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膀胱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12例膀胱腺癌患者的不同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膀胱腺癌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不同的治疗方式预后不同。结论:行膀胱全切者加术后化疗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部分切除或TURB T。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膀胱脐尿管腺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分析我院2000年至2015年收治的4例膀胱脐尿管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 特点.结果 脐尿管腺癌占同期收治膀胱癌403例的0??99%,膀胱腺癌的36??3%,血尿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3例行膀胱扩大切除术,均无复发;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术后行放疗+5-FU化疗,1年后膀胱肿瘤复发,行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4例患者中,1例患者术后3年死于全身多发转移;1例患者术后7年死于心衰;另外2人仍在 随访中.结论 病理及免疫组化是脐尿管腺癌诊断的金标准.脐尿管腺癌对放疗及化疗均不敏感,对于早期患者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晚期患者 可以辅助性地行联合放疗+化疗,脐尿管腺癌预后很差,5年生存率仅为5??6%-29%.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膀胱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10年32例膀胱腺癌患者的不同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32例中21例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加尿流改道术,现存活13例;7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均于6~20个月复发,4例继行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加尿流改道术,2例又行TuRBt术,现存活3例;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死于远处转移;姑息性尿流改道2例,死于远处转移。结论:膀胱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早期积极的综合治疗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膀胱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2007年14例膀胱腺癌患者的不同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14例中膀胱部分切除术4例,2例行TuRBt术,6例行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加尿流改道,姑息性尿流改道2例。结论膀胱腺癌恶性程度高,转移早,治疗过程中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尽早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术后辅助放化疗,有利于减少肿瘤复发,提高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膀胱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膀胱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1986-2004年经手术治疗的20例膀胱腺癌患者资料.结果 原发性膀胱腺癌18例,作全膀胱切除 尿流改道8例,膀胱部分切除10例;脐尿管腺癌2例均作扩大膀胱部分切除.17例获得3个月至5年术后随访,1年生存9例(52.9%),2年生存7例(41.2%),5年生存5例(29.4%).结论 原发性膀胱腺癌宜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脐尿管腺癌应作扩大膀胱部分切除,术后联合放疗或化疗,可提高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膀胱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比较分析21例膀胱腺癌患者的不同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 5年存活率为19%.结论 膀胱腺癌宜采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且术后化疗5年综合性治疗有助子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王伟 《中外医疗》2009,28(11):67-67
目的探讨膀胱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30例膀胱腺癌患者的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28例获得随访3个月~7年,1年生存率53.6%(15/28),2年生存率39.3%(11/28),5年生存率28.6%(8/28)。结论原发性膀胱腺癌宜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膀胱腺癌预后差,应采用综合治疗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组织中miR-29c-3p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3年12月—2016年12月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膀胱癌患者90例,同期膀胱囊肿患者术后正常膀胱组织50例进行对照,对比膀胱癌组织、正常膀胱组织中miR-29c-3p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组织中miR-29c-3p对膀胱癌的辅助诊断价值。分析膀胱癌组织中miR-29c-3p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膀胱癌患者术后随访期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膀胱癌组织中不同miR-29c-3p表达量对随访期无病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 膀胱癌组织中miR-29c-3p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膀胱组织(P<0.05)。ROC曲线显示,组织miR-29c-3p表达水平辅助诊断膀胱癌的最佳截断值为0.535,AUC为0.755(95%CI 0.675~0.835),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4.00%、72.22%。不同性别、年龄、肿瘤数目的膀胱癌患者组织中miR-29c-3p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最...  相似文献   

9.
偶发性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附2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偶发性膀胱癌的诊治水平,总结偶发性膀胱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偶发性膀胱癌的诊断方法,其中B超体检发现14周,因镜下血尿发现5例,因前列腺增生症发现6例。患者行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结果:本组偶发癌均为早期膀胱移行细胞癌。20例术后随访1-5年,均生存。1例复发,复发率为4%。结论:B超体检和尿常规检查是早期发现无症状人群膀胱癌的主要方法,简便无创。偶发性膀胱癌及早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早期膀胱癌的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提高早期膀胱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结合文献对 39例早期膀胱癌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早期T1 膀胱癌占同期膀胱癌的 13 .2 % ( 39/2 96 ) ,且均有血尿和膀胱刺激症状 ,均以膀胱镜和静脉肾盂造影明确了诊断。 39例行肿瘤局部及部分切除 ,5年以上生存率 74.4% ( 2 9/39)。提示 :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膀胱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对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19例膀胱癌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其中脐尿管腺癌2例,原发性膀胱腺癌17例。结果:19例中经尿道电切3例,膀胱部分切除术8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7例,姑息性尿流改道术1例。随访1年生存率45.5%,5年生存率16.7%。结论:提高膀胱腺癌的早期诊断,严格术式选择,术后辅助放化疗等全身性综合治疗对改善预后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膀胱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膀胱腺癌患者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原发性膀胱腺癌3例,脐尿管癌4例.经尿道电切术1例,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4例.结果:6例获得随访,1年生存率46.2%,5年生存率16.7%.结论:提高膀胱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严格术式选择、术后辅助放化疗有益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寻无法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及放化疗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例的有效辅助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广安门医院泌尿科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出院病例,统计患者治疗方式及保留膀胱时间。结果:61.90%应用膀胱肿瘤介入栓塞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及中药治疗的患者达到了保留膀胱时间大于3年的治疗效果。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可能辅助延长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保留膀胱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晚期膀胱癌的治疗与预后关系。方法:对18例晚期膀胱癌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和随访。结果:生存1~3个月2例,~12个月7例,~3年7例,~5年1例,>5年1例。结论:晚期膀胱癌的治疗应“个体化”,对不宜作膀胱全切的老年患者,介入治疗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5.
