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对太钢高炉降硅冶炼进行大量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得出了铁水硅质量分数的影响因素,找到了降硅冶炼的有效途径,达到铁水低硅冶炼的目的,铁水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硅从气态SiO还原转入铁水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低硅炼钢生铁,必须控制高炉内硅的还原过程。本文在实验与生产数据的基础上对高炉内焦炭灰分中SiO_2还原为生铁中硅的过程、影响此过程的因素及此种硅在生铁中的比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收集唐钢2500 m3高炉生产数据,结合六西格玛管理技术对铁水硅含量与高炉操作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确定了影响铁水硅含量主要因素。通过稳定热风压力、炉内压差、热风温度、铁水温度等操作条件,显著提高了唐钢高炉铁水硅含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高炉硅还原机理探讨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守强  施月循 《钢铁》1989,24(10):1-5
实验高炉解剖、生产高炉取样、理论计算和实验室研究表明,高炉内硅还原发生在炉缸渣层以上部位,即炉腹区。在炉缸下部渣铁接触界面上将进行[Si]的再氧化。为确定硅还原机理,进行了硅源与铁水完全分离条件下的硅还原实验,它充分证明了高炉内硅通过气相SiO还原进入铁水是完全可信的。  相似文献   

5.
周永平 《中国冶金》2009,19(3):28-28
通过对硅在高炉内迁移行为的研究,分析了影响焦炭灰分中Si以气态SiO进入煤气的因素,以及影响低硅冶炼热力学和动力学等因素,分析了高炉实现低硅冶炼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硅在高炉内迁移规律的研究,分析了影响焦炭灰分中Si以气态SiO进入煤气的因素,以及影响低硅冶炼热力学和动力学等因素的分析,探析了高炉实现低硅冶炼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炼铁》2016,(2)
通过热力学计算与京唐两座5500m~3高炉低硅冶炼实践,分析了实现低硅冶炼的途径,讨论了影响[Si]的各个因素,结果表明:低硅冶炼必须在保证铁水质量的前提下,将[Si]控制在0.20%~0.50%。由于大型高炉具有风压高、富氧率高等特点,大型高炉炉腹煤气中CO分压高于小型高炉,从而更加易于实现低硅冶炼,同时焦炭和煤粉中的灰分是高炉内SiO_2的主要来源,通过喷煤降焦可以减少入炉的硅量,为实现低硅冶炼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炼铁     
《重钢技术》2007,50(1):52-53
提高高铁低硅烧结矿强度的实验研究,酒钢高炉炉料结构优化实验研究,冶炼钒钛磁铁矿高炉长寿技术进步分析,邯钢2000m^3高炉炉况的恢复及强化冶炼实践,邯钢2027m^3高炉高富氧增煤降硅实践.[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韶钢7号高炉近一年来采用低硅冶炼技术使生铁含硅量一直控制在0.38%~0.45%的较低水平。本文通过分析韶钢7号高炉生产操作指标,分别从原材料因素、操作因素、以及冶炼特点等诸方面详细地介绍、分析了低硅冶炼操作,为高炉达到稳定的低硅生产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0.
攀钢高炉铁水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简介针对攀钢高炉铁水性质采用的测试研究方法,论述了钛,钒,硫,硅,碳单因素及其综合因素对铁水粘度,熔化性温度和凝固点的影响,对攀钢高炉冶炼的铁水成分控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炉冶炼过程中,降硅是一项重大节能措施,低硅生铁冶炼是生铁冶炼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分析了硅的还原机理,提出了高炉冶炼低硅生铁的技术措施,分别从原燃料因素、操作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从硅的还原机理入手,通过对邢钢5#高炉现场数据的统计分析,导出了铁水含硅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式,为今后进一步降低铁水含硅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降低生铁含硅是一项系统工作。近年来南钢高炉强化水平不断提高,利用系数稳定在3.5以上,但生铁含硅多年来未取得进步。本根据低硅冶炼的特点,结合高炉目前的原燃料条件和生产的具体状况,对影响高炉降低铁水含硅的各项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以探讨为高炉降硅创造条件的可能性,寻求适合我厂条件的降硅途径。  相似文献   

14.
К.ВА  郭和才 《江西冶金》1995,15(6):23-28
冶炼含磷生铁时高炉中硅动态规律性的研究B.A.KИM等高炉中硅的还原是一个由固态、液态和气态组成的夏合过程的总体,硅的特性机理成了讨论研究的对象。高炉下部不同区段上产生决定生铁中硅含量的几种主要的、相互的化学作用,使得在铁液的滴落带,在铁水穿过焦炭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热电法对铁水快速定硅技术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通过大量的试验。归纳出了经验规律,运用数学的方法加以演绎,利用实验室高频感应炉和现场高炉的铁水实测数据建立了测硅数学模型,得出了铁水中硅含量与其影响因素的函数关系。同时,开发了新型测硅传感器和适合现场应用的快速测硅装置。  相似文献   

16.
从理论上分析了高炉钒钛矿冶炼中硅在铁水中的迁移行为规律和控制措施,介绍了承钢2 500 m3高炉钒钛矿低硅冶炼中硅平衡的测算和生铁含硅的主要来源。该高炉通过原燃料管理、调整操作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等措施,使其冶炼钒钛磁铁矿时生铁中的硅含量大幅度降低,高炉生产做到了长周期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7.
根据韶钢7号高炉生产操作指标,从原燃料品质、操作因素以及冶炼特点等方面介绍韶钢7号高炉近一年来采用的低硅冶炼(生铁中硅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38%~0.50%)技术,实现了高炉炉况稳定、经济技术指标较佳的低硅生产。  相似文献   

18.
林华  骆群 《炼铁》1989,8(1):13-16
到1983年底抗钢3号高炉生铁含硅量稳定在0.25以下,炉况稳定顺行.本文就杭钢(?)号高炉的主要操作参数对生铁含硅量的影响进行了二次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定量和定性地加以分析,以探讨(?)钢高炉冶炼出低硅生铁的机理,进一步为推广“低硅”经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神经网络的高炉铁水硅含量预报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RBF神经网络具有收敛速度快和全局优化的特点,建立了RBF网络模型,并将其应用对高炉铁水硅含量预报。监于铁水硅含量与炉缸温度之间的密切相关性,通过铁水硅含量来间接地反映炉内温度变化。采用MATLAB中的Newrbe函数进行函数逼近,对高炉一段连续时期内正常生产的数据的归一化处理后进行训练和仿真,提高了铁水硅含量预报的命中率。高炉冶炼运用先进的RBF人工神经网络预报模型,能预报铁水硅含量的高低,判断炉温走势,实现炉温调控,有利于节能降耗,并可监测多个主要控制对象,为高炉操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一座铁料完全为自熔性烧结矿的1033m^3高炉渣、铁试样的日常分析以及两座炉料为多种球团、不同配比的2000m^3高炉所公布数据的分析,来计算渣的“硅容量”和研究碱度和温度对硅容量及硅分布率的影响。回归方程进一步指明渣的硅容量和硅分布率二者随碱度升高及温度下降而提高。与炉渣碱度的影响相比,温度的影响要大得多。不仅对两种类型高炉进行数据综合而且对其它高炉数据分析得到两种类型高炉的硅和温度间存在类似关系的结论。通过使用炉渣的硅容量计算得出的硅的分布率与渣和铁分析发现的结果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