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近两年来应用连续流动式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治疗血液系统疾病41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16岁,平均49岁。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真红)16例(1例为子宫肌瘤继发性真红),平均红细胞计数6.46×1012/L(5.02~8.96×1012/L),血红蛋白浓度218g/L(162~270g/L)。白血病22例(其中慢粒15例,急淋4例,急单3例),平均白细胞计数309×109/L(58.1~628×109/L)。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3例,平均血小板计数804×109/L(448~…  相似文献   

2.
1病历介绍男,26岁。因头昏、乏力10个月,于1994年10月入院。查体:贫血貌,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见异常。血常规:WBC2.1×109/L,L0.56,N0.44.BPC54×109/L,Hb62g/L,Ret0.006。糖水溶血试验(-)。热溶血试验(-)。酸溶血试验(-)。尿铁血黄素(-)。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低下;粒系增生减低,占0.495;中幼粒以后各阶段细胞形态正常;红系增生减低,占0.025;淋巴细胞增高,占0.48,形态正常。全片未见巨核细胞,散在血小板亦难见。骨髓活俭:骨髓造血细胞增生极度低下,造血细胞广泛被脂肪细胞…  相似文献   

3.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三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1920年由Tuohy首先报道[1].其特点为骨髓内有接近成熟的粒细胞增生。因较少见,易被误诊,本文报道3例。1病例资料【例1】女性,45岁。主因左肋下硬块、脓血便3天。白细胞30×109/L,服红霉素5天无效而转我院。查体:肝肋缘下4cm,脾肋缘下18cm  相似文献   

4.
自1991年1月以来,我们按“慢粒急治”的原则,对1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加速期患者采用HA方案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6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例,按第二届全国白血病治疗讨论会制定的诊断和分期标准[1],均符合慢粒的诊断,均为加速期。12例为初治病例,4例为慢粒慢性期在用马利兰或羟基豚治疗随访过程中转为加速期;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18~76岁。全部病例脾脏肿大,肋下4cm至平脐者10例,5例在脐下2~4cm,1例达耻骨联合,白细胞10~100X10’/L者8例,占50%;>100X109/L地者8例,占50%;其…  相似文献   

5.
林娜 《实用医学杂志》1997,13(5):315-316
在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病死率和神经系统的致残率较高,目前尚缺乏特异性的治疗。脑多眈系治疗脑功能紊乱的新药,我科于1995年6月~1996年9月在乙脑流行季节.采用脑多肽治疗乙脑.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20例,女19例,年龄3~11岁,平均6±2岁,所有病人均有高热(39℃以上)和脑膜刺激征,呕吐34例.浅昏迷10例,昏迷20例,深昏迷9例,短暂抽搐10例,反复或持续抽搐29例,呼吸衰竭9例,病史中诉头痛25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0~15)×109/L15例,(15~20)×109/L17例,>20×109/L7例,…  相似文献   

6.
长春新碱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内科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本病通常首选泼尾松治疗,大部分患者对泼尼松敏感,但该药减量到一定程度时,部分病人复发,此时加用长春新碱(VCR)能迅速重获缓解,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例符合1986年首届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出血学术会议制定的ITP诊断标准。20例均为女性,年龄14~50岁,中位数27岁,病程1个月~3年。冶疗前20例均有皮肤出血及瘀斑。另外,鼻衄2例,牙龈出血5例,月经过多20例。治疗前血小板(PLT)(0~78)×109/L,中位数31×109/L,骨髓增生…  相似文献   

7.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TURP)治疗75岁以上高龄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PKTURP治疗的109例75岁以上高危BP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9例患者手术20~87min,平均53min。电切前列腺组织39~103g,平均71g;术中失血75~400mL,平均237mL。术中没有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RUS)发生;未发生术中大出血。术后无继发出血再手术者,术后前尿道炎性狭窄4例,经门诊尿道扩张后治愈。术后随访均排尿通畅,未见前列腺再次增生梗阻;全组患者术后均未有心、脑、肝、肾等系统疾病加重。暂时性尿失禁28例,经提肛训练1~4周恢复正常。IPSS评分:全部病例随访3~12月IPSS由术前30.0降到7.4,Qmax〉15mL/s。结论等离子电切系统安全可靠,非常适宜于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化疗前粒细胞减少处理方法。方法: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1.5×10^9/L;或WBC≥3.0×10^9/L,N≥1.8×10^9/L,继续原方案化疗(化疗组14例),2d后复查血象;对于不符合上述条件静脉点滴氢化可的松200mg,5h后复查血象(观察组10例)。结果:22例能顺利完成化疗,2例无明显变化,暂缓化疗,需G—CSF治疗。结论:采集血液成分来自循环池,并不能如实反映粒细胞贮备功能,静脉点滴氢化可的松帮助判断粒细胞贮备功能。  相似文献   

