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快速序贯器官衰竭(qSOFA)及CURB-65评分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患者短期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呼吸内科诊治的196例老年CAP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住院28 d生存状况分为存活组126例和死亡组70例。比较两组入院时APACHEⅡ、qSOFA、CURB-65评分,不同危险程度入院APACHEⅡ、qSOFA评分、CURB-65评分患者院内病死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PACHEⅡ、qSOFA、CURB-65评分与老年CAP患者院内死亡的关系,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APACHEⅡ、qSOFA、CURB-65评分预测老年CAP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结果死亡组入院时APACHEⅡ、qSOFA、CURB-65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01),且APACHEⅡ、qSOFA、CURB-65评分低危、中危、高危患者院内病死率逐渐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APACHEⅡ评分≥19.0分、qSOFA评分≥2.0分、CURB-65评分≥3.0分是老年CAP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APACHEⅡ、CURB-65评分预测老年CAP患者院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qSOFA评分(Z=3.578,P=0.012;Z=4.260,P=0.005),而APACHEⅡ评分与CURB-65评分预测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38,P=0.556)。结论 APACHEⅡ评分与CURB-65评分预测老年CAP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均高于qSOFA评分,但CURB-65评分涉及指标相对较少,操作简单,且预测敏感性较高,可用于老年CAP患者预后的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生理评分(COPD and asthma physiology score,CAPS)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及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1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AECOPD患者239例。根据住院期间有无机械通气分为无机械通气组和机械通气组;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住院后计算APACHEⅡ评分及CAPS评分。进行两种评分系统的不同组间比较;进行两种评分系统与住院期间需要行机械通气的可能性及疾病转归的相关性分析;评估入院时两种评分系统对住院期间需要行机械通气的可能性及死亡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①AECOPD无机械通气组患者两种评分均明显低于机械通气组[APACHEⅡ分别为(12.09±3.48)分、(18.74±4.06)分,CAPS分别为(18.70±5.70)分、(26.35±7.87)分,P<0.05];②AECOPD存活组患者两种评分均明显低于死亡组[APACHEⅡ分别为(13.88±4.06)分、(20.86±4.43)分,CAPS分别为(19.66±5.37)分、(32.84±6.74)分,P<0.05];③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ECOPD患者APACHEⅡ评分、CAPS评分与住院期间需要行机械通气的可能性均呈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694、0.525,P<0.05);④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ECOPD患者APACHEⅡ评分、CAPS评分与死亡发生风险均呈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554、0.612,P<0.05)。结论AECOPD患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及CAPS评分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对于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住院期间需要行机械通气的可能性,APACHEⅡ评分优于CAPS评分;两者对于AECOPD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基本相当,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APACHEⅡ/Ⅲ评分和SAPSⅡ评分预测肝衰竭预后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APACHEⅡ/Ⅲ评分和SAPSⅡ评分系统评估我国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例肝衰竭患者入院24 h内的相关资料,计算其APACHEⅡ/Ⅲ评分和SAPSⅡ评分,比较死亡组和生存组的差异;用ROC曲线分析比较这三个评分系统的预测能力.结果 死亡组的APACHEⅡ/Ⅲ评分和SAPSⅡ评分分别是(15±7)分、(65±23)分和(33±11)分,均高于生存组[(8±4)分、(42±12)分和(26±5)分,P<0.01];APACHEⅡ/Ⅲ评分和SAPSⅡ评分的AUC分别为0.795、0.827和0.683,Youden指数分别是46.61%、56.86 %和33.77%.结论 SAPSⅡ评分判断肝衰竭预后能力很差,APACHEⅡ/Ⅲ评分在预测肝衰竭预后方面均有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且APACHEⅢ评分优于APACHEⅡ评分,对肝衰竭患者的病情评估和预后预测应以APACHEⅢ评分为首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估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并判断其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AOPP病例72例,分别计算APACHEⅡ评分值,进行验证,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72例患者生存55例,死亡17例,APACHEⅡ评分0~53分,生存组 (14.84±7.08)分,死亡组(33.95±5.0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4,P<0.001).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到死亡风险模型.