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竹蛏(Solen grandis)隶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竹蛏科、竹蛏属,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栖息于潮间带的中、下潮区和浅海的泥沙中,营潜居生活。大竹蛏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曾经是丹东地区重要的经济贝类之一,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等原因,该地区的大竹蛏资源已经枯竭,海区已经很难见到大竹蛏的踪迹。因此,开展大竹蛏增养殖意义重大。为探索大竹蛏人工育苗技术,解决大竹蛏人  相似文献   

2.
关于缢蛏的养殖技术之二缢蛏生产性人工育苗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缢蛏(Sinonovacula clarnarck)属于瓣鳃纲,异齿业纲,帘蛤目,竹蛏科贝类,它是我国开展贝类养殖较早的种类,是我国虾塘和滩涂贝类主要养殖品种。 缢蛏殖苗种来源一直依赖于自然繁殖,受自然苗丰欠制的的程度较高。为了稳定和提高缢蛏苗种生产能力,满足养殖所需.笔者于1996年利用育苗厂秋季空闲时间和设备,进行了缢蛏生产性人工育苗预备试验。1999年在乐清市翁万利来育苗厂进行了缢蛏生产性人工育苗正式试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共育出稚贝14.9亿颗(平均壳长834.9m,重58.6kg,单位…  相似文献   

3.
2009-2011年进行了大竹蛏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2011年主要进行大竹蛏生产性人工育苗,分别在51m^2和312m^2附着面积中,培育出平均壳长(6.33±0.369)mm、平均质量规格220枚儋的稚贝3.12×10^6枚;(1.04±0.199)mm、477枚/g的稚贝3.28×10^8枚。7月8日开展大竹蛏人工苗种增殖放流,共投入平均壳长3mm的人工苗种1.4亿枚。  相似文献   

4.
长竹蛏隶属帘蛤目、竹蛏科,生活于潮间带中下潮区至浅海沙泥滩中,底质以泥沙为主,我国的渤海湾到南海沿岸滩涂均有分布。长竹蛏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我国重要的海产经济贝类之一。目前长竹蛏的来源主要为自然海区采捕,资源量逐年下降,每年采捕量不足百吨,无法形成渔汛。  相似文献   

5.
正小刀蛏是一种名贵的海产经济贝类。近几年由于过度的采捕,自然资源量日趋减少,价格不断盘升,市场供不应求,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同时,为开展小刀蛏增殖放流,保障资源平衡,促进传统采捕作业可持续的农牧化产业发展,开展小刀蛏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内对小刀蛏组织学、生理学、生态习性、  相似文献   

6.
长竹蛏室内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竹蛏的繁殖习性、胚胎发育和人工育苗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亲贝经暂养可促进性成熟;幼虫对温度、盐度的适应较广;变态附着期的培育需降低光照度,培育时未降低光照度的幼虫,附着时间延长,存活率低;幼虫长至约240μm时变态附着,附着量在(0.6~10)×106粒/m2,其繁殖盛期为6~8月份。  相似文献   

7.
正大竹蛏(Solen grandisDunker)隶属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帘蛤目(Veneroida),竹蛏科(Solenidae),生活于潮下带-20 m水深的浅海,在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沿海均有分布。大竹蛏个体大,肉质鲜美,出肉率高,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底栖海产软体动物。现将育苗工作总结如下。1亲蛏培养1.1亲蛏的选育  相似文献   

8.
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Lamarck)],俗称蛏子、泥蛏、蜻,属双壳类海产软体动物。浙江温岭是有名的产蛏(蛏苗与商品蛏)区,2001年该市养蛏面积已达6.2万亩,总产量达40600吨,预计“十五”期间可增至10万亩以上。由于海洋环境状况变化较大,受不稳定自然条件的制约,蛏苗紧缺已成问题,几年来,尽管科技人员采取多方增殖,但仍无法满足广大养殖户需求,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养蛏业的稳步发展。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我们进行了缢蛏工厂化育苗研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获得成功。现将缢蛏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长竹蛏(Solen stritus Gould)属于帘蛤目(Veneroida)竹蛏科(Solenidae).味道鲜美,肉质富有弹性和韧性,口感与众不同,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蛏类中的佼佼者,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贝类,近年来由于资源量少,很有必要发展人工养殖.长竹蛏的市场价格很高,具有良好的经济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长竹蛏分布于日本、朝鲜和中国沿海。其个体肥大,足部肌肉特别发达,味极鲜美,是中国重要经济贝类。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我们选择在晋江东石的一口15亩土池开展长竹蛏、蓝子鱼、鲻鱼和日本对虾的生态养殖试验,平均每亩收获蛏、虾、鱼共704.6千克,亩产值3.67万元,比常年单养对虾增值2.82万元,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  相似文献   