9.
1病历简介女,31岁。双下肢瘀斑7天,齿龈出血2天,于1998年7月8日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牙龈渗血,双下肢皮肤散在瘀斑,胸骨有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脾、淋巴结无肿大。实验室检查:Hb87g/L,RBC3.05×1012/L,BPC79×109/L,WBC4.2×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0.32,淋巴细胞0.18,幼稚细胞0.50。骨髓增生活跃,粒:红=12:1,粒细胞系增生活跃,早幼粒细胞占0.55。PT15.1s(对照10.0s),纤维蛋白原定量0.8g/L,3P试验阳性。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给予全反式维甲酸、小剂量H…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19岁。因头晕、乏力、心悸2个月.晕厥1次入院。入院前2个月开始出现头晕、乏力、活动心悸、气促,有时伴发热,曾解黑便1次,5小时前晕厥而入院。查体:重度贫血貌,皮肤粘膜苍白,无黄疽,皮下无出血,双侧腹股沟触及花生仁大小淋巴结,胸骨无压痛,两肺无罗音,心尖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呈吹风样,肝右助下触及2.5cm,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HB389/L,RBC1.25×1012/L,WBC30.7×109/L,Pit89×109/L,嗜碱性粒细胞:早幼粒细胞0.18,中幼粒细胞0.04,晚幼粒细胞0.01,杆状核细胞0.01,分叶核细胞0.34,淋…  相似文献   

11.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109/L的急性白血病称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是白血病的一种特殊综合征。其完全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均较低。为了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将我院1985年1月~1995年8月收治的25倒初治成人高白血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5例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17~48岁,平均26岁。按1980年全国白血病分类分型标准.L115例,L210例。初诊时浅表淋巴结肿大14例,肝肿大11例,脾肿大19例,血尿3例。WBC100~280×109/L,Hb50~95g/L,BPC42~170×109/L。骨髓增生皆极度活跃,原始…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0岁。因“皮疹、关节炎4年,反复阴道流血不止1年余”于2010年11月人住我院。患者人院前曾于2006年3月出现无明显诱因面部蝶形红斑、发热、双手小关节炎、口腔溃疡、光过敏,于我院门诊检查抗核抗体谱(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Sm抗体均阳性,抗心磷脂抗体阴性,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血常规示白细胞(wBc州弓殴2.8×109/L,血红蛋白(Hb)86.0g/L,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常见出血疾病之一,当血小板(BPC)<50×109/L时易有出血倾向,<25×109/L时,病人可因严重内脏出血危及生命。我们采用中剂量甲泼尼龙静脉滴注,治疗ITP17例,取得明显近期疗效。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991~1997年住院ITP17例,男4例.女13例。年龄20~60岁,平均36岁。经临床、血象、骨髓象确诊符合ITP诊断标准。病程10天~8年。3例为初发,14例为复发。复发者过去均接受过泼尼松及达那唑治疗,其中5例泼尼松5mg/d维持治疗,8例曾接受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治疗,为反复复发的病人,入院时…  相似文献   

14.
粱金霞 《江西医学检验》1997,15(2):F003-F003
患者崔××,男,28岁,河北怀来县人,农民,已婚,因纳差和体温持续在37.5℃~39.5℃两月余、服用抗菌素无效,于1979年3月7日来我院就诊。查体:重度贫血貌,肝大肋下1.5cm,脾大肋下2cm,有骨扣痛,淋巴结肿大,T38.8℃,P69次/分,14/9.3KPa,心肺(-)。实验室检查:BT2’50',CT2’10',ESR139/h,Hb37g/L,RBCI.1x1012/L,PLT31x109/L,WBC3.2x109/L。血片耳垂血白细胞分类,原始粒细胞26%,中幼粒细胞5%,晚幼粒细胞3%,中性分叶粒细胞58%,嗜酸分叶粒细胞3%,单核细胞2%,淋巴细胞3%,分类100个…  相似文献   

