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枸橼酸托法替尼(tofacitinib citrate,TOF)能够对中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产生较好的疗效,但因缺乏靶向性而易产生胃肠道等不良反应.为了增加其靶向性,减少不良反应,实验通过pH梯度法制备TOF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法探究包封率的影响因素,确定优势处方.由体外释放结果可知,TOF脂质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的释药速度较慢.细胞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空白脂质体对巨噬细胞的活性几乎无影响.荧光成像实验结果可知,脂质体组关节部位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游离组,说明脂质体可以增加药物在RA部位的富集,有利于药物靶向治疗RA.初步药效学结果显示,TOF脂质体能够更好地减轻RA足掌肿胀.综上所述,TOF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炎性关节部位的靶向性且抗RA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就免疫脂质体的组成、结构、制备方法、临床应用进行讨论,为脂质体的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有用的情报.同时提供了一些提高免疫脂质体特定靶向性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3.
胆固醇-聚乙二醇-胰岛素偶联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了胰岛素受体为作用靶点,设计并合成了用于新型肝靶向药物传递系统的脂质体配体,以赋予脂质体的双重靶向性.以聚乙二醇2000(2)和胆固醇衍生物(3)为起始原料,经过Williamson成醚反应、酰化反应,最后与胰岛素缩合得目标化合物(1).所得目标物(1)分子量经MALDI-TOF确证.  相似文献   

4.
稳定性和靶向性是脂质体载药研究中两重要问题,当膜表面电荷与药物离子电性相反时,以及水溶性药物疏水衍生化后脂质体载药的稳定性提高,制备的免疫脂质体体外试验证明有显著靶向性。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首次合成了磷酸壳寡糖-胆固醇接枝物(PCS-Chol),并对其结构、取代度和特性黏度等进行了考察.制备了由该接枝物所修饰的磷酸壳寡糖-阿霉素脂质体(PCS-DOX-L),考察了该脂质体的粒径、包封率、形态以及体外释放.采用MTT法评价了该制剂对MG63细胞的毒性,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在荷瘤裸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脂质体的粒径为209. 5±0. 5 nm,包封率为(85. 4±2. 2)%;体外释放具有一定的pH响应性和缓释特性.MTT实验表明该脂质体对MG63细胞的毒性具有时间和浓度双依赖性.荷瘤裸鼠的体内分布实验表明,PCS-L具有一定的骨肉瘤靶向性.本研究初步证明了PCS在体内具有良好的骨靶向性,所修饰形成的PCS-L可用于骨肉瘤的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6.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自组装多肽纳米荧光探针.在合成方法上使用了新型的生物兼容性的CBT-Cys点击反应实现了RGD肽的环化.该探针可通过RGD序列靶向肿瘤细胞αvβ3整合素受体,促进细胞的摄取;同时可与细胞内弗林酶作用导致荧光的"关-开",达到对肿瘤细胞的靶向荧光成像功能.  相似文献   

7.
免疫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免疫脂质体的组成、结构、制备方法、临床应用进行讨论,为脂质体的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有用的情报。同时提供了一些提高免疫脂质体特定靶向性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8.
免疫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免疫脂质体的组成、结构、制备方法、临床应用进行讨论,为脂质体的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有用的情报。同时提供了一些提高免疫脂质体特定靶向性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单克隆抗体药物的靶向特异性,探索常规化疗药物长春新碱的免疫脂质体制剂制备方法.方法:通过逆向蒸发法制备空白脂质体,pH值梯度法包裹长春新碱,抗体修饰脂质体制备免疫脂质体制剂.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免疫脂质体对人B淋巴瘤细胞的靶向特异性.通过细胞增殖、细胞毒性实验来验证长春新碱免疫脂质体对人B淋巴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粒径分析表明,制备的空白脂质体平粒径在130nm左右,包裹长春新碱后脂质体平均粒径在140-150nm左右.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抗CD20免疫脂质体对人B淋巴瘤细胞Romas和Raji细胞具有明显的靶向特异性.细胞增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包裹长春新碱的抗CD20免疫脂质体较非免疫脂质体对人B淋巴瘤细胞杀伤效果更好.结论:获得了一种具有免疫靶向的长春新碱脂质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初步的体外实验表明其在人B淋巴瘤治疗方向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新型肝靶向性脂质体配体重要中间体-胆甾三羧基分枝状胆甾衍生物〖WTHZ〗L〖WT〗的合成.以寡聚乙二醇单胆固醇醚为起始原料,经过磺酰化,叠氮化,还原,偶合等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该配体中采用分支试剂季戊四醇来连接胆固醇和功能基团,从而使该化合物具有多个羧基的树状结构,能与多个胰岛素相结合,提高暴露在脂质体表面的胰岛素残基数量,从而提高脂质体对肝细胞的亲和力,增强肝靶向性.该重要中间体的合成能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并得到较高的收率.  相似文献   

