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采用快淬后真空晶化退火工艺制备了成分为Nd8.5-xDyxFe77Ga0.6Co5Zr2.7B6.2(x=0,0.5,1.0)的纳米晶复合永磁粘结磁体,研究其磁性能和温度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Dy元素能有效提高磁体的内禀矫顽力,但使其剩磁和较大磁能积略有下降。Dy含量为0.5at%时,制得的粘结磁体具有较佳磁性能:Br=0.728T,jHc=656.3kA/m,(BH)max=76.2kJ/m3。随着Dy元素的添加,合金的剩磁温度系数α逐渐降低,当Dy=1at%时,在20℃~150℃温度区间内平均剩磁温度系数α=-0.12%/℃。随着Dy元素的添加,合金的内禀矫顽力温度系数β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Dy=0.5at%时,具有较低的β值,在20℃~150℃温度区间内平均内禀矫顽力温度系数β=-0.34%/℃。  相似文献   

2.
采用快淬后真空晶化处理的方法制备出纳米晶复合合金Nd9.5Fe76-xCo5Zr3CuxB6.5(x=0~2),系统地研究了Cu元素对其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Cu元素的添加,可以提高磁体的剩磁Br、内禀矫顽力jHc和最大磁能积(BH)max,并且可以有效地提高磁体的剩磁温度系数α,但使磁体的矫顽力温度系数β略有降低。当Cu含量为0.25 at%时,该磁体具有最佳的综合磁性能:(BH)max=79 kJ/m3,jHc=685 kA/m,Br(T)=0.713 T;剩磁温度系数α20~150℃=0.071%/℃;矫顽力温度系数β20~150℃=0.36%/℃。  相似文献   

3.
采用快淬法制备了镨基(Nd,Pr)10.5-xDyxFe83.5B6 (x=0,1,2)系列粘结磁体,测定了快淬条带晶化转变温度,研究了添加Dy元素对快淬合金条带晶化转变温度的影响。合金中添加Dy元素,快淬态条带晶化过程中非晶态向晶态转变的开始温度及结束温度提高,转变的温度区间增大。由于热稳定性的提高,条带晶化退火需要采用较高的温度。添加2%Dy元素的(Nd,Pr)8.5Dy2Fe83.5B6合金,最佳退火温度比 (Nd,Pr)9.5Dy1Fe83.5B6和(Nd,Pr)10.5Fe83.5B6分别提高了15和30 ℃。添加Dy元素的粘结磁体,内禀矫顽力Hcj增加,但剩磁Br下降,实验制备的(Nd,Pr)9.5Dy1Fe83.5B6合金磁体的磁性能为Br=0.638 T,Hcj=611 kA/m,(BH)m=71.6 kJ/m3  相似文献   

4.
采用快淬法制备了镨基(Nd,Pr)10.5-x Dyx Fe83.5B6(x=0.0,0.5,1.0,1.5,2.0,2.5)系列粘结磁体,研究了Dy元素添加对快淬合金显微组织结构、磁性能及快淬薄带热稳定性的影响。与Nd2Fe14B相比,硬磁相Dy2Fe14B具有较高的磁晶各向异性场HA和较低的饱和磁极化强度Js,因此,Dy元素添加能显著提高合金的内禀矫顽力Hcj,但会降低合金的剩磁Br。Dy元素替代Nd/Pr元素,增强了快淬薄带的热稳定性,提高了晶化退火温度。较高的晶化退火温度,使快淬薄带中已经形成的微晶更容易长大,形成一些粗大晶粒,降低了粘结磁体的磁性能。1.0%是较佳的Dy元素添加量,(Nd,Pr)9.5Dy1Fe83.5B6合金快淬粘结磁体的最大磁能积(BH)max为71.6 k J/m3,剩磁Br为0.638 T,内禀矫顽力Hcj为611 k A/m。  相似文献   

