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特利加压素对重型肝炎合并2型肝肾综合征患者肝肾功能指标、血浆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72例重型肝炎合并2型肝肾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2组均给予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预防感染、护肝、利尿、限制钠摄入、补充白蛋白等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特利加压素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静滴,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肾素、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前列腺素I_2(PGI_2)、血栓素A_2(TXA_2)水平和24 h尿蛋白、尿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ALT、AST、TBil、SCr、BUN、CysC、肾素、NO、ET、TXA_2和尿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ALB、PGI_2水平和PTA、尿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特利加压素可以有效治疗重型肝炎合并2型肝肾综合征,改善肝肾功能指标,可能与有效调节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胃苓散加味辅助人工肝治疗急性重型肝炎肝肾综合征(肝气郁结、水湿中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急性重型肝炎肝肾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予人工肝治疗,观察组在人工肝等治疗的基础上辅助胃苓散加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24 h尿量,Na+、K+水平。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ALT、TBI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ALB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ALT、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BUN、Scr、CysC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24 h尿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BUN、Scr、Cys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4 h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Na+、K+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常规西医疗法联合疏肝健脾利水方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确诊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疏肝健脾利水方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肝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白蛋白(AL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或升高更明显(P均0.05);治疗后对照组血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组Cr、BUN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疏肝健脾利水方辅助治疗肝硬化腹水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肾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柔肝补血中药治疗酒精性肝硬化伴门脉高压性腹水疗效及对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110例酒精性肝硬化伴门脉高压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5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柔肝补血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差值、腹围差值、24 h尿量差值、中医证候积分、门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主干血流速度、脾静脉内径、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ET-1及VEGF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体质量、腹围及24 h尿量差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腹胀、纳呆、身目黄染、乏力、口燥心烦及舌绛津少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门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主干血流速度、脾静脉内径、ALT、TBil、ET-1及VEGF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ALB和PTA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肝补血中药治疗酒精性肝硬化伴门脉高压性腹水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并有助于调节ET-1和VEGF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合生脉散加减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相关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相关黄疸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合生脉散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TBil、DBil、ALT及AST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血清中TBil、DBil、ALT及AST含量均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相关黄疸采用血府逐瘀汤合生脉散加减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促进患者肝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伏立康唑与氟康唑治疗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将86例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氟康唑治疗,观察组给予伏立康唑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P、ALP及GGT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TBil则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2组间各项肝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BUN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SCr水平明显升高(P0.05),BUN/SCr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BUN及S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BUN/SCr则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BUN/SCr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伏立康唑治疗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患者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实脾饮联合四君子汤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脾虚水停证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保肝、利尿、抗病毒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中药汤剂实脾饮合四君子汤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腹围、体重和24h尿量,以及TBil、ALB、ALT、AST水平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积分、腹围、体重、24h尿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Bil、ALB、ALT和AST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脾饮联合四君子汤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脾虚水停证临床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诊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Child–Pugh积分、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ALT、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个月后ALT、TBil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12个月两组患者的ALT、TBil较治疗6个月有所下降,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Child–Pugh积分、血清HBV–DNA、PTA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YMDD变异株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YMDD变异株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LT、TBil、ALB、PTA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HBV DNA转阴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YMDD变异株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芪颗粒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和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及白细胞诱素-1 (Lkn-1)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颗粒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GM-CSF、IGF-Ⅱ、Lkn-1、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记录患者水肿消退、血沉恢复、血压恢复、尿常规恢复及补体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30%、73.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GM-CSF、IGF-Ⅱ及Lkn-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GM-CSF、IGF-Ⅱ及Lkn-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UN、SCr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BUN、SCr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水肿消退、血沉恢复、血压恢复、尿常规恢复及补体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证患者治疗中使用参芪颗粒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清GM-CSF、IGF-Ⅱ及Lkn-1和肾功能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