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西宁盆地坡缕石黏土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铅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考察了黏土的改性方法、搅拌时间、黏土投加量、吸附温度、溶液初始铅离子质量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宁盆地坡缕石黏土对铅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适宜的吸附条件:采用硫酸为改性剂,硫酸用量为10 g黏土加入0.049 g硫酸;搅拌时间为50 min,黏土投加量为100 mL铅液加入0.10~0.15 g黏土,吸附温度为室温。在此条件下,当溶液中铅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107.65 mg/L时,黏土对铅离子的吸附容量达到107 mg/g以上,铅离子去除率接近100%。在实验质量浓度范围内,铅离子在黏土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线。  相似文献   

2.
腐植酸文摘     
《腐植酸》2008,(2):40-41
腐植酸中羧基官能团的封闭研究,腐殖酸对红壤中铅镉赋存形态及活性的影响,负载镧的腐植酸吸附剂对磷的吸附性能,浊度和腐植酸对超滤膜污染过程的研究,活性炭处理的腐殖酸对锌离子的吸附研究,混凝-超滤去除腐殖酸的试验研究,腐殖酸对土壤环境和烤烟矿质吸收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氧化改性ACF对铅离子吸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勤  肖乐勤  陈春 《化工时刊》2006,20(7):13-15
为了提高活性炭纤维(ACF)对水体中重金属铅离子的吸附性能,采用浓HNO3对ACF进行了氧化改性,并采用静态吸附法,考察了不同实验条件对样品吸附铅离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氧化改性后样品对铅离子的吸附速率非常迅速,吸附平衡时间仅需要5 min。2.氧化改性后ACF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保持着对铅离子较高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制备戊二醛交联壳聚糖水杨醛Schiff碱,探究其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通过红外光谱仪,热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一系列表征,同时通过正交实验法考察其反应温度、时间、吸附动力学等影响因素对交联产物吸附性能的影响。扫描电镜分析表明交联改性后壳聚糖的表面明显发生变化,比壳聚糖更加松散,在吸附完成后改性壳聚糖的表面变得严密。由分析热失重可知改性壳聚糖热分解反应是258℃。由吸附动力学曲线可以得出改性壳聚糖对铜离子的吸附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5.
交联羧甲基壳聚糖树脂对稀土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羧甲基壳聚糖为原料,经戊二醛交联制备阳离子型树脂,考察了其对稀土离子La^3 、Nd^3 、Sm^3 、Lu^3 吸附性能。探讨了溶液的酸度、体系温度、初始离子浓度及离子强度对该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发现羧甲基壳聚糖经戊二醛交联制成的树脂对稀土离子有较强的吸附性,最高吸附率可达99%以上,并且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其吸附性为满足Langmuir或Freumdilich等温式。  相似文献   