5.
采用快淬法制备了镨基(Nd,Pr)10.5-x Dyx Fe83.5B6(x=0.0,0.5,1.0,1.5,2.0,2.5)系列粘结磁体,研究了Dy元素添加对快淬合金显微组织结构、磁性能及快淬薄带热稳定性的影响。与Nd2Fe14B相比,硬磁相Dy2Fe14B具有较高的磁晶各向异性场HA和较低的饱和磁极化强度Js,因此,Dy元素添加能显著提高合金的内禀矫顽力Hcj,但会降低合金的剩磁Br。Dy元素替代Nd/Pr元素,增强了快淬薄带的热稳定性,提高了晶化退火温度。较高的晶化退火温度,使快淬薄带中已经形成的微晶更容易长大,形成一些粗大晶粒,降低了粘结磁体的磁性能。1.0%是较佳的Dy元素添加量,(Nd,Pr)9.5Dy1Fe83.5B6合金快淬粘结磁体的最大磁能积(BH)max为71.6 k J/m3,剩磁Br为0.638 T,内禀矫顽力Hcj为611 k A/m。  相似文献   

6.
利用熔体快淬法和品化退火工艺制备了纳米晶复合NdFeB永磁粘结磁体,研究了添加Zr元素对磁体室温磁性能和温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3at%Zr元素能明显提高磁体的矫顽力和最大磁能积.在淬速18 m/s、退火温度640℃下制备的Nd_(9.5_Fe_(76)Co_5Zr_3B_(6.5)粘结磁体具有良好的综合磁性能,即剩磁为0.71 T,矫顽力为652 kA/m,最大磁能积为80kJ/m~3.适量添加Zr元素可以有效改善磁体的温度稳定性,在20~150℃,纳米晶复合Nd_95Fe_(76)Co_5Zr_3B_(6.5)粘结磁体的剩磁温度系数为-0.13%/℃,内禀矫顽力温度系数为-0.35%/℃;在150℃时效100h后,不可逆磁通损失为-4.50%.  相似文献   

7.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高温稀土永磁Sm(CobalFexCu0.1Zr0.03)7.5(x=0.09-0.21),研究了Fe含量对磁体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e含量的增加,剩磁Br和最大磁能积(BH)max。逐渐增加,在x=0.21时获得最大值,分别为0.96T和176.7kJ/m^3;内禀矫顽力巩先增加后降低,在x=0.15时获得峰值2276.6kA/m。最佳工艺制备(x=0.15)的磁体温度稳定性良好,B-H退磁曲线在温度为500℃时保持为直线;内禀矫顽力温度系数β为-0.16%/℃,最高使用温度(OT)max达到533℃。  相似文献   

8.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高温稀土永磁Sm(Co0.72Fe0.15Cu0.1Zr0.03)7.5,研究了烧结温度对磁体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过低,则磁体的致密度较低,难以获得优良的磁性能;烧结温度过高,则Sm挥发,磁体的Sm含量降低,磁性能恶化。磁体的最佳烧结条件为:温度1215℃,保温45min。在上述条件制备的磁体在25℃及500℃时的剩磁夙、内禀矫顽力Hci、最大磁能积(BH)max分别为:0.94T,2276.6kA/m,171.9kJ/m^3及0.67T,509.4kA/m,81.2kJ/m^3;磁体的占.日退磁曲线在500℃时保持为直线,内禀矫顽力温度系数声(25℃-500℃)为-0,16%/℃,最高使用温度达到533℃。  相似文献   

9.
采用部分过快淬加后续晶化退火处理的方法,研究了快淬速度和晶化工艺对低稀土含量Pr0.5(FeCoZr)83.5B6粘结磁体磁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对比发现,以26m/s速度快淬出的条屑由微晶和非晶组织组成,在700℃经10min的晶化处理,可获得最佳磁性能,用3.25%(质量分数)环氧树脂粘结的磁体磁性能为:Br=0.673T,Hci=610kA/m,Hcb=379kA/m,(BH)rn=71kJ/m^3,具有较高的内禀矫顽力和综合磁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纳米晶交换耦合Nd2Fe14B/α-Fe永磁合金微结构以提高磁性能,用熔体快淬和动态晶化热处理的方法制备了纳米晶交换耦合Nd2Fe14B/α-Fe永磁体,采用XRD和TEM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动态晶化热处理对Nd10.5(FeCoZr)83.4B6.1永磁体磁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晶化相比,动态晶化可以在相同的晶化温度下缩短晶化时间,同时能细化晶粒,增强晶粒间磁交换耦合作用,提高磁性能。Nd10.5(FeCoZr)83.4B6.1合金快淬薄带经700℃,10min动态晶化热处理后,制得的粘结磁体获得最佳磁性能,剩磁Br=0.685T,内禀矫顽力Hcj=732kA/m,磁感矫顽力Hcb=429kA/m,最大磁能积(BH)m=75kJ/m^3。  相似文献   

