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下卵巢成熟畸胎瘤剔除手术体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卵巢成熟畸胎瘤腹腔镜下剔除术的手术技巧。方法2003年2月至2007年4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行卵巢成熟畸胎瘤腹腔镜下剔除术101例,术中将标本袋敞开于患侧卵巢下方,用单极电凝在卵巢表面稍薄处点切开长约1cm,用分离钳沿切口撕开包膜,轻轻分离包膜与瘤体。如发生瘤体破裂,立即吸除溢出囊外的脂肪。结果术中瘤体破裂16例;取出瘤体后盆腔冲洗液中,22例发现了少量油滴,无毛发和块状脂肪。结论术中轻柔操作,尽量避免瘤体破裂,切下的成熟畸胎瘤装入标本袋中,可减少肿瘤内容物对腹腔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阴道后壁中段切口在腹腔镜手术标本取出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市妇婴医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妇科病房住院并行腹腔镜手术患者68例,采用经阴道后壁中段切口,将手术标本套袋后取出。结果全部68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标本套袋后经阴道后壁中段切口顺利取出,无破裂,无标本残留,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阴道切口愈合良好。结论阴道后壁中段切口充分利用阴道这一自然通道,取出腹腔镜手术标本,符合微创原则,便捷有效,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经阴道后壁中段切口取出标本与常规旋切取出的效果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市妇婴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妇科病房收治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70例,其中经阴道后壁中段切口取标本36例(研究组),经分碎器常规旋切取标本34例(对照组)。结果 7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标本套袋后经阴道后壁中段切口途径均顺利取出,标本袋无破损,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106.58±10.24)min vs.(104.32±10.58)min]、术中出血量[(88.89±41.60)mL vs.(88.82±46.76)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诊术后阴道切口愈合良好。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经阴道后壁中段切口取出标本与常规旋切方式比较,不增加手术时间与出血量,符合微创原则,便捷有效。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通常认为是一种安全的术式 ,年轻女性外观呈良性表现的卵巢囊肿 ,病理结果是恶性的机率较低 ,但腹腔镜术中组织不能完整取出而可能有内容物溢出导致播散。作者报道了 3例良性表现的低度恶性的卵巢肿瘤经腹腔镜切除 ,术后 3周内 2次探查术中发现盆腔及腹腔镜穿刺孔大量卵巢癌细胞种植。腹腔镜穿刺孔比开腹切口更易被卵巢癌细胞种植的确切原因目前尚不明了 ,可能相关的因素包括 :1气腹压力及 CO2 环境。2腹腔镜穿孔未经冲洗。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术中 ,由于切割及各种操作如 :切除组织经穿刺孔取出可造成卵巢癌细胞外溢…  相似文献   

5.
手术性腹腔镜术后切口肠疝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多个辅助切口的使用;②手术切下标本的取出需要较大的切口;③新仪器的使用需要10~12mm的切口;④多个切口及仪器性能的不足增加了手术时间;⑤固定装置的应用增加了切口长度。本文19例肠疝的平均年龄50.5岁(41~75岁)。其中腹腔镜辅助的经阴道子宫切除术6例,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加淋巴结切  相似文献   