刘升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168-169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发前列腺腺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9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3例在术前已经明确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发前列腺腺癌,余67例为膀胱前列腺全切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15例进行膀胱部分切除并前列腺癌根治术,余75例采取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使用丝裂霉素或BCG等膀胱灌注及氟他胺内分泌治疗。9例行膀胱前列腺全切加回肠膀胱术。90例中有22例失访,34例由于多发性转移,术后存活〈1年,34例行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全切术,术后随访2-3年,后经胸片、CT、同位素和PSA等检查没有肿瘤复发或转移。经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两组在复发率方面相比较,以膀胱癌为首诊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以前列腺癌为首诊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发前列腺腺癌是比较少见的一种多发性原发癌,分为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发临床期前列腺癌及伴发偶发性前列腺癌2种。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发前列腺癌的预后并不比单纯膀胱癌和前列腺癌差。  相似文献   

16.
周平 《吉林医学》2011,(7):1346-1347
目的:探讨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29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膀胱肿瘤单纯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和化疗治疗。结果:2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4~40个月,21例无瘤生存,5例死于肿瘤转移,2年生存率为83.4%;26例保留膀胱生存,2年膀胱保存率为86.1%。结论:用保留膀胱手术联合全身化疗、膀胱灌注等方法治疗浸润性膀胱癌,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易于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7.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传亮教授团队重点针对膀胱癌早期诊断手段缺乏、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术后复发率高、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且预后差这三大难题开展研究。团队研发膀胱镜检查新设备、新方法,创新多项尿液无创诊断技术,提高膀胱癌早期诊断率。创新应用铥激光整块切除术、两段三叶膀胱切除术等多种新术式,降低了肿瘤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并提高其生存质量。深入研究膀胱癌的发病机制,发现多个预后分子标志物及治疗靶点,为膀胱癌精准诊疗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膀胱鳞状细胞癌的发病、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膀胱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0例患者行膀胱全切术2例,分别存活18、29个月。膀胱部分切除8例,其中3例术后1年内出现膀胱内复发,1例失访,本组患者生存时间6~69个月,平均生存17.2个月,1例患者生存5年以上。结论膀胱鳞癌在诊断时临床分期较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膀胱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6年2月淮安市楚州医院收治的30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膀胱肿瘤切除术,术前将20mg经稀释后的丝裂霉素灌注进入患者排空的膀胱,术后则采用20mg经稀释后的丝裂霉素对患者膀胱进行定期灌注.结果本组30例患者经1.5~5年的随访,27例患者确认治疗有效,有效率90.00%,3例患者出现复发,其中1例因肿瘤转移死亡,剩余2例存活至今.结论采用膀胱肿瘤切除术结合丝裂霉素灌注对膀胱癌患者进行治疗简便可行,且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膀胱癌偶发前列腺癌的临床特点,并通过复习文献,讨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并分析我院自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收治及诊断为膀胱癌并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术后病理标本检查发现前列腺癌的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年龄、手术方式、术后治疗及随访PSA指标。结果 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病理检查均提示膀胱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病理分期分别为T1N0M0及T2N0M0,前列腺病理检查均提示腺癌,Gleason评分分别为4+4=8分及3+4=7分。术后3月复查PSA分别为0.3ng/mL、0.36mg/mL,术后6月复查PSA为0.26ng/mL、0.16ng/mL,疗效满意。结论膀胱癌患者中偶发前列腺癌发病率较人群中前列腺癌高,且仍以腺癌为主,但这类前列腺癌恶性程度相对较低,对预后影响较小,但仍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