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欣  朱旭  张博 《中国当代医药》2015,(2):128-130,133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冰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处理、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冰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的吞咽能力及肌电活动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吞咽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87,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肌电活动持续时间显著短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冰刺激综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康复训练配合舌三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配合舌三针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住院病人72例早期进行康复训练,配合舌三针治疗2个疗程。结果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有效率90%,吞咽功能评定前后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疗效明显。结论康复训练配合舌三针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显著减低误吸性肺炎发生率,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用地黄饮子联合舌三针治疗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假性球麻痹伴有吞咽困难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吞咽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联合给予舌三针治疗,治疗组患者则给予地黄饮子联合舌三针治疗,连续治疗45d。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法对吞咽功能进行评估,计算临床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8.8%,与治疗组有效率85.3%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吞咽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饮水试验中吞咽等级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评分降低,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黄饮子联合舌三针能显著提高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功能,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冰刺激治疗与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对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具有吞咽困难的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给予常规的脑血管病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冰刺激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刺激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于改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对缺血性卒中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3月龄,体重80~120g雄性SD大鼠85只,按双肾双夹法的方法复制高血压大鼠模型,成功建模后对大鼠进行分组包括梗死灶周围电刺激组(A组)、肢体电刺激组(B组)、对照组(C组)和假手术组(D组),针对不同分组进行不同的卒中模型制作和电针治疗并对上述不同分组大鼠进行在不同时期神经功能评并定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神经功能评分上,D组无运动功能缺损,评分均为7分。A,B,C3组电刺激治疗后评分逐渐增高,4周后评分接近6分。A组神经功能改善最明显且改善最快,B组次之,二者的神经功能在第1周、第2周时有显著性差异;两周以后A、B两组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在电刺激后2至4周内C组神经功能评分虽然较刺激前有改善,但较A组、B组均差(P<0.05)。结论电刺激促进脑缺血后大鼠的肢体功能康复,神经症状学评分有明显改善,梗死灶周围头皮的电刺激治疗较肢体电刺激治疗改善程度好。脑梗死后早期进行电刺激治疗尤其是梗死灶周围头皮的电刺激治疗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6.
龚丽萍  肖帆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36):105-108
目的 探究生物反馈电刺激应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60例分娩后患PFD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和C 三组,每组各20例.A组患者采用健身操进行产后康复,B组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进行产后康复,C组患者采用健身操生物反馈电刺激进行产后康复.比较训练前后患者Ⅰ和Ⅱ类纤维肌力和肌收缩持续时间、阴道动态压力、夜尿次数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训练后,C组患者Ⅰ、Ⅱ类纤维肌力Ⅳ、V级的例数多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A组与B组Ⅰ、Ⅱ类纤维肌力Ⅳ、V级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C组Ⅰ、Ⅱ类纤维收缩持续时间长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B组Ⅰ、Ⅱ类纤维收缩持续时间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C组阴道压力大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B组阴道压力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C组的夜尿次数、PFIQ-7少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B组的夜尿次数、PFIQ-7指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与健身操训练均对盆底功能恢复具促进作用,但相较于单一疗法,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对改善盆底肌Ⅰ、Ⅱ类纤维肌力、收缩强度和盆底压力有明显优势,可有效促进盆底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与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6.50±1.27)分,对照组吞咽功能评分(4.49±1.14)分,观察组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2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52.9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应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以使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应用舌针疗法联合吞咽功能训练疗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取吞咽功能训练疗法,而探究组30例则采取舌针联合吞咽功能训练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洼田饮水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评分比较,对照组患者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探究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联合治疗探究组患者疗效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舌针疗法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方式,其治疗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实现对患者吞咽功能的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后不同阶段吞咽障碍采取吞咽治疗仪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脑梗死后不同吞咽功能障碍分为A组(口腔期)、B组(咽期)及C组(混合期),三组患者均采取吞咽治疗仪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三组患者的饮水测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治疗后发现,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33.4%,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0%,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0.0%。A组与C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治疗仪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后不同阶段吞咽障碍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尤其适用于咽期患者,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吞咽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急性小脑梗塞后小脑共济失调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确诊的急性小脑梗塞后小脑共济失调患者80例随机分为以下四组,每组20例。 A组:常规药物治疗组(补充B族维生素、胞二磷胆碱、抗血小板药物和对症支持治疗);B组:常规药物治疗组+功能性电刺激;C组:常规药物治疗组+作业疗法;D组:常规药物治疗组+功能性电刺激+作业疗法。结果:B组、C组和D组的疗效明显高于A组(P〈0.05);D组的疗效最为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单独或联合使用功能性电刺激和/或作业疗法治疗急性小脑梗塞后小脑共济失调的疗效明显高于常规药物组,而联合使用功能性电刺激和作业疗法的治疗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化痰逐瘀汤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8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A及B两组,每组43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给予常规联合化痰逐瘀汤治疗,对两组二级预防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治疗后B组FIM评分、TG、TC及LDL-C均较A组明显好转(P0.05)。