6.
竹炭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竹炭对重金属汞(Ⅱ)、铅(Ⅱ)、锌(Ⅱ)、镉(Ⅱ)、铬(Ⅵ)吸附性能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竹炭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规律.研究了离子形态、重金属离子的初始浓度、竹炭量、温度对吸附的影响,以及竹炭的粒径及性质对吸附的影响.为竹炭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林芳  陈正升 《广州化工》2015,43(3):116-118
将埃洛石分散于壳聚糖的溶液中,利用戊二醛进行交联,制备埃洛石/壳聚糖复合吸附剂,通过红外光谱仪对复合吸附剂进行结构表征分析,进一步研究复合吸附剂对Cr(Ⅵ)离子的吸附性能,通过单因素条件的变化研究了Cr(Ⅵ)离子浓度、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p H值对复合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表明复合吸附剂对Cr(Ⅵ)离子的吸附性能比单一组分的埃洛石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8.
纳米腐殖酸动态吸附废水中镉离子及其洗脱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静态法研究纳米腐殖酸吸附模拟含镉废水基础上搭建考察模拟含镉废水中镉离子在吸附剂上动态吸附及洗脱特性的吸附柱实验装置,考察镉离子溶液浓度、吸附(脱附)温度、共存离子和进料流速对穿透吸附量和饱和吸附量的影响,运用Thomas模型研究了纳米腐殖酸柱吸附过程动力学机理,测定了再生后纳米腐殖酸的穿透吸附量和饱和吸附量,结果表明:初始镉离子浓度150 mg·L-1和流速10 ml·min-1下,其饱和吸附量分别为426.3 mg·g-1和405.5 mg·g-1;Thomas模型所得饱和吸附量qem分别为364.1、436.1和441.9 mg·g-1;洗脱峰镉离子浓度分别为3.3、12.0和22.0 g·L-1;共存离子SO42-浓度增加,纳米腐殖酸对镉离子的穿透吸附量和饱和吸附量降低;吸附和脱附均可常温工况进行。经30次吸附和再生后,穿透吸附量和饱和吸附量无明显降低。用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能谱仪(EDS)对纳米腐殖酸吸附再生前、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腐殖酸物化性能稳定,形貌基本无变化,尺度发生一定程度减小,表面及内部的氨基、羟基等对吸附镉离子均发挥有效作用,该材料可满足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9.
宋立民  张淑娟等 《辽宁化工》2001,30(12):517-519
用脱乙酰度为98%的壳聚糖包埋自制的磁流体并用戊二醛交联制成磁性壳聚糖(MCG),研究了MCG对Pr(iii)离子的吸附性能,发现MCG在较低的pH值下,最高吸附率可达到90%以上,吸附性能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并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和动力学性能,其吸附行为满足Langmuir等温式。  相似文献   

10.
王金明  汪家苗 《硅酸盐通报》2016,35(11):3832-3838
通过溶液聚合法来制取功能高分子材料,并研究了引发剂、交联剂、单体用量等对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交联剂用量在0.3%时,材料的吸附水和铅离子或铜离子的性能相对较好,对溶液中铜离子的吸附率达到95.2%,吸附量为143 mg/g,对铅离子的吸附率达到84.8%,吸附量为85 mg/g;引发剂用量在0.5%时,材料的吸附水和铅离子或铜离子的性能相对较好,对溶液中铜离子的吸附率达到94.8%,吸附量为142 mg/g,对铅离子的吸附率达到87.9%,吸附量为88 mg/g;当SAS用量为20%时,材料的材料的吸附水和铅离子或铜离子的性能相对较好,对溶液中铜离子的吸附率达到94.7%,吸附量为142 mg/g,对铅离子的吸附率达到87.8%,吸附量为88 mg/g.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重金属吸附剂壳聚糖改性研究的新进展,介绍了交联与接枝等改性方式对壳聚糖稳定性的影响及改性后的壳聚糖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改善。针对壳聚糖改性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今后研究中值得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自制的不饱和乳酸酯基大单体(LEM)在过硫酸钾(KPS)引发下,与丙烯酸(AA)进行自由基交联反应,制得乳酸酯基凝胶(LEMA)。分析了LEMA凝胶的酸敏吸水溶胀、吸附重金属离子以及稀土金属离子的性能,并探讨了AA用量对凝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AA):m(LEM)=40%时所得的凝胶,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大于m(AA):m(LEM)=20%所得的凝胶;此外,凝胶对铅离子的吸附容量明显高于对铜和铈离子的吸附。  相似文献   

