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徐艳红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2):373-373
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人、对事、对物的一系列态度和行为反应。幼儿社会行为表现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社会交往和幼儿间的关系。社会行为表现好,社会交往就不受或少受阻碍,人际关系就会融洽,幼儿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大量信息,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促进社会性的发展。反之,幼儿就不容易和他人进行友好交往,幼儿心理会产生极大压力,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中专学生调查统计的结果,从与人交谈、交际交友、待人接物、跟异性朋友交往4方面探讨中专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导致中专学生人际交往产生困扰的原因,并提出中专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怨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太理想,羡慕那些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左右逢源的人,并且很想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但效果总是不大.很多人为此苦恼不已。其实出现与人交往不良的情况,大多是不太懂得人际交,庄技巧的缘故。下面介绍五种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却是群体中的个体,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生活,在不断的交往小工作、学习和进行其他活动。人需要爱与被爱,需要归属与依赖,需要助人或得到他人帮助,需要有显示自己的优越或展现自己专长的机会,所有这些都决定了人需要同他人进行交往、建立并保持一定的人际关系。现就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及对策加以探讨。1人际交往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人际交往是肯定自我价值,维持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需要。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从一个人自我意识的形成的时刻起,就开始用一定的价值观来进行自我评判,从而产…  相似文献   

5.
陈世林 《九江医学》2007,22(4):45-47
人在年轻时通过人际交往,学习社会经验,掌握人类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技能,培养人类共同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并在持续而广泛的人际交往中,不断促进人的社会化过程。进入老年以后,人的社会交往状况开始发生重大变化,人际关系渐渐变得单纯起来。客观上,这种变化主要在于,老年人退休以后,劳动量减少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社会接触的深广度都比不上从前,老年人的人际交往因此而相对减少。然而,导致老年人人际交往减少的原因并不仅仅限于这些方面。那么,老年人际交往减少将给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老年人是否还需要人际交往,老年人又该如何…  相似文献   

6.
护士长工作与人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各种交往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人的心理素质在人际交往中的综合体现。处理好人际关系可以调节情绪,协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的提高。1人际关系在临床工作中的意义护士长在医院中,处于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多类型的人际关系之中,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广泛性、社会性,决定了护士长在整个医疗工作关系的中心位置,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护士长的人际关系较为复杂,因为她的工作范围不但与医生、护士、病人及其家属发生关系,还要与后勤人员、主管部门等发生广泛的联系。一个护理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医学类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及特点。方法:采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量表对护理学、临床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医学检验技术和预防医学专业全日制本科大学生2210人展开调查。结果:人际交往能力得分一年级>四/五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其中“自我表露能力”一年级得分最高(P<0.05);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情感支持能力和自我表露能力”得分较高(P<0.05);女生人际交往能力高于男生(P<0.05);担任职务大学生得分较高(P<0.05)。结论:医学大学生人际关系水平整体良好,医学专业知识技能与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机结合可助力未来医疗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依据人际心理素质的内涵,对大学生进行人际教育指导,以人际交往规范教育为前提,提高其人际认知水平;以人际交往策略训练为主线,增强其人际调控能力;以人际交往技能培养为中心,使其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非常重要,通过人际交往与沟通,可以使人获取信息、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对自己的认识、增强对别人的了解,快速适应社会、协调关系、攻克难关。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沟通能力差,是大中专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大中专学生急需提升的能力之一。那么,大中专学生如何提高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各种交往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人的心理素质在人际交往中的综合性体现。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消除对抗、调动积极性、开展有效的激励。有效掌握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方法能更好地提高管理能力,本文仅就护士长如何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简要分析如下:1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意义及影响因素护士长在工作中,处于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多类型的人际关系中,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广泛性、社会性,决定了护士长在整个医疗工作中处于人际关系的中心位置,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护士长的人际关系较为复杂,在她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高校大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神经症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利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其自编《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University psychological inventory,简称UPI),对322名大学四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322人中有60人(18.63%)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症,其中轻度37人(11.49%),中度16人(4.97%),重度7人(2.17%),分析其影响因素有就业压力因素,人际交往障碍因素,家庭背号因素等。结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患神经症与就业压力,人际交往障碍等密切相关,性别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2.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完成学业,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我院四个年级藏医专业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调查上人限交往愿望强烈,交往动机单纯,交往范围狭窄,甚至存在交往心理障碍。,应加强对藏医专业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他们人际交往能力,更好地为社会,为藏医藏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即便天天洗头,仍然有很多人受到头皮油腻、头痒、头屑的困扰,尤其是中青年白领,甚至影响到日常工作和人际交往。一些人因此频繁更换洗护产品或者使用药物,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除遗传因素外,不良生活习惯和头皮护养方法不当是引起上述问题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4.
医学生人际交往是指医学生个体与他人之间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协调行为的互动过程。良好的人际交往对医学生的个人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人际交往能力评估及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发现,有68%的新生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32%的在校生对人际交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情感和人格等方面的心理障碍。特别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医学新生,进人大学后,他们不但要承受经济贫困带来的心理压力,还要面对陌生环境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乡之间、  相似文献   

15.
前些日子,接到一位学生鼓足勇气打来的电话,他向我诉说了他的苦恼。他说:“我自己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与人交往不得方法,都说人缘的好坏能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我真担心工作后不能拥有良好的人缘,成为一个不受大家欢迎的人。”我想,他的苦恼,很多性格内向的人都有。确实,性格外向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显得很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人与人互动时的空间接近距离在人际交往中的意义及其应用的研究,称为近体学。近体学认为,人际交往时双方之间的距离有一定意义。霍尔指出了四种人际距离:亲密的,如爱人之间;个人的,如朋友之间;社会的,如认识的人之间;公众的,如陌生人之间。在师生之间的教学交往这一特殊的人际交往中,近体学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如能自觉应用它,则其教育教学效果会更佳。  相似文献   

17.
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对人的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重视人的作用,发挥人的自由创造精神和人的主体性,体现对人生命存在价值的终极关怀。因为人具有社会性,所以人文关怀又体现为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命运和前途的深切关心。  相似文献   

18.
爱听表扬的话是人类的天性,人人都喜欢正性刺激,而不喜欢负性刺激。如果在人际交往中人人都乐于赞赏他人,善于夸奖他人的长处,那么,人际间的愉快度将会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9.
在人的一生中不能摆脱各种压力如工作、学习、人际交往、恶劣的环境等,对于压力的适应也同时贯穿于人的一生,适当的压力可激发人的免疫力,增强人的新陈代谢,机体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维持了内外环境的平衡。如果这种平衡一旦遭到破坏,随之而来的就是疾病。  相似文献   

20.
生物医学模式下,对人类疾病的认识,主要是建立在人的躯体人,忽视了社会、精神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社会和人的现代化要求建立新的健康模式,在社会卫生资源的分配上,精神因素对人的健康的影响方面要予以重视,人的健康状态还要关注人的社会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