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近10年来生物样品中镇静类药物的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等)和样品预处理方法(包括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分散固相萃取法和柱切换法等)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作了简要展望(引用文献45篇)。  相似文献   

2.
介绍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富集方法如顶空法、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液相微萃取法、棒吸附萃取等,对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技术如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联用法等进行了综述并对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食品及食品包装材料中光引发剂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如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加速溶剂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凝胶渗透色谱)和分析方法(如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超高效合相色谱法),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环境和食品样品中高氯酸盐检测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氯酸盐是一种甲状腺毒素,阻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因此对食品及环境中高氯酸盐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不同种类食品及环境中高氯酸盐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其检测方法有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质谱法、离子色谱–串联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高氯酸盐检测技术进行了展望,为高氯酸盐的分析及食品安全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合成麝香被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产品和生活用品中,在环境中的污染程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准确测定环境中合成麝香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水体中合成麝香的前处理方法(包括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液液萃取法、液液微萃取法、索氏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加速溶剂萃取法和QuEChERS等)和仪器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新型荧光光谱法等),并对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52篇)。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水和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中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包括液液萃取、固相萃取、液相微萃取、固相微萃取、拌棒吸附萃取、磁固相萃取、QuEChERS等)和测定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等)的研究进展(引用文献58篇)。  相似文献   

7.
建立基于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尿液中阿替洛尔的新型分析方法.将环境友好的萃取剂离子液体和分散剂乙腈的混合溶液快速注入样品中,瞬间完成高效的萃取过程.在低温条件下,将下层的离子液体固化,实现萃取剂高效地收集,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阿替洛尔的质量浓度在0.01~1μg/mL范围...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水和白酒中异味物质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液液萃取、固相萃取、液相微萃取、固相微萃取、搅拌棒吸附萃取、吹扫捕集、顶空等)和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的研究进展(引用文献52篇)。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不同水产品(无脊椎动物、贝类、鱼类、海鸟、哺乳动物等)样品中全氟化合物(PFCs)的提取方法(有机溶剂-水提取、碱性消化提取、离子对液液提取、加压液体萃取以及超声萃取)、净化方法(二氧化硅柱层析、分散石墨化碳和/或弱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混合模式固相萃取;QuEChERS或分散固相萃取;反向液液萃取;凝胶渗透色谱;低温冷冻去脂)、测定方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湍流色谱-串联质谱法(TFC-MS/MS)、纳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nano LC-MS/MS)、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TOF-MS)]和分布物征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76篇)。  相似文献   

10.
杨悠悠  王浩  刘佟  杨永坛 《分析化学》2014,(9):1387-1388
1引言苯并(a)芘(BaP)具有强致癌和致突变作用[1]。油脂制品中的苯并(a)芘主要源自不合理的加工方式:如温度过高的油料焙炒、高温压榨等工艺过程均可导致油脂受热分解,环化聚合生成苯并(a)芘[2]。目前,关于食品中苯并(a)芘较为普遍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3]、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4]、气相色谱-质谱法[5]等。提取净化方法主要有凝胶渗透色谱法[6]、液液萃取法[7]、固相萃取法[8]、层析柱法等[9]。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应用分散式固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19种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对液液萃取方法、样品pH、浓缩条件、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探讨了光氧化降解对苯胺类化合物回收率的影响,在避光条件下,以二氯甲烷为萃取剂,所得提取液在水温为30 ℃、氮气流量为4.0 mL/min的条件下浓缩后供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测定。19种苯胺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在0.2~5.0 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5,检出限为0.013~0.051 μg/L。实际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0.44%~98.79%,相对标准偏差为4.20%~9.41%(n=6)。该方法前处理简便,结果准确,满足水中多种苯胺类化合物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食品中8种维生素E异构体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皂化法、酶解法、溶剂提取法、加压液相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分离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法等)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作了展望(引用文献58篇)。  相似文献   

13.
微波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口红中芳香胺类化合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微波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口红中芳香胺类化合物.先将口红涂于玻璃片上,然后用微波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萃取液中的芳香胺类化合物.研究了3种市售口红并得到了芳香胺类化合物的定量测定结果.考察了微波萃取的条件,并将薄层色谱等萃取分离方法和微波萃取法进行了比较,证明微波萃取法在萃取膏状物和蜡状物中的组分时,具有比其它方法更加方便、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近年来土壤和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索氏提取、超声波提取法、加速溶剂萃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柱层析法、固相萃取法、凝胶渗透色谱法等前处理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析方法,并展望了未来发展的趋势(引用文献71篇)。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近年来动物源性食品中小分子有机污染物的多类别多残留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液液萃取法、加速溶剂萃取法、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法等提取方法,液液萃取法、低温冷冻法、固相分散萃取法、固相萃取法等净化方法,以及液相色谱法、质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仪器分析方法。还指出了多类别多残留分析方法潜在的研究方向(引用文献64篇)。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近10年光谱(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等)、色谱(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合相色谱法)、质谱(包括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法)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荧光增白剂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目前用于检测植物(如茶叶、蔬菜、水果、药材及烟草)中游离氨基酸的分析方法,如柱后衍生离子交换色谱法、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积分安培法、毛细管电泳法、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同时对未来分析方法的发展提出了展望(引用文献57篇)。  相似文献   

18.
对食品接触材料中酰胺类化合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首先对酰胺类化合物对人体的危害以及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及地区对禁/限用此类物质的名称及限量的法规作了介绍,然后对此类物质的检测技术,特别是迁移测试条件的选择,以及主要的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作了较系统的叙述。最后,对此类物质检测的发展方向也提出了见解及展望(引用文献26篇)。  相似文献   

19.
甲霜灵作为一种农田中常用的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豌豆、马铃薯、水稻等农作物的霜霉病、黑胚病、薯晚疫病等。不规范使用甲霜灵会造成农药残留,残留的甲霜灵通过食物链富集效应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对于甲霜灵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包括QuEChERS法、分散液-液微萃取法、温度控制分散液-液微萃取法、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磁固相萃取法等。检测方法包括色谱法、色谱-质谱法、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成像质谱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食品中甲霜灵残留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及检测方法,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食品中甲霜灵残留的检测和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环境介质与生物样品中三氯生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以及分光光度法、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和电化学法等。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三氯生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定量限低,精密度、准确度较高,但样品需要衍生化前处理,操作较为复杂。液相色谱法操作相对于气相色谱-质谱法更为简便,且具有选择性强、线性范围宽、定量准确和精密度高等优点,目前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大多数实验室的首选。液相色谱-质谱法是在液相色谱的基础上,采用质谱法对样品中的三氯生残留进行定性定量,定量准确,检出限低。其他方法的使用率较低,但也可满足环境介质与生物样品中三氯生残留的检测。目前乃至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环境介质及生物样品中三氯生残留的检测方法将以色谱-质谱法为主。目前仪器检测技术条件已经相对成熟,因此应积极寻找适合不同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和精确,实验过程更加快捷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