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题记——装备制造业,对于任何一个大国而言,都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启动了第一轮以轻工业为主体的外向型制造经济,带动了国内对汽车、船舶、纺织机械、工程机械等资本品的进口需求;而中国真正的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始于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四小龙的没落为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腾出了国际市场空间、轻工业积累的财富为重工业投资奠定了基础、日益增长的国内市场需求为工业品准备了市场,因此装备制造业自21世纪初以来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但这一时期的增长更多体现为规模扩张;  相似文献   

2.
轻工业是我国消费品工业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承担着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出口创汇、积累建设资金、吸纳社会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轻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轻工业的发展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故此,本刊记者就轻工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轻工装备下个五年计划的发展采访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办公室李宽安处长。  相似文献   

3.
对于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中国来说,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具有特殊的意义。尽管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技术落后、产业结构低度化、专业化协作水平不高等使装备制造产品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东北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技术结构完整均衡,有吸引国际国内投资的优势,一些企业在国内处于排头兵地位,在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上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东北装备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加快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拓展国际国内市场空间,努力建设世界级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4.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重点企业,高压开关行业的骨干企业,我国高压、超高压及特高压开关重大装备研发、制造基地。近几年国家在电力建设上投资力度增大,为电力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国内  相似文献   

5.
《工程机械与维修》2008,(4):121-154
中国工程机械产业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50余年的积累和发展,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和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毫无疑问,整个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正处于由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迈进的历史转折期。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国有、民营、外资多种所有制成分企业并存,使得整个产业和市场的竞争更加立体化、多元化,但竞争的最终落脚点仍然是产品和技术。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国际装备制造企业的困境,国内装备制造企业的日子好过许多。现在的重要问题是中国企业如何化危为机,迈进世界装备业的第一方阵。一直以来,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受困于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水平有限、自身品牌含金量不够等因素,难以进行大的发展,但随着中央对装备制造业的日益重视和这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再次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7.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提出推动"三个转变"重要指示。这在全国装备制造行业引起的反响十分强烈。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特别是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端制造业更是工业脊  相似文献   

8.
常州装备制造业优势及发展重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制造业市场在中国的发展,长江三角洲“世界工厂”的确立。常州装备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特色的装备制造体系。本文中阐明了常州装备制造业的现状,进而提出了以工程机械与车辆制造作为常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并预计到2010年成为国内重要的工程机械及车辆零部件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9.
《China Equipment》2011,(6):34-42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汽车制造业步入高速发展期,为汽车行业提供核心技术装备,也成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战略目标。一方面,汽车的水平和质量取决于装备水平;另一方面,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和一个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又取决于装备的先进性和制造成本。有统计数据表明,目前的中国汽车工业对国外制造装备的依存度高达70%,在零部件制造等领域对于外资设备的依存度竟然高达90%。这是一个让人有点触目惊心的数字,用市场语言将其翻译出来:假如中国汽车工业对与外资设备的依  相似文献   

10.
王炎 《China Equipment》2011,(Z1):58-60
金融业和装备制造业的联动发展,将创造巨大的市场价值和金融价值。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全球产业格局调整和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通过信贷等金融支持方式,合理加强对装备制造业的扶持力度,既有利于商业银行拓展业务市场,也利于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汽车装备是汽车制造业的基础,汽车装备的水平是中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基础条件。中国汽车制造业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汽车装备业也必然随之而动。预计现在运行的大量汽车装备将有30%需进行更新,装备制造业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中国汽车装备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国家又有哪些扶持政策?对于自主汽车装备制造企业来说,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如何获得车企的青睐?车企对装备制  相似文献   

12.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重点企业,高压开关行业的骨干企业,我国高压、超高压及特高压开关重大装备研发、制造基地。近几年国家在电力建设上投资力度增大,为电力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国内大型制造企业虽然经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和技术改造等措施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技术、设备和管理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中国大型制造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家已宣布"十二五"期间制造业转型升级要从低端走向高端,机床工业是为国家装备制造业提供加工装备的基础工业.因此十分明确,机床工业在"十二五"的主要任务在于为满足装备制造业的需要,尽最大可能发展高端制造装备. 我国机床制造业近十年来在为机械制造业提供高端制造装备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体现在市场满足率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应当注意的是.整个加工装备的市场满足率虽然已超过60%,但在高端制造业装备方面,仍然对的存在着很大地依赖性.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正>中国将高速铁路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在财政投入、建设用地、技术创新、经营环境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力争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的30%以上,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25%。——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  相似文献   

15.
装备工业被称为工业的母机,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经济实力的集中表现。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生产消耗水平和国民经济整体效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从某种程度上重大装备国产化体现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水平,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同时也能体现一个国家在国际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一.装备制造业的特点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而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支柱,随着国际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装备制造业的地位与作用则日益重要。装备制造业要想取得长足的进步,尽快赶上发达国家,则必须实现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尤其是管理信息化。本文试图说明装备制造业管理信息化的问题、难点和重点,而要想清楚地说明装备制造业管理信息化的问题、难点和重点,显然需要首先阐明装备制造业特点,那么装备制造业有哪些特点呢?  相似文献   

17.
大势概览     
曾培炎副总理对装备制造业提出要求 在最近召开的振兴装备制造业工作会议上,曾培炎副总理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工作要点:第一,要把振兴装备工业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振兴装备制造业,是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如何,是一个国家研发设计、材料质量、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系统集成水平的综合反映,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由欧美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影响非常大,不仅导致欧美制造业进入历史低点,对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制造业也产生很大影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全球金融体系、经济体系以及装备制造业的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市场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危机面前,沈阳装备制造业协会多措并举力挺"沈阳装备",并  相似文献   

19.
于杰 《现代机械》2009,(2):I0001-I0003
无论什么时代.制造业都是创造财富.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创新的一个重要生产部门。先进制造业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装备制造业又是先进制造业中的龙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反映国家或地区在科学技术、设计、工艺、材料开发、加工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是决定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保持自主地位的关键因素。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是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0.
最近,国务院召开了“振兴装备制造业”工作会议,同时正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备条件,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关键因素。作为装备制造业基础产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