13.
正腐殖酸是一种亲水胶体,表面积和表面能巨大,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选用絮状腐殖酸作为吸附剂脱除废水中的活性艳红X-3B,研究了絮状腐殖酸对废水中活性艳红X-3B的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模式以及pH、腐殖酸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序批式试验研究了腐殖酸(humic acid)对铀的吸附行为及时间、吸附剂用量、铀的初始质量浓度、pH值、温度和共存离子等试验条件对吸附的影响,分析了其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手段分析了相关吸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在60min后达到动态平衡,吸附率最高达99%以上。当pH值在5左右时,腐殖酸投加量越大,吸附效率越高。体系中HCO3-、H2PO4-的存在对腐殖酸吸附U(Ⅵ)有促进作用,而柠檬酸根离子、EDTA2-及Cr6+、Mn2+使腐殖酸对U(Ⅵ)的吸附率降低,影响程度与其离子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缩水甘油基三乙基氯化铵交联壳聚糖负载到沸石上,制得了交联壳聚糖改性沸石复合吸附剂。复合吸附剂的结构经热重和扫描电镜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吸附剂用量、腐殖酸初始浓度、吸附时间、pH值等对腐殖酸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壳聚糖成功地对沸石进行了改性;复合吸附剂对腐殖酸的吸附性能较沸石有显著提高;适宜的吸附条件是:吸附剂用量为2g/L,腐殖酸初始浓度不大于0.01kg/m3,吸附时间为150min,pH≈7,对腐殖酸的去除率为81.4%,最大吸附量为4.07mg/g。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含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可吸附重金属离子的高分子交联树脂成为研究热点。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苯乙烯(St)、丙烯腈(AN)为聚合单体,通过溶液聚合制得苯乙烯-丙烯腈(St-AN)交联树脂。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测试研究此交联树脂的形貌和化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苯乙烯-丙烯腈(St-AN)交联树脂,此交联树脂呈小球状。以铅离子为研究对象,研究该交联树脂微球在不同的pH值下对铅离子的吸附影响以及吸附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该交联树脂微球对铅离子吸附能力强,2 h内吸附率达到90%;交联树脂微球对铅离子吸附受酸度影响,pH值5.5附近,吸附能力最佳,可作为金属螯合剂以及絮凝剂有效处理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污染物。  相似文献   

17.
研究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ACF)对人工配水和实际地表水中苯胺的吸附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ACF的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苯胺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温度、pH、腐殖酸等对吸附速率与吸附行为的影响;同时探讨了ACF对实际地表微污染水中苯胺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ACF对水中苯胺的吸附以较快的速率进行,40min时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初始质量浓度较高时最终吸附容量较大;低温和pH大于7的条件下,吸附效果较好;人工配水中的吸附行为能较好地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腐殖酸对吸附速率基本没有影响.ACF对地表水中苯胺吸附性能与模拟水中相似.因此,用ACF吸附法处理水体中突发性苯胺类污染物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8.
《广州化工》2021,49(5)
吸附法是一种去除污染水体中重金属的有效经济环保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采用吸附回收去除钒的研究情况,对影响钒离子的各种因素包括吸溶液的pH值、温度、共存离子的影响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别进行讨论;对其吸附机理和吸附材料进行了总结,为采用吸附法除去钒离子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脲醛-磺化腐殖酸树脂的合成及其吸附Cr(Ⅵ)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腐殖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的磺化腐殖酸钠为主要原料,与交联剂脲醛树脂胶反应,制备了脲醛-磺化腐殖酸吸附树脂。研究了该树脂对Cr(Ⅵ)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脲醛-磺化腐殖酸吸附树脂对Cr(Ⅵ)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并随着吸附时间和Cr(Ⅵ)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该树脂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磺化腐殖酸钠与脲醛树脂有很好的交联效果。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改性水平的γ-聚谷氨酸(以下简写为γ-PGA)吸附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离子Pb2+的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交联改性后的γ-PGA与未改性的γ-PGA相比,具有更好的Pb2+吸附性能,在将改性γ-PGA加入到含有Pb2+的水体中并均匀混合之后,随着交联度的提高,改性γ-PGA吸附Pb2+的性能逐渐增加,但在吸附最终结束时,不同改性的γ-PGA对Pb2+吸附去除率均在99%以上。在吸附去除Pb2+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Pb2+初始质量浓度和溶液pH对不同改性的γ-PGA吸附去除Pb2+性能的影响较大。随着Pb2+质量浓度的增加,不同改性水平γ-PGA对Pb2+的去除率均略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当溶液的pH控制在中性或者偏碱性时,25%改性γ-PGA对Pb2+的去除率能够保持在99%以上,当pH降至4.5和3时,Pb2+去除率分别降为90.76%和78.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