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了解创伤患者创面标本肠杆菌科细菌分布与耐药性变迁。方法收集2012-2016年医院各科患者伤口标本分离出肠杆菌科细菌1 757株,采用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鉴定并测定MIC,结果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断。WHONET5.6和SPSS20.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创伤患者创面标本分离肠杆菌科细菌以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占58.61%、21.48%和7.25%;其对头孢唑林、四环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头孢呋辛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等耐药率较低;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氨基糖甙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下降趋势(P<0.05);对头孢唑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头霉素类及含酶抑制剂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创伤患者创面感染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快速上升,得到了一定控制,但对部分常用抗菌药物仍现上升趋势,应继续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创面与中段尿标本中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差异,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6月临床创面分泌物与中段尿标本中分离出的448株肠杆菌科细菌进行对比分析,病原菌鉴定采用VITEK-32微生物分析系统,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统计应用SPSS19.0软件。结果创面264株与中段尿标本中184株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唑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3.77%、11.41%、9.40%、0.47%、0.28%;中段尿标本耐药率明显高于创口分泌物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道感染的中段尿标本中检出的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明显高于创面感染,因此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防止耐药性快速上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医院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动态趋势,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出的2437株病原菌,应用细菌鉴定仪及药敏板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检出肠杆菌科细菌1190株,占48.83%,其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耐药率为0~8.65%,而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耐药率为>70.00%,其中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2009、2011年各年的耐药率均>90.00%.结论 医院肠杆菌科细菌的检出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作为经验性治疗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重症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趋势。方法采用VITEK-2Compact自动化微生物分析系统对2008-2010年医院感染患者送检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耐药性检测,并用Cox-Staurt趋势检验分析耐药趋势。结果 2008-2010年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为18.78%,为检出细菌首位,且呈上升趋势,其主要分布在干部保健特诊科、重症医学科、血液科;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唑林、头孢替坦、氨苄西林的总耐药率>70.0%,对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氨曲南的总耐药率<30.0%;Cox-Staurt趋势检验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头孢替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而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氨曲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无上升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院感染越来越严重,应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监测深圳地区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MicroScan40/96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数据分析采用MicroScan Labpro2.4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71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2.1%、42.7%和6.5%;未检出耐亚胺培南的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对测试抗菌药物敏感率较高的有阿米卡星94.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3.0%;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分别为81.0%和80.5%;阴沟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在81.5%~91.0%;奇异变形菌和褪色沙雷菌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均>85.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93.0%,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和妥布霉素的敏感宰>82.5%;未检出耐亚胺培南的鲍氏不动杆菌,鲍氏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分别80.5%和74.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抗菌活性较高的有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和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分别为83.0%和78.0%,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敏感率有逐年降低的趋势.结论 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仍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多药耐药的鲍氏不动杆菌不断增加,肠杆菌科细菌呈示较高的多药耐药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也逐年增加,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6年3月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感染患者107例痰液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13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85株占75.2%;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主要革兰阴性菌,分别占23.0%、16.8%和13.3%,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林耐药率>70.0%;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等耐药率<10.0%;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头孢吡肟等耐药率<20.0%;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耐药率<20.0%。结论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感染患者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现象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7.
