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lj、.产、尹、、产,‘Q声,声O︸42 .11,︸,‘一6一一7一 ︸一一,了﹃了﹃了2004(2004 2004 20042004了召、了‘、了.、(2《洲又一l一2)(2硕X娜一l一8)(2004一2一l)l)们(20(碎(20(又(2004一S一(20(又一S一(20(抖一S一8)11 14 18 2123 ︸一一一一﹃、︼S︵乙55 一一一一一一S一28)一S一32)一S一36)一S一40)一S一43)洲2004洲洲2004 20042004洲洲20046)l)一3一一4一了‘t、了、了‘、了万、矛了胜、了了、了L、洲宜、了‘、了r、子‘‘、了‘、、Z‘、.j、、口工、、I﹄,,产、、.产、,了,矛1 4 1 12 14 一一一一一一一4气曰﹄勺矛…  相似文献   

2.
1996年4月24~25日来自全国化工、石化、轻工、医药、纺织、机电、中国科学院、大专院校的122个单位150名专家和企业家参加了会议。会议交流了学术报告37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生物化工、橡塑助剂、农药、染料和医药中间体科研和生产取得的成绩:研讨了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市场的需求;找出了差距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九五”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发布了有关研究开发的成果、可供转让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主要对配料系统产品提出了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和组织、人员管理流程,并进行了标准化、规范化;设计了产品、部件、人员、组织的分类原则、编码方案与方法;基于电气设计软件平台EB(Engineering Base),建立了产品、部套、部件、组件、零件的数据库,再造了业务的流程,明确了人员的权限,实现了配料产品电控设计过程的信息化和知识的积累与继承,极大地提高了配料产品电控设计过程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助磨剂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流动性、颗粒分散度及其砂浆性能的影响并对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助磨剂加强了水泥的流动性、提高了水泥细度、增加了细粉量、对勃氏比表面积无明显改变、增加了水泥3d、2 8d强度 ;助磨剂的作用机理是减小了粉碎阻力、防止团聚和糊磨、提高流动性而加强了料和球的作用频率和效率 ,从而提高了粉磨效率。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丁二烯装置溶剂精制工艺流程,分析了溶剂精制系统中产生的焦油、丁二烯二聚物及废水三大污染源及其危害。制定并实施了工艺改进措施,经过改进排焦工艺、丁二烯二聚物脱除工艺、溶剂精制系统脱水工艺,实现了排焦作业密闭操作、减少了作业过程带来的现场异味污染、消除了焦油池内人工开挖焦油带来的高风险作业、减少了装置废渣生成量、COD排放总量得到了控制,达到了净化溶剂品质、规避环保风险、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生产目标,提高了装置运行质量,同时丁二烯二聚物污染源转化为副产品销售,增加了装置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 一九八○年十二月十二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理事会议。到会理事六十一人。选出了常务理事二十一人,组成了常务理事会。同日召开了常务理事会。选举了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等人选,批准了编委会组成人员名单。常务理事二十一人:彭涛、李书华、李文渊、杜明霞、毕可鸿、王师俊、孙万亭、彭必先、付辉玢、朱文烈、杨绪增、林雨和、邱玉成、马成良、刘林生、王承忠、邓汉民、王维华、李守志、郭大梁、曾国爱  相似文献   

7.
首钢公司于1980年3月5日至8日在首钢化肥厂召开了两台120m~3液氨球罐技术鉴定会,国家劳动总局、市劳动局、化工部等领导机关参加了会议,并做了指导。冶金部、化工部、一机部、教育部、石油部、中国科学院所属二十四个单位、五十二名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首钢代表关于两台120m~3液氨球罐制造、安装、使用、探伤情况的汇报,参观了现场,观察了球罐焊  相似文献   

