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血浆浓度,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术对冠心病患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单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55例,3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正常的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入选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MMP-9和IL-6水平.结果冠状动脉介入组术后血浆MMP-9为(19.87±5.31)mg/L,显著高于术前的(15.71±5.23)mg/L(P<0.01),而对照组冠脉造影术后MMP-9为(13.78±5.58)mg/L,与术前(12.42±5.39)m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介入组病人术后血浆IL-6为(22.69±5.97)ng/L,显著高于术前的(19.52±5.72)ng/L(P<0.01),而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IL-6为(17.53±5.51)ng/L,与术前(16.69±5.42)n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介入治疗促进冠心病患者血浆MMP-9及IL-6水平的升高,是否为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重要机制之一尚待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炎性指标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的变化,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MMP与ACS的关系及血脂康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的ACS患者54例,对照组10例。54例ACS患者随机分为2个治疗组:血脂康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检测血脂康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下称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改变,并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1周后两治疗组血清TC、TG、LDL—C、MMP-2、MMP-9、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但两治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MMP-2、MMP-9、hs—CRP可作为检测斑块不稳定的指标。2)血脂康具有降低血脂水平、降低ACS炎性指标MMP-2、MMP-9、hs-CRP水平的作用,在短期内血脂康与阿托伐他汀具有相似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琼 《亚太传统医药》2013,(11):121-122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1例冠状动脉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单支病31例(SVD组)和多支病变20例(MVD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三组患者的血清hs—CRP、血脂、血糖(FBS)水平,比较各组各指标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VD组和MVD组的hs—CRP、TC和TG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MVD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较SVD组明显升高(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TC、TG、hs—CRP水平是冠脉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是预测冠脉病变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PCI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PR)及纤维蛋白原(Fbg)的影响。方法:将60例已确诊为冠心病,并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组(治疗组)及非丹红注射液组(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调脂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加入丹红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1次/d,共治1周。对照组进行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调脂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PCI前,术后2天及术后7天hs—CPR及Fbg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hs-CRP及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s-CRP及Fbg水平在PCI术后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2天hs-CRP水平升高较少(P〈0.05);治疗组术后7天hs—CRP水平下降更明显(P〈0.01)。治疗组PCI术后第7天Fbg升高较少(P〈0.05)。结论:PCI术后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能显著降低hs-CRP及Fbg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冠心病 PCI 术后心绞痛患者11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单硝酸异山梨酯、酒石酸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钙等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2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测定超敏-C 反应蛋白(hs -CRP)、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 -1)及血脂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血浆 NO 水平升高(P <0.05),ET -1、hs -CRP 水平降低(P <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 <0.05),且治疗组 TC、LDL -C 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 <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显著减少老年冠心病 PCI 术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同时改善患者心电图 ST -T 变化,调整血脂,升高血浆 NO 水平,降低 ET -1、hs -CRP 水平,是辅助治疗冠心病 PCI 术后心绞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炎性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sICAM-1)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3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3例,起始负荷量阿托伐他汀80mg,次日每日20mg;B组40例,每日阿托伐他汀20mg。于服药前、服药后1周分别测定sICAM-1及hs—CRP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ICAM-1及hs—CRP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O.05),服药后1周A组sICAM-1及hs—CRP水平明显低于B组(P〈O.05)。结论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sICAM-1及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病人主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主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4组,用免疫胶乳散射速率比浊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hs—CRP水平。结果:(1)hs—CRP在冠脉狭窄程度方面,除重度狭窄组略高于与无狭窄组(3.61±064vs1.41±0.55,P〈0.05)外,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均无差异。结论:hs—CRP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及病情严重时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8.
