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血管性痴呆(Va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AD)之后引起痴呆的第二大原因[1]。血管性认知障碍(VCI)被认为是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明显或不明显脑血管病引起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包括非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VaD和伴有血管因素的阿尔茨海默病(即混合性痴呆)[2]。而对于VCI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现将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指以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及明显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引起的一大类认知损害综合征,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VCI的直接原因,脑卒中是导致VCI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增高,VCI对中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及社会所带来的危害也愈加严重。对于VCI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西药,而辨证使用中药治疗VCI则具有一定的优势。李莉主任医师系全国第5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明显或不明显脑血管病引起的,涵盖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老年人生活质量。调节性细胞死亡(RCD)是可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包括细胞程序性坏死、自噬、细胞焦亡等多种形式,拥有独特的生化、形态特征。研究表明,缺血条件下调控RCD可促进细胞生存、减少神经细胞死亡,在延缓VCI的发生发展中具有较大的作用。化学药治疗VCI主要对改善血管风险因素及对发展到痴呆阶段后的认知能力进行干预,使用临床已成熟的药物较多,用药安全,但药效一般,对神经细胞的RCD调控较少。临床上也广泛使用中医药治疗VCI,疗效较好,但尚未明确其具体机制,其与RCD的关系也缺少相关总结。综述VCI中铁死亡、细胞焦亡、线粒体自噬及依赖性细胞死亡等不同形式RCD的研究进展,中医药对RCD的调控、对VCI的治疗作用,以期为探索临床VCI治疗的潜在靶点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蔡颖颖  蒋卫民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0):1837-1841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由各种血管因素引起的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到痴呆的一类综合征。在进展至血管性痴呆之前,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预防和延缓VCI的发展,甚至逆转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大量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中药单药、有效部位、复方制剂等具有改善血管性认知功能的作用。该文从VCI的概念、发病机制、细胞和分子机制、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白质病变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质病变与血管性认知障碍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为血管性痴呆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30例经影像学证实的白质病变患者,经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分为认知障碍组和无认知障碍组,分别对白质病变部位和分级进行比较。结果室周病变、室周合并深部白质及弥漫性白质病变与认知障碍相关。结论白质病变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发现许多脑血管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认知障碍影响其生活质量,这其中部分患者并没有达到痴呆的程度,其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由于对已经痴呆的患者进行干预,常已错过最重要的早期干预治疗阶段,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有关专家指出,应当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到血管性痴呆发生之前,早期识别和干预未达到痴呆诊断标准的认知损害患者,延缓其进展为痴呆,从而减少血管性痴呆(VaD)的发生有着重要的社会和现实意义。为此,近年来提出了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这一概念,以期通过VCI深入研究提高对血管性因素和血管病引起认知损害基痴呆的认识及早期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7.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脑血管危险因素、明显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导致的,临床表现多以记忆力减退、学习认知能力下降为主,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中医对于VCI早有认识,虽无直接病名与之相对应,但以其临床特点记载论述。根据临床表现,其属于中医“呆证”“痴呆”范畴,病位在脑,涉及心、肝、脾、肾。患者脏腑功能衰退,气精失化,脑髓受损,阴阳失调,风、火、痰、瘀夹杂犯脑,致元神失养,神机失用而发病。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以肝肾精血亏损,气精失化为本,风、火、痰、瘀犯脑为标,病性为本虚标实,两者互为因果。治疗时应标本兼治,以补虚不忘调气化痰活血,祛邪不忘益精养血补气为原则。中医药学对于VCI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有独特优势,文章从VCI的概念、流行病学、中医药学认识及治疗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临床工作者对VCI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进而有效改善VCI患者的记忆障碍,提高VCI患者认知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进一步弘扬中医学“上工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防患于未然的“治未病”理念,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VCI发生发展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多种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和脑血管病引起的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1]。VCI根据病情进展分为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t dementia,VCI-N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和伴有血管因素的阿尔茨海默病,即混合性痴呆(mixed dementia,MD)三大类。VCI与其它认知障碍疾病不同,是一种可预防、可延缓认知损害进程,甚  相似文献   

9.
<正>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指以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及明显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引起的一大类认知损害综合征,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VCI的直接原因,脑卒中是导致VCI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增高,VCI对中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及社会所带来的危害也愈加严重。对于VCI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西药,而辨证使用中药治疗VCI则具有一定的优势。李莉主任医师系全国名老  相似文献   

10.