6.
包慧琼  徐丹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36(6):475-477
目的:评价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经脐隔离标本取出法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19年9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患者68例,术中采用经脐隔离标本取出法的患者(研究组)和使用机电粉碎者(对照组)各38例和30例,观察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患者均顺利在腹腔镜下完成子宫肌瘤剔除术,均未因术中失血过多输血,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研究组患者术后病理中有1例富于细胞型子宫肌瘤。研究组未发现术中标本袋破裂和腹腔残留组织碎片,术后经"漏水实验"检查标本袋均完整,无液体渗漏。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经脐隔离标本取出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已成为目前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主要方式。但在剥除卵巢成熟畸胎瘤过程中一旦发生囊肿破裂,其内容物在腹腔内扩散可能造成腹膜刺激征和肉芽肿形成。对本院采用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标本袋内剥除的3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腹腔镜下防止术中卵巢畸胎瘤内容物扩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器械和技术的改进改善了腹腔镜腹部手术对盆腔肿块的处理,一些经腹部切口不能取出的肿块,经激光或电烙法行阴道切开术可取出。作者报道自1991年8月至1992年5月应用腹腔镜切除53例盆腔肿块中,17例通过阴道切开新技术摘出肿块,因肿块实性且大或是需要避免囊肿内容物溢入腹腔。 患者年龄21~75岁,体重105~175磅。术前均经肠道准备。患者取截石位,全麻下手术,均行气管插管。每例用四个穿刺部位:第一根10mm套针在脐  相似文献   

9.
陈宇  郑莹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3,39(10):738-742
<正>单孔腹腔镜手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 LESS)是目前最前沿、最先进的微创外科技术,具有创伤最小、标本取出最安全快速、切口最美观无痕的手术方式,充分体现了微创外科和快速康复的发展理念。妇科LESS根据入路的不同可分为经脐单孔腹腔镜和经阴道单孔腹腔镜。经脐单孔腹腔镜利用脐部这一人体天然瘢痕,让切口完美隐藏于脐窝内,术毕采用恰当的整形缝合技术重造脐部形态,既减少切口疝的发生又能满足美观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正>腹腔镜手术现已广泛用于妇科各种疾病的手术治疗,成为许多疾病的首选手术方式,但术后是否置放腹腔引流尚有争议[1-3],传统的切口引流常出现引流管脱落、提管及拔管困难等问题。现将我科2010年5月~2011年4月109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62例置放腹腔引流管的优缺  相似文献   

11.
妇科手术中子宫及子宫肌瘤标本组织的分碎及取出技术已发展了数十年,包括电动分碎技术、经阴道分碎技术及经腹小切口分碎技术等。近年来,随着腹腔镜等微创手术的广泛开展,妇科手术医生对无瘤观念、无瘤技术愈发重视,对标本的分碎及取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的技术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各种技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存在经阴道分碎技术标本袋破碎率更高,经腹小切口分碎技术手术时间偏长等的局限性。各种技术的实用性及安全性仍需高质量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来验证。在选择分碎及取出标本方式时,术者应严格遵循治疗原则,进行个体化决策,让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综述大子宫(肌瘤)的分碎及取出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LESS)在妇科良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我院妇科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68例患者为研究组,同期同病种行传统多孔腹腔镜手术的7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体象量表BIS评分和切口美观满意度CS评分、手术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指标。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不需要辅助操作,未中转开腹。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手术并发症。2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后24 h VAS评分、体象量表BIS评分和切口美观满意度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不需要特殊的器械和设备,符合卫生经济学特点;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以及标本取出方便的优势,LESS应用于妇科良性疾病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下切除巨大腹膜后卵巢冠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自胚胎中肾管残迹的腹膜后、卵巢冠的囊性肿物称为卵巢冠囊肿,在妇女很常见。目前通常采用开腹手术切除肿物。本文报告两例患者,在腹腔镜下成功地切除了肿物。方法:常规做腹腔镜,用2根5mm探针放置在盆腔中线的两侧,便于操作,首先观察排除恶性肿物。移动附件可发现卵巢冠囊肿。输尿管常扭曲,伸长。手术时应避免损伤输卵管。与输卵管平行做1.5~2cm切口,暴露囊肿的外包膜,通过此切口抽吸囊液,将抓持器(grasper)插到囊腔内,夹住囊壁,向一个方向扭转,通过腹膜切口取出。囊肿切除后,再扭转取出外膜组织。用双极电凝止血,腹膜切口通常不需要关闭。直肠子宫陷凹处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医用吸引器内层包装袋做为标本袋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中进行肌瘤粉碎时,将肌瘤标本放置于医用吸引器内层包装袋内进行粉碎。结果行以上手术的患者,近期未有发生肌瘤腹腔种植、播散的不良并发症;腹壁伤口甲级愈合。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将肌瘤标本置于医用吸引器内层包装袋内进行粉碎,避免了肌瘤在腹腔种植、播散的可能。而且医用吸引器内层包装袋替代医疗器械厂的标本袋,节约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小切口剖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差别。方法 选择2001年5月~2003年12月用小切口剖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与同期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并发症、切口甲级愈合率、胃肠道反应、使用镇静剂、术后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小切口剖腹组进入腹腔时间、手术时间较腹腔镜组少,小切口剖腹组费用较腹腔镜组低。结论 采用小切口剖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取得腹腔镜组相同疗效,且费用低。  相似文献   