同时B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A组(P0.05),且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逐瘀汤可有效提高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神经肌肉穴位电刺激疗法联合Kinect体感交互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和握力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浙江医院康复科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2例,随机分为A组51例、B组49例与C组52例。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A组采用神经肌肉穴位电刺激疗法联合Kinect体感交互运动,B组单用Kinect体感交互运动;C组单用神经肌肉穴位电刺激疗法;比较治疗前后三组患者体重指数和握力改善情况。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三组患者体重指数呈改善趋势,尤其是A组。治疗不同时间点三组BMI和握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神经肌肉穴位电刺激疗法联合Kinect体感交互运动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和握力水平。  相似文献   

13.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48例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功能训练,治疗组同时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疗程20d。治疗前后进行吞咽功能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吞咽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盆底康复综合疗法在中老年妇女轻度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来我院进行诊治的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共1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各60例),A组行电刺激结合生物反馈法进行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盆底肌肉锻炼法进行治疗,C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盆底康复器进行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尿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盆底肌力与尿垫试验漏尿量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A组(86.67%)与B组(73.33%)(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Qmax、Pdet.Qmax、FDV、VV、ALPP、PVR水平及盆底肌力评分与尿垫试验漏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Qmax、Pdet.Qmax、FDV、VV、ALPP水平显著高于A、B组(P0.05),C组PVR水平显著低于A、B组(P0.05),C组盆底肌力评分显著高于A、B组(P0.05),C组尿垫试验漏尿量显著低于A、B组(P0.05),且C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33%)显著低于A组(31.67%)与B组(21.67%)(P0.05)。结论中老年妇女轻度压力性尿失禁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法与盆底康复器共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提高患者盆底肌力,降低漏尿量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结肠透析高位序贯疗法对不同时期的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90例CRF患者,根据CRF分期标准分为氮质血症期(A组30例)、肾衰竭期(B组30例)和尿毒症期(C组30例)。3组患者均采用中药灌肠和结肠透析高位序贯疗法。比较3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磷及血尿酸情况,观察3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Scr、BUN、血磷及血尿酸均下降,且A组和B组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临床症状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A组和B组、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C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F早期和中期利用中药灌肠联合结肠透析高位序贯疗法治疗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疗联合康复训练在改善脑卒中后患者吞咽困难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8例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并发吞咽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基础治疗,并接受吞咽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基础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吞咽功能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疗联合基础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并吞咽困难的吞咽功能,能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患者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中医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3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选取94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以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为依据进行分组,包括对照组47例及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观察组基于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加行穴位贴敷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以及患者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首次排尿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相比同组治疗前均显著更少,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后尿潴留患者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效果理想,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4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的吞咽训练和低频电刺激疗法,研究组患者则给予推拿方法结合针刺疗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5天。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无显著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研究组患者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862,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0%,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086,P<0.05)。结论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儿童原发性遗尿症(PNE)的临床效果.方法 PNE患儿60例,均分为生物反馈治疗组(A组)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组(B组),疗程1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1个月,比较治疗前后遗尿频率的变化,判断疗效.结果 随访1个月,A组治愈率33.3%,有效率86.7%,B组治愈率60.0%,有效率96.7%,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儿童PNE优于单独使用生物反馈疗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9,(21):220-223
目的探讨临床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加强行吞咽康复训练、低频电刺激治疗及冰刺激治疗对吞咽功能和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80例,均为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单纯采用吞咽康复训练方案治疗(对照组,n=40)与加行电刺激、冰刺激方案治疗(观察组,n=40)对吞咽功能、总有效率、呼吸功能、神经功能缺损造成的影响展开比较。结果两组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吞咽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的降低,但相较对照组,观察组降幅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经评定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呼吸功能指标PEF、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改善,但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改善幅度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下降,但相较对照组,观察组降幅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在行吞咽康复基础上,联合行电刺激、冰刺激治疗,可显著增强吞咽功能,呼吸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非常重要开展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