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琚双五  韩诚 《安徽医药》2008,12(10):941-94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彩超检测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后壁IMT,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同期检查100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IMT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斑块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常见于颈动脉分叉处(P〈0.05),但左右两侧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硬化程度明显重于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彩超技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粥样斑块面积的影响。方法:选择存在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有粥样斑块形成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6例,氟伐他汀治疗组46例,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血脂水平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粥样板块面积的变化。结果:氟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颈动脉IMT、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氟伐他汀可以明显减轻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效降低血脂水平,从而缩小动脉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梁萍  胡长林  冉海涛  张茂惠 《重庆医药》2009,38(16):2027-2028,203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对212例患者(包括脑梗死患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及6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探查,测量颈总动脉后壁的内膜中层厚度(IMT),了解有无斑块形成,进行斑块质地判断。结果病变组IM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变组以软斑及溃疡斑为主,对照组以扁平斑、硬斑为主,高于对照组(P〈0.05)。斑块的好发部位以颈动脉窦部(BIF)处最为常见。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不稳定的软斑及溃疡斑为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与血浆CRP水平的关系。方法 将11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人按颈动脉超声表现分为三组:颈动脉正常组、稳定型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比较三组病人颅脑CT平扫颈内动脉分布区梗死灶计数;分别比较三组病人的血浆CRP水平,结果 三组病人上述指标间的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结论 炎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斑块不稳定性成正相关;血浆CRP水平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斑块不稳定性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C反应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形成动脉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炎性反应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作为研究动脉硬化的指标已被广泛接受。本文通过检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与C反应蛋白(CRP)浓度,探讨颈动脉病变与CRP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和头颅CT或MRI检查,将11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两组,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58例)和脑梗死(CI)组(52例),并取同期非脑血管病体检者52例为对照组。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类型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CI组的IMT、粥样斑块发生率均大于TIA组,TI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I组和TIA组不均质性斑块的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组与TIA组颈动脉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对照组比较,CI组与TIA组的颈动脉颅外段血流量下降明显。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查可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判断其病程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8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动脉粥样硬化(CAA)为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积极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血管内超声(IVUS)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秀芬  刘雅峰  曾秋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400-3401
目的:探讨和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24小时内抽取血清测定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应用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这些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MD,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斑块组(IMT≥1.2mm)与无斑块组(1MT〈1.2mm)。结果:颈动脉斑块组患者血CRP水平增高例数多于无斑块组(P〈0.05)。该组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伴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的例数也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1,P〈0.05)。两组血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CRP水平增高对反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显著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汪宗  张梅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9):1464-1465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检查,并进行内科干预治疗的临床评价.方法 将150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根据超声检查斑块的特点评价为不稳定性或稳定性斑块,并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5 mg/d)、复方丹参、维生素C,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40 mg/d),阿司匹林(150 mg/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颈总动脉IMT较发病初以及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小,颈动脉斑块趋于稳定.结论 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判断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氟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治疗具有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硬化、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华先平  杨勇  陈平英 《医药导报》2011,30(6):743-746
[摘要]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或单药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颈动脉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CAS患者214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72例,瑞舒伐他汀组71例,联合组71例,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双侧颈动脉正常者60例作为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qd;瑞舒伐他汀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 qn,联合组口服瑞舒伐他汀 10 mg,qn,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qd。所有观察对象均低脂肪饮食,CAS患者共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颈动脉IMT、斑块数目和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浓度。结果①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阿司匹林组血清hs CRP、MMP 9均明显降低(P<0.05);瑞舒伐他汀和联合组HDL C明显增高(P<0.05),TC、TG、LDL C、hs CRP、MMP 9、颈动脉斑块数目及IMT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②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和联合组HDL C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TC、TG、LDL C、hs CRP、MMP 9、颈动脉斑块数目及IMT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或P<0.01);联合组hs CRP、MMP 9及颈动脉IMT均低于瑞舒伐他汀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均有抗CAS作用,瑞舒伐他汀优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能够发挥更显著的协同作用,机制与调脂、抗血小板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程月珍  黄红梅 《淮海医药》2010,28(4):345-346
