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J管在上尿路疾病腔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5年9月至2007年5月,我科治疗上尿路疾病患者共104例,术后留置1~2根双J管。结果104例患者有97例置入双J管,术后留置时间为1周~2月,平均2周。有2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腰背酸痛、血尿、尿急等尿路刺激症,拔管后症状缓解。结论治疗上尿路梗阻,术后留置双J管具有操作简便、引流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作为常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双J输尿管内支架管滞留后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晓东  邹建纲  周忠兴 《江苏医药》2006,32(12):1169-1169
双J输尿管内支架管广泛应用于各种上尿路手术中,术后能起到很好的内支架和内引流作用,有效的解除上尿路梗阻,并一定程度上预防了术后上尿路的狭窄,且膀胱镜下即能拔管、换管。但如放置不当或长时间留置会造成输尿管内支架管滞留,以至拔管困难。1996年10月-2006年3月,我院收治双J输尿管内支架管滞留患者1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邓汪东  卢善明  杨峰涛 《中国医药》2012,7(9):1143-1144
目的 分析泌尿系疾病中输尿管双J管的应用及亚甲蓝在开放手术置双J管时的辅助作用.方法 326例患者分别采用3种途径(开放手术置入法74例、膀胱镜逆行置入法121例、肾镜/输尿管镜顺行置入法131例)内置双J管,67例开放手术以亚甲蓝辅助下放置双J管.结果 术后1~3个月膀胱镜下拔除双J管,随访患者吻合口通畅,肾积水、肾功能明显好转.部分患者长期留置、定期更换双J管.以亚甲蓝辅助置管者无一例出现拔管困难.结论 泌尿系疾病应用输尿管双J管内引流效果好、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亚甲蓝协助开放手术中双J管放置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J管在上尿路手术中的置管方法、时间、适应证及并发症。方法对86例复杂性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狭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在上尿路手术中应用双J管作内支架,内引流。结果疗效满意,术后均无严重尿外渗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双J管具有内支架和内引流的双重作用,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在上尿路手术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5.
留置双J管病人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泌尿外科上尿路手术后常需留置双J管,起支撑、引流、帮助排石,并有利于输尿管黏膜修复,促进输尿管伤口愈合的作用。双J管为两端卷曲的多孔空腔管道,分别固定于肾盂及膀胱内,根据手术方式、部位,置管时间为1~3个月不等。留置双J管后,可能出现膀胱刺激征,肾区不适,血尿、感染等并发症,由于患者需要代管出院,因而在患者住院期间,实施高质量,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激励患者的行为向更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并使患者主动参与术后治疗与康复的全过程,最终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双J输尿管支架管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玲 《临床医药实践》2004,13(6):456-457
目的 :探讨各种输尿管内置入双J管引流尿液手术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我院 1998年~ 2 0 0 3年 6 1例输尿管内置入双J管作支架引流的多种手术的术后护理经验。结果 :1例并发急性膀胱炎 ,1例并发急性肾盂肾炎 ,提前拔管 ;3例体内留置 3个月后双J管表面形成水垢样结石。 6 1例均经膀胱镜顺利拔出 ,无 1例体内滞留。结论 :合理的饮食、科学的排尿习惯和体位 ,以及对双J管的正确认识是避免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双J管引流治疗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UPJ)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先天性UPJ梗阻61例,常规采用双J管作内支架引流.求后3月拔除双J管,拔管后复查B超及同位素。结果瞥盂积水好转,吻合口通畅,肾功能逐渐恢复。结论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小儿先天性UPJ梗阻的有效方法。术中使用双J管内引流能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并发症少,平均费用低,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双J管在肾盂、输尿管、膀胱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52例中3例采用膀胱下置入双J管,49例采用开放性手术置管。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泌尿系感染4例,尿瘘1例,均经保守治疗而愈;经6个月~4年随访肾积水消失43例,尚有轻度积水9例.结论 双J管内引流术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费用较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前临床上对上尿路手术中已广泛应用国产双 J管作内引流及支架 ,效果较满意 ,但支架管在短期置管时间内会断裂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 ,女性 ,40岁。因右腰疼痛行 KUB及 B超检查 ,诊断为右肾盂输尿管连接梗阻。今年 2月 1 8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肾盂成型术 ,术中置双 J管引流 ,术后未诉不适 ,一个月后经膀胱镜拔管时发现双 J管断裂 ,后经 B超和 KUB证实。例 2 ,女性 ,54岁。因右肾多发性结石于今年 3月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术中取出肾盏及肾盂的大部分结石 ,为防止残留小结石阻塞输尿管 ,逐放置双 J管 ,一个月…  相似文献   

10.
