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静脉给药对猫的急性降压作用,为该注射剂标准中增加降压物质检查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降压物质检查法",对疏血通注射液及其所含药材提取液(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万的超滤)稀释后静脉给药,观察并记录降压作用。结果: 疏血通注射液及其药材提取液经稀释后对麻醉猫静脉注射给药,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但疏血通注射液中生物胺与其降压作用无相关性。结论: 为减少本品临床使用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其质量标准中增加降压物质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考察疏血通注射液与临床常用5种溶媒配伍的稳定性,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疏血通注射液分别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溶液、10%葡萄糖溶液、甘油果糖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等5种临床常用溶媒稀释后,考察pH、摩尔渗透压、不溶性微粒、可见异物、有关物质、指纹图谱等指标以及进行热原检查。结果: 这些溶媒与疏血通注射液配伍后,pH、摩尔渗透压、不溶性微粒均在合理的范围内,未检出可见异物和蛋白类物质,且在24 h内基本保持稳定,其指纹图谱与标准对照图谱基本一致。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溶液、甘油果糖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等配伍后各项检测指标正常;但10%葡萄糖溶液、甘油果糖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等的摩尔渗透压本身偏高,不适宜作为疏血通注射液的溶媒,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与人体具有等渗环境,适宜临床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银杏叶提取物注射剂为对照药,系统评价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全文数据库(CBM)、维普网(VIP)、万方数据库,收集疏血通注射液对比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检索年限为从建库至2016年7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数据、评价质量,并交叉核对,采用RevMan 5.2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1项RCTs,1 33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疏血通注射液的临床总有效率[RR=1.17,95%CI(1.11,1.23),P<0.01],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D=-4.46,95%CI(-6.07,-3.25),P<0.01]和提高生活能力评分[MD=13.98,95%CI(11.30,16.65),P<0.01]均显著优于银杏叶提取物制剂,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均优于银杏叶提取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70例C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68.6%),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TG,TC,LDL水平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HDL水平明显上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CAS临床疗效好,具有改善脂质代谢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C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 93.3%,显著高于对照组(63.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hs-CRP,IL-6水平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血脂水平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CAS临床疗效好,能降低炎性反应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复方曲肽注射液活性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体外血小板聚集试验确定其活性限值测定法。结果: 通过对复方曲肽注射液不同体积以及不同批次血小板聚集试验显示此方法重复性差、限值制定较难,无法寻找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其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结论: 应用血小板聚集试验考察复方曲肽注射液活性测定方法欠妥,建议进一步探索更好的方法检验产品活性。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针对我院围手术期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数量较多问题,进行围手术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使用合理性评价,制定出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方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外科系统围手术期预防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患者信息,参考国内、外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分析我院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使用情况。结果:高危患者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基本合理,但无高危因素患者预防用药的剂量及时间存在不合理现象。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大剂量使用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但目前其超说明书使用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需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8.
郑雪 《中国药师》2017,(2):374-376
摘 要 目的:考察4 种常用中药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不同浓度配伍的不溶性微粒数变化,为临床选择药物浓度提供参考。方法: 将复方苦参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鹿瓜多肽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用0.9%氯化钠注射液制成低浓度和高浓度溶液,按照中国药典2015版第四部通则0903不溶性微粒检查法测定其配伍前与配伍后0,2,4,5 h的不溶性微粒数。结果: 4种中药注射剂原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不溶性微粒符合要求;4种中药注射剂不同浓度下≥25 μm不溶性微粒数量都很少,几乎不随时间变化;4种中药注射剂≥10 μm不溶性微粒数总体呈现高浓度输液中的微粒数略多于低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各不相同。结论:高浓度中药注射剂输液中≥10 μm不溶性微粒数较低浓度中药注射剂输液略多,建议临床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浓度进行药物稀释,并尽快使用。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了解生脉注射液中可见异物的基本情况,对其可见异物的控制及检查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对收集到的生脉注射液样品,分别采用灯检法及光散射法进行可见异物检查,汇总结果,并予以分析;同时考察生脉注射液的可见异物成因中外源性因素及内源性因素的影响。结果:市面上流通的生脉注射液样品可见异物检查的阳性检出率较低。光照、温度、pH等因素对生脉注射液的可见异物影响不大。结论:各生产企业在生脉注射液的可见异物控制方面措施有效,质量控制较好。  相似文献   

10.