15.
近10 a来,我们采用中药复方皂矾丸对症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AM L)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40例患者均为AM L,经骨髓检查及免疫分型确诊。以上均为初诊患者,能配合观察,治疗前肝、肾功能正常。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16~68(平均为42)岁,M13例,M29例,M41例,M56例,M61例;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性8例,年龄15~70(平均42.5)岁,M12例,M210例,M42例,M55例,M61例。治疗组化疗结束时白细胞平均为2.3×109/L;化疗后第5天白细胞平均为1.3×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占0.30;化疗后第10天白细胞平均为0.8×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占0.001;化疗后第15天白细胞平均为2.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占0.40。对照组化疗结束时白细胞平均为2.4×109/L;化疗后第5天白细胞平均为1.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占0.32;化疗后第10天白细胞平均为0.6×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占0.001;化疗后第15天白细胞平均为1.3×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占0.21;化疗后第2...  相似文献   

16.
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38岁。因左上腹不适伴反复乏力、盗汗、咳嗽3个月入院。查体:T38.0℃,全身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咽稍红,扁桃体不大,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下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脏无特殊;腹膨隆,巨脾,Ⅰ线10cm,Ⅱ线12cm,Ⅲ线2cm,质中,轻压痛。入院血常规:WBC286.2×10^9/L,HB75g/L,PLT302×10^9/L,幼稚细胞62%,网织红细胞(RET)1.9%;骨髓涂片:粒系增生极度活跃,中性中幼粒+晚幼粒+杆状核为71%;Ph染色体阳性;肝功能:白蛋白31g/L,总胆红素(TB)64.1μmol/L,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1~3岁健康儿童指血血常规各项参数的范围,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用日本SySmex XS-800i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407名1~3岁正常儿童手指血常规,得出17项血细胞参数,将这些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幼儿末梢血参考范围白细胞(4.7~10.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14%~54%,淋巴细胞百分率36%~76%,单核细胞百分率3%~10%,嗜酸细胞百分率男0~9%,女0~6%,嗜碱性细胞百分率0~1%,红细胞(4.0~5.6)×10^12/L,血红蛋白109~142g/L,红细胞比积31.9%~43.3%,平均血红蛋白含量(24.7~30.7)pg,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30~365g/L,平均红细胞体积男68~86.5fl,女72~88.7fl,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男10.5%~17.5%,女10.9%~16.3%,血小板计数(147~466)×10^9/L,平均血小板体积5.3~11.0fl,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10.6~19.8fl,血小板比积0.12%~0.36%。结论:幼儿血细胞参数除嗜酸细胞百分率,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三项性别间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余项目性别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幼儿需建立独立的血常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18.
张×,男,36岁,于1996年8月感觉乏力多汗,食欲减退,体温为37.4℃~38.2℃。无牙龈及其它部位出血,无明显消瘦,无胸骨压痛,门诊按“上感”治疗2次均不见好转。白细胞11.2×109/L,中性粒细胞0.71,淋巴细胞0.27,嗜酸粒细胞0.02,Hb120g/L,BPC155×109/L。患者颌下、耳后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明显,经淋巴结活检,为:圆形幼稚细胞浸润,免疫络化为:CD3弥漫性阳性,CD2灶性阳性,镜检以淋巴母细胞占绝大多数,伴形态异常诊断为恶性淋巴瘤(NHL)。经几次化疗后,患者于1997年6月再次复查血象,Hb97g/L,白细胞71.6×109/L…  相似文献   

19.
黄从云 《实用医学杂志》1998,14(12):900-901
胰十二指肠损伤早期诊断困难,术中漏诊率、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高。我院近年来收治2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7例,女4例,平均年龄24.6(8~50)岁。损伤原因:车祸伤10例(47.6%),刀刺伤5例(23.8%),坠伤和枪伤各2例,木板击伤和牛角刺伤各1例。除4例入院仅表现为上腹隐痛、轻压痛外,均有腹痛、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休克5例,白细胞计数(4.0~27.0)×109/L,平均16.3×109/L。外伤到入院时间为1~48小时,平均10.9小时,4例入院后耽误手术时间24小时~30天。损伤部位:十二指肠球部2…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本院1994年5月至2007年12月间诊治的4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57岁(27~92岁)。临床表现血栓者8例(20.0%),脾大者6例(15.0%),出血者3例(7.50%),因其他原因化验血常规确诊本病者16例(40.0%),仅有头昏、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者7倒(17.5%)。就诊时中位血小板计数985×10^9/L(699×10^9/L-1200×10^9/L);40例均进行了骨髓活检,其中3倒局部有网状纤维增生,Ph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均阴性,4例检测JAK2/V617F阳性。随访28例,1例转变为骨髓纤维化,未发现转变为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病例。23例羟基脲(Hu)和17例羟基脲+干扰素(IFN)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0%和94.1%。结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临床表现以血栓、脾大和出血多见,以羟基脲或羟基脲+干扰素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疗效,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