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刘丁  葛宇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6):45-47
随着食品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加,对涉及食品安全的各类信息摄取加大,其中一项就是预包装食品标签。食品标签是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的重要载体,是食品销售的必要条件,也是消费者了解产品信息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消费产品的认知。2009年6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条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第四十二条规定了预包装食品标签应当标明的内容,《GB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以下简称为"新版标准")基于此环境下修改颁布,已于2012年4月20日实施。本文笔者对新老标准进行解读比较,同时对市售的120批次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通过调查,就常见的食品标签问题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2.
预包装食品标签是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的载体,做好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既是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食品安全科学管理的需求。自《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实施以来,有关标签标示上的问题不断,本文通过对常见标示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给出了规范措施及建议,希望能对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的规范化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食品科学》2004,25(11):290-290
在食品市场上,一些食品标签上随意标示着营养元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这种现象不久将得到规范。 为改变食品标签的混乱状况,保证食品安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修订发布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以及《预包装特殊膳用食品标签通则》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为了与裸  相似文献   

4.
预包装食品标签作为食品信息的载体,是消费者获取食品信息的直接途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食品标签均有标示要求,本文就标签标示举报投诉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一些建议。企业应通过举报投诉案例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学习,纠正错误。监管部门应通过案例分析标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企业标签正确标示的引导,督促其学习、更正,共同提高标签规范性,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消费者、生产企业和质监部门的重视。食品安全并不仅仅是指食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其包装材料、包装方法也是食品安全不可或缺的因素,食品的包装标签更是不容忽视。但是,对于产品标示信息是否与实际相符,标明的内容能否满足国家法规、标准及实际应用的要求,是否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产品信息,是否便于消费者选购等诸多问题往往被忽视,特别是食品标签缺印、漏印、涂抹或标错等现象时有发生,而消费者对食品标签上标注的信息不理解、不明白也对选购食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了解目前中国市场婴儿配方食品标签上能量和营养成分含量标示方式、标示值允许误差的现状,为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13432《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本次以婴儿配方乳粉为调查对象,选择市售21种不同品牌的婴儿配方乳粉,记录能量和营养成分标示方法,应用国标方法对其能量和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与标示值进行比较;同时查阅国际文献,探讨国外管理措施。结果 共对21份样品中能量、30个必需营养成分及5个可选择性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和比较,发现用具体数值的方式标示能量和营养成分含量,并将允许误差范围设定为≥80%符合我国实际和国际惯例。结论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标准的修订中,拟采用本次研究结果,修订我国相关标示要求。  相似文献   

7.
世界各国的食品标签法规标准不尽相同,本文概述了食品法典委员会和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食品标签法规标准,比较了它们与中国食品标签法规标准的异同点,包括标准覆盖范围、食品添加剂标示、致敏原标示和食品标签声称用语规范等,并对这些异同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食品标签作为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的重要载体,具有引导消费者选购食品的作用,是食品中易于知晓的一种直观质量特性,同时也是联系食品企业、消费者及政府监管部门的重要纽带。但一直以来食品标签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和追求食品品质的情况下,需要充分利用和发挥食品标签的功能,并以食品标签为切入点,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控制,全面提高食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食品标签的功能,指出食品标签是联系食品企业、消费者和政府质量监督机构的重要纽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食品标签标准,有效利用和发挥标签功能对敦促食品企业履行标签承诺,确保食品安全质量,对促进消费者运用标签信息参与社会监督,加强政府质量监督机构提高对食品安全质量的监控力度均具有重要作用.提出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一个有助于促进我国食品安全质量全面提升的"食品安全质量联盟"以及食品企业、消费者、政府质量监督机构三者肩负的重任和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食品标签的信息表达作用充分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但如果食品标签标识的信息不完整、不明确或有虚假标识,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通过对食品标签进行合理的政府规制,实施严格的法制监管,便能规范食品标签的内容标示,从而帮助消费者购买到与自己诉求相符的食品。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各项法律法规较于发达国家起步晚,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食品安全问题高发的阶段,并进行了有效的政府规制。因此对我国食品标签规制进行对比研究完善我国食  相似文献   

11.
龚亭亭 《食品与机械》2015,31(5):270-273
中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犯罪防治还存在两个问题,即有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罚对犯罪嫌疑人震慑力不足,以及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严重缺失问题。为了有效根治日趋严重的食品安全犯罪问题,应当在考察国外防治食品安全犯罪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加强有关防治食品安全犯罪方面的刑事立法工作,加大刑罚力度,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缺陷食品召回制度,并尽快完善监管和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2.
伍建海 《食品与机械》2015,31(6):264-266
中国的旅游食品安全管理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法律体系,并具有相应的行政管理机关,初步形成了完整的旅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然而,由于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旅游食品安全管理自身的特点,中国的旅游食品安全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普通食品安全管理和旅游食品安全管理两方面解决这些问题,达成完善旅游食品安全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食品召回法律制度的中外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清  关嘉义 《食品与机械》2018,34(10):63-66
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基于中外对比的视角,总结中国食品召回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美国、加拿大、日本食品召回法律制度的有益经验,为中国食品召回制度的完善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食品安全背景进行了认真分析,系统地阐述了我国64年来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的5个发展过程,论述了食品安全立法繁荣的原因,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10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与中国安全食品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李新生 《食品科学》2003,24(8):250-255
阐述了食品安全和安全食品的概念,讨论了安全食品分级分类,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安全食品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中国安全食品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食品供应链的安全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事关社会稳定和公众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结合食品供应链的内涵和特性介绍了食品供应链,分析了我国食品供应链存在监管不到位、源头安全隐患大、食品生产企业内控不严、流通环节安全控制薄弱和侧重事后处理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政府监管策略、强化事前和事中控制、引入生产者责任延伸、加大食品检测力度、构筑全程安全保障体系和加强食品安全应急预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多仅用于评价食品是否合格,其应用范围具有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在对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本身进行研究的同时,对其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全方位应用于食品安全监管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全面实现其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撑作用,有效提高其应有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食用香精香料作为食品工业一种重要原料,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该文论述食用香精香料功能、香精香料安全性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展望如何严控食用香精香料安全性及今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韩晋  杨彤彤  阚颖 《食品与机械》2017,33(10):81-83,139
经营者食品安全犯罪是当前食品安全领域刑事立法打击的主要对象。从法理分析的角度,相关规定并没有充分反映食品安全犯罪行为日益普遍化,对公众安全的危害日益严重化的现实,存在打击主体过于狭窄、量刑过轻且罚金刑运用刻板等一系列缺陷。有必要针对经营者食品安全犯罪日益演变成危害公共安全类型犯罪的根本属性,在立法上采取扩大经营者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规制范围、从严量刑以及采取更为灵活的罚金刑制度等针对性的完善措施,使其更好地发挥其保护公众食品安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完善食品相关法律制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成为当务之急. 分析我国食品召回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食品召回相关法律法规上位法与下位法、新法与旧法有冲突;食品召回主体范围过窄;食品召回监管部门不明确,责令召回执法力度不足;企业诚信体系不完善,企业违法成本过低. 建议进一步完善食品召回的法律制度体系;扩大食品召回主体的范围;建立和健全食品企业信用法律制度;提高召回违法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