包东武  杨增茹  范泽旭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8):900-901,1024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不同标本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差异,为临床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对我院2002年元月至2004年7月临床分离的263株大肠埃希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判断标准按.NCCIS2000年版进行。结果: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3%和0;对头孢3代和4代抗生素、头霉素类、氨曲南、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耐药率为8.7%-21.3%;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的耐药率为61.6%-83.3%;痰标本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血液和尿液及其他标本的分离株。结论: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的耐药性较高;对头孢3代和4代抗生素、头霉素类、氨曲南、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耐药性较低;目前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不同标本中大肠埃希菌对同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近5年检出的常见细菌及其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09—2013年ICU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细菌,对其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009—2013年ICU共分离细菌1 196株,居前5位的细菌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9.60%、14.38%、12.21%、12.21%、11.37%。2009—2013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和利福平耐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均P<0.05), 5年未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均P<0.05),2009—2012年亚胺培南耐药率为32.26%~46.43%,2013年为16.00%;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均呈下降趋势(均P<0.05), 2009—2011年阿米卡星耐药率均>80%,2013年则为10.53%,5年间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80%)。2009—2013年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林、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和氨曲南等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均P<0.05)。结论该院ICU常见感染细菌对部分抗菌药物耐药性呈下降趋势,可能与国家政策的出台和医院的管理有关, 建议继续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细菌耐药性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分离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5年3月-2008年12月临床分离的所有肠杆菌科细菌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法,按照美国NCCLS规定标准进行判断.结果 380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154株,肺炎克雷伯菌143株,阴沟肠杆菌38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占100.0%,对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占100.0%,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分别为89.0%、76.0%;阴沟肠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仅为2.63%,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0. 结论 3种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都呈上升趋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加强医院病原菌耐药性的连续监测尤为重要,目前,亚胺培南仍是治疗肠杆菌科细菌最有效的抗菌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医院2011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11年痰标本检出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1-12月检验科住院部患者的1471份痰标本,培养分离出369株病原菌;下呼吸道感染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7.2%,其次是真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28.2%和13.6%;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无耐药菌株出现,其次对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有较好的敏感性;鲍氏不动杆菌仅对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敏感性较好,敏感率为82.1%,其次为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米诺环素,敏感率分别为53.9%、46.2%和43.6%;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较严重,仅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有较好的敏感性,敏感率分别为85.1%、61.2%、59.7%;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100.0%,无耐药菌株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除对万古霉素完全敏感外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敏感性较好为72.0%,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耐药性严重;肺炎链球菌除对万古霉素完全敏感外对左氧氟沙星有较高的敏感性,敏感率为96.0%,其他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80.0%.结论 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多药耐药情况严重;真菌感染有上升趋势,临床应加强微生物学检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6年3月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感染患者107例痰液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13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85株占75.2%;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主要革兰阴性菌,分别占23.0%、16.8%和13.3%,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林耐药率>70.0%;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等耐药率<10.0%;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头孢吡肟等耐药率<20.0%;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耐药率<20.0%。结论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感染患者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现象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产气肠杆菌临床分布特点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WHONET5软件统计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分离的产气肠杆菌临床分布和耐药率.结果 4年内共分离到产气肠杆菌459株,其中2008-2011年分别检出108、101、130、120株;病原菌主要来源于住院患者的痰液213株占46.4%、胆汁70株占15.3%、血液51株占11.1%、尿液50株占10.9%;4年耐药监测显示,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在2.0%~7.9%,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头孢类抗菌药物除头孢唑林耐药率较高约90.0%外,其他如头孢替坦、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耐药率由最高的55.5%下降至最低28.5%,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复合制剂耐药率也由最高70.2%下降至最低21.1%,同时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等药物的耐药率亦呈下降趋势,最高30.4%,最低为0,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约30.0%,保持相对稳定.结论 4年产气肠杆菌对头孢菌类、氨基糖苷类、复合制剂等药物的耐药率有所降低,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说明细菌耐药性存在动态的变化,及时对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适应证,可减少或延缓耐药菌株的播散.  相似文献   

13.
阴沟肠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医院近3年来阴沟肠杆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对医院各类标本进行分离培养,用英国先德半自动细菌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主要标本来源为痰、尿液和其他分泌物;对阴沟肠杆菌保持较强的抗菌活性而耐药率<32%的抗菌药物有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西丁、氨苄西林及头孢唑林对阴沟肠杆菌无效;阴沟肠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氯霉素、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呈显著上升趋势,3年间增加了>20.0%.结论 阴沟肠杆菌是一种多药耐药且耐药性较高的细菌,为及时有效控制阴沟肠杆菌感染,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地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血液中肠杆菌科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变化,了解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8年12月从医院患者血液标本中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使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的鉴定,采用K-B法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进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自血液中分离到肠杆菌科细菌344株,大肠埃希菌175株(50.9%),肺炎克雷伯菌120株(34.9%),阴沟肠杆菌39株(11.3%),奇异变形菌10株(2.9%),肠杆菌科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15.1%,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为16.0%、16.7%和10.3%,奇异变形菌全部敏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从2005年的9.1%和8.0%上升至2008年的22.7%和21.6%;阴沟肠杆菌耐药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血液中检出肠杆菌科细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但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08年上半年全院细菌耐药率的特点。方法对2008年上半年本院细菌培养标本进行总结,对其常见菌细菌耐药率进行分类,用秩和比法(RSR)进行细菌耐药率分析。结果2008年上半年本院革蓝氏阴性细菌药物耐药率的排列次序为:头孢哌酮-舒巴坦、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氨曲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西叮、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呋辛脂、头孢呋辛、头孢唑啉和氨苄西林;2008年上半年本院革蓝氏阳性细菌药物耐药率的排列次序为: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呋喃妥因、利福平、莫昔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苯唑西林、氯洁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和青霉素G。结论对于革蓝氏阴性菌可供使用的药物是: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和妥布霉素;对于革蓝氏阳性菌可供使用的药物是: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呋喃妥因、利福平和莫昔沙星。  相似文献   

16.
