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对肩关节周围炎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肩关节周围炎患者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痛点封闭和肩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关节角度尺及Primus RS系统评定患者的VAS评分、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及峰力矩(PT)。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患侧肩关节VAS评分、AROM及PT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后,2组患者患侧肩关节VAS评分、AROM及PT均优于组内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2.11±1.08)分]低于对照组[(2.56±1.15)分](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侧肩关节前屈[(131.28±25.60)°]、后伸[(37.83±11.24)°]、外展[(117.78±20.23)°]的AROM均大于对照组前屈[(111.11±20.80)°]、后伸[(25.56±8.36)°]、外展[(98.33±24.70)°]的AROM(P<0.05),在60°/s、120°/s及180°/s的角速度下,治疗组治疗后患侧肩关节在外展、前屈、后伸时的PT均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痛点封闭疗法和关节松动术基础上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下背痛(LBP)患者竖脊肌转折-波幅分析特征。 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及CT、MRI检查结果将60例LBP患者分为椎间盘源性组及非椎间盘源性组,每组30例患者;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25例纳入健康对照组。对上述研究对象双侧竖脊肌进行肌电图检查,同时对各组对象肌电转折-波幅分析指标(包括平均波幅、平均转折数、转折数/波幅比值等)进行对比。 结果非椎间盘源性组患者患侧竖脊肌每秒转折数[(400±68)个/秒]较健侧[(474±88)个/秒]明显减少(P<0.05),患侧竖脊肌平均波幅[(722±202)mV]及转折数/波幅比值(0.61±0.17)与健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椎间盘源性组患者患侧竖脊肌每秒转折数[(278±90)个/秒]、平均波幅[(668±235)mV]及转折/波幅比值(0.43±0.13)均较健侧明显降低(P<0.05)。通过对2组LBP患者健侧竖脊肌及健康对照组竖脊肌转折-波幅指标比较后发现,健康对照组及椎间盘源性组健侧竖脊肌平均波幅[分别为(864±146)mV、(829±183)mV]均明显高于非椎间盘源性组(P<0.05),3组对象健侧竖脊肌每秒转折数及转折/波幅比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竖脊肌肌电转折-波幅分析能为鉴别诊断椎间盘源性LBP和非椎间盘源性LBP提供电生理学依据;同时还能为临床评价竖脊肌功能状况提供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经针刺治疗前、后其颈部肌肉表面肌电中位频率值(MF)的变化,并探讨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及中频电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颈痛程度进行评定,同时对其颈部肌肉进行表面肌电图检查。 结果治疗2周后对照组疼痛VAS评分[(1.87±0.99)分]、颈部前屈持续时间[(67.4±16.1)s]、后伸持续时间[(86.1±10.8)s]及治疗组疼痛VAS评分[(2.00±0.95)分]、颈部前屈持续时间[(68.5±23.1)s]、后伸持续时间[(91.6±19.7)s]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后对照组患侧颈伸肌MF值[(70.77±10.44)Hz]及治疗组患侧颈伸肌MF值[(73.21±9.41)Hz]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并以治疗组患侧颈伸肌MF值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刺可通过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部肌肉功能获得良好临床疗效,其短期疗效与颈椎牵引、中频电联合疗法类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侧控制型电刺激(CCNMES)对早期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40例初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侧控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内科治疗与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良肢位摆放、直立床训练、关节活动训练、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等。对侧控制组在患侧腕背伸肌、患侧胫前肌给予CCNMES。对照组接受患侧腕背伸肌群、患侧胫前肌常规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运动力指数(MI)、患侧腕部背伸主动活动度(AROM)、患侧踝部背伸AROM对患者的功能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各项功能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后,对侧控制组患者NIHSS[(11.24±6.36)分]、FMA[(41.14±13.45)分]、MI[(32.14±9.36)分]、患侧腕部背伸AROM[(15.68±4.51)°]、患侧踝部背伸AROM[(11.57±5.61)°]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NIHSS[(13.34±4.43)分]、FMA[(37.84±14.13)分]、MI[(27.76±11.63)分]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对侧控制组患侧腕部及踝部的背伸ARO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CCNMES能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在腕部及踝部AROM方面的治疗效果优于NMES。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认知功能及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的影响。 