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从1975年起我科用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43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男性8例,女性35例。年龄23~45岁,40岁以下者32例(74.4%)。发痫年龄15~31岁。病程半年~25年,3年以内者19例(44.2%),3~+~5年者8例(18.6%),5年以上者16例(37.2%)。本组均为发作性头痛,分为三类;(1)典型偏头痛15例(34.9%),痛前眼前有暗点或黑曚,数分钟后消失,即出现偏侧头痛,有时可波及全头部,呈胀痛、搏动性痛、钻痛或刺痛,伴岖吐,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重者1~2天方可缓解,头痛局限于同一侧或两侧交替出现,间隔1周至3个月,女性患者月经期易发作,精神紧张,激动或过度疲劳均可诱发。(2)不典型偏头痛19例(44.2%),无视觉症状及呕吐,一侧头  相似文献   

2.
1998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笔者采用电针的方法治疗偏头痛6 4例 ,并与用单纯针刺治疗 4 7例进行临床疗效对比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11例患者按就诊序号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单纯针刺对照组 (以下简称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6 4例 ,男 2 7例 ,女 37例 ,年龄 2 0~ 5 8岁 ,平均 4 2 6岁 ,病程 0 6~ 9年 ,平均 3 6年 ,其中典型偏头痛 36例 ,普通型偏头痛 2 5例 ,发作频率 1~ 6次 /月 ,平均 2 4次 /月。对照组 4 7例 ,男 2 4例 ,女2 3例 ,年龄 2 2~ 5 7岁 ,平均 4 1岁 ,病程 0 5~ 10年 ,平均 3 5年 ,其中典型偏头…  相似文献   

3.
偏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周期性发作性疾病。 1993~ 2 0 0 2年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偏头痛 4 3例 ,并与对照组进行双盲比较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共 8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4 3例 ,男 16例 ,女 2 7例 ;年龄 19~ 6 2岁 ,平均 4 3.2岁 ;病程 1~ 19年 ,平均 2 .7年。对照组 4 3例男 14例 ,女 2 9例 ;年龄 2 0~ 6 7岁 ,平均 4 2 .5岁 ;病程 1~ 2 1年 ,平均 2 .8年。均具有典型偏头痛的临床症状 ,表现为头痛如劈 ,眼眶如裂 ,以一侧头部疼痛为主 ,痛剧者伴有烦躁、恶心、呕吐等 ,发病与情绪、疲劳…  相似文献   

4.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的头痛 ,女性多于男性 ,多发于青春期 ,有家族史 ,每次疼痛发作历时数小时至数天。 1996~ 2 0 0 0年 ,笔者应用头痛塞鼻散治疗偏头痛 2 5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2 5例中 ,女 2 0例 ,男 5例 ;年龄 18~ 30岁 15例 ,30~ 50岁 6例 ,>50岁 4例。临床特征以阵发性、反复发作性的头痛 ,持续数小时或数十小时 ,以跳痛、搏动性痛为主 ,疼痛随咳嗽、转头而加剧 ,伴恶心、呕吐、烦躁、失眠等症。2 治疗方法予头痛塞鼻散治疗。药物组成 :川芎 50g ,白芷50g ,炙远志 50g ,冰片 7g。共研极细末 ,瓶装密贮勿…  相似文献   

5.
1995— 2 0 0 3年 ,笔者采用复方透骨草汤治疗顽固性偏头痛 2 5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5例均为门诊患者 ,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统编 5版教材 ) ,西医诊断参照国际头痛协会1988年制定的头痛分类及诊断标准。其中男 8例 ,女 17例 ;年龄 14~ 6 7岁 ,平均 37.8岁 ,头痛病史 1~ 15a。其病常暴发 ,痛势甚剧 ,或左或右 ,或痛连目、齿 ,痛止如常人 ,常伴头晕、目胀、恶心、呕吐 ,每次发作持续数 10min至数天 ,多由劳累或情绪刺激诱发 ,反复发作 ,经久不愈。1 2 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 :透骨草 …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偏头痛进行临床研究 ,对每月发作次数≥1次的 1 6 3例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1 0 5例 ;对照组 5 8例 ,收到满意效果 ,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治疗组 :1 0 5例 ,其中男 2 7例 ;女 78例 ;男女之比1∶3 5。年龄 :2 0岁以下 9人 ;2 1~ 5 0岁 79人 ;5 0岁以17人 ,平均 35 9± 1 2 89。病程 :1年以内 2 0例 ;1~5年 4 6例 ;6~ 1 0年 2 2例 ;1 0年以上 1 7例 ,平均 5 88± 2 82年。发作频度 :1~次 月 4 5例 ,3~ 5次 月 4 8例 ,>5次 月 1 2例。西医诊断 :伴有先兆的偏头痛(典型 ) 1 6例 ;不伴先兆的偏头痛 (普通型 ) 89例。中医…  相似文献   