结论.APACHEⅡ评分系统应用于AOPP病情危重程度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意义,APACHEⅡ评分值越高,死亡风险越高,高分组更能反映实际死亡率,当APACHEⅡ评分值≥28分时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系统(APACHEⅡ)在预测小孔多方位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重症脑出血的预后判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58例重症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小孔多方位颅内血肿抽吸术;对照组28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应用APACHEⅡ评分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判断预后,评价小孔多方位颅内血肿抽吸术手术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APACHEⅡ评分第1天为(28.00±1.92)分;预测群体病员死亡风险率0.86±0.03;第10天明显下降,达(8.20±0.76)分,预测群体病员死亡风险率0.57±0.05;实际病死率达33.33%.结论 APACHEⅡ评分系统适用于判断重症脑出血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同时证明小孔多方位颅内血肿抽吸术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LUS)评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及病情严重程度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呼吸内科诊治的ARDS患者103例,根据柏林2012年ARDS病情标准分为轻度组11例,中度组43例,重度组49例;再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72例,死亡组31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当天行LUS检查和动脉血气分析,并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评价预后并比较.采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LUS评分与预后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存活组患者LUS评分、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5.71±2.31)分、(13.69±2.06)分,均显著低于死亡组的(23.77±4.82)分、(24.73±3.94)分,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726,P<0.001;t=10.861,P<0.001).轻、中、重度组LUS评分、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依次升高;氧合指数(PaO2/FiO2)依次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US评分与预后及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LUS评分与ARDS患者预后及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估ARDS患者病情和预后的重要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评估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1例,记录与APACHEⅡ评分系统相关的数据,并对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1例患者APACHEⅡ评分3~28分。7例死亡患者APACHEⅡ评分(21.43±5.41)分,44例存活患者APACHEⅡ评分(8.75±3.29)分,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PACHEⅡ评分对中毒的预后预测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降钙素原(PCT)联合CURB-65评分对急诊重症肺炎(SP)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16例急诊SP患者,根据入院后28 d内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82)和死亡组(n=34),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于入院24 h内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计算CURB-65评分并测定血清sRAGE、PCT水平,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差异,探讨急诊SP患者不良预后影响因素并分析血清sRAGE、PCT、CURB-65评分对急诊SP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年龄、慢性心血管疾病占比、血肌酐、纤维蛋白酶原、血清C反应蛋白(CRP)、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分、血清sRAGE、PCT水平、CURB-65评分均高于生存组(P<0.05);血清PCR、sRAGE、PCT水平、APACHEⅡ、MODS、CURB-65评分是影响急诊SP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sRAGE、PCT、CURB-65评分预测不良预后的AUC分别为0.833、0.853、0.862、0.965,敏感度为76.47%、76.47%、64.71%、91.17%,特异度为79.27%、80.49%、95.12%、86.58%,联合诊断价值较高。结论血清sRAGE、PCT、CURB-65评分是影响急诊SP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可作为急诊SP临床预后的辅助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验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情严重度评分及预后评估系统(MODS评分系统)对MO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辨别力及预后预测的准确性;同时与APACHEⅡ评分系统、Marshall评分系统相比较,判断三者在预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预后方面的关联性及准确性.方法 前瞻性的收集MODS患者183例,利用MODS评分系统判断每例患者器官功能障碍种类及数目并计算出每例患者MODS评分及死亡概率;利用APACHEⅡ评分系统计算每例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死亡危险性;利用Marshall评分系统计算每例患者的Marshall评分;比较死亡组患者与存活组患者MODS评分有无差异;应用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CC),判断该评分系统在预测患者转归方面的准确性,同时与APACHEⅡ评分系统、Marshall评分系统相比较,判断三者的关系.结果 ①183例患者病死率为58.4%.存活组MODS评分均值为6.05,标准差为2.87;死亡组MODS评分为10.12,标准差为3.