11.
采用熔体快淬结合静态晶化法,制备出高性能、低温度系数双相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NdDy)11.5Fe81.4Nb1B6.1及(NdDy)11.5Fe76.4Nb1Co5B6.1,并着重研究了Co的添加对复合添加Dy,Nb磁体的磁性能、微观结构以及高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含量的增加,内禀矫顽力先减小后增大,剩磁则先增加后减小,合金晶粒逐步细化;Co的添加并没有降低磁体的磁通不可逆损失,当Co含量大于5%(原子分数,下同)时,磁通不可逆损失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快淬法制备了Pr基(Nd,Pr)10.5Fe81.5-xTixCo2B6(x=0.0,1.0,2.0,3.0,4.0,5.0)系列粘结磁体,研究了添加Ti元素对快淬合金显微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Ti元素能有效细化合金的晶粒,添加3at%Ti的合金,晶粒细化到约70nm,且大小均匀;添加量超过3at%,晶粒进一步细化,但均匀性变差。含Ti3at%的(Nd,Pr)10.5Fe78.5Ti3Co2B6合金,粘结磁体磁性能达到最佳值,Br=0.655T,Hci=681kA/m,(BH)m=68kJ/m3。Ti元素低于3at%,合金晶粒粗大,磁性能较低;超过3at%后,富Ti的晶间相加厚,晶粒间的交换作用和剩磁增强效应减弱,且晶粒大小不均匀,合金的内禀矫顽力虽然增加,但剩磁Br和最大磁能积(BH)m降低。  相似文献   

13.
高矫顽力的低钕Nd9(FeCoZrAl)85B6纳米晶合金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单辊快淬工艺制备了一种低钕含量Nd9(FeCoZrAl)85B6纳米晶合金,研究了快淬工艺与热处理工艺对该合金纳米晶的形成及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快淬速度和热处理温度都明显地影响低钕含量Nd9(FeCoZrAl)85B6纳米晶的形成及其磁性(内禀矫顽力jHc,矫顽力bHc,剩磁Br和最大磁能积(BH)m)。快淬速度23m/s制备的非晶态合金,在685℃处理30min,可获得最佳的磁性,其粘结磁体的密度为6.01g/cm3时,Br=655mT,jHc=639.2kA/m,bHc=381.6kA/m,(BH)m=65.68kJ/m3。  相似文献   

14.
采用Ho部分取代Nd,制备了不同Ho含量的Ho-Nd-Fe-B磁体,研究了Ho含量对Ho-Nd-Fe-B磁体的磁性能、温度稳定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Ho的添加有助于改善主相和富稀土相之间的浸润性,优化晶界富稀土相的分布,提高了磁体的内禀矫顽力,并改善了磁体的温度稳定性,但磁体的剩磁有所下降。当Ho含量(质量分数)由0增加到21.0%时,H_(cj)由1281 kA/m增加到1637 kA/m,B_(r)由1.342 T降至0.919 T;在20~100℃范围内,磁体的剩磁温度系数|α|和矫顽力温度系数|β|分别由0.119%/℃和0.692%/℃降低到0.049%/℃和0.540%/℃;在180℃烘烤2 h后的磁通不可逆损失由54.80%降低到29.17%。  相似文献   

15.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高温稀土永磁Sm(CobalFexCu0.1Zr0.03)7.5 (x=0.09~0.21),研究了Fe含量对磁体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e含量的增加,剩磁Br和最大磁能积(BH)max逐渐增加,在x=0.21时获得最大值,分别为0.96 T和176.7 kJ/m3;内禀矫顽力Hci先增加后降低,在x=0.15时获得峰值2276.6 kA/m.最佳工艺制备(x=0.15)的磁体温度稳定性良好,B-H退磁曲线在温度为500 ℃时保持为直线;内禀矫顽力温度系数β为-0.16%/℃,最高使用温度(OT)max达到533 ℃.  相似文献   