7.
"治偏汤"治疗偏头痛56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自拟“治偏汤”治疗偏头痛 5 6例 ,收效良好。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5 6例中 ,男 18例 ,女 38例 ;年龄 17~ 5 8岁 ;病程 2~ 2 1年 ;发作次数自每周 1~ 2次至每年 3~ 5次不等 ,发作持续时间自 1 5小时~ 3天不等。具有 :(1)发作性偏头痛 ;(2 )多有家族史 ;(3)青春期发病 ;(4)头痛并有眼部先兆症状 ;(5 )发作时伴有恶心或呕吐等症状。疼痛部位 :单侧颞部者 4 7例 ,双侧额颞部 9例。2 治疗方法方药组成 :川芎 2 0g ,柴胡、地龙各 12g ,当归、香附、菊花、蔓荆子、天麻各 10g ,羌活、僵蚕、白芷各9g ,细辛 3g ,蜈蚣 3条 ,钩藤、白芍各 …  相似文献   

8.
定痛汤治疗偏头痛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俊亮 《河北中医》2001,23(6):435-435
1997~ 2 0 0 0年 ,笔者运用自拟定痛汤治疗偏头痛 5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5 0例 ,男 2 0例 ,女 30例 ;年龄 16~ 5 6岁 ;病程 3个月~ 2 5年。全部病人排除其它内科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疼痛为一侧持续性跳痛、胀痛、抽痛 ,间歇时无任何症状 ,少数伴恶心 ,有偏头痛家族史。2 治疗方法予自拟定痛汤治疗。药物组成 :川芎 30g ,白芥子 15g ,丹参 30g ,当归 2 0g ,白芍药 30g ,白芷 10g ,细辛 10g ,全蝎 4g(冲服 ) ,石决明 5 0g(先煎 ) ,菊花10g。随症加减 :呕吐加半夏、代赭石各 10g ;心烦失眠者加炒酸…  相似文献   

9.
偏头痛较多发于青春期 ,其发病机制主要为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从 1 992年 9月~ 2 0 0 1年6月 ,笔者采用尼莫地平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偏头痛 6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全部患者 1 1 8例 ,病程 2周~ 1 3年 ,头痛持续时间多在数分钟~数小时 ,长者 5天 ,发作间隔时间数小时~数月。随机分为治疗组 6 0例 ,对照组5 8例 ;治疗组中男性 1 8例 ,女性 42例 ;年龄 1 2~6 9岁 ,平均 41 .3岁 ;对照组中男性 1 9例 ,女性 3 9例 ;年龄 1 1~ 5 7岁 ,平均 3 9.6岁。治疗方法治疗组应用尼莫地平 40 mg,谷维素 5 0 mg,呋喃硫胺 5 0 mg,…  相似文献   

10.
导气法治疗幻肢痛1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幻肢痛是患者肢体被截去后 ,仍然感到已失去的肢体有疼痛者。疼痛甚者 ,用镇痛剂仍难于止痛。笔者于 1 999年 2月至 2 0 0 1年 6月在奥地利、德国讲学医疗期间 ,用导气法治疗幼肢痛患者1 6例 ,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1 6例幻肢痛患者 ,奥地利人 1 2例 ,德国人 4例 ;均为男性 ;年龄最小 5 2岁 ,最大 78岁 ;1 2例为车祸截肢 ,5例为二战期老兵负伤截肢 ;截上肢 4例 ,截去大腿 3例 ,截去小腿 9例 ,肩、髋、膝关节以下均留有 5至 1 0cm残端 ;病程最短 1 8年 ,最长5 7年。幻肢痛发作每日数次到每月数次不等 ,每次持续数分钟到 2天不…  相似文献   