方法选取VCIND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传统康复训练,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40min/次,每日1次,每周6次,共4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简易智能精神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Barthel指数(BI)、肌电诱发电位仪对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P300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MoCA、MMSE、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2组患者治疗后MoC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延迟记忆、MMSE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训练组MoCA总分[(22.40±4.38)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3.27±0.58)分]、注意力[(4.30±1.60)分]、语言[(2.67±0.48)分]、延迟记忆[(3.67±0.80)分]、MMSE[(22.03±3.55)分]、BI评分[(82.17±11.28)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前,2组患者P300潜伏期、波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2组患者治疗后P300潜伏期较治疗前显著缩短(P<0.05),波幅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训练组P300潜伏期[(352.10±30.68)ms]较对照组P300潜伏期[(356.45±40.30)ms]短,波幅[(8.65±1.18)μV]较对照组波幅[(6.73±1.81)μV]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能有效改善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ADL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成对关联刺激(PA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分析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与运动皮质兴奋性改变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频率为0.05 Hz、强度为120%静息运动阈值(RMT)、刺激间隔(ISI)为10 ms(称为PAS10)、共90对脉冲的PAS干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FMA)、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标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的上肢功能、前臂及手的Brunnstrom分期、ADL能力等作出评价,分析患侧上肢FMA评分差值与健侧半球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幅差值及RMT差值间的相关性。 结果治疗前,治疗组患者FMA、前臂及手Brunnstrom分期、MBI评分分别为(15.72±17.70)分、(2.58±1.38)期、(1.40±0.52 )期、(48.18±24.42)分;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4.90±16.99)分、(2.83±1.53)期、(1.40±0.55)期、(47.27±21.60)分。治疗前,2组患者FMA、前臂及手Brunnstrom分期、MBI评分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FMA、前臂及手Brunnstrom分期、MBI评分分别为(26.63±19.19)分、(3.25±1.70)期、(1.56±0.53)期、(63.63±25.74)分,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7.54±18.24)分、(3.42±1.44)期、(1.50±0.52)期、(55.45±19.29)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4周后各指标均有改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前,治疗组MEP波幅、潜伏期及RMT 分别为[(1.29±0.66)mV]、[(20.79±1.48)ms]、[(42.75±9.91)%],对照组MEP波幅、潜伏期及RMT分别为 [(1.54±0.93)mV]、[(21.90±1.46)ms]、[(53.23±8.65)%];治疗4周后,治疗组MEP波幅[(0.88±0.77)mV]、潜伏期[(22.03±2.17)ms]及RMT[(48.18±10.6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EP波幅[(1.67±0.95)mV]、潜伏期[(20.96±1.46)ms]及RMT[(46.86±8.37)%]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4周后比较,治疗组仅MEP波幅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前、后,患侧上肢FMA差值与健侧半球MEP波幅差值间呈正相关,r=0.431,P<0.05;患侧上肢FMA差值与健侧半球RMT差值间亦呈正相关,r= 0.608,P<0.01。 结论给予脑卒中患者健侧半球PAS10干预可促进其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且其运动功能恢复与健侧半球运动皮质兴奋性改变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影像学及电生理方法探讨单侧症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双侧多裂肌的病理生理变化。 方法选取出现单侧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36例,按患侧(主诉疼痛侧)与对侧不同,将数据分为患侧组和对侧组。采用磁共振成像(MRI)测量患者双侧多裂肌的脂肪化面积及总平均信号强度值,利用肌电图(EMG)检查患者双侧多裂肌等长收缩时的波幅和运动单位时限值。测量完成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结果36例患者的双侧多裂肌均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化,且患侧组多裂肌脂肪化横断面面积(CSA)百分比[(44.20±15.14)%]较对侧组[(37.31±13.85)%]高(P<0.05),患侧组的平均信号强度(59.03±12.73)高于对侧组(54.67±12.20)(P<0.05);患者双侧多裂肌EMG的波幅及运动单位时限均增高、增宽,且患侧组波幅[(861.67±171.32)μV]及运动单位时限[(14.49±2.37)ms]的变化较对侧组显著(P<0.05)。 结论单侧症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双侧多裂肌的影像学及电生理指标均会发生改变,且患侧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疗效。 