孙海洋  孙景波  程骁  李岩 《陕西中医》2023,(8):1098-1101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脑血管病变及其危险因素导致的血管性损伤,涉及至少1个认知域受损的临床综合征,涵盖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合并阿尔兹海默病等混合性病理所致的不同程度认知障碍。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肝风内动是VCI的始动因素,肾虚髓减,痰瘀阻滞脑络是VCI的关键环节,根据“治病求本、杂合以治”的原则,治疗上应“间者并行,甚者独行”,须“标本兼顾,通补兼施”,临床运用填精补髓、清脑通络之法,以补肾填髓方药坚固脑之脉络,在痰瘀等病理产物尚未戕害清窍之时,阻断其阻滞脑脉或侵入脑内,基于以上理念探讨VCI中医证治规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1.
血管性非痴呆认知功能损害(V—CIND)指由脑血管性病变所致的早期或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且认知障碍程度尚未达到痴呆标准的一类综合征,是近年来才提出的新的疾病概念。V—CIND多发于中老年,男性略多于女性,临床表现差异性大,主要有轻度智力下降、执行功能损害,始动性差及动作迟钝,也可有抑郁、焦虑的症状。该病的确立对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和血管性痴呆(VaD)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中西医认识概况、病因病机、诊断要点、辨证分型和临床治疗等方面对近年来V—CIND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找到问题和不足,提出亟待重视的研究目标和方向,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肝。肾的生理、病理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关系,认为肾精之充盈、肝之疏泄条达是正常思维情志活动的保障。肝失疏泄,他脏失调,痰瘀产生;肾精亏虚,髓减脑空,神机失用导致VCI产生,同时决定着VCI病情的演变。肝肾同居下焦,相互滋生,藏泻互用,从肝肾论治,可以防止痰瘀产生,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不失为一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智灵方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银杏叶片为阳性对照,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方法,选取符合VCI纳入标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益智灵方治疗组(治疗组)与银杏叶片对照组(对照组),各50例。评价益智灵方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治疗1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为5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lessed积分降低,MMSE积分提高(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智灵方补脾益肾填精,化痰活血,是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4.
苏志伟  贾爱芬  徐荣栓 《河北中医》2010,32(10):1519-1520
目的观察益肾通督法治疗血管性非痴呆的认知功能损害(VCIND)的疗效。方法将100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益肾通督法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尼莫地平治疗。2组均治疗15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益肾通督法治疗VCIND,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5.
来建明  林亚明 《光明中医》2016,(21):3127-3130
目的观察天麻醒脑胶囊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改善作用及毒副作用。方法将121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天麻醒脑胶囊治疗组(88例)和茴拉西坦胶囊对照组(33例);两组均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 CA)量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日常生活活动(ADL-R)量表、临床痴呆分级(CDR)量表、事件相关诱发电位(P300)及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测定。治疗(90±7)天时重新测定上述内容并加以对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的Mo CA量表、MMSE量表、CDR量表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之间比较未见明显异常(P0.05);治疗组治疗后ADL-R量表评分改善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300数值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检测同治疗前相比均未见明显异常(P0.05)。结论天麻醒脑胶囊可有效改善VCI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在治疗(90±7)天时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43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认知功能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研究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了解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在缺血性中风患者中的发生状况。方法:运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估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对VCI群体MoCA积分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3例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中符合VCI诊断的达31例,占全部受检患者的72.1%,其中符合血管性痴呆(VaD)诊断的达13例,占全部受检患者的30.23%;VCI患者中MoCA积分同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存在较大比例的认知功能损害现象,需要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MoCA量表是用于临床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的较好工具,可用于在缺血性中风患者的VCI筛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血管性痴呆(VaD)患者认知功能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将70例Va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5例,葛根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状况,并进行治疗前后P300检查。同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各35例进入结果分析。治疗前两组MMSE评分、P300的潜伏期及波幅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治疗14d、30d时,两组MMSE评分显著提高(均P〈0.01),P300潜伏期均有缩短,波幅均有提高(葛根素组P〈0.01,对照组P〈0.05);治疗后14d时认知功能改善葛根素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71.4%)(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葛根素能够改善VaD患者的认知功能,这可能与葛根素的扩血管、脑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