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在预测病死率方面:MODS评分系统死亡概率与APACHEⅡ评分系统死亡危险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1±0.031、0.820±0.031;MODS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Marshall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5±0.032、0.809±0.032、0.649±0.041.结论 ①死亡组与存活组MO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MODS评分的增加,病死率增加,MODS评分系统能较好地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②MODS评分系统中死亡概率计算方程及APACHEⅡ评分系统中死亡危险性计算公式对MODS患者病死率的预测准确性较高,MODS评分系统预测病死率的准确性优于APACHEⅡ评分系统;MODS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系统、Marshall评分系统三者所计算出来的评分区分存活与死亡的辨别力较好,但前两者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OSSUM 和APACHEⅡ两种评分系统对ICU术后患者风险评估的护理学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66例术后入住ICU的外科患者,分别用POSSUM和APACHEⅡ评分系统进行评估,记录ICU治疗时间、ICU治疗期间死亡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6例患者POSSUM评分为(39.2±8.7)分,理论死亡人数32例,APACHEⅡ评分为(7.5±3.6)分,理论死亡人数19例,ICU住院时间(1.6±1.2)d.实际死亡28例,死亡组POSSUM评分为(68.6±18.4)分,APACHEⅡ评分为(22.6±5.3)分,ICU住院时间(2.8±1.9)d;死亡组两种评分系统的评分均分别高于相应的总体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CU住院时间也明显延长(P<0.01);POSSUM和APACHEⅡ评分系统预测患者死亡人数与实际死亡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系统预测死亡率较低(P<0.05).结论 POSSUM和APACHEⅡ评分系统均能评估ICU术后患者病情危重程度.临床护理中,应针对患者病情不同严重程度评分,予以合理的分层护理;相对APACHEⅡ,POSSUM评分系统设有手术侵袭度评价,可能更适用于外科术后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血清胆碱酯酶(CHE)评估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并判断其预后,证明其有效性与否.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53例,分别计算APACHE Ⅱ评分,并进行验证.建立回归模型,同时将其入院24 h内血清胆碱酯酶最低值进行比较.结果 53例患者中,存活38例,死亡15例.存活组APACHEⅡ评分(16.77±6.97)分,死亡组APACHEⅡ评分(33.00 ±4.0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胆碱酯酶(513.7±401.92)IU/L,死亡组胆碱酯酶(501.60±416.09)IU/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5).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到死亡风险模型.结论 APACHE Ⅱ评分系统能客观准确地反映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可应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及死亡风险的评估,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胆碱酯酶只能作为中毒诊断的参考指标,不能作为病情危重度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在预测产科重症监护病房中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应用效果。方法:连续观察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转入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产科重症监护病房资料完整的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患者215例,应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对入院24h内患者最差变量值进行评分,并追踪比较患者的预后,从而验证APACHEⅡ评分系统预测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有效性。结果:215例产科危重患者APACHEⅡ评分范围4~33分,平均(9.29±4.63)分;212例生存者评分为(9.11±4.16)分,3例死亡者评分为(28.00±5.00)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增高,患者的预测病死率及实际病死率均升高。结论:APACHEⅡ评分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估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但存在局限性和偏差,需进一步开发一种标准的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重症患者细菌感染性疾病预后评估和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方法进行研究,选取2012年2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符合入选条件的116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色谱法检测入院后24 h内的血清PCT水平,记录患者24 h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根据28 d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36例)和存活组(80例),用成组t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两组间PCT、APACHEⅡ评分的差异,采用Spearman's相关检验分析血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PCT单独应用及联合PCT和APACHEⅡ评分预测28 d生存情况的效能.用U检验对PCT和APACHEⅡ评分预测28 d生存情况的效能进行比较.结果 死亡组PCT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5.38 (2.08,25) vs.0.23 (1.00,2.12)] (Z=5.598,P<0.001),死亡组APACHEⅡ评分亦显著高于存活组(24.32±6.72) vs.(16.05±7.24),t=6.148,P<0.01.PCT与APACHEⅡ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0.388,P<0.001),PCT和APACHEⅡ评分预测重症患者细菌感染性疾病28 d生存情况的AUC分别为0.804和0.792,PCT的AUC值高于APACHEⅡ评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2073,P=0.802).联合PCT和APACHEⅡ评分预测28 d生存情况的AUC较单一指标高,为0.817,敏感度90.7%,特异度75.2%,均优于单一指标的预测效能.结论 血清PCT能反映重症患者细菌感染性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是预测28 d生存情况的有效指标,联合PCT检测和APACHEⅡ评分可提高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14.
