用了真空超导液相变技术,它延用了有60多年历史的水套  相似文献   

2.
目前油田变电所数量日益增加,油田用工不断减少,变电所实现无人值守是大势所趋。随着变电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非电气因素造成的事故比例也越来越高,为实现无人值守变电所远程集中监控的要求,无人值守变电所需要建设一套安全可靠的安防系统及网络传输通道,实现对变电所内电力设备运行情况及周边环境的监视及报警。无人值守变电所安防系统提高了变电所运行管理水平,完善了电力系统信息化、调度自动化的管理体系,为实现大庆油田变电所"集中监控、无人值守、专业操作"的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础,同时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长庆油田于2009年起全面推进油田数字化建设,随着油田物联网技术及数字化设施的深入实施与推广,井站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与设备自动化控制能力逐步提升,油田井站管理逐步实现了网络化、可视化以及智能化。在数字油田的背景下,针对长庆油田井站运行模式,2016年正式启动了无人值守井站建设工作,经过一年的改造与完善,逐步摸索与建立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无人值守井站技术方案。结合采油三厂的无人值守井站的推进情况,着重研究了基于物联网的油田无人值守井站技术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迪那2气田井站均为无人值守,通过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实现对单井和集 气站的统-监控,因此,可靠的数据传输对气田的平稳运行尤为重要.针对迪那2气田地域特点,数据通信方案采用以光传输为主链路、无线数据传输为备用链路的技术路线.介绍了迪那2气田无线传输系统的架构及设备配置,以及无线与有线的并行通信方案.现场应用情况表明,在有线链路出现故障时,通信系统能够自动切换至无线链路,提高了高压气田无人值守井站远程监控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矿井机械化水平及大功率设备不断应用推广,对矿井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井下变电所运行安全直接关系到矿井煤炭开采安全。通过对山西某矿井下变电所无人值守监控系统应用实例进行综合分析,重点对该无人值守监控系统的安全监控功能及联动技术实施进行探讨,以期能通过案例分析更好的促进无人值守监控系统应用推广,从而提升矿井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大庆油田归属油气生产单位管理的35 kV变电站数量多,导致用工总量偏大及电网调度管理困难。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能起到提升油田电网综合管理水平、提高电网安全可靠性和减员增效的作用,已成为油田电网建设和管理的发展方向。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安防与火灾报警系统、通信传输系统及变电站本体改造等方面,探讨了大庆油田35 kV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的设计思路。无人值守变电站经过设计优化和规范化管理,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了保证,有力地保障了油田原油生产。  相似文献   

7.
随着油田开发规模的扩大,油田生产用工需求增多与在职员工自然递减的矛盾日渐凸显,油气生产数字化建设是促进生产组织模式优化进而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解决生产用工需求的有效方式。智能巡检机器人具备图像识别、红外热成像、声音识别、气体状态检测等功能,能够在工业环境下实现生产运行监控、数据读取、安全防护功能,并通过制图定位、导航和避障功能完成生产值守、巡检等工作。在无人值守转油站中运用智能巡检机器人进行安防、设备监护及巡检值守可以降低转油站无人值守模式下的安全运行风险,为转油站无人值守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变电所实现无人值守是当前电网调度管理发展的方向,杏北油田拟通过运用先进技术及改变管理模式达到提高变电所工作效率的目的。为此,对辖区内变电所进行了无人值守改造设计,通过完善综合自动化变电所的远动、规约通信管理机,完善综合变电所的火灾报警系统,以及完善杏北油田变电所至电力集团的专用网络等技术措施,实现电力调度系统主站的建设;同时通过加强电力调度主站系统的软件、硬件、操作队终端建设,搭建好无人值守变电所的主体构架。经过此次改造,可实现变电所的无人值守,同时可降低人员成本,强化用电管理机制,保证电网的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究了夜间无人值守功能的需求和功能逻辑,基于西气东输管道自动化系统下研究夜间无人值守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盆 5 气田所处地理环境恶劣,采气井地理位置分散,为了实现无人值守并确保安全生产,采用 SCADA 系统实时监视采气井生产过程。当加热炉火焰熄灭时,自动联锁切断天然气管道,并在天然气处理站 SCADA 系统上位计算机系统进行声光报警,从而实现气田采气井无人值守、定时巡检,确保气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站场无人化可以降低天然气管输综合能耗率3%左右,节约管道输气成本。由于受建站选址、周边交通以及设备、通讯、智能操作等技术水平和可靠度的影响,我国天然气无人站普遍采用“有人值守、无人操作”的半无人化管理方式。随着国产化设备的发展和管理理念的提升,以及5G等自控和信息技术发展应用,我国天然气站场正在逐步实现站场“无人值守、无人操作”的真正无人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谢谦 《石化技术》2023,(5):244-245
为了保证矿井通风机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本文结合煤矿通风机实际需求设计了一套通风机无人值守系统。并对系统的整体结构进行设计,将系统划分为上位机组态监控层、信息传输层、现场采集层三层构架结构系统,同时对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进行设计,为全方位实现矿井通风机房无人值守及矿井安全生产做出一定的贡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井口自控真空超导加热炉是将真空相变加热技术与超导传热技术应用于加热炉.在密闭的炉体中,超导液吸收燃料燃烧热后蒸发成气体,在气相空间将汽化潜热传递给换热器盘管内的工质后,冷凝成液体回落至液相空间,再次被燃料燃烧热加热蒸发.如此反复循环,形成动态热平衡.通过PLC控制器监测加热炉进出口温度、筒体压力、超导液位,并将数据通过井场RTU传输给监控室,实现对加热炉的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14.
