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膜结核球患者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完整病灶切除41例,叶间胸膜结核球及部分肺切除6例,同期行肺结核球切除2例,胸壁结核病灶清除3例。结果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胸膜结核球。术后随访2—6年,无一例复发。结论CT的应用增加了胸膜结核球的发现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胸膜结核球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5岁,主诉发现右背部肿物2个月余,渐增大就诊.2003年曾在外院诊断为肺结核抗痨治疗1年.入院查体:右胸肩胛线第7、8肋间见一6.0 cm×5.0 cm大小肿物,表面光滑,无红肿,无明显压痛,不活动,波动感不明显.超声所见:右侧背部肩胛下角8~10肋间肌层可见5.0 cm×2.6 cm×8.2 cm异常回声区,边界清晰,轮廓规整,中低回声为主,中央近似无回声,似有包膜,壁厚不均匀,约0.3~0.6 cm,与壁层胸膜关系密切.CDFI:包块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右侧背部囊实性肿物,胸壁结核可能性大.行CT检查:(1)两肺有陈旧性病灶,考虑陈旧性结核;(2)胸壁结核可能.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26 mm/ 1 h,C-反应蛋白17.8 mg/L.临床诊断:右胸壁结核,行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局部胸改良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胸壁结核.  相似文献   

3.
胸壁结核是指胸壁软组织、肋骨、肋软骨及胸骨发生的结核病变 ,常继发于肺或胸膜结核 ,以青少年和年老体弱者多见。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适用对象为经保守疗法不能治愈或脓肿较大的患者[1] 。2 0 0 0~ 2 0 0 1年我院共收治胸壁结核患者 31例 ,全部行病灶清除术 ,经过术前的详细检查 ,细致的心理护理 ,术后对不同阶段伤口的观察护理及全面的健康教育 ,患者全部痊愈出院。1 临床资料31例患者 ,男 14例 ,女 17例 ,年龄 4~ 85岁 ,平均年龄 4 4 2岁。曾经有过结核病史的 15例 ,占全部病例的 4 8% ;第一次治疗 2 8例 ,复发后再次治疗 3例 ;伤口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结核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9例下腰椎结核患者行一期后路结核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优6例,良2例,一般1例.融合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9例伤口均一期愈合,6例神经功能完全恢复,2例遗留有感觉障碍,1例下肢功能无变化,其中2例有轻微腰痛.结论:后路椎管内硬膜外痛灶清除,一次手术即清除病灶,解除压迫,经椎弓根固定,稳定脊柱又矫正了畸形,是治疗下腰椎结核较好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椎体间融合加同期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柱结核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各节段脊柱结核病灶进行充分的病灶清除、减压、矫正畸形,再行椎体间植骨融合,同期前路或后路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畸形基本矫正,椎体间植骨融合,结核无复发。结论椎体间植骨加同期内固定,能在清除脊柱结核病灶的基础上对脊柱提供良好的即时和远期稳定,缩短卧床时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农村脊柱结核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以往基层医院采取的手术方法为单纯结核病灶清除术,术后脊柱稳定性差,因脊柱结核常侵犯脊柱前中柱导致后凸畸形甚至截瘫,影响生存质量.我院自2004年以来,采用前入路结核病灶清除术I期植骨椎体重建,获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有限性结核病灶清除术治疗脊柱稳定性未完全破坏的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手术治疗成人胸、腰椎脊柱稳定性未完全破坏的脊柱结核患者98例,男56例,女42例;年龄22~73岁,平均36.2岁;病史3~48个月,平均17个月。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行彻底的病灶清除术,实验组48例行有限性结核病灶清除术。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对比2组患者手术后疗效、并发症和经济费用。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局部窦道形成。2组术后疗效综合评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2.5±0.5)vs(3.5±0.5)h,P<0.01];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350±48)vs(450±50)ml,P<0.01];脊柱畸形矫正角度小于对照组(17.8°±5.1°vs22.8°±6.3°,P<0.01);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3.5±1.3)vs(6.5±2.2)万元,P<0.01]。结论有限性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对于脊柱稳定性未完全破坏的患者,尤其是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腰骶椎结核21例治疗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腰骶椎结核21例,采用单纯化疗(HRE S)6例,化疗加手术治疗15例。手术以彻底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术后腰骶部外支具固定。门诊随访1~5年(平均2年),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单纯化疗3例治愈,另3例抗痨3月后同时手术治疗。化疗加手术治疗共18例,其中16例症状消失,植骨块在6~8个月融合,1例早期结核患者术后形成切口下脓肿,1例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症状加重,结核病灶向椎管内发展。后两侧需再手术治疗。结论:腰骶椎结核治疗效果受多因素影响,早期诊断与规范化疗是保证疗效的关键:手术治疗患者需行彻底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后佩戴定制的外支具能有效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总结外科手术在治疗骨关节结核中所采用的术式选择及疗效。方法:自2001年3月至2005年3月共手术治疗骨关节结核47例,男27例,女20例,平均年龄33.5岁,脊柱结核40例,脊柱外骨结核7例,根据结核破坏程度及手术可能带来的稳定性改变,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26例采用单纯病灶清除术,21例采用病灶清除植骨并内固定术。结果:47例除5例随访丢失外,其余病例均获得随访1~3年,好转稳定39例。未愈2例,死亡1例,17例有明显神经功能损害的术后15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恢复。10例完全恢复正常。1例为Ⅱ型肺结核并腰椎结核的7岁女孩术后37天死亡,2例病情加重者术后半年再次手术。结论:手术是骨与关节结核诊断治疗的重要手段,而恰当的术式选择将直接影响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 156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患者术后1~2周症状基本缓解并下床行走,术后6-8周日常生活基本自理,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植骨融合.平均随访18个月,未有结核病灶复发.结论 有效应用抗结核药物是脊柱结核手术成功的前提,坚强内固定有利于矫正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促进植骨融合.抗结核药物和病灶彻底清除是内固定安全植入的前提.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应该是病灶清除、减压矫形、植骨融合和坚强固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有效抗痨治疗基础上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失败原因分析;方法:分别从手术时机选择、结核病灶清除、术后脓腔处理、脊柱稳定性重建方面探讨手术治疗脊柱结核失败的原因;结果:手术时机过早、结核病灶清除不彻底、术后脓腔积液、脊柱稳定性不能有效重建可导致脊柱结核手术治疗失败。结论:掌握合适的手术时机、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及时处理术后脓腔、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是脊柱结核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总结我院2005-07-2009-02收治123例胸壁结核的外科治疗体会,探讨对胸壁结核术后复发的预防.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56例,女67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26岁,18~29岁占83.7%.无结核中毒症状者85例,有胸痛、疲倦、低热、盗汗症状的38例;存在寒性脓肿及骨质破坏的106例,存在窦道的17例;单纯胸壁结核65例,合并肺结核的29例,结核性脓胸外穿的5例,结核性脓胸外穿合并肺结核的6例;胸壁结核术后复发的18例,术后所有病例病理为结核.  相似文献   

