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福建武夷山2个典型植物群落建群种的热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2个典型植物群落一甜槠群落(Castanopsis eyrei community)和黄山松群落(Pinus taiwanensis community)建群种的热值和灰分含量,以及凋落物热值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1)2个建群种甜槠和黄山松各器官的灰分含量、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因种而异,同种植物不同器官之间灰分含量和热值存在差异.甜槠各器官灰分含量在0.69%~4.09%之间,干重热值在17.06~20.28kJ/g之间,去灰分热值在17.46~21.00kJ/g 之间;黄山松各器官灰分含量在0.58%~3.14%之间,干重热值在16.27~22.14kJ/g之间,去灰分热值在16.60~22.58kJ/g之间.(2)甜槠和黄山松凋落物热值的季节变化存在差异.(3)林地残留物的干重热值与年凋落物的干重热值相比,呈现了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木荚红豆群落的能量现存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生物量调查和热值测定的基础上 ,研究了三明莘口教学林场 34年生的木荚红豆群落的能量现存量。结果表明 :木荚红豆群落地上部分各组分的灰分含量、干重热值 (GCV)、去灰分热值 (AFCV)均以叶最高 ;地下部分的灰分含量、GCV、AFCV基本随根径的减小而增加。木荚红豆群落的灰分含量平均值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而GCV、AFCV平均值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其群落的能量现存量为 4839.2 0× 1 0 9J/hm2 ,其中地上部分为 41 70 .92× 1 0 9J/hm2 (占86.1 9% ) ,地下部分为 489.1 0× 1 0 9J/hm2 (占 1 0 .1 1 % ) ,群落的能量现存量 96.30 %分布在乔木层 ,其分布与生物量的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对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木荷+米槠群落中植物各器官的热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 从生活型来看,不同生活型其叶的热值差异显著(df=47,P<0.05),常绿阔叶乔木高于常绿阔叶灌木,落叶阔叶乔木高于常绿阔叶灌木; (2) 主要植物在幼苗时期各器官热值普遍较幼树、成株时期高,在幼苗时期通过极强的光能转化能力,用于主干的高度生长; (3) 石栎、米槠、栲树及苦槠的萌生植株和实生植株各器官的能量配置格局不同.  相似文献   

4.
对厦门40年生辣木植物各器官发育过程中的热值和灰分质量分数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辣木各器官的灰分质量分数在3.50%~17.52%之间,干重热值在15.00~26.32kJ/g之间,去灰分热值在17.65~27.28kJ/g之间.各器官平均灰分质量分数的高低顺序是叶〉根〉果〉枝〉花〉种子,平均干重热值是种子〉花〉叶〉果〉枝〉根,平均去灰分热值是种子〉叶〉花〉果〉枝〉根;2)随着器官发育,灰分质量分数下降,但叶片例外,老叶为最高.干重热值是粗根〉细根,幼枝〉多年生枝〉二年生枝,幼叶〉成熟叶〉老叶,花蕾〉花朵,果实则随其发育而增加.去灰分热值变化有所不同,随叶片发育而升高,两种热值都是细根最低,种子最高;3)果实发育中的干重热值与灰分质量分数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根、叶器官中有显著的负相关(P〈0.05),而枝和花中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园林竹类植物叶的热值和灰分含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21种园林竹类植物叶的灰分含量,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竹类植物叶的灰分含量较高,在10.02% ̄23.02%之间,竹类植物叶的干重热值在16597.1 ̄19.199.0J/g之间,去灰分热值在20352.0 ̄22.361.J/g之间,Ce竹属的大佛肚竹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均是最低,竹类植物叶的干重热值(Y)与灰分含量(X)有极显著的线性相关,相关方程为:Y=-209.24X+2  相似文献   

6.
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常见的6种槭属树种为调查对象,分别从树种、器官、径级等多角度对其干重热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6种槭属树种不同器官之间的干重热值差异显著性不同,枝和皮的干重热值与其他器官的干重热值差异极显著,而主根、干、叶和侧根之间的干重热值差异不显著,整体表现为:枝>主根>干>叶>侧根>皮;不同树种同一器官的干重热值存在一定差异,枝、干、侧根的干重热值最高的树种为花楷槭,皮和主根的干重热值最高的树种为青楷槭,叶的干重热值最高的树种为色木槭;同一树种不同器官的干重热值存在一定差异,6个树种中枝的干重热值是最高的,其次为干或主根;槭属树种的干重热值随着胸径的增大呈明显的波浪形分布.  相似文献   

7.
测定吉林省东部山区5种阔叶乔木树种叶的热值和灰分,探讨植物叶片热值和灰分月变化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种主要阔叶乔木树种叶的干重热值在不同月份有较大差异,水曲柳、蒙古栎、黄檗叶干重热值最大值出现在5月,依次为(20.23±0.06)、(20.09±0.06)和(20.86±0.07) kJ/g,紫椴叶干重热值最大值出现在6月,为(19.62±0.13) kJ/g,胡桃楸叶干重热值最大值出现在7月,为(20.56±0.11) kJ/g.从全年叶平均干重热值看,各树种干重热值顺序为胡桃楸(19.71±0.69) kJ/g蒙古栎(19.38±0.48) kJ/g紫椴(19.28±0.22) kJ/g黄檗(19.25±1.05) kJ/g水曲柳(18.76±0.94) kJ/g.灰分含量月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进入衰老期,有不断升高的趋势.胡桃楸、水曲柳、黄檗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极显著线性负相关(P0.01),蒙古栎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显著线性负相关(P0.05),紫椴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显著线性正相关(P0.05).去灰分热值与干重热值月变化趋势不同是由于灰分含量不同导致的.  相似文献   