黄连温胆汤合失笑散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合失笑散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1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黄连温胆汤合失笑散,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缓解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的心肌缺血表现、降低hs—CRP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合失笑散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方剂,降低血浆hs—CRP水平可能是其中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芪蛭胶囊对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芪蛭胶囊口服,21d为1个疗程,测定患者Hcy、hs—CRP治疗前后的变化,以NIHSS表评价神经缺损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Hcy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均〈0.05),但治疗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2组治疗后hs—CRP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NIHSS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蛄论芪蛭胶囊能降低脑梗死患者的Hcy水平,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血脂检测在冠心病(CHD)发病预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0例CHD患者,其中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A,50例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B,5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组C,另外选择同时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4组患者hs—CRP、TG、TC、HDL—C、LDL—C、ApoAl及ApoB7项指标,对比分析CHD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3组CHD组患者上述7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3组CHD组患者的hs—CRP、TG、TC、LDL、Apo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poAl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CHD的早期检查和诊断过程中,hs—CRP联合血脂检测对CHD预测有着良好且积极的作用,两者的联合检测能够及时、准确地反应CHD患者的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方法收集2006年7月-2008年10月福建省立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药物干预组(A组,40例)及非他汀药物干预组(B组,40例)。并设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对照组(C组,40例)。A组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口服,1次/日,疗程16周。B组采用饮食控制,加强体育运动,减轻体重等方法。干预8周后,观察血脂及血浆hs—CRP的变化,8周、16周后复查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A纽与B组两组间血浆血脂、hs—CRP水平无明显差异。两组血浆、血脂、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8周后A组血浆血脂、hs—CRP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干预8周时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无明显改变,16周后药物干预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变小,易损癍块减少。结论他汀类药物在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中不仅有降脂的作用,还有降低血浆hs—CRP起到抗炎稳定斑块的作用,从而起到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ABI)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20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04例、对照组9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高血压治疗,试验组给予蛭龙活血通瘀胶囊1.2 g,口服,每天3次。连续用药12周。检测两组患者血压、ABI、hs-CRP、Hcy的变化及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ABI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ABI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hs-CRP、Hcy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能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hs-CRP、Hcy水平,改善其动脉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对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踝臂指数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降压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普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踝臂指数、颈动脉IMT值和血浆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SBP、DBP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的SBP和hs—CR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而观察组的PP水平和颈动脉IMT值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降低。2组踝臂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2组治疗均能耐受,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为10%,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普伐他汀可以改善动脉内膜功能和炎症反应,并且具有辅助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方法 151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心肌酶、肌钙蛋白、心电图结果分成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另选择5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NT-proBNP、hs-CRP含量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对照组(P均〈0.05),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存在炎性反应,血NT-proBNP和hs-CRP水平可提示冠心病的危险程度,对辅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丰胱氨酸(Hcy)、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冠脉斑块性质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2例疑诊冠心痛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及64层螺旋CT冠脉扫描,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为冠脉至少一支血管狭窄程度≥50%,并根据斑块的CT值分为软斑块组(11例)、混合斑块组(14例)、硬斑块组(25例)及对照组(22例)。依冠脉造影结果分型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24例)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6例)。同时以ELISA法测定血清MMP-9及用化学发光法测血清Hcy,比较各组的差异及相互关系。结果软斑块组与混合斑块组血清Hcy、MMP-9水平高于硬斑块组和对照组(P〈0.05),MMP-9水平与Hcy水平显著正相关(r=0.657,P〈0.05)。结论MMP-9、Hcy与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64层螺旋CT冠脉斑块检查联合血清Hcy、MMP-9水平检测可作为冠脉斑块不稳定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痈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血脂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应用日本Hitaeld7060全自动化分析仪检测126例冠心痛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TC、TG、HDL—C、LDL—C、ApoA、ApoB浓度,统计分析各组之间关系。结果:冠心痛各组患者血清hs—CRP、Tc、TG、LDL—C、ApoB浓度均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两组ApoA1,浓度无明显差异,HDL—C浓度冠心病各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冠心病各组血脂各指标浓度均无显著差异。结论:ha—CRP作为一种低水平炎症敏感标志物,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独立危险因素来评价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能较好地预测冠心痛的危险程度,冠心痛患者存在明显血脂代谢紊乱,但血脂代谢紊乱可能仅为发病基础,而血脂紊乱后致血管的病理变化和炎症反应才是导致冠心痛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的原因,故临床中应联合检测血脂各项。特别是TC、TC/HDL—C的值,才能较准确预测冠·心病患者冠脉事件的发生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50例ACS住院病人,随机分为3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予瑞舒伐他汀5 mg,每晚1次顿服;B组予瑞舒伐他汀10 mg,每晚1次顿服;C组予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顿服.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第4周、8周抽血检测血hs-CRP,观察其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前3组间血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4周后A组、C组病人血hs-CRP水平较治疗前略下降(P&gt;0.05),B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lt;0.05);服药8周后3组hs-CRP水平较前均明显下降(P&lt;0.05),B组较A组、C组下降明显(P&lt;0.05).结论 10 mg/d瑞舒伐他汀降低ACS病人hs-CRP的效果更明显,从而提示此剂量瑞舒伐他汀可能更有效地控制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血浆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水平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的变化,并与IL-6、hs-CRP相比较,以探讨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共88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31侧,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UAP)2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19例,另选冠脉造影正常的1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方法测定各组空腹血浆Lp-PLA2、IL-6及hs-CRP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SAP组、UAP组及AMI组血浆Lp-PLA,水平依次增高(F=188.52,P〈0.05)。冠心病患者血浆Lp-PLA2水平与IL-6、hs-CRP呈无显著相关(r分别为0.12,0.25,P均〉0.05)。结论血浆Lp-PLA2水平在冠心痛组明显升高,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最高,并与炎症标志物IL-6、hs-CRP无相关性,血浆Lp-PLA2可能作为炎症因子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通心贴对冠心病(CHD)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冠状动脉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将80例CHD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膻中穴、心俞穴二穴交替贴敷通心贴,每穴贴敷每次12h,每日1次,治疗3周;对照组39例,口服麝香保心丸.每次2粒(每粒22.5rag),每日3次,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高敏性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8(IL-18)、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IL-18、M—CSF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组hs—CRP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贴具有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冠心病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