11.
我们用自拟复方地甲猬虫汤治疗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24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1)偏头痛反复发作,呈周期性。每次持续数十分钟、数小时或数天。(2)头痛部位限于一侧的颞部、额部、眼眶部、顶部。(3)为较强烈的搏动性跳痛、胀痛、钻锥样痛。(4)可伴有出汗、呕吐、恶心,颜面苍白或颜面及眼结合膜充血等。(5)除外神经性头痛及脑部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头痛。本组240例,其中男126例,女114例;年龄15~  相似文献   

12.
祛风止痛汤治疗偏头痛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 3年来 ,我们运用自拟祛风止痛汤治疗偏头痛 46例 ,并与西药治疗的 42例进行对比观察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全部 88例偏头痛患者 ,诊断均符合国际头痛协会 1 988年拟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46例中 ,男 2 1例 ,女 2 5例 ;年龄 1 6岁~ 47岁 ,平均 34.5岁 ;典型偏头痛 2 7例 ,普通型 1 9例 ;发作频率 1次~ 7次 /月 ,平均 2 .8次 /月 ;病程 0 .5年~ 1 3年 ,平均 4.1 5年。对照组 42例中 ,男 1 4例 ,女 2 8例 ;年龄 1 8岁~ 49岁 ,平均 36.2岁 ;典型偏头痛 2 9例 ,普通型 1 3例 ;发作频率 1次~ 6次 /…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以来,笔者自拟通瘀定痛汤治疗偏头痛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3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男6例,女24例;年龄17—62岁,平均(38.9±13.6)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4.19±2.53)年;血管神经性头痛25例,三叉神经痛5例。诊断标准为病程3个月以上,反复发作,痛势甚剧,痛止如常人,发作频率为数日1次至数月1次,头痛持续时间由数分钟至数日。排除颅内占位病变。  相似文献   

14.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偏头痛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 ,为活血祛瘀 ,行气止痛的良方。笔者运用此方加减治疗偏头痛 5 2例 ,疗效较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2例均经西医明确诊断为偏头痛 ,中医辨证为瘀血头痛的门诊病例 ,其中男性 1 9例 ,女性 33例 ;年龄最大 5 6岁 ,最小 1 5岁 ;病程最长的 1 0年 ,最短的 3个月 ;属普遍型 45例 ,基底型 6例 ,眼肌麻痹型 1例。  1 2 症状特点 反复发作 ,止如常人。每次发作连续 1 0分钟、数小时或数天 ,发作为一侧或双侧 ,疼痛性质呈搏动性、跳痛、针刺样痛 ,常伴有恶心呕吐。发…  相似文献   

15.
蔓荆子治疗坐骨神经痛5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自 1 995年~ 2 0 0 0年用蔓荆子入白酒治疗坐骨神经痛 56例 ,疗效较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56例均选取门诊病人 ,均有典型坐骨神经痛症状及体征 ,而X线检查未见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征象 ,其中男性 2 9例 ,女性 2 7例 ;2 0~ 2 5岁 5例 ,2 6~ 3 5岁 1 1例 ,3 6~ 45岁 1 8例 ,46~ 65岁 2 0例 ;66岁以上 2例 ;病程 2周~ 5年。2 治疗方法 取蔓荆子 50g ,炒至焦黄 ,轧为粗末 ,加入到白酒 50 0mL内浸泡 3~ 7天(夏天泡 3天 ,冬天泡 7天 ) ,兑凉开水适量 ,取汁 70 0mL ,每天分早、晚两次各饮 50mL ,7天为 1个疗程 ,观察 3个…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近 2年来 ,采用耳穴电刺激治疗偏头痛 35例 ,并与西药治疗的 33例进行对比观察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所选择 68例各型偏头痛患者 ,诊断均符合国际头痛协会 1 988年拟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5例 ,男 1 3例 ,女 2 2例 ;年龄 1 4~ 44岁 ,平均 32 .5岁 ;典型偏头痛 2 1例 ,普通型 1 4例 ;发作频率 :1~ 6次 /月 ,平均 2 .6次 /月 ;病程 0 .5~ 1 5年 ,平均 4.2 5年。对照组 33例 ,男 1 0例 ,女 2 3例 ,年龄 1 5~ 48岁 ,平均 35.1岁 ;典型偏头痛 2 4例 ,普通型 9例 ;发作频率 1~ 5次 /月 ,平…  相似文献   