胡琰  张雁 《中国药师》2015,(5):759-761
摘 要 目的: 研究红花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对红花注射液进行快速有效的鉴别。 方法: 通过对红花注射液图谱与相应对照药材标准图谱的比较分析,实现对红花注射液的快速鉴别。结果:研究表明,红花的几个特征峰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中得到了很明显的增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可很好地识别红花注射液。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可靠、专属性强,可以作为鉴别红花及红花注射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疏血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用疏血通6 mL加0.9%氯化钠250 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加0.9%氯化钠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79.41%,高于对照组的55.88%,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的(P<0.05);两组血液黏度、血浆黏度和血浆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疏血通治疗脑梗死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疏血通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LMWH)用于外科术后的抗凝效果。方法 选取普通外科手术病例80例,年龄45~75岁,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疏血通组(41例)术后静滴疏血通注射液抗凝,LMWH组(39例)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抗凝。通过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抗凝血酶III复合物(TAT)值、血红蛋白(Hb)、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及随访3个月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疏血通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的外科术后的抗凝效果。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1 d时两组TAT值明显增加(P<0.05),使用抗凝药物后,术后5、7 d时两组TAT值相比术后1 d时明显下降(P<0.05),且术后5、7 d时LMWH组TAT值明显低于疏血通组 (P<0.05);术后1 d与术后5 d相比,两组在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上均没有显著差异。与术后1 d相比,术后5 d两组FIB值均明显降低(P<0.05),PT值均明显延长(P<0.05)。随访3个月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和疏血通注射液均具有较好的抗凝作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作用稍强,两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用于外科术后抗凝,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桂哌齐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静脉滴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320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 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6 m L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黏滞度(CP)、血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聚集率(PAR)和ABCD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3.9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P、HCT、FIB和PAR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BC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其改善值优于对照组,两组ABCD评分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桂哌齐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降低早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16-2018年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6-2018年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骨科手术患者360例,其中使用丹红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红花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灯盏细辛注射液各60例,对其指征用药、给药时间、联合用药、溶剂选择、给药剂量与疗程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无指征用药79例,占21.94%,其中注射用血塞通和灯盏细辛注射液的无指征用药例数较多,构成比分别为35.00%、36.67%。给药时间差异较大,术后24 h以内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例数最多,构成比为48.89%。联合用药81例,占22.5%;注射用血塞通、灯盏细辛注射液溶剂选择的错误率较高,分别为70.00%、66.67%;超剂量给药7例,占1.94%。结论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应规范该类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玉郎伞多糖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参阅、检索2000 ~ 2013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及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结果:玉郎伞多糖具有保护肝脏、保护脑组织、抗老年痴呆、抗抑郁、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结论:玉郎伞多糖药理作用广泛,需要研究人员倍加关注并深入研究,进一步明确其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抚顺市中医院心病科2016—2018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以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2018年抚顺市中医院心病科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数据,分析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以及药品排序比(B/A);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心病科2016—2018年使用金额排前3位的中药注射剂各100例,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金额占比较高,但呈下降趋势。其中丹红注射液的使用金额稳居第1位。注射用血栓通、丹红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的DDDs均居前3位,显示较高的使用率。大株红景天注射液、丹红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DDC值偏高,居前3位。大多数中药注射剂的B/A接近于1.00。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存在疗程不适宜、重复用药、溶媒选择不当等情况。结论抚顺市中医院心内科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总体上比较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临床药师需积极干预,继续开展处方医嘱点评、合理用药宣教等工作,保证临床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可视化图谱客观、定量分析参附注射液的研究现状和热点方向,为今后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 分别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和Web ofScience核心合集从建库至2023年5月6日收录的参附注射液研究文献,采用人工阅读的方法完成文献数据除重和筛选,使用CiteSpace软件对研究国家、机构和作者合作情况系统分析,绘成关键词共现图、聚类图和突现性分析图。结果 经删选后纳入中文文献3 456篇、英文文献159篇,年发文量均呈波动型。中国为频数最大且中心性最高的国家。对中文文献分析发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是频数最高的机构;李春盛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频数最高的关键词为“心力衰竭”;中心性最大的关键词是“临床疗效”;产生了10个聚类,大致分为5个方面;突现词有15个,其中“脓毒症”的突现性最高。对英文文献分析发现:Capital Med Univ(首都医科大学)是频数最大、中心性最高的机构;Li Chunsheng(李春盛)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Shenfu Injection(参附注射液)是频数最大、中心性最高的关键词;生成了8个聚类;突现词有17个,其中cardiac arrest(心脏骤停)突现性最高。结论 参附注射液主要适应证为心力衰竭、脓毒症、心脏骤停和重症肺炎等,主要药理作用为抗炎、抗凋亡、改善氧化应激和免疫功能等,主要研究方法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大小鼠动物实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