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道了发酵条件对棒曲霉GM-69产木聚糖酶的影响,并用50L发酵罐进行了深层发酵试验。确定产酶摇瓶培养的最佳条件培养时间为72h,温度为28,培养基起始pH为3.8,接种量为5%(V/V),转速为250r/min,装液量为90mL/500mL三角瓶。其酶活力最高362IU/mL,平均为343IU/mL,比培养条件优化前增加了55.6%。50L发酵罐发酵最佳条件转速为400r/min,通风量为10.6~1,罐压为0.08Mpa,装量为70%,发酵周期为72h,温度28,培养基起始pH3.8,接种量5%(V/V),酶活力平均为351IU/mL。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酵母菌深层发酵生产抗菌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大量的抗菌肽,研究了发酵的环境条件对转基因酵母菌GSCAD5生产抗菌肽的影响,并用500L发酵罐进行发酵扩大试验.结果表明,摇瓶培养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0℃,培养时间72h,培养基起始pH为6.5,接种量为3%(V/V),装液量为100mL/500mL三角瓶,此时摇瓶发酵液的杀菌效价为5736 IU/mL,比优化条件前增加了38.5%.在500 L发酵罐中培养,发酵液抗菌肽的最高效价可达到6734 IU/mL.  相似文献   

3.
以从红树林底泥中分离筛选的施氏假单胞(Pseudomonas stutzeri)为对象,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方法,通过摇瓶发酵方式对其产卡拉胶酶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分别如下:卡拉胶0.3‰,酵母浸粉0.1‰,NaNO30.3‰,乳糖0.04%,吐温-800.2‰;起始pH值6.0,温度32℃,装样量90mL/250mL,接种量13%,摇床转速160r/min。在最佳条件下,发酵液的酶活力为26.5U/mL,比优化前的活力提高了80%。  相似文献   

4.
以突变株B2为出发菌株,对其液态发酵生产溶纤酶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确定最优产酶培养基组成为:可溶性淀粉60g/L,豆粕粉18g/L,玉米浆2g/L,CaCl2 0.5g/L,K2HP042g/L,MgSO40.5g/L,NaCl0.5g/L,初始pH值10.0。在此基础上,设计培养条件的优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种龄14h,接种量5%,装液量为50mL/250mL.三角瓶,180r/min的条件下,7℃培养64h达到产酶高峰,产酶活力可达1215IU/mL。  相似文献   

5.
对毕赤酵母液体发酵产α-葡聚糖酶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影响外源蛋白表达的因素,包括碳氮源、pH、装液量、接种量、温度等,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及发酵条件为: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甘油和YNB,甲醇诱导浓度为1.5%,pH为5.5~6.0,装液量为25mL/250mL,接种量为10%,表面活性剂为0.2%,摇床转速为200r/min。菌株的产酶水平由原来的47.50U/mL提高到73.16U/mL,酶活力提高了约1.5倍。  相似文献   

6.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获得的产长野芽孢杆菌普鲁兰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基因工程菌株WB600/pWB-pulB,通过单因素筛选及正交试验进行发酵培养基优化,得到产酶最佳配方为玉米淀粉3.0%,酵母膏20%,CaCl20.03%,Na2HPO41.0%.同时对重组菌株摇瓶条件下液体发酵的主要影响因素初始pH、接种量、装液量、转速、温度等进行探讨,确定了产酶最佳培养条件为,以3%接种量接种于优化后培养基,初始pH7.0,装液量30 mL/250 mL,37℃,200 r/min摇床培养36 h.在此优化条件下,普鲁兰酶活力达到20.16 U/mL,是之前研究结果(10.94 U/mL)的1.84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稻草为主要碳源,对几种真菌产纤维素酶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康氏木霉ZJ4产酶能力最强。研究了康氏木霉ZJ4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康氏木霉ZJ4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培养基组成为(g/L):稻草40,麦麸20,大麦粉16.5,(NH4)2SO410,装液量30mL,起始pH5.0。产酶条件为:培养温度28℃,转速200r/min,当培养时间为144h,纤维素酶活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8.
高产纤维素酶青霉菌的筛选和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稻田土壤中分离到—株产纤维酶活力高的X-5菌株,经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青霉属(Penicillium)。对青霉菌X-5菌株进行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以5.0%稻草粉为碳源,3.0%豆饼粉为氮源,装液量为60ml,接种量为5.0%,培养温度为26~28℃,初始pH4.5-6.0,培养120h,产酶活力最高,CMC酶活为75.72IU/ml,FP酶活为6.68IU/ml.  相似文献   

9.
对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好食脉孢霉产纤维素酶的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以FPA和CMC酶活力为指标,确定了适宜的培养基主要成分由豆渣和麸皮组成,培养基起始pH值为5.0.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培养温度28℃,摇床转速150r/min,培养时间72h,此时摇瓶发酵液中的FPA酶活力达到790.2U/mL,CMC酶活力达到459.4U/mL.  相似文献   