17.
杨玉玲  罗兴中 《中国针灸》2000,20(10):584-584
闪辉性暗点是某些偏头痛在发作之前出现的眼部症状 ,据统计 ,出现视觉先兆症状者约占偏头痛的 1 /3。我院于 1 989~ 1 995年 (1 996年以后病例因随访时间不到 5年 ,未统计在内 )共针刺治疗闪辉性暗点偏头痛 2 1例 2 1眼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患者中 ,男 8例 ,女 1 3例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5 7岁 ;病程最短 1小时 ,最长 1年。发作 1次 5例 ,均为单眼发病 (伴同侧偏头痛 )。发作时及时就诊 4例 ,发作间歇期来院就诊 1 7例。在眼部症状发作时就诊的 4例 4眼中 ,视力在 30cm眼前指数 1例 ,0 1视力 2例 ,0 1 2视力 1例 ,眼…  相似文献   

18.
芍药甘草汤合虫类药治疗偏头痛6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偏头痛 ,又称偏头风 ,在临床上极为常见 ,尤其好发于女性 ,其发病急、病程长、反复发作 ,并难以治愈。笔者于 1 990年至今运用芍药甘草汤合通络止痉的虫类中药化裁治疗偏头痛 60例获得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治疗 60例 ,均为女性 ;年龄 1 5~ 2 0岁 5例 ,2 0~ 3 0岁 1 9例 ,3 1~ 40岁 2 2例 ,41~ 5 0岁 1 1例 ,5 1~ 60岁 3例 ;痛在颞部头角 3 2例 ,左右移动不定1 5例 ,痛时累及眉棱骨 9例 ,痛及巅顶 4例 ;病程最长 2 0年 ,最短 3个月 ,平均 5年 ;2个月内发作 1次以上者 42例 ,2个月以上发作 1次者 1 8例。2 治疗方法2 .…  相似文献   

19.
李淑玲  孙灵芝  李美 《河北中医》2003,25(4):268-269
20 0 0 0 1~ 2 0 0 2 0 7,我们采用已故名老中医李明堂教授的经验方研制的头痛宁片治疗偏头痛64例 ,并与单纯尼莫地平口服治疗 30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94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参照国际头痛协会 ( 1 988)的偏头痛诊断标准[1] 确诊 ,随机分为治疗组 64例和对照组 30例。治疗组中男 2 2例 ,女 42例 ;年龄最大 5 6岁 ,最小1 6岁 ,平均 2 8.7岁 ;符合典型偏头痛 1 9例 ,普通偏头痛 40例 ,特殊类型偏头痛 5例 ;病程 3个月~ 1 8年。对照组中男 1 2例 ,女 1 8例 ;年龄最大5 7岁 ,最小 1 8岁 ,平均 2 …  相似文献   

20.
偏头痛为临床常见病 ,为反复发作性的血管神经性头痛 ,单侧或双侧发病。笔者近 3年来应用针刺加推拿治疗偏头痛 2 7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 7例中男性 1 0例 ,女性 1 7例 ;年龄 1 4~ 65岁 ;病程 4个月~ 1 1年 ;其中每月发作 1~ 3次者1 1例 ,月经来潮前后发作者 5例 ;左侧头痛者 9例 ,右侧头痛者 1 2例 ,双侧头痛者 6例。多表现为头痛白天发作 ,持续 2 h~ 2天 ;疼痛多为钝痛或搏动性痛 ,部分呈针刺感 ,常因头部活动、咳嗽及头部受震动而加重 ;头痛常伴恶心、眩晕等症 ;多数患者有头皮触痛 ,因紧张、焦虑、睡眠少及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