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晚期胃癌血清microRNA-143(miR-143)水平与含紫杉醇方案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2例晚期胃癌患者,均接受含紫杉醇联合铂类或氟尿嘧啶类药物,收集其化疗前的血清标本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其miR-143水平,与同期76例健康体检者的miR-143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不同miR-143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RECIST1.1版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并比较不同miR-143水平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根据随访资料比较不同miR-143水平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 QPCR检测发现82例胃癌患者的miR-143水平为0.215±0.021,低于76例健康体检者的1.099±0.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143水平与性别、年龄、ECOG评分、肿瘤部位及病理类型均无关,但与TNM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敏感(CR+PR)31例患者的血清miR-143水平为0.341±0.040,高于化疗抵抗(SD+PD)51例患者的0.138±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miR-143水平的中位值(0.177)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0.177)和低表达组(≤0.177),高表达组的总有效率、中位PFS和OS分别为48.8%、8.5个月和12.2个月,优于低表达组的31.7%、7.3个月和9.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胃癌血清miR-143水平低于正常值,且与含紫杉醇方案化疗敏感性及预后均有关,其中miR-143高表达者的敏感性较高且预后较好,在胃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上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晚期胃癌血浆微小RNA-7(miR-7)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本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的75例晚期胃癌患者及同期73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标本,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其miR-7水平,分析胃癌患者血浆miR-7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根据随访资料分析胃癌患者血浆miR-7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QPCR检测发现,75例胃癌患者的miR-7水平为(0.351±0.258),低于73例健康体检者的(1.088±0.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血浆miR-7水平与性别、年龄、ECOG评分、肿瘤部位及病理类型均无关,与分化程度有关,其中低分化者的miR-7水平为0.254±0.155,低于高、中分化者的0.514±0.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的中位无疾病进展期(PFS)和生存期(OS)分别为6.6个月和10.5个月。miR-7高表达组(>0.351)的中位PFS为7.1个月,优于低表达组(≤0.351)的5.8个月(P<0.05),两组中位O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3个月 vs. 10.6个月,P>0.05)。结论 晚期胃癌血浆miR-7水平降低,且低水平的分化程度较低,miR-7高水平的中位PFS较好,该指标在胃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上有较好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浆microRNA-510(miR-510)水平与胃癌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疗效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112例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标本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miR-510水平,采用RECIST 1.1版标准评价化疗2个周期后的近期疗效,以CR+PR为敏感组、SD+PD为不敏感组,分析化疗敏感情况与血浆miR-510水平的关系,分析不同血浆miR-510表达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选取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94例外周血标本为对照。结果 胃癌患者的血浆miR-510水平为3.417±0.574,高于健康体检者的1.017±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miR-510表达与胃癌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有关(P<0.05);112例晚期胃癌患者经2个周期化疗后,获PR 48例、SD 37例、PD 27例,其中化疗敏感48例患者的血浆miR-510为2.362±0.534,低于化疗不敏感者的4.208±0.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分别为7.6个月和11.5个月。以血浆miR-510水平的中位数3.053为界值分为miR-510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其中miR-510高水平组的中位PFS和OS分别为5.3个月和10.2个月,低于miR-510低水平组的8.4个月和12.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血浆miR-510水平升高,且与含奥沙利铂方案的化疗敏感性有关,miR-510水平较高者的预后较差,对于预测晚期胃癌患者含奥沙利铂方案的效果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癌细胞色素氧化酶CYP3A4基因多态性与含紫杉醇方案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HPLC)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53例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YP3A4基因的突变情况,观察并评价含紫杉醇化疗方案的疗效与CYP3A4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 DHPLC检测显示,53例胃癌患者中CYP3A4基因单峰者(野生型)32例,双峰者(突变型)21例;测序结果显示,CYP3A4基因第10号外显子第27位C缺失突变。