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们说     
《家庭电子》2008,(5):41-41
“光能手机是个很好的愿望,但是就目前的技术来讲,完全靠手机这么小的面积。就想在太阳底下晒晒太阳充电、打电话.这还只能是个神话。”  相似文献   

2.
笔者调查发现,长虹今年出品的L138、A350两款手机在宣传中都被冠以“光能手机”的头衔。长虹官方网站上一篇宣传稿是这样描述光能手机的:“阳光、灯光、烛光、打火机光、自然光,只要有光就能充电,全面挣脱充电器的束缚,随时为手机提供源源不断的电量。”而在一些销售长虹光能手机的网站和电视直销广告中,这一点更是被强化成了“有光就有一切”。可是,专家却认为这“根本不现实”。[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近日,得知某公司推出了可以使用光能为手机锂电池充电的手机,并且这家公司还是家本土企业,这让笔者在国产手机尚处于不利局面的今天稍感些许安慰,我们的国产手机厂商还在努力前行,并且不是盲目跟风,而是有了自己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英国沃里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最近研发出一种新型太阳能设备,它在较暗的光线下也能产生足够的电压为锂离子电池充电,今后或可用于手机和电子书等移动设备,即便在室内等光线较暗的地方也能为设备持续  相似文献   

5.
李志宇 《通信世界》2007,(18A):13-13
近日,得知某公司推出了可以使用光能为手机锂电池充电的手机,并且这家公司还是家本土企业,这让笔者在国产手机尚处于不利局面的今天稍感些许安慰,我们的国产手机厂商还在努力前行,并且不是盲目跟风,而是有了自己前进的方向。首先,这是国产手机厂商做出的创新举措。在终端市场纷纷被国外手机巨头瓜分的今天,  相似文献   

6.
在户外,为解决数码产品续航,待机问题,设计一款多功能太阳能移动电源,使用典型芯片和常用元件设计控制电路,将太阳能充电和手摇充电合为一体。单晶硅太阳能PV板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经直一直流变换电路,在标准USB口输出DC5V,实现太阳能充电。手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经交一直流变换电路后稳压输出,实现手摇充电。选用LM2575代替传统三端集成稳压芯片设计稳压电路,经过电路调试和实验,太阳能和手摇模块均可供手机及其他5V数码产品充电,充电可靠,成本低,体积小,另外增加照明和电量指示等辅助功能,更加实用。  相似文献   

7.
魏秉国 《通信技术》2008,41(6):167-169
手机电池的充电过程是手机使用,设计中应考虑的重要环节,在该过程中实施智能化控制,对延长手机的待机时间、延缓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文中结合手机电池充电的典型电路,对手机电池常见的平滑直流充电、带续流功能的平滑直流充电、PWM脉冲宽度调制充电等方式中涉及到的快充、慢充、饱和识别的智能化控制作了理论上的论述和剖析,对进一步优化手机充电电路有较强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手机市场新宠迭出、外资品牌尽显风流的态势下,恒基伟业以创新技术和理念推出了震撼世界通信市场的全球首部光能手机,这不仅标志着手机产业的发展叩开"光能时代"的大门,同时也意味着以恒基伟业为代表的国产品牌,走上了与国外品牌比肩、引领潮流的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9.
给手机充电,既可直接带机充电,又可只给电池充电;既可通过座式充电器充电,又可通过简易做行)充电器充电。那么,到底选择哪种方式,哪种充电器充电,方能达到既充满电又不影响电池及手机的寿命呢?使用简易充电器直接带机充电,虽然使用了手机内的存贮电装置,使其在充电过程中微微发热,但不会影响手机的使用寿命。换言之,直接带机充电对手机没有负面影响,但这必须在原装配置的基础上才能够保证。如果使用不相匹配的其他类型的充电器给手机直接充电,对电池和手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严重的还会“充毁”电池和机头。就目前任…  相似文献   

10.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手机一般配有简易充电器,有的也配有座充。由于两者存在价格差,不少用户就只要求配简易充电器。当手机电池需要充电时,就把电池装在手机上,用简易充电器进行充电,但从笔者的实际维修经验看,这样做有可能引起手机故障。由简易充电导致的故障通常表现为手机不能充电,严重影响手机正常使用,甚至可能导致无法开机。既然手机生产厂家保留手机简易充电功能,应该有一定  相似文献   

11.
1.要给手机电池充电,必须在手机出现低压告警或自动关机时,才能进行充电,并保证手机电池在充电前完全放电。2.充电时要根据不同机型的要求,保证足够的充电时间。3.充电时不要开机。4.要选择一个好的充电系统,这样可以避免过度充电。过度充电  相似文献   