8.
页(1)(6)(10)(1)(5)(12)(2)(4)(1)(7)(11)(17)(1)(5)(13)(2)(6)(11)、、‘、,产、了、J产、2、.‘、,声、少、,产、产、、产期1 112 2 2 3 3 4 44了、、了、了、Z‘、了吸、︺f、了.、了、4)5)、少、.产、、少、少、产55J‘、矛‘、了、了、了、护口、‘、r、了、了、(2)(8)(3)(4)(4)(5)(5)(29)(8)(11)(31)(34)(18)(23)(12)2)(13)(17)(15)(20)(24)(21)了、了、了气 ·试验研究·作者氧化物红外光纤芯、皮玻璃的研究·····……,····……,二,····……张树荣等偶联剂在增强型浸润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学秋 《四川水泥》2015,(5):184+75
本文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行,污水得到了处理,而怎样对污泥处理处置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做了一些分析。首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特性、污泥处理处置原则进行了说明,对污泥处理处置以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原则对污泥消化、堆肥、干燥、填埋、焚烧等工艺流程、优缺点作了详尽阐述,对污泥的建材利用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利用薄膜实验研究了PET缩聚过程反应和传质规律 ,建立了链增长、链降解反应动力学模型和泡沫脱挥时的传质速率方程 ;通过冷模实验研究了圆盘反应器中PET的混合、流动、成膜、膜表面更新以及传质规律 ;综合了反应和反应器研究结果 ,建立了圆盘反应器中的PET缩聚过程模型 ,对圆盘反应器中的PET缩聚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 ,考察了温度、压力、停留时间、转速、催化剂浓度、负荷大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某大型水泥集团企业生产信息化平台架构、网络架构以及数据标准化、报表自动化、功能移动化等平台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区域信息化平台的大区总览、可视化大屏、实时监控、大区报表、APP服务、政府平台数据服务等系统功能。通过建立生产信息化平台,实现了该水泥集团企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拓展了销售渠道,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增强了企业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2.
邻甲苯酚的开发与市场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辉 《化工技术经济》2001,19(3):15-17,28
介绍了邻甲苯酚的性质、生产方法、概述了它在农药、香料、医药、染料、合成树指、抗氧剂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国内外的生产现状,评价了苯酚烷基化法的技术经济情况。  相似文献   

13.
淀粉的化学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淀粉的结构及其化学改性的原理和方法;综述了国内外淀粉化学改性的研究工作;详细介绍了非离子淀粉、阴离子淀粉、阳离子淀粉以及两性淀粉的合成方法.淀粉通过化学改性改善了水溶性、大大降低了水不溶物的含量、增加了黏度的稳定性、从而扩大了淀粉的应用领域,使得改性淀粉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造纸、油田和医药等众多领域.  相似文献   

14.
1996年4月24~25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了全国生物化工、橡塑助剂、农药、染料和医药中间体的学术交流会。来自全国化工、石化、轻工、医药、纺织、机电、中国科学院以及大专院校的122个单位1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交流了生物化工、橡塑助剂、农药、染料和医药中间体的学术报告37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科研和生产取得的成绩,研讨了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找出了差距和存在的问题,明  相似文献   

15.
瓜尔胶的化学改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简要介绍了瓜尔胶的结构及其化学改性的原理和方法;综述了国内外瓜尔胶化学改性的研究工作;详细介绍了非离子瓜尔胶、阳离子瓜尔胶、阴离子瓜尔胶、羟烷基阴离子瓜尔胶和羟烷基阳离子瓜尔胶以及两性瓜尔胶的合成方法。瓜尔胶通过改性改善了水溶性、大大降低了水不溶物的含量、提高了电解质的兼容性、增加了黏度的稳定性、从而扩大了瓜尔胶的应用领域,使得改性瓜尔胶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个人护理品、造纸、油田和增稠剂等众多领域。  相似文献   

16.
我国聚氯乙烯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近年我国PVC树脂生产能力、产量、消费量、进出口,列出了主要企业产能,并与世界和日本、德国、美国的一些情况进行了比较。总结了我国PVC行业的特点,并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预分解窑水泥熟料煅烧过程特性,通过采用神经网络算法,研究生产过程采集的实时数据,经数据分析、处理,建立适合水泥熟料煅烧过程的控制模型,采用多变量、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技术,建立了质量控制器、产量控制器、生料喂料控制器、风量优化控制器、分解炉控制器、回转窑控制器、篦冷机控制器、虚拟在线分析仪VOA等,实现了水泥熟料煅烧过程的闭环优化控制。在常山南方水泥的应用证明,熟料煅烧过程优化控制器的应用稳定了分解炉、回转窑、篦冷机的运行工况,增加了熟料产量,降低了燃料消耗,延长了回转窑耐火材料寿命,提高了熟料产品质量,统一了中控操作,消除了班次的操作差异,减轻了操作员劳动强度,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邻氯苯甲醛合成中氯化工序的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邻氯苯甲醛合成中 ,采用的双釜串联氯化技术 ,改善了反应条件、提高了氯气利用率、降低了消耗、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邻甲苯酚的性质、生产方法,概述了它在农药、香料、医药、染料、合成树脂、抗氧剂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国内外的生产现状,评价了苯酚烷基化法的技术经济情况.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我国煤焦油加氢产业的发展背景,分析比较了高温、中温、中低温煤焦油的特性及其产能、产量,总结了煤焦油加氢产业的原料占比、产能分布、项目规模等。指出了煤焦油加氢产业在原料、市场、技术、环保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并就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