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选取154例老年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3组:颈动脉内-中膜(IMT)正常组34例;颈动脉IMT增厚组29例,颈动脉斑块组91例。分别对各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血清hs-CRP显著高于颈动脉内-中膜正常组及增厚组患者(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超声和DSA对颈动脉狭窄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致死致残率急剧上升,明确诊断病因采取有较的治疗,遏制脑血管损害的进一步发展对预防脑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许多研究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栓子脱落可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宋枬  薛静 《天津医药》2007,35(5):385-385
大规模研究结果显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是心脑血管事件如脑卒中和心肌梗死发生的有效预测因子。另一方面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症与血管病变的关系日益引起重视,近年有文献表明,Hey水平是脑血管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笔者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颈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血浆Hey及血脂等生化指标的分析,以了解Hey及血脂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IS寻找潜在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治疗)和治疗组(35例,常规治疗+美托洛尔25~50 mg/d),连续治疗12周。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C反应蛋白(CRP);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和斑块检出率。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CRP、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数值及斑块检出率显著降低(P值〈0.05);治疗组的CRP、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数值及斑块检出率的降幅显著大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美托洛尔可以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并消退颈动脉粥样斑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血清胆红素、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62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通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确定有无颈动脉斑块,根据结果分成斑块组(颈动脉IMT≥1.2mm和/或有颈动脉斑块)92例和无斑块组(颈动脉IMT〈1.2mm且无颈动脉斑块)70例,同时测定血清胆红素、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两组间血清胆红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血糖、血脂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斑块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尤其是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无斑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呈负相关,而血清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意义及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并探讨其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C-反应蛋白(CRP)各项指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对具有不同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90例老年患者作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按危险因素的多少分为高危组54例和低危组36例,另设正常老年人20例为对照组,同时进行血清TC、LDL-C、CRP检测及头颅CT扫描。结果 高危组与低危组比较,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发生率及卒中发生率分别为P<0.05、P<0.005、P<0.005,有显著性差异。低危组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P<0.05、P<0.05、P<0.05,有显著性差异。在血清TC、LDL-C及CRP检测中,高危组与低危组相比,分别为P>0.2、P<0.05、P<0.05、后两者有显著性差异;低危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为P>0.5、P<0.05、P<0.05,后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多重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并加重了缺血性卒中的发生。LDL-C及炎症因素促进和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颈动脉B超、LDL-C及CRP对缺血性卒中的预测和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将66例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1d1次,每晚睡前服。对照组服用非诺贝特胶囊0.1g,每日3次。为期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脂、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显著下降,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显著升高(P〈0.01),IMT、斑块面积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较好的药物,不但可以降低血脂水平,还能降低斑块面积,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患者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及斑块类型,以指导脑血管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选择入院的14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包括脑梗死95例和短暂性脑缺血45例)为患病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应用颈动脉彩超检测颅外颈动脉,检测其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及斑块类型。结果患病组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80.7%与对照组48.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脑梗死(CI)患者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82.1%和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77.8%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稳定斑块的比例(39.7%和2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斑块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和CRP的影响。方法96例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32例,A组加用辛伐他汀片20mg,每晚1次;B组加服阿司匹林肠溶胶囊75mg,每日1次;C组加服同等剂量的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分别于入院后及6月时测定血浆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记录颈动脉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斑块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用药前后CRP浓度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A组和C组用药前后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斑块发生率比较有显著降低,B组用药前后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斑块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而C组(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组)用药后CRP的浓度和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斑块发生率与另外两组用药后CRP的浓度和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斑块发生率比较降低更为明显(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对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及CRP的降低优于单一使用辛伐他汀或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20.
张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481-482
目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脂蛋白(a)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早期防治,减少脑梗死发病率的目的。方法对比观察106名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及106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LP(a)水平及颈部动脉斑块数目及性质。结果两组比较,研究组LP(a)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的不稳定性、LP(a)水平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