10.
纳豆激酶液态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用响应面法和正交实验对Bacillus subtilis液态发酵生产纳豆激酶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最佳产酶培养基组成为麦芽糖2%,酵母膏4%,CaCl20.03%,pH7.0;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培养温度34℃,摇床转速200r/min,装液量100mL/500mL(挡板瓶),培养48h达到产酶高峰,产酶活力可达4300U/mL。  相似文献   

11.
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产纤维素酶液态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纤维素酶高产菌株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ZU03产纤维素酶的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和最佳发酵工艺条件。最优培养基配方及发酵条件为:培养基起始pH4.5,C/N8∶1,纸浆浓度30g/L,培养温度28℃,接种量10%(v/v),摇床转速150r/min,培养时间4d。在此优化发酵条件下,摇瓶发酵液中的纤维素酶FPA活力达11.67IU/mL,比初始发酵条件下酶活力提高近3倍。同样在此优化条件下还进行了5m3罐的中试,FPA活力达8.62Iu/mL。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菌株紫红曲霉No.1-18-54液态发酵产红色素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适宜的发酵条件为起始pH6.0,摇瓶装料量20mL/250mL三角瓶,接菌种龄48h,接种量10%(v/v),发酵温度30℃,摇床转速180r/min,发酵周期132h。实验研究还发现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0.2%味精有利于红色素的生成,平均色价为66.7U/mL。  相似文献   

13.
纳豆激酶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以纳豆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subtillisnatto ,BSN)为实验菌株 ,对其液体发酵生产进行了研究。实验考察了发酵条件 (温度、接种量、起始pH、装液量 )和培养基成分 (碳源、氮源、金属离子等 )对纳豆激酶产量的影响 ;在优化发酵条件和培养基的基础上 ,进行了 5L发酵罐放大实验 ,产酶量为 2 2 5 0IU/mL。  相似文献   

14.
筛选得到产甘油激酶(GK,EC2、7.1.30)德巴利酵母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其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0.1%,KCl 0.18%,酵母膏0.3%,柠檬酸0.6%,甘油0.5%。最适培养条件为接种量6%,装液量为120mL/250mL,160r/min、31℃培养25h。在最适培养基及最适条件下,甘油激酶的酶活力可达1.19U/mg。  相似文献   

15.
对假单胞菌B41发酵产果胶酶培养基和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优发酵培养基组成为桔皮粉20.0g/L,蛋白胨10.0g/L,FeSO40.5g/L,初始pH值5.5。最佳发酵条件为装液量50mL,接种量2%,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32h。在此优化条件下,果胶酶活力为739U/mL。  相似文献   

16.
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产纤维素酶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粗糙脉胞菌Neurospora crassa 1602摇瓶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液初始pH5.5,培养温度28℃,摇瓶转速150r/min,培养96h,诱导产酶碳源为3%玉米芯粉 0.5%麸皮酸水解液(0.6mol/L),有机氮源为黄豆粉或无机氮源为NH4HSO4时为最佳产酶条件。其纤维素酶活力CMCase为10.34IU/ml,FPase为0.71IU/ml。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圆弧青霉菌(CICC-4022)发酵合成右旋糖酐酶的产量,对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装液量、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摇床转速对发酵产酶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实验对圆弧青霉产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培养条件的交互作用及最优组合。结果表明,最适培养条件为:装液量为60 mL/250 mL、发酵温度为30℃、培养基初始pH为6.0、最适转速为160 r/min,此时右旋糖酐酶酶活力达到(53.68±0.12)U/mL,比优化前提高30.10%±0.08%。  相似文献   

18.
红曲霉深层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发酵条件对红曲霉EW983产红曲色素的影响,摇瓶培养的最佳条件是:温度为31~32.5℃,培养时间为3d,接种量为5%(V/V),装液量为70mL/500mL三角瓶,转速为250r/min,培养基初始pH为3.8。摇瓶发酵液的红色素色价为410U/mL,比培养条件优化前增加了35.8%。在500L发酵罐中培养,发酵液的红色素色价平均为263U/mL。  相似文献   

19.
陈雄  王金华  李世杰 《食品科学》2005,26(10):54-57
首次利用固体发酵对筛选得到的一株克鲁维酵母S120高产菊粉酶的发酵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麸皮是菌株S120产酶的最适基质,10%菊芋粉和0.5%硫酸铵有助于产酶;优化培养条件为:在300ml三角瓶中装料量20.0g,含水量为66%(V/W),起始pH5.7,培养温度34℃,接种量3.9%(V/W),发酵72h,菊粉酶酶活为118.28U/g(干重)。菌株S120菊粉酶的合成属于延续合成型,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利用重组乳酸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lactis)GG799表达磷脂酶A2,对其产酶发酵条件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重组菌产酶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0 g/L、酵母粉20 g/L、蛋白胨30 g/L、KH2PO4 3 g/L;最优培养条件为:发酵温度30 ℃、接种量2%(V/V)、初始pH?7.0、装液量90 mL/250 mL三角瓶、摇床转速220 r/min,在此条件下发酵培养,酶活力由(1.87±0.12)U提高到(5.35±0.27)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