《石油化工应用》2016,(6):84-86
随着靖边气田无人值守工艺改造的逐步推广及运用,按照改造的整体部署及要求,改造主要通过对集气站内分离器、脱水橇、自用气等增加远程截断阀而实现。截断阀的加装,有效提高了无人值守站安全性,保障了站内正常生产及紧急突发情况下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扩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但随着该工艺逐步实施,分离器排污截断阀出现关不到位问题,一旦分离器下游电动球阀出现故障,截断阀不能在紧急情况下完全关闭排污流程,导致天然气窜入地层采出水罐,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主要针对该现象,通过分析原因、查找问题根源,提出排污截断阀作用方式改造,以期达到排污截断阀加装应有的效果,保障无人值守站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中哈天然气管道在境外达到"站场无人操作、有人值守"和"阀室无人值守"的运营能力,采用了先进的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完整分析了SCADA系统的结构和调控中心,输气管理处,输气站控,站场设备,线路截断阀室,北京调控中心的功能、配置、数据传输和控制原理,为境外长输油气管道的自动化建设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苏里格气田无人值守站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苏里格东部气田和中部气田结合各自区块的特点和建设现状开展了无人值守站试验。东部气田形成了"站场无人值守,运行远程监控、事故紧急关断、故障人工排除"的管理模式;中部气田形成了"有人值守、定时巡检、远程通知、站内操作"的管理模式。通过分析这两种不同管理模式的优缺点和实用范围,提出了优化完善的建议,对实现气田数字化管理和用工总量的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安塞油田全面推动数字化无人值守站建设,为了精准了解生产动态、提高生产运行效率、降低安全环保风险,加热炉作为站内原油加温设备,实现其自动化是站点实现无人值守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全自动燃烧器的燃气量与空气配比合理,燃料能够充分燃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对现场简易燃烧器进行更换,全自动燃烧器在数字化无人值守站的应用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以安塞油田王南采油作业区为例,对加热炉全自动燃烧器的改造和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低渗透气田后期开发出现的气井产气量下降、产水量上升,影响气井正常生产的问题,对气田后期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措施是提高气田后期采收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对于低渗透气田,前期普遍采用井下节流技术后,实现了井口无人值守,而后期采取常规排水采气工艺措施,井口需有人值守,与前期开发不配套。利用压缩机将天然气增压后实施连续高压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措施,可使排水工艺一步到位,既能满足后期低压气增压外输以及连续排水采气的要求,又能维持原气田无人值守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9.
作为开发时间超过60年的特大油田,大庆油田建设有数量众多的油气站场,站场大多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且自然环境恶劣,生产运营及管理成本巨大,随着油田数字化进程不断推进,建设无人值守站能够极大改善人员结构、调整运行模式、降低运营成本。借鉴国内外无人值守站建设模式及管理理念,通过研究老油田油气站场数字化建设现状及面临的形势,针对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系统性分析,并结合IT、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和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探索适应老油田无人值守站场的改造方案和管理模式,搭建一体化管控平台,实现各类生产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智能化分析和科学管控,提升站场智能化水平,实现安全、智能、降本增效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20.
高道全 《宁夏石油化工》2001,20(2):21-21,35
通过总结河尚源气田及横山堡气田集输工艺的设计,论述了采用管道脱水技术对边远气井无人值守、并扩大单井气管线长度的有效措施,即降低投资,又有效地确保了管输天然气的露点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