野生型组有效率(RR)为40.6%,疾病控制率(DCR)为84.4%;突变型组RR为33.3%,DCR为85.7%,两组RR和DC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3例胃癌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6.5个月(95%CI:3.576~9.424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1.0个月(95%CI:6.955~15.045个月)。CYP3A4野生型与突变型患者中位PFS(7.0个月vs.7.0个月)和OS(10.0个月 vs.14.0个月)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含铂方案患者CYP3A4基因野生型和突变型中位PF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非含铂方案中位PF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含铂与非含铂方案中位O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3药联合与两药联合方案患者的中位PFS和OS均与CYP3A4基因多态性无关。野生型与突变型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以1~2级为主,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减少。结论 CYP3A4基因第10号外显子第27位C缺失突变,CYP3A4基因突变型晚期胃癌患者使用含紫杉醇方案有延长OS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奕  董梅  石远凯  何小慧 《癌症进展》2008,6(3):299-305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L-OHP)联合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双周(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5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FOLFOX4方案化疗,至少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不良反应和总有效率,计算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全组男性30例,女性15例,中位年龄53岁(25~74岁),全身状况ECOG评分均为0-2分,其中ECOG0分和1分者占53.3%。中位化疗4个周期(2—12个周期),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2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14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15例,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14例。中位随访8个月(2~20个月),共有2例失访,11例存活,32例死亡。中位TTP8个月(1~19个月),中位OS9个月(2~20个月)。Cox回归分析显示OS的预测因素是ECOG评分,TTP的预测因素包括ECOG评分和化疗疗效。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血白细胞减低(73.3%)和消化道反应(71.1%),其次为周围神经毒性(11.1%)。结论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接受,但与传统化疗方案相比,生存期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对预测化疗疗效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5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化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与化疗疗效、化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与不同化疗方案、化疗前纤维蛋白原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男性患者化疗前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女性(P=0.001),ECOG 1分的患者化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ECOG 0分的患者(P=0.000、P=0.002)。化疗前有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153例患者化疗后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降低(P=0.004),在这部分人群中,疾病部分缓解(PR)组、疾病稳定(SD)组和疾病进展(PD)组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3、P=0.033)。总体人群化疗前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在PD组明显升高(P=0.016)。不同化疗方案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不相关(P=0.545)。高纤维蛋白原组、低纤维蛋白原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42天和204天,中位OS分别为317天和42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且两组患者中位PFS及中位OS在DP、TP和GP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ECOG 1分及纤维蛋白原升高是影响PFS和OS的独立因素。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变化与化疗疗效相关,高纤维蛋白原水平是预后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每周脂质体紫杉醇联合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9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2例患者采用每周脂质体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方案,B组57例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无疾病进展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体能状态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PFS、OS分别为22.0%、69.5%、6.4月和10.8月,B组分别为25.0%、67.9%、6.4月和10.4月,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Ⅰ~Ⅱ级胃肠道反应、Ⅰ~Ⅱ级和Ⅲ~Ⅳ级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均较A组严重(P均<0.05)。