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耿凌云 《中国医刊》2010,45(1):39-41
睡眠呼吸障碍(SDB)是指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呼吸障碍,包括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低通气综合征、上气道阻力综合征(UARS)、慢性肺部及神经肌肉疾病引起的有关睡眠呼吸障碍等,与成人相同,儿童睡眠呼吸暂停也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和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MSA),其中以OSA最常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呼吸频率对兔心率变异(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频谱成分的影响和排除方法。方法:建立兔控制呼吸模型,用SKY-A4生理记录仪记录不同呼吸频率(40、50、60次/min)时心电、呼吸波形,使用HRV & BRS2.0分析软件,分析呼吸频率对高频峰位置的影响,使用传统HRV(traditional heart rate variability,tHRV)和校正HRV(enhanced heart rate variability,eHRV)2种方法分析呼吸频率对HRV频谱成分的影响,比较不同方法分析结果。结果:(1)50次/min呼吸时呼吸峰在低频(low fre-quency,LF)与高频(high frequency,HF)交界处,减低呼吸频率(40次/min)呼吸峰左移至低频段,加快呼吸频率(60次/min)呼吸峰右移完全在高频段;(2)tHRV分析示:呼吸频率对总功率(total power,TP)无明显影响,对LF、LFnorm、HF、HFnorm影响具有显著性,两两比较,与基础呼吸频率50次/min相比,60次/min使HF增大(P=0.179),HFnorm增大(P=0.011),LF减小(P=0.04),LFnorm减小(P=0.001),LF/HF减小(P=0.028);40次/min使HF、HFnorm减小,LF、LFnorm增大、LF/HF增大;(3)eHRV分析示:与呼吸频率50次/min相比,40次/min与60次/min呼吸时,LF、LFnorm、HF、HFnorm、LF/HF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呼吸频率减慢可使高频峰移至低频段致HF减小,LF增大,LF/HF增大的假象,用eHRV分析方法可排除此影响。  相似文献   

3.
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SDB)主要包括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 hypoventiaton syndrome,SAHS)、上气道阻力综合征、慢性肺部及神经肌肉疾病引起的有关睡眠呼吸障碍。SAHS可分为阻塞性(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OSAHS)、中枢性(CSAS)及混合性(MSAS)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李志国 《中外医疗》2012,31(19):50-50
目的为了分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与各种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的324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的患者的临床因素如体重、伴随疾病、治疗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果87.0%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患者是体质指数超重者及肥胖者。87.7%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患者有慢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等鼻咽部相关疾病。61.1%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患者有心脑血管疾病,78.4%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患者经过治疗是有效的。结论肥胖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的易感因素之一,鼻咽部疾病也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的易感因素之一,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量运动,基础疾病的治疗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正确评价有创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解立新)睡眠呼吸障碍的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策略(韩芳)新的机械通气模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朱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策略(梁宗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呼吸支持进展(彭劲民)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呼吸训练对人体的心血管反应有各自的特点,我们通过对运用不同的呼吸方法:顺呼吸(呼吸1)、猛吸快呼(呼吸2)、吸-停-呼(呼吸3)、吸-呼-停(呼吸4)进行训练,同时监测其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并与其静息状态时的心率、血压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  相似文献   

7.
陈新  陈瑞  许睿  刘杰  于化鹏 《当代医学》2011,17(31):1-3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肺损伤(ALI)早期气体交换和呼吸应答的影响。方法 40例早期ALI患者,分为无创正压通气组(NIPPV)和控制性高浓度氧疗组。在入选时和入选后2、12、24、48、72h连续记录并计算气体交换和呼吸应答的各项生理参数。结果 NIPPV组与氧疗组比较,氧合指数(OI)明显升高(P〈0.05~0.001),呼吸频率(RR)和浅快呼吸指数(f/VT)明显降低(P〈0.05~0.001),分钟通气量(VE)显著降低(P〈0.05),平均吸气流速(VT/Ti)和气道阻力(Raw)显著降低(P〈0.05~0.001),生理死腔与潮气量之比(VD/VT)显著降低(P〈0.01~0.001)。两组间潮气量(VT)、吸气时间占呼吸周期比值(Ti/Ttot)、动态顺应性(Cdyn)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LI早期应用NIPPV可显著改善ALI患者气体交换和呼吸应答方式,纠正低氧血症,缓解呼吸窘迫,降低了患者的通气需求和中枢驱动。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日凤  翟翠红 《广西医学》2009,31(5):680-68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锻炼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7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共2周。观察呼吸锻炼前后肺功能改善状况。结果呼吸功能锻炼后,重度组用力肺活量(FVC)、呼出全部气体所需时间(EFr)明显改善(P〈0.01);中度组FVC、呼气流速峰值(PEF)、EFT指标有所改善(P〈0.01),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明显改善(P〈0.05)。结论呼吸功能锻炼能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关系。方法测定并分析82例OSAS患者中43例糖耐量减低(IGT)患者(IGT组)和39例非IGT患者(非IGT组)的睡眠呼吸监测指标和体重指数(BMI),探讨糖耐量减低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相关性。结果IGT组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于非IGT组;最低脉氧饱和度(Lspo2)低于非IGT组;IGT组的体重指数明显高于非IGT组。结论糖耐量减低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全身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包括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entral sleep apnea syndrome)、睡眠低通气综合征(sleep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等。  相似文献   

