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具有特殊的空间架构以及优越的安全性能、环保性能和其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无法超越的循环性能,使得其在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产业中快速发展.通过配制爆炸合成专用炸药制备了纳米级磷酸铁锂颗粒粉体,分析粉体材料检测结果发现:合成的纳米磷酸铁锂粉体材料的热稳定性比较高,在高温条件下粉体样品的质量维持在一个不变的数值范围内;另外根据扫描得到的伏安曲线发现粉体材料的循环重现性较好,并且材料的脱锂性能与嵌锂性能也具有很好的可逆性.  相似文献   

2.
磷酸铁锂为正极的锂离子电池是目前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电池体系之一,具有成本低廉、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好等特点.但磷酸铁锂为正极的锂离子电池在低温下的容量和循环寿命衰减问题一直制约了其在寒冷地区的推广和应用.因此磷酸铁锂材料本身低温放电性能的提高,对于改善磷酸铁锂为正极的锂离子电池体系的低温放电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具有特殊的空间架构以及优越的安全性能、环保性能和其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无法超越的循环性能,使得其在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产业中快速发展。通过配制爆炸合成专用炸药制备了纳米级磷酸铁锂颗粒粉体,分析粉体材料检测结果发现:合成的纳米磷酸铁锂粉体材料的热稳定性比较高,在高温条件下粉体样品的质量维持在一个不变的数值范围内;另外根据扫描得到的伏安曲线发现粉体材料的循环重现性较好,并且材料的脱锂性能与嵌锂性能也具有很好的可逆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共沉淀合成方法在铁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中的应用。考察了共沉淀方法在磷酸铁锂和磷酸铁制备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在材料改性方面的优势。结果表明:共沉淀方法由于具有较好的分散效果,可以使铁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前躯体中各元素得到均匀分散,可以降低和缩短后期的热处理结晶所用的温度和时间,并有效提高材料的性能。文中还对磷酸铁作为锂离子正极材料的可行性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结合磷酸铁锂纳米化,并利用碳纳米管良好的导电性和大长径比等优良特性,采用喷雾干燥方法制备出碳纳米管原位复合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碳纳米管在材料合成过程中均匀分散在活性物质中,形成连续贯通的三维导电网络,这种结构可显著提高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电子导电性和锂离子的扩散速率。所得材料具有良好的大电流放电特性,在50 C充放电时,比容量达到99mAh/g;同时该材料也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在10 C大电流充放电的情况下,4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大于90%。  相似文献   

6.
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橄榄石型磷酸铁锂(LiFePO4)由于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原材料来源广泛、无环境污染等优点被公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锂离子动力与储能电池正极材料。综述了近年来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制备和改性方面的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未来的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情况.介绍了几种主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包括锂钴氧化物、锂镍氧化物、锂锰氧化物的结构、制备、电化学性能及改性方法等.并通过水热法合成获得均匀无杂相的、α-NaFeO2层状结构的HT-LiCoO2超细粉末.  相似文献   

8.
朱敏  盘毅  郑春满 《材料导报》2012,26(17):143-149
随着电动汽车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对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不断改善和提高正极材料的高倍率放电性能,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以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为切入点,介绍了磷酸铁锂的结构特点与脱嵌锂机理及制备方法,分析了其作为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优势与不足,并从研究的角度综述了其改性进展,指出了各改性方法存在的问题,着重从形貌控制的角度阐述了其原理与国内外研究情况,展望了功率型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磷酸铁锂(LiFePO4)具有众多优点,因而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开发前途的正极材料,目前已报道的LiFePO4制备方法多种多样.综述了LiFePO4材料在制备方面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合成方法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橄榄石型磷酸铁锂(LiFePO4)由于具有良好的优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磷酸铁锂自身结构存在的一些缺点,因此导致电子传导率低和锂离子扩散系数小,不仅影响放电倍率,还阻碍工业化的应用。该文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Li FePO4/C正极材料,研究不同三价铁源合成磷酸铁锂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状况,通过XRD、SEM等手段表征所得材料,并通过恒流充放电等测试了解其电化学性能,从而找到一种最佳的低成本三价铁源,优化固相碳热还原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