结论 每周脂质体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与传统的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相似,但前者患者的耐受性更好,可推荐作为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治疗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肿瘤组织β-微管蛋白-Ⅲ表达与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含紫杉醇方案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晚期胃癌肿瘤组织中β-微管蛋白-Ⅲ表达。依据β-微管蛋白-Ⅲ表达情况分为低表达组(30例)和高表达组(30例)。入选者均行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每2个周期评价1次疗效。随访并记录总生存期及肿瘤进展时间。结果 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患者客观反应率(RR)分别为 53.3 %(16/30)、36.7 %(11/30);总生存期(OS)分别为364、345 d;肿瘤进展时间(TTP)分别为198、146 d;低表达组RR率及TTP均优于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微管蛋白-Ⅲ可作为晚期胃癌含紫杉醇方案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β-微管蛋白-Ⅲ低表达的胃癌患者,可能是含紫杉醇化疗方案的优势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或长春瑞滨的两药方案对蒽环类或蒽环类联合紫杉醇辅助治疗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65例,给予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TX方案)和(或)卡培他滨联合长春瑞滨(NX方案)化疗,分析患者的疗效和生存情况.结果 35例患者接受TX方案化疗,30例患者接受NX方案化疗.全部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2~39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PFS)为6.8个月(95%CI6.1 ~7.6个月);中位总生存(OS)为25.2个月(95% CI 17.1~33.3个月).TX方案组客观有效率(RR)为37.2%(13/35),中位PFS为6.8个月,中位OS为25.2个月;NX方案组RR为33.3%(10/30),中位PFS为6.9个月,中位OS为21.0个月.两组RR、PFS及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或长春瑞滨的两药方案治疗蒽环类和紫杉醇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有较好的疾病控制率和生存获益,安全性良好,可作为晚期乳腺患者的一线解救治疗方案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屈怡帆  白莉 《现代肿瘤医学》2017,(15):2405-2409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以紫杉醇联合顺铂作为一线化疗方案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上述纳入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分化程度、肿瘤进展情况等一般资料,按1∶1的比例选取同期以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作为一线化疗方案的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配对.比较病例组(紫杉醇联合顺铂)和对照组(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一线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的差异.结果:病例组因食管癌及其相关疾病死亡26例,存活14例,一线化疗后进展27例.PFS 3~30.5个月,中位PFS 10.7个月.OS 2~31个月,中位OS 13个月.对照组因食管癌及其相关疾病死亡25例,存活15例,一线化疗后进展30例.PFS 2.9~47个月,中位PFS 12个月.OS 1~49个月,中位OS 10个月.两组患者PFS及OS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除临床分期和初治时远处转移器官数目外,一线化疗方案中紫杉醇联合顺铂与否也是影响两组患者P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相比,紫杉醇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显著,对于进展期食管癌患者来说是一个可供选择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血清中CEA、CA125及CA153的水平及其变化在不可测量病灶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在我院化疗的不可测量病灶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化疗前后血清中CEA、CA125及CA153的检测结果,分析3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及其变化与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纳入的81例患者中,54.32%(44/81)的患者3种肿瘤标志物处于正常水平(标志物阴性组),45.68%(37/81)的患者有1种或1种以上的标志物高于正常水平(标志物阳性组),标志物阴性组患者中位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9.0个月,显著长于标志物阳性组的9.8个月(P=0.007);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9个月 vs 37.7个月,P=0.06)。化疗后任一标志物下降Ⅱ度以上者的中位PFS显著长于下降Ⅰ度者(10.2个月vs 5.2个月,P=0.008)。结论 化疗前血清中CEA、CA125及CA153升高的不可测量病灶晚期乳腺癌的无进展生存期较短,化疗后任一标志物下降Ⅱ度以上可预测该类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获益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FOLFOX4静脉化疗联合伊立替康腹腔化疗对伴有恶性腹腔积液的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伴有中、大量恶性腹腔积液的晚期胃癌患者,先采用FOLFOX4方案静脉化疗,共4~6个周期。同时行腹腔置管引流,尽量放干腹腔积液,然后腹腔内注射药物伊立替康200mg,地塞米松10mg,多巴胺60mg,速尿40mg,1周后重复,共2~4次。观察腹腔积液控制情况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全组腹腔积液完全缓解率(cR)为18.8%(6/32),部分缓解率(PR)为46.9%(15/32),腹腔积液控制有效率(RR)为65.6%(21/32)。全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5个月,总生存期(0S)为9.2个月。主要不良反应是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及消化道反应。