11.
日本对虾是我国主要经济虾类之一,为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海水养殖的主要对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赣榆县引种日本对虾开展人工养殖,先后攻克了人工育苗、养成等技术难点,日本对虾养殖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近20年开展日本对虾人工育苗工作中总结出的一些生产操作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Lamarck)],俗称娃子、泥蛙,属双壳类海产软体动物.浙江省温岭市是著名的产蛏(蛏苗与商品蛏)区,2001年全市养蛏面积6.2万亩,总产量达4.06万吨.由于海洋环境状况变化较大,受不稳定自然条件的制约,蛏苗紧缺已成问题,几年来,尽管科技人员采取多方增殖,仍无法满足广大养殖户的需求,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养蛏业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经过两年多的立项研究,缢蛏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大竹蛏(Solen grandis Dunker)隶属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竹蛏科,竹蛏属,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各地,生活在潮间带至负20米水深的浅海。大竹蛏个体较大、出肉率高、肉味鲜美且营养丰富,是人们喜食的埋栖型贝类,市场前景较好,经济价值较高。我所于2000年承担了农业部下达的“大竹蛏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4.
缢蛏(Siuonovacula Constricta Lamarck)在我省贝类养殖业中,其产量占第一位。六十年代初,我省蛏苗平畦预报技术广泛应用于半人工采苗后,蛏苗产量大幅度增加。但由于生产不断发展和自然苗丰歉不稳,在歉收年景,苗种仍显得紧张。为弥补天然苗的不足,探索缢蛏人工育苗的有效办法,是必须研究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郑毅 《河北渔业》2016,(3):42-43
正文蛤作为浅海、滩涂和池塘的主要养殖种类,自然海区的苗种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开展人工育苗已是当务之急。有关文蛤育苗的最早研究和报道见于我国江苏省的王维德等从1978年开展文蛤人工育苗试验,技术难题是文蛤转入稚贝后,分泌大量的粘液包裹稚贝,导致死亡;70年代日本的上城义信、小林信、石田雅俊、小野刚等研究双重底和王维德采取淘洗附着基的办法,解决稚贝大量死亡的难题,在生产中推广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6.
文蛤,是一种埋栖型的双壳经济贝类,广泛分布在我国南北沿海。该品种的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育苗及养殖过程中对环境因子的掌握仍处在经验阶段,人工育苗技术并不成熟,成功率也不高。本文采取传统瓣鳃类育苗的方法,研究了文蛤人工育苗各环节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利用自然海水和天然饵料,采用无泥砂采苗方法,在天津沿海成功开展了青蛤工厂化育苗。幼虫初始壳长(120±1.28)μm,壳长平均日增长5.05μm,成活率23.0%;第19~31d为变态期,壳长平均日增长14.1μm,变态率32.9%;变态后至第53d,壳长平均日增长32.5μm,成活率82.3%。本次育苗试验充分利用天津沿海水质条件与环境特点,改进育苗方法,建立了适于天津海区的青蛤人工育苗工艺,共得到双水管稚贝约1.25亿枚。  相似文献   

18.
董美强 《齐鲁渔业》2000,17(2):17-18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 Linnaeus)俗称血蚶,是山东南部沿海名贵水产品,在我国南方销量很大,给沿海渔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近年来,由于采捕失控,环境污染严重,造成资源急剧减少,文登、崂山、薛家岛等几个主要自然苗种产地形不成规模,有的几乎绝产。因此,发展泥蚶人工育苗显得尤其重要。 泥蚶的人工育苗南方开展较多,北方虽也有一定进展,但是在出苗量上尚没有大的突破。1997年笔者同黄海水产研究所在日照市岚山育苗场贝类车间进行了泥蛐人工育苗试验,报道如下:1育苗设施条件1.1蚶苗…  相似文献   

19.
<正> 四角蛤蜊是习见的底栖经济贝类,肉味甘美、群众喜食,是我国颇有养殖前途的贝类之一。为了发展四角蛤蜊的增养殖生产,我们于1982年进行了人工育苗试验并取得成功。今春,一方面是进行去年人工育苗试验的重复验证,同时为了进一步掌握其繁殖习性和提高育苗技术,进行了四角蛤蜊的小批量人工育苗。从5月7日起,到7月14日验收时止。在5.28平方米底面积的育苗池中,培育出壳长0.8~4.0毫米的四角蛤蜊幼苗1,174  相似文献   

20.
正大竹蛏(Solen grandisDunker)隶属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帘蛤目(Veneroida),竹蛏科(So-lenidae),生活于潮下带-20 m水深的浅海,在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沿海均有分布。大竹蛏个体大,肉质鲜美,出肉率高,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底栖海产软体动物。2015年我们在锦州市海水苗种繁育中心进行了大竹蛏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圆满完成预期目标。现将大竹蛏亲贝暂养促熟的研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