16.
寄生性平滑肌瘤(parasitic leiomyom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子宫平滑肌瘤,其发病率极低,发病原因可能与雌孕激素水平、腹膜上皮化生、遗传因素及医源性因素等有关。近年有关腹腔镜手术后继发寄生性平滑肌瘤的病例逐渐得到关注。因大部分患者临床表现非特异性,经常规体检或行其他手术时发现,仅有部分出现盆腹腔疼痛等症状,因此该病的实际发病率可能高于报道的发病率。术前做好评估、对疑似恶性肿瘤者减少对瘤体的操作、使用标本袋、严格遵守外科无瘤原则、采用经阴道或经脐切口取出路径、术闭充分冲洗腹腔、器械及穿刺口等是预防寄生性平滑肌瘤发生的关键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切口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接受微切口单孔腹腔镜下妇科手术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微切口单孔腹腔镜下施行的30例妇科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术中未增加其他手术切口,均无明显术中或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创口愈合良好,对术后瘢痕隐秘性及美容效果满意度极高,均痊愈出院。手术时间(86.77±46.62)min;术中出血量(21.45±20.45)mL;术后12h VAS疼痛评分(3.45±1.02)分,24h VAS疼痛评分(2.01±0.87)分;术后住院天数(5.47±1.85)d;切口美容评分(CS)(22.13±2.62)分。结论微切口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一些妇科疾病可能是安全可行的,且具有创口美容效果好、患者满意率高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输液针管抽吸联合小切口切除卵巢良性囊肿术式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种术式治疗卵巢良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选择输液针管小切口手术(小切口组),50例行腹腔镜下囊肿剥出术(腹腔镜组),36例行传统开腹手术(传统组),比较这3组术式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与传统术式比较,小切口组和腹腔镜组术后恢复快。小切口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最短(P<0.05),术中出血量最少(P<0.01)。结论:输液针管抽吸联合小切口切除卵巢良性囊肿,具有手术时间短、对患者组织损伤少、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单孔腹腔镜手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 site sur-gery,LESS)通过单一小切口进行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取标本快速安全等优点[1~4],践行了妇科手术趋近创伤最小化和康复最快化的理念[5]。经脐是妇科单孔腹腔镜最常见的入路,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transumbilicallaparoendoscopicsingle site surgery,TU-LESS)切口隐蔽性好,颇受女性患者青睐[6~8]。  相似文献   

20.
许俊晖  李永红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1,37(11):854-857
目的: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行卵巢囊肿剥除术的临床效果差异及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7月我院因卵巢囊肿行囊肿剥除术患者共173例,分为观察组(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组)82例、对照组(传统腹腔镜手术组)91例,比较两组的术中及术后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卵巢囊肿腹腔内破裂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及术后24小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3个月患者切口美观满意度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卵巢储备情况,包括抗苗勒管激素(AMH)、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及窦卵泡计数(AFC)。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24小时VAS降低、术后切口美观满意度评分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卵巢囊肿腹腔内破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AMH均较术前降低,LH、FSH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血清AMH、LH、FSH水平及AFC数目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快速康复、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并且对卵巢储备功能影响不劣于传统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