结论FOL—FOX4静脉化疗联合伊立替康腹腔化疗对伴有恶性腹腔积液的晚期胃癌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阿帕替尼在甲胎蛋白(AFP)阳性晚期胃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本院2009年9月至2017年1月的AFP阳性胃癌患者7例,均接受阿帕替尼,联合或不联合全身化疗,阿帕替尼具体剂量为250~850 mg/d。分别采用RECIST 1.1版与NCI CTC 4.0版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7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安全性,获PR 1例、SD 3例和PD 3例,有效率为 14.3%,疾病控制率为 57.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 4个月(95%CI:0~9.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7个月(95%CI:5.7~8.3个月)。7例患者中AFP下降5例。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蛋白尿、血小板减少及粒细胞减少等,主要为1~3级。除1例出现3级高血压停止用药外,其他患者的不良反应可控,耐受性良好。结论 阿帕替尼治疗AFP阳性晚期胃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控、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 1,FPN1)和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 1,DMT1)在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药物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行肝癌切除术后复发转移并接受化疗或索拉非尼治疗的HC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C癌组织中FPN1及DMT1的表达,分析其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药物疗效的关系。结果 27例HCC患者无完全缓解者,其中接受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16例,获部分缓解2例,疾病稳定2例,疾病控制率(DCR)为25.0%;接受索拉非尼治疗11例,部分缓解1例,疾病稳定 2例,疾病控制率为27.3%。全组患者中位PFS为5.4个月,中位OS为10.0个月。FPN1和DMT1在HCC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96% 和81.48%,FPN1及DMT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FPN1阳性患者的DCR为41.2%,中位PFS为6.7个月,中位OS为15.7个月,优于阴性患者的10.0%、1.8个月和8个月(P<0.05);DMT1 阳性患者的DCR为18.2%,中位PFS为3.2个月,中位OS为 9.3个月,低于阴性患者的60.0%、18.6个月和35.9个月(P<0.05)。结论 FPN1和DMT1在HCC中的表达可能受癌细胞分化程度影响,与晚期HCC患者药物治疗后的远期生存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LVD)和微血管密度(MVD)水平及两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2004年2月至2007年2月手术切除的68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分别采用D2-40和CD31标记胃癌组织中淋巴管和血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瘤周及瘤内D2 40、CD31表达情况并计算LVD和MVD,分析瘤周及瘤内LVD、MVD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脏器转移、TNM分期、性别、年龄、分化程度、Lauren分型及病理类型)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68例患者瘤内和瘤周LVD分别为(4.6±2.0)个和(8.2±3.5)个,瘤内和瘤周MVD分别为(46.3±16.5)个和(47.6±15.3)个;瘤周LVD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脏器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Lauren分型及病理类型均无关(P>0.05);瘤内LVD、瘤内及瘤周MVD与以上参数均无关(P>0.05);全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为48.6个月,其中瘤周低LVD者的中位OS为31.0个月,低于瘤周高LVD的43.0个月(P<0.05);瘤周高MVD者的中位OS为46.0个月,而瘤周低MVD者为48.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瘤周LVD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成为胃癌发展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D133、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和AT丰富结构域1A(ARID1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胃癌组织中CD133、SPARC和ARID1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CD133、SPARC和ARIDI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 7%(24/90)、72.2%(65/90)和30.0%(27/90)。3种蛋白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均无关,与TNM分期有关(P<0.05)。ARID1A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相关(P<0.05);CD133的表达与分化程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肿瘤原发部位有关(P<0.05);SPAR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脉管侵犯有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术后辅助化疗周期、ARID1A和SPARC的表达是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期(DFS)的独立因素,而TNM分期、术后辅助化疗周期及CD133的表达是影响总生存期(OS)的独立预后因素。CD133阳性表达者的中位DFS和OS分别为12个月和17个月,阴性表达者分别为41个月和5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ARC高表达者的中位DFS和OS分别为41个月和54个月,高于低表达者的10个月和2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ID1A阳性表达者的中位DFS和OS未达,阴性表达者分别为20个月和37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133、SPARC、ARID1A可能在胃癌的发生、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有助于判断预后,为胃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