8.
不同年龄栓皮栎的灰分含量、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是栓皮栎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通过对5个年龄栓皮栎不同器官热值、灰分含量的分析,得出:平均灰分含量从高到低时的树龄依次为46、36、17、57、27 a;枝或干的灰分含量低于叶或皮。平均干质量热值从高到低的树龄依次为27、57、36、17、46 a;树叶、树皮、树干的干质量热值与灰分含量均呈不显著负相关,树枝的干质量热值与灰分含量间为极显著线性负相关,平均干质量热值与灰分含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枝或干的干质量热值均低于叶或皮。平均去灰分热值从高到低时的树龄依次为57、27、36、17、46 a;枝或干的去灰分热值均低于叶或皮。从热值与栓皮栎能源林的经营成本考虑,17、27、36、46、57 a的5个栓皮栎年龄段中,27 a可为栓皮栎能源林的理想经营年龄。  相似文献   

9.
浙江天童常见植物幼树器官的氮磷养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浙江天童39种常见植物幼树的养分分配研究表明:常绿阔叶幼树中叶养分含量为:N1.059 %-2.896 %,P 0.069 %-0.126 %,落叶阔叶幼树叶的养分含量为:N1.868 %-3.254 %,P 0.092 %-0.186%,针叶树马尾松幼树叶的养分含量为:N1.874 %,P 0.078 %,植物不同器官营养含量不同,叶中N和P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器官,茎和根中N和P的含量较低.通过ANOVA分析可知,不同生活型植物叶中N和P含量差异显著,落叶阔叶树种养分含量高于常绿阔叶树种,而枝、茎和根中N和P含量差异不显著;常绿阔叶树种不同生活型植物N和P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常绿阔叶乔木树种N和P含量高于常绿阔叶灌木树种.利用PCA和聚类分析发现,该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优势种养分含量具有相似性,根据不同器官养分含量特征,演替系列上的常见种的养分利用策略可分为3种类型,即“快生长策略”、“养分保留策略”及其它类型;植物不同器官中N和P含量均存在相关性,但相关程度在不同器官中表现不同,其相关系数大小为:叶>茎>枝>根;不同器官吸收N和P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原植物种群和功能群热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取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具有代表性的羊草、大针茅、羊草草甸草原群落类型,每个群落包括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不同退化程度的样地,对其出现的主要植物种群热值进行研究,并分析不同功能群的热值变异。结果表明,研究区出现的60个植物种平均热值为(17.29±0.91)kJ/g,变异系数为5.4%;生活型功能群中,灌木的热值最高,多年生禾草显著高于一二年生植物(P〈0.05),半灌木和多年生杂草介于二者之间;水分生态类型功能群之间在热值上没有明显差异;不同科之间热值有显著差异,禾本科、豆科、菊科植物热值较高,藜科植物平均热值最低。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基质盐度(0、80、160、240 mmol/L NaCl)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Mill.)幼苗热值和能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幼苗干物质和能量积累存在低盐促进和高盐抑制的现象,最大值出现在80 mmol/L NaCl处,干物质为6.39 g,能量积累达92.20 kJ.随基质盐度升高,干物质和能量积累倾向于叶片中.番茄幼苗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存在不同的变化规律.随盐度升高,根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显著增加,而在茎叶和整个植株中,干质量热值逐渐下降,去灰分热值最大值则出现在80 mmol/L NaCl处.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典型样地法,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分析大石门沟森林公园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乔木和草本种类丰富,但灌木种类较少.调查区域内乔木共28种,灌木26种,草本91种,分属58科107属,各种类主要以阔叶落叶种为主;2)群落水平结构分布规律不明显,但在垂直结构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可分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和草本层结构相对复杂稳定,灌木层结构单一;3)各群落乔木层优势种明显,群落Ⅰ、群落Ⅱ、群落Ⅲ都由3~4个优势种组成,群落Ⅳ乔木层只有1种优势种,如果不进行人工干预,短时间不会改变这种状况;4)群落间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但各群落的灌木层多样性指数远小于乔木层和草本层,即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物种多样性与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均匀度呈正相关.整体来看,大石门沟森林公园物种多样性指数整体趋势为群落Ⅱ群落Ⅲ群落Ⅰ群落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地区开阔林的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其种类组成较为简单,调查的4.8公顷样地中树木层只有18种。隶属于4属4科,树木个体90%为桉树;灌木层有32种19属13科;草本层有95种20属10科。群落的垂直结构为三层:树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一些林段只有二层(缺灌木层),或四层(增多小树层)。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多为集群分布。非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则多为随机分布格局。种间联结现象较弱,除少数种对外,联结系数低或没有联结。种间生态位的重叠值低,反映了诸多种群的独立分布特征。在其组织结构水平上,除草本层外。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生态优势度均较低。反映群落的优势种明显,为种多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14.
江淮丘陵地区麻栎人工林地上部分能量现存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江淮丘陵地区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人工林地上部各组分干质量热值、去灰分热值、灰分含量、能量现存量的积累、结构和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组分的干质量热值、去灰分热值和灰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干质量热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叶片、树皮、树干、枝条,去灰分热值由大到小为:叶片、树皮、树干、枝条,灰分含量由大到小为:叶片、树皮、枝条、树干;萌芽更新林分能量现存量高于植苗更新林分,林分能量现存量随林龄和密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加,到一定林龄后,又随林分的密度增加而减小;各组分能量现存量的比例顺序保持不变,由大到小为:树干、枝条、叶片,树干的比例随树龄的增大不断增加,枝叶的比例表现为前期叶片比例大于枝条,后期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