13.
脊柱结核术后疼痛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骨关节结核是常见的继发性肺外结核 ,其中约一半累及脊柱。早期的脊柱结核单用抗痨药物治疗即可取得满意疗效 ,晚期患者则需手术治疗。然而 ,患者对脊柱手术存在着强烈的惧怕心理 ,一是怕术后疼痛难以忍受 ,二是怕手术失败而致瘫。因此 ,术后护理是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重要环节。1993年至 2 0 0 1年我院共收治脊柱结核手术患者 3 6例 ,均在积极的抗痨治疗下行结核病灶清除术加植骨术 ,术后治疗组用无疼痛护理及早期康复护理 ,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3 6例中男 17例 ,女 19例 ,3 5~ 5 9岁 ,平均 41…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临床实践中观察到脊柱结核患者行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加或不加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的C-反应蛋白变化与植骨块骨性融合时间有一定的联系.目的:分析脊柱结核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含量水平和植骨融合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7-01/2009-12脊柱结核患者60例,均行结核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加或不加钢板内固定术,并经病理证实.术后1,7,14d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按C-反应蛋白平均值变化程度分4组:C-反应蛋白水平10-25 mg/L为轻度升高组,26~50 mg/L为中度升高组,51~100 mg/L为高度升高组,>101 mg/L为极度升高组.术后12,16,24周行X射线或CT检查及复查C-反应蛋白,记录植骨块骨性融合情况并记录融合时间.对4组脊柱结核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和植骨块骨性融合时间进行差异性分析和相关性研究.结果与结论:轻度升高组18例,中度升高组21例,高度升高组13例,极度升高组8例;骨性愈合时间:≤12周8例,≤16周34例,≤24周18例.4组植骨块骨性融合时间差异性分析显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13.990,P=0.00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多样性与脊柱结核术后植骨块骨性融合时间正相关(r=0.420,P=0.001).  相似文献   

15.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红  花蕾 《护理研究》2009,23(3):699-700
脊柱结核在全身关节结核中发生率最高,具有较高致残率,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清除结核病灶附加植骨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尝试采用一期手术完成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同定恢复脊柱稳定性,以期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我院2003年4月-2007年8月共收治12例胸腰椎结核病人,采取此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关节镜下儿童髋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髋关节结核是儿童较为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骨关节组织结构和解剖特殊性,在抗结核的基础上,手术进行病灶清除是很重要的措施之一。利用关节镜行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比开放性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患儿负担轻。我院2003~2006年利用小切口关节镜下行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1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结核在全身关节结核中发生率最高,具有较高致残率,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清除结核病灶附加植骨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尝试采用一期手术完成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恢复脊柱稳定性,以期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我院2003年4月-2007年8月共收治12例胸腰椎结核病人,采取此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前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 :回顾 1998年以来收治并行病灶清除Ⅰ期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并获随访的 3 0例脊柱结核病例 (术前后凸成角 10°~ 72° ,平均 3 1°) ,对其病例选择、手术时机、术后处理及术后康复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 1 4年 ,优良率为 86 7% ,植骨融合率可达90 % ,后凸矫正角度 14° ,术后无一例复发。结论 :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彻底 ,有利于重建脊柱稳定性 ,提高骨融合率 ,可纠正及预防脊柱后凸畸形 ,减少或避免结核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后侧胸切口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的经验。方法 对16例胸椎结核患者实行了后侧胸切口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结果 16例患者经后侧胸切口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加上术前术后的正规抗结核治疗,均一期病灶愈合,无手术死亡和手术并发症的出现,术前2例合并截瘫的患者术后也恢复了正常,16例患者手术1年后均恢复了正常活动或一般性工作,随访1-3年未见本病复发,效果良好。结论 后侧胸切口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是一种可行的手术,具有创伤小,病灶暴露清晰,病变组织清除彻底,一期治愈,不易复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壁结核的诊断、外科手术治疗、抗痨用药方案对术后病灶复发的影响。方法:对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98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95例治愈,仅有3例术后病灶复发,经二次手术后治愈。结论:术前及时诊断,掌握正确手术方法,清除窦道,消灭残腔,强化抗痨治疗是降低术后结核病灶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