刘红辉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690-1691
目的 探讨术后继发肾盂内血块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15例非肾实质途径肾盂输尿管术后继发肾盂内血块梗阻病例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诊治经验和教训.结果 15例患者中,经保守治疗治愈9例;给予膀胱镜下重置双j管后梗阻解除1例;经输尿管镜下血块吸除、留置双J管后治愈4例;合并腹膜后尿性囊肿,急诊于B超定位下腹膜后穿刺置管引流、膀胱镜下更换双J管1例.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6个月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 肾盂输尿管术后容易引起血块梗阻,保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必要时采用输尿管镜、膀胱镜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双J管内引流在上尿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术中经肾盂或输尿管切口置入双J管 ,并保证其远端进入膀胱内 ,必要时可采用带尾线双J管。双J管放置时间以 4~ 6周为宜。结果 :184例患者均达良好引流目的 ,无一例发生吻合口漏尿及狭窄、闭塞等。结论 :采用双J管内引流具有操作简便 ,引流支架效果好 ,并发症少等优点 ,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褚静 《医药论坛杂志》2011,(11):130-131
目的探讨双J管留置后各种并发症及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方式。方法总结2008—2010年间行经输尿管镜下手术后植入双J管患者126例,术后随访2~12周,统计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血尿及尿路刺激症49例;膀胱肾盂返流症15例;输尿管双J管移位1例;输尿管附壁结石形成12例。结论双J管留置后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多能耐受。术中合理正确的置管及术后密切随访,适时处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双J管在泌尿系疾患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J管内引流在泌尿系疾病中的应用、置管方法、时间、适应证及并发症。方法对282例泌尿系疾病患者采用放置双J管作内支架和内引流治疗,术后留置尿管5~7天,1周~3个月拔除双J管。结果放置双J管后无切口感染、尿漏等并发症,肾积水明显好转,吻合口通畅,切口愈合好。结论双J管具有内支架和内引流作用,并发症少,减少术后再狭窄机会,缩短住院时间,使用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减少双J管置入术后相关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肾脏或输尿管结石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均留置双J管4周,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1例,术后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每日1次,每次0.2 mg,至返院拔管前1天停药。对照组37例,术后未予以任何类似药物。比较2组因留置双J管引起的并发症包括腰腹痛、肉眼血尿、膀胱刺激征、泌尿系感染、双J管移位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膀胱刺激征、肉眼血尿、腰腹痛、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双J管移位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坦索罗辛能有效降低双J管置入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J管内引流在上尿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术中经肾盂或输尿管切口置入双J管,并保证其远端进入膀胱内,必要时可采用带尾双双J管。双J管放置时间以4-6周为宜,结果:184例患者匀达良好引流目的,无一例发生吻合口漏尿及狭窄,闭塞等。结论:采用双J管内引流具有操作简便,引流支架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输尿管内置双J管后对上尿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行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于术中输尿管内留置F4.8双J管,并留置F16肾造瘘管,术后1周内行上尿路动力学检查。结果肾盂压力的基础值与腹内压呈正相关,肾盂压力随腹内压升高而升高。留置F4.8DJ管后,行肾盂恒流灌注(10mL/min)时,肾盂压力无变化。留置F4.8DJ管后,行膀胱恒流灌注(40mL/min)时,储尿期肾盂压力呈现轻度升高,排尿期测定肾盂压力随膀胱压力升高而显著升高。结论留置支架管后,储尿期可造成肾内反流,患者肾盂压力轻度升高;排尿期肾盂压力明显升高,可能造成肾逆行感染和肾功能损害。我们应避免不必要的置管,同时内置双J管的留置时间应尽量缩短。  相似文献   

17.
双J管具有良好的内引流和支架作用,广泛应用于输尿管、肾盂的各种开放手术及输尿管镜手术中,留置双J管后,需要定时更换或者在一定时间内拔除,如果长期滞留则可引起双J管表面结石,致拔管困难。我科收治的2例双J管长期滞留引起表面结石导致拔管困难患者,行体外冲击波(EsWL)治疗双J管表面结石,再拔除双J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路梗阻所致急性肾衰患者置双J管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采用手术方式为尿路梗阻所致急性肾衰患者置入双J管,使其上端卷曲于肾盂内,下端卷曲于膀胱内固定,术后放置4周,择期行钬激光碎石术。结果:留置双J管期间均无腰痛,发热,尿路刺激征发生。结论:加强宣教,指导病人出院后生活,起居,饮食及活动,病人留置双J管期间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碎石术后双J管留置时间与并发症关系。方法将该院从2011—2013年收入的90例肾结石患者(结石〈2.0 cm)随机分成2组均行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碎石术。术后观察分析2组留置双J管时间(留置2周和4周)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关系。所有患者记录在其拔除双J管前并发症的发生;分别于拔除双J管后1周和1月复查尿常规;拔管后1个月复查彩超、腹部平片检查残石率,并行99Tcm-DTPA核素肾图检查,记录患侧肾脏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2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拔除双J管前2组患者出现下尿路刺激症状(LUTS)分别为33例(70.2%)和40例(93.0%),腰腹痛分别为13例(27.7%)和21例(48.8%),肉眼血尿分别为36例(76.6%)和42例(97.7%),双J管上移分别为0例(0.0%)和2例(4.7%),拔管管壁钙盐沉积或拔管困难分别为4例(8.5%)和11例(25.6%)。并发症的发生率随留置时间延长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双J管1个月后复查彩超及腹部平片,提示无泌尿系结石残留,或残留结石直径〈3 mm,2组的结石残石率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拔管后1周及1个月复查尿常规大致正常。2组比较,患侧肾脏的肾小球滤过率(GFR)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时间2周较安全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同时不影响残石清除及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留置双J管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留置双J管病人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 采用手术方式置入双J管,使其上端卷曲于肾盂内,下端卷曲于膀胱内固定,输尿管结石、肾结石术后放置4周,男性均用膀胱镜拔出双J管.女性病人常规在双J管尾端通过侧孔系双股7号丝线,留长约20cm尾线,11例病人通过自行排尿将所留尾线冲出尿道口外,直接拔出双J管;其余2例通过膀胱镜顺利取管.结果 留置双J管期间均无腰痛、发热、尿路刺激征发生.结论 加强宣教,指导病人出院后的生活、起居、饮食及活动,病人留置双J管期间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