范波  闫润生 《医学临床研究》2022,(10):1452-1455
【目的】探讨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修订版胃瘫主要症状指数(GCSI-R)评分评估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100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59)、中症组(n=29)、重症组(n=12),根据入院后28 d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n=92)与死亡组(n=8)。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及不同预后AP患者血清DAO、D-LA及APACHEⅡ评分、GCSI-R评分,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DAO、D-LA及APACHEⅡ评分、GCSI-R评分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评估AP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三组血清DAO、D-LA及APACHEⅡ评分、GCSI-R评分比较,轻症组<中症组<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DAO、D-LA及APACHEⅡ评分、GCSI-R评分呈正相关(P<0.05);存活组患者血清DAO、D-LA及APACHEⅡ评分、GCSI-R评分均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DAO≥42.315 mg/L、D-LA≥40.690 U/L、APACHEⅡ评分≥26.000分、GCSI-R评分≥12.585分是评估AP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值(P<0.05)。【结论】DAO、D-LA及APACHEⅡ、GCSI-R评分可用于反映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且与AP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CURB-65评分对脓毒症患者生存状况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1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92例脓毒症患者资料,分别应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和改良CURB-65评分评估患者的生理和病理指标,按照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高风险A组(n=37)、低风险A组(n=55)和高风险C组(n=31)、低风险C组(n=61),比较同种评分系统中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患者的ICU入住率、28d病死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两种评分系统的对脓毒症的预测价值。结果高风险A组的患者的ICU入住率和28d病死率高于低风险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风险C组的患者的ICU入住率和28d病死率高于低风险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和Youden指数均小于改良CURB-65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CURB-65评分能够较为准确预测脓毒症患者的预后生存状况,有较高的预后评估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脓毒症,按患者入院28 d后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42例和死亡组18例,比较两组入院2 h内NT-proBNP水平及入院24 h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态评价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NT-proBNP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入院2 h内,死亡组NT-proBNP水平为(5873.24±1768.37)pg/ml明显高于生存组的(2170.45±625.2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0,P=0.015);死亡组APACHEⅡ评分为(26.47±5.32)分,也明显高于生存组的(21.54±4.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0,P=0.020)。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BNP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509,P=0.003)。NT-proBN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0和0.715,两者评估预后效能相仿。结论 NT-proBNP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对脓毒性休克心肌抑制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入住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脓毒性休克患者102例,于入院1、3、5d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并记录当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根据入院24 h内心排血指数(CI)分为心功能正常组(CI>50.0 ml·s-1·m-2)和心功能抑制组(CI<50.0 ml·s-1 ·m-2),比较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8 d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①死亡组(45例)患者APACHEⅡ评分(分)、SOFA评分(分)及血浆NT-proBNP水平(μg/L)明显高于存活组(57例,1d APACHEⅡ评分:23.8±0.6比14.3 ±0.3;1 d SOFA评分:12.4±3.0比7.7±2.8;NT-proBNP 1 d:4.13±1.05比1.65±0.26,3 d:5.32±0.93比1.87±0.29,5 d:6.90±1.33比1.23±0.19,P<0.05或P<0.0I).