12.
技术动态     
新型太阳能设备可在较暗光线下为电池充电英国沃里克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最近使用有机材料开发出了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它在接受光线照射后能够产生7伏特的电压,而现在许多电子设备中所用的锂离子电池充电所需电压在4伏特左右,这种充电设备完全能够达到为锂离子电池充电的要求。实验显示,这种充电设备即便是在光线较暗的地方,或者甚至是有部分阴影的情况下,也能够发挥出充电功能。  相似文献   

13.
<正>7月29日讯,美国高通公司今日宣布研发出了手机无线充电的新技术,该技术可以解决金属机身手机充电的问题。智能手机的无线充电技术现在已不算新鲜,但由于技术原因,目前很多主流的无线充电技术标准中,都不支持为金属机身的手机充电,因为无线充电技术使用的充电装置是利用电磁感应技术对金属部件进行加热从而进行充电的,这就与手机的金属机身外壳形成了冲突。  相似文献   

14.
一台波导S1500手机不充电并且充电时提示“温度太低”。 于是拿电池对手机进行充电试机,充电不到半分钟手机提示 “温度太低”后停止充电。更换充电器与电池试机,故障依旧,问 题出在手机上。将手机拆开进行检查,手机的主板很干净,未发 现异常的地方,怀疑多模电源IC(TWL3011)虚焊造成,进行补焊 以确保接触良好,对手机进行充电试机,故障依旧,因为此前曾 遇见过此故障但当时未曾修复,一时想不出别的办法,因此对 涉及到充电电路有关的元器件进行更换(采用替换法),先后更 换充电管、充电控制管,但还是未能解决问题。经过进一步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传统生活已经被各种电子产品所颠覆,其中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等电池供电的消费类电子设备的不断深入每个人的生活,导致家里到处充斥着大量不同的充电器和成捆的电线.因此,以无线方式给手机充电的概念应运而生,现在市面上部分高端手机已经可以支持无线充电,但此项技术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本文就简单介绍了无线充电的相关概念和发展情况,分析了无线充电的各种方式,介绍了其指标和各种标准,最后对无线充电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种基于太阳能自动跟踪的可逆变无线充电系统。系统实时自动追踪太阳光线保持接收能量始终最大,并且将能量经逆变器和无线充电模块给电器进行充电。系统的双轴跟踪策略实现了对太阳能的高效利用,无线充电模块是对新型充电方式的一种新的探索。实验表明,四象限光电探测器可以实时准确地检测出当前太阳光线角度,双轴机械结构可以迅速地驱动太阳能电池板运动至指定位置,逆变器最大输出功率达到1 000 W,无线充电模块可以快速高效地对小功率电器进行无线充电。  相似文献   

17.
<正> COMO 25000MK Ⅱ型无绳电话机是日产中功率全双工调频通信设备,其主、手机通话距离为2~4km。该机电原理图刊于本刊1997年4期中心插页,系作者维修此型机时所测绘。 现将其主要工作原理简介如下。 1.充电状态 当手机不使用时,将手机置于主机的充电座上,主机中由VT8及外围元件构成的恒流充电器给手机内镍镉电池充电,由D17指示正在进行充电。 2.等待状态 当手机开关SW1置于等待状态(ON)时,  相似文献   

18.
手机通信时因电池电量不足而突然关机会给手机用户带来不便,而研究发现人体与环境之间总是存在温差,因此可利用温差电技术实现为手机随时补充能量.在介绍温差电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设计手机体温充电系统.利用半导体材料制作热电偶,通过串联形成热电堆,再进行串并联构成温差电池组,经升压稳压电路后,该模块满足手机充电要求.并研究了工艺,最后通过试验测试温差电池组和升压稳压电路,结果显示升压稳压电路的充电启动电压为0.911 V,电流为70mA,当半导体温差电池串并联的等效内阻和负载电阻匹配时输出功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LED光能利用率,设计了一种自由曲面的全内反射(TIR)透镜。根据LED的光能分布特点,通过控制光线路径得到TIR透镜折射面和反射面轮廓曲线上的离散点,利用插值得到样条曲线,再经旋转360°得到TIR透镜的模型。利用Tracepro软件对经TIR透镜的光线进行追迹,根据光能利用率要求优化透镜结构,得到在保持透镜小尺寸的同时,光能利用率为95.26%,光束的发散角控制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20.
随着手机普及率上升,手机万能充电器随之产生,并且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由于万能充电器对不同手机充电时间明显不同,而且充电速度比手机专用充电器慢很多,通常5个小时以上才能很好充满,这给人们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如果充电时间短,电池就无法充满:而充电时间过长,对手机电池的损害也是“致命”的。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智能定时充电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