11.
采用乙醚注入法制备硝苯地平脂质体,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用Box-Behnken设计实验,并用统计学方法考察磷脂量、脂药比和胆固醇磷脂比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元二次回归模型最优处方制备的硝苯地平脂质体平均包封率为86.54%;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合遗传算法最优处方制备的硝苯地平脂质体平均包封率为97.25%;与二次回归模型相比,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更适于优化硝苯地平脂质体的制备.优化后得到最佳制备处方为:磷脂量612.4mg,脂药比为60.02,磷脂胆固醇比为6.401.  相似文献   

12.
响应面法优化龙胆苦苷脂质体的复乳法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乳法制备脂质体,使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以脂质体的包封率、载药量和综合评价为响应值,考察龙胆苦苷药液质量浓度、第一次乳化超声时间及膜材中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对响应值的影响,并用Design-Expert 7.1.3软件(试用版)进行数据拟合、数学建模和预测分析。优化出的龙胆苦苷脂质体的最佳处方为龙胆苦苷药液质量浓度为2.04 mg/mL、第一次乳化超声时间为7.07 min、脂质体膜材中胆固醇与磷脂质量比为0.45。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优处方下龙胆苦苷脂质体形态完整、状态稳定,平均粒径为131 nm,其包封率为52.39%,与预测值的偏差率小于1%。  相似文献   

13.
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更昔洛韦脂质体,同时对所制脂质体进行了表征和稳定性分析.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平均粒径;用葡聚糖凝胶层析柱分离含药脂质体和游离药物并测定包封率;用离心加速试验及室温冷藏法考察脂质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得到的更昔洛韦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332.3 nm,多相分散系数为0.143,包封率为43.24%,在考察时间段内,所制脂质体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乙醇注入法制备司帕沙星脂质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司帕沙星脂质体,单因素考察优化了制备工艺和处方,以提高脂质体的包封率.采用乙醇注入高压均质法制备了司帕沙星脂质体,以透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含量和包封率.实验结果表明,司帕沙星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22.1nm,包封率为47%左右.乙醇注入高压均质法适用于制备司帕沙星脂质体,透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司帕沙星脂质体的含量和包封率.  相似文献   

15.
以薄膜水化法制备的阴离子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80±2.3)nm,Zeta 电位为–33.9,mV.分别以脂质体中钙黄绿素的泄露量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含量,以表征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脂质体和真核微生物蓝色犁头霉(Absidia coerulea)细胞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HP-β-CD 作用下,两者的通透性变化趋势一致.分析比较 HP-β-CD 作用下的甾体化合物17,а,21-二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RS)在脂质体和菌体细胞中的通量变化的相关性,表明脂质体与细胞通量变化的拟合度达到97.9%,相关性显著(P<0.05).由此说明,本研究建立的脂质体制备方法以及获得的脂质体能够模拟真核细胞,应用于真核微生物的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采用碳端到氮端依次连接策略,以天冬氨酸、甘氨酸、精氨酸为起始原料,以HBTU为缩合剂,Asp(OBzl)-OAllyl顺次分别与Boc-甘氨酸和Cbz-Arg(Cbz)2偶联生成碳端和氮端保护的RGD。进一步在N-甲基吗啉存在下以Pd(PPh3)4催化脱去烯丙基,得到目标产物。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的分离、提纯采用重结晶和柱层析法,应用1 H NMR,13C NMR和MS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Poly(e-caprolactone)(PCL)is widely adopted as an ingredient for 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s.To improve its cell affinity,in this study,we developed a new method to introduce bioactive RGD peptides onto the surface of PCL via condensation reaction between 2-cyanobenzothiazole(CBT)and D-cysteine.The PCL fibrous membranes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spinning,and RGD functionalization was characterized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y,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and water contact angle(WCA).As expected,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successful RGD immobilization on the surface of PCL.RGD modification improved the hydrophilicity of PCL,changing their WCA from 112.20°to38.35°.Cell adhesion,spreading and proliferation of 3T3fibroblasts were also enhanced.We therefore believe that the methods reported in this study was facile and effective for functional modification of the hydrophobic PCL scaffolds.The moderate reaction conditions are also suitable for covalent immobilization of bioactive molecules onto PCL.  相似文献   

18.
主要利用混合改性、改进生产工艺以及施胶时加入填料等方式研究降低脲醛树脂胶粘剂的游离甲醛含量、剪切强度、耐水性等问题,得到低毒、综合性良好的胶粘剂.  相似文献   

19.
含RGD序列水蛭素嵌合抗栓剂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蛭素及一些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序列的多肽类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结构与功能的分析,设计并构建了两个在水蛭素C端融合RGD序列的嵌合分子。嵌合体基因分别重组到表达载体pET-21a(+)中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限制酶消化和DNA序列分析,证明两种重组质粒与设计完全一致。由于RGD-水蛭素嵌合基因上游连接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的信号肽序列,在IPTG诱导下两种嵌合分子都获得了分泌表达,表达产物主要集中在细胞周质空间。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分别对两种嵌合体蛋白进行纯化,纯化产物在Tricine-SDS-PAGE中都显示为单一条带。活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嵌合体蛋白在保留水蛭素抗凝血酶活力的同时,还呈现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