16.
用双合金工艺在 (Nd0.75Dy0.10Tb0.15)12.69Fe79.01Co2.00Nb0.30B6.00 近正分主合金粉中添加质量分数为3%的富稀土辅合金 (Nd0.75Dy0.10Tb0.15)25.00Fe21.50Co21.50Nb4.00Ga8.00Ti5.00Al8.00B7.00粉 和3 %的Dy2O3粉, 成功制备出超高矫顽力和高热稳定性的烧结Nd-Fe-B磁体, 内禀矫顽力 Hci和最大磁能积(BH)max分别为3028 kA/m和 254 kJ/m3, 22-220 ℃剩磁和矫顽力的温度系数 分别为--0.104%℃和--0.356%℃, 260 ℃不可逆磁通损失L irr的绝对值仅为4%。微观组织分析表明: 主相Nd2Fe14B晶粒边界光滑、平直, 富Nd相连续均匀分布于主相晶粒周围; 在Nd2Fe14B晶粒 表层附近富含Dy, Dy2O3中的Dy通过扩散与富Nd相及Nd2Fe14B晶粒表层中的Nd发生置换, 从而在界面附近增强了磁各向异性.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了制备高矫顽力烧结Nd-Fe-B 磁体中Dy的理想分布示意图.  相似文献   

17.
用熔体快淬法和晶化热处理工艺制备Nd10.5Fe78-xCo5ZrxB6.5(x=0,2,3,4,5)纳米晶双相永磁材料,研究了其磁性能与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适量地添加(2at%)Zr能显著提高合金的内禀矫顽力,并且可以有效抑制合金中的软、硬磁相的晶粒长大,获得晶粒尺寸为20nm的微观结构,使得合金中的软磁相和硬磁相发生比较充分的交换耦合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合金的磁性能。  相似文献   

18.
通过晶界扩散Dy元素将烧结钕铁硼磁体的牌号从39SH提高至39UH,并与传统合金化工艺添加Dy制备的39UH磁体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经过Dy晶界扩散处理后磁体的室温矫顽力由1677kA/m增加至2218kA/m,磁体Dy的质量分数从3.49%增加至4.09%,Dy使用量比传统合金化方法制备的39UH磁体节约了16.3%。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扩散磁体中Dy高浓度富集在晶界附近,明显不同于Dy元素呈弥散分布的合金化样品。在室温至180℃范围内晶界扩散磁体的室温矫顽力、高温矫顽力以及矫顽力温度系数均优于合金化高重稀土对比样品。室温至180℃不同温度烘烤实验表明,未处理磁体在150℃以上开始出现大幅度不可逆磁通密度衰减,而扩散处理样品和39UH比较样品则均比较稳定。进一步研究显示,经过晶界扩散处理后大幅度提高了样品矫顽力,在开路烘烤实验过程中样品工作点仍能处于拐点以上,避免了高温热退磁。  相似文献   

19.
刘湘涟 《热加工工艺》2012,41(16):168-171,174
探讨了回火处理对24.5Nd-8Pr-0.55Nb-0.20Cu-0.65Al-1.15B-Fe+ xwt% Dy2O3烧结磁体显微组织、取向度及磁性能的影响.与烧结状态比较,回火处理之后,所有磁体剩磁下降0.02~0.03T,而内禀矫顽力上升程度则与Dy2O3添加数量相关,当x为0、1.2和2.4时,其提高幅度分别为236.5、281.8和218.9 kA/m;磁体取向度变化也与Dy2O3添加数量相关,当x≤1.2时,取向度提高,当x> 1.2时,取向度降低.添加Dy2O3影响到烧结状态磁体显微组织中富钕相的分布状况,使磁体表现出不同的回火效应.  相似文献   

20.
采用双合金技术,在富Nd晶界相中,同时添加TM1(Nb、Ti)和TM2(Al、Ga),获得了矫顽力超高、热稳定性好、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强的烧结Nd-Fe-B永磁材料.在(NdDyTb)12.69(FeCoNb)84.01B6.00伽主合金中添加6%的(NdDyTb)25(FeCoNbTiGaAI)68B7辅合金,磁体的内禀矫顽力达到2880 kA/m,260℃时磁通不可逆损失仅为5%,22-220℃剩磁和矫顽力的温度系数分别为-0.1 10%/℃和-0.381%/℃,抗弯强度为328 MPa,168 h失重2.5 mg/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