湖北地区三级医院儿童感染克雷伯菌属的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2003~2007年湖北地区三级医院儿童感染克雷伯菌属细菌的耐药性变迁,为儿科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HONET4-5软件对2454株克雷伯菌属细菌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湖北地区儿童组克雷伯菌属细菌的耐药率低于成人组,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多呈上升趋势;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93.0%~97.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最高,为100.0%;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有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41.0%~66.0%);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5.0%~20.0%)。结论结合儿童的生理特点,应采取有效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耐药菌的产生与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7.
谢朝云    熊芸  孙静  杨忠玲  胡阳 《现代预防医学》2015,(21):3942-3945
摘要:目的 比较本院NICU与ICU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年6月-2014年12月NICU与ICU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258株进行比较,药敏试验K-B纸片法,应用SPss20.0统计分析。结果 NICU与ICU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出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四环素、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及头孢哌酮等的耐药率分别为78.42%、61.06%、54.99%、56.88%、97.09%、65.78%、69.08%、66.52%和58.60%;对比NICU与ICU感染性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在28种抗菌药物中有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呋辛、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奈替米星、氯霉素、米诺环素及氨苄西林/舒巴坦等13种抗菌药物ICU与非ICU耐药率分别为17.81%,78.13%;45.00%,58.93%;30.77%,50.86%;0.00%,10.31%;52.63%,72.00%;33.33%,68.57%;27.50%,44.92%;26.83%,43.75%;21.95%,46.34%;0.00%,28.57%;23.08%,46.48%;25.00%,42.31%;50.00%,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CU与ICU感染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已较严重,NICU感染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情况远较ICU低,根据不同重症监护病房的耐药特点选择抗菌药物,同时提高微生物送检率,尽可能参照药敏资料,规范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加强对NICU与ICU感染相关感染因素的目标性监测。  相似文献   

18.
阴沟肠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Microscan Autoscan-4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做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及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结果判断参照CLSI 2010年标准。结果阴沟肠杆菌主要分布于骨科占17.9%,其次为耳鼻喉科占11.6%,神经外科占10.5%;标本分布以分泌物分离最多占24.2%,其次为痰液、脓液,分别占23.2%、13.2%;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在027.4%,对头孢西丁、头孢唑林的耐药率>90.0%。结论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伤口及呼吸道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仍是控制阴沟肠杆菌耐药的关键,选择抗菌药物要以药敏结果为依据;密切关注阴沟肠杆菌耐药的发展,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遏制该菌引起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神经外科与非神经外科患者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耐药差异,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于2011年6月-2014年4月从外科系统住院患者中分离出721株肠杆菌科细菌,其中181株来自神经外科,540株来自非神经外科,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0.28%、8.32%、0.42%、9.15%;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耐药率神经外科与非神经外科分别为19.50%与11.89%、14.67%与6.18%、47.51%与30.24%、1.45%与0、50.74%与3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感染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快速上升,尤以神经外科严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医院2009 2011年胆汁培养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的特点,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接受胆道手术治疗患者,于术中或ERCP治疗所取胆汁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2009-2011年共分离病原菌72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97株占68.74%,革兰阳性球菌179株占24.76%,真菌47株,占6.50%;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3.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耐药率<15.00%;铜绿假单胞菌除美罗培南外,对其他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30.00%,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敏感性较好,3年对各种药物的敏感性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胆道感染3年细菌种类及耐药性变化不大,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阳性肠球菌属为辅,碳青酶烯类、氨基糖苷类、头霉素类、β-内酰胺酶酶抑制剂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具有较高抗菌活性;对胆道感染细菌的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仍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