②心功能抑制组(47例)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正常组(55例),且两组内死亡者NT-proBNP水平高于存活者.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3、5 d APACHEⅡ评分和NT-proBNP水平是28 d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或P<0.01).结论 动态监测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趋势有助于评估脓毒性休克心肌抑制患者的预后及严重程度;NT-proBNP与APACHEⅡ评分同样是预测28 d生存情况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辽阳市中心医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重症组,另取同期60例轻度胰腺炎患者作为轻症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并依照患者的治疗情况,依照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n=40)和死亡组(n=20),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并分析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重症组与轻症组患者白蛋白-胆红素评分[(-2.54±0.42)分VS(-2.86±0.47)分]、APACHEⅡ[(9.24±2.24)分VS(5.12±1.78)分]对比,重症组高于轻症组(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前白蛋白[(187.47±40.58)mg/L VS(152.38±33.75)mg/L]、白蛋白[(40.39±4.28)g/L VS(35.81±3.04)g/L]、总胆红素[(13.47±3.84)μmol/L VS(18.02±4.79)μmol/L]、胰腺坏死情况(3/37 VS 8/12)、发生器官衰竭情况(2/38 VS 13/7)、白蛋白-胆红素评分[(-2.87±0.45)分VS(-2.34±0.42)分]、APACHEⅡ评分[(5.08±1.35)分VS(12.43±3.24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胆红素评分、APACHEⅡ评分为重症胰腺炎患者的预后不良影响因素(P<0.05)。结论APACHEⅡ与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均能够判断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状况,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与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8例胰腺炎患者,其中包括重度胰腺炎(SAP)患者49例,轻度胰腺炎(MAP)患者49例,对比两组患者PCT、红细胞分布宽度、C反应蛋白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的差异情况;记录SAP组患者生存情况,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38例)和死亡组(11例),逆向分析两组患者PC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的差异,SAP组RDW和PCT分别与重症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SAP组患者PCT(3.31±1.08)μg/L,RDW(17.52±4.91)%,CRP(134.58±28.94)mg/L水平及APACHEⅡ评分(18.22±7.31)分明显高于MAP组的(0.40±0.12)μg/L,(14.17±2.31)%,(12.33±3.61)mg/L,(7.82±1.0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PCT(4.21±1.54)μg/L,RDW(18.43±3.95)%,CRP(149.21±29.63)mg/L水平及APACHEⅡ评分(19.52±9.31)分明显高于存活组的(2.05±0.22)μg/L,(15.69±1.94)%,(53.44±19.62)mg/L,(13.11±4.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水平与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0.389和0.412,P均0.01);血清PCT水平与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0.443和0.514,P均0.01)。结论 PCT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可以作为评价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且对判断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急诊脓毒症病死率评分(MEDS)对于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救治的316例脓毒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记录患者入院时的MED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情况评价系统Ⅱ评分(APACHEⅡ)和血乳酸水平,比较28 d后患者的转归情况.根据MEDS分值将死亡风险分级:极低危险组(0~4分)、低度危险组(5~7分)、中度危险组(8~12分)、高度危险组(13~15分)、极高危险组(>15分),比较各组间实际病死率.根据患者是否生存进行分组,对生存组和死亡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MEDS、APACHEⅡ和血乳酸对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316例患者中,失访24例,完整记录292例.极低危险组、低度危险组、中度危险组、高度危险组、极高危险组的患者各组实际病死率分别为0%,11.4%,19.2%,47.1%,67.7%,各组间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年龄、乳酸水平、MED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相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ROC曲线显示MEDS评分,APACHEⅡ评分和血乳酸均是预测死亡的独立因素,其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07,0.713和0.730.[结论]MEDS评分可以对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进行分级,对患者28 d病死率有较好的预测能力,适用于急诊脓毒症患者的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