11.
肥胖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建红  蔡保芳 《广西医学》1998,20(5):837-839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指:口鼻气流停止10秒以上的呼吸暂停,在夜间7小时睡眠中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超过每小时5次以上(1)。SAS分三种类型:阻塞型、中枢型、混合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指在睡眠呼吸...  相似文献   

12.
PTT与PSG同步监测鼾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脉搏传导时间检测仪(PTT)与多导睡眠仪(PSG)同步监测鼾症患者的一致性.方法 33例鼾症患者同步使用PSG和PTT监测,对所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SG与PTT所记录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事件次数、事件发生时间及事件持续时间均可一一对应.两组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两组低通气指数(HI)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49);两组中枢性呼吸暂停指数(C-AI)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33);两组混合性呼吸暂停指数(MIX-AI)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2);对两组呼吸紊乱指数(RDI)进行相关分析,r=0.995,表明PSG与PTT监测所得RDI有高度相关性.结论 PTT用于OSAHS临床诊断与PSG具有一致性,用于呼吸努力程度的判断较PSG更准确.  相似文献   

13.
早产儿视网膜病手术后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回顾性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手术后患儿呼吸暂停的发病情况。方法收集因ROP接受手术治疗早产儿(ROP组)和同期收治的无ROP等原发疾病早产儿(对照组,n=23)的临床资料。记录ROP组术后及对照组校正胎龄37周时的呼吸暂停发生情况(包括发生时间、缓解情况及原发疾病等);共随访4周,比较两组呼吸暂停发病率。结果ROP组17例早产几中发生呼吸暂停9例(占52.9%),对照组23例早产儿中发生呼吸暂停5例(占21.7%),两组呼吸暂停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P组呼吸暂停发生时间为术后(38±40)h,缓解时间为发生后(126±145)h;发生术后呼吸暂停息儿中,肺炎3例(33.3%),低血糖1例(11.1%),原因不明5例(55.5%)。结论接受ROP手术早产儿术后容易发生呼吸暂停。为确保手术前后患儿生命体征平稳,专科和儿科医师有必要共同参与围手术期的监护。  相似文献   

14.
背景 呼吸康复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治疗有重要作用,但呼吸康复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较少。目的 建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康复的规范化操作流程,并对呼吸康复的可行性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1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呼吸科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5例,呼吸康复前对其进行初期评价,入院后设计呼吸康复计划并实施,出院时行再评价。结果 8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2例发现肿瘤、3例出现心功能衰竭、2例因高血压退出研究,最终7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完成呼吸康复。呼吸康复实施过程中78例患者均未出现不良事件。呼吸康复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分钟步行测试(6MWD)〔(291.1±14.6)、(241.9±15.0)m〕、日常生活活动呼吸困难量表(ADL-D)评分〔(60.7±2.3)、(40.3±2.2)分〕、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标准自测问卷(CRQ-SAS)评分为(126.7±11.8)、(104.7±2.2)分|COPD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为(13.2±0.8)、(24.6±0.7)分〕较呼吸康复前均得到改善(P<0.05)。满意度调查发现呼吸康复的满意度评分为(90.7±1.7)分。结论 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后实行呼吸康复是安全和可行的。本研究为临床医生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甚至重症患者及时实施康复计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病理分析(附14例尸检报告)程秀英,路麒,高芹(山东省立医院病理科)(山东省立医院妇产科)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婴儿.新生,病理学.临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RDS),是...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锻炼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指导52例中度阻塞性肺功能障碍的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4周后观察肺功能改善状况。[结果]呼吸锻炼后,用力肺活量(FVC)明显改善(P〈0.01),呼气流速峰值(PEF)、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l)明显改善(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呼吸锻炼能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睡眠呼吸疾病组将睡眠呼吸障碍主要分为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和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SAHS)两大类,临床上以OSAHS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8.
为推动亚太地区呼吸疾病临床诊断、治疗及研究的进步和国际交流,报教育部批准,由呼吸病学国家重点学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科、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病学研究室主办,美国胸科学会(ATS)、欧洲呼吸学会(ERS)、亚太呼吸学会(ASPR)、全球慢阻肺诊治创议委员会(GOLD)、日本呼吸学会、中国西部主要医学院校呼吸内科、呼吸病研究所共同协办的《亚太呼吸疾病研讨会》定于2013年6月28—30日在成都召开。  相似文献   

19.
呼吸导航回波联合腹带加压在肝脏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呼吸导航回波联合腹带加压技术在肝脏MRI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患者的肝脏进行呼吸门控频率选择部分反转恢复(SPIR)序列T2WI成像以及保持参数不变时,应用呼吸导航回波联合腹带加压技术戍像,观察应用呼吸导航回波联合腹带技术后,扫描时间及图像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的变化情况。结果应用呼吸导航回波联合腹带加压技术时,扫描时间缩短20%,图像具有更高的信噪比(SNR)(P〈0.01),而图像的对比信噪比(CNR)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应用呼吸导航回波联合腹带加压技术能缩短扫描时间,提高图像的信噪比,图像对比度保持不变,可在肝脏MRI检查中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呼吸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COPD缓解期患随机分成呼吸功能锻炼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测呼吸功能锻炼对COPD缓解期患肺功能(FEV1,FEV1/FVC和MVV)的影响。结果:呼吸功能锻炼能明显改善COPD缓解期患的肺功能。结论:呼吸功能锻炼能改善COPD患的肺功能,长期锻炼可以改善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