方法选取DEACMP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高压氧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2组患者均给予改善微循环及康复治疗,高压氧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治疗前、治疗35d、治疗70d,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BI评分(BI)、年龄相关的白质改变量表(ARWMC)对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脑白质损伤程度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高压氧组和对照组MMSE、BI、ARWMC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高压氧组治疗35d及70d后MMSE、BI评分均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治疗70d后ARWMC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5d后,高压氧组MMSE评分[(10.78±4.41)分]高于对照组[(2.54±1.50)分](P<0.05),BI评分[(48.75±11.85)分]高于对照组BI评分[(9.46±6.43)分](P<0.05),其ARWMC评分与对照组ARWMC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70d后,高压氧组MMSE评分[(23.69±3.79)分]高于对照组[(2.89±1.64)分]( P<0.05),BI评分[(75.78±16.37)分]高于对照组BI评分[(12.14±8.65)分](P<0.05),其ARWMC评分[(7.13±3.22)分]低于对照组[(15.79±4.70)分](P<0.05)。 结论在改善微循环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高压氧能够改善DEACMP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治疗70d后可显著减轻患者脑白质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指导下的康复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CNLBP)患者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CNLBP患者分为实验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指导下的康复训练。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采集患者两侧竖脊肌和多裂肌肌电信号,分析其时域指标均方根值(RMS)及频域指标中位频率(MF);本研究同时于上述时间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背痛评分系统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竖脊肌、多裂肌RMS及MF痛侧与对侧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及JOA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发现2组患者痛侧竖脊肌、多裂肌RMS较治疗前明显增高,MF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发现实验组痛侧竖脊肌、多裂肌RMS[分别为(33.65±6.43)μV、(28.46±4.54)μV]均较对照组增高,MF[分别为(77.45±13.08)Hz、(68.30±8.61)Hz]均较对照组降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64±0.81)分、(2.04±0.61)分]及JOA评分[分别为(23.40±1.58)分、(25.76±1.20)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疼痛VAS评分、JO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均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指导下的康复训练,能进一步改善CNLBP患者疼痛程度,增强腰部核心肌群控制能力,提高脊柱稳定性,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中药熏洗和推拿治疗,所有治疗均持续4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Clonus分级法、Fugl-Meyer量表(FMA)及Barthel指数(BI)对2组患者小腿三头肌的痉挛程度、踝阵挛评分、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MAS、Clonus、FMA及BI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MAS[(1.68±0.59)分]、Clonus评分[(1.05±0.49)分]较组内治疗前降低(P<0.05),FMA[(30.24±1.86)分]、BI评分[(64.41±6.02)分]较组内治疗前增高(P<0.05);对照组患者MAS[(2.98±1.13)分]、Clonus评分[(2.48±0.53)分]较组内治疗前降低(P<0.05),FMA[(26.89±2.12)分]、BI评分[(50.12±4.84)分]较组内治疗前增高(P<0.05)。与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对照组MAS、Clonus评分较高(P<0.05),FMA、BI评分较低(P<0.05)。 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辅以中药熏洗及推拿治疗,可显著减轻脑卒中患者的足内翻状态,改善其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3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VR技术,每次30min,每周6次,共8周。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分(FMA)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采用肌电图仪测定患者偏瘫侧上肢相关肌肉的肌电积分(iEMG)。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上肢FMA评分、MBI评分及患侧上肢肌肉iEMG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FMA评分[(32.7±5.5)分]、MBI评分[(59.6±10.1)分]、三角肌iEMG值[(52.4±11.6)μV]、肱三头肌iEMG值[(38.6±7.3)μV]、前臂伸肌肌群iEMG值[(29.4±5.7)μV]的改善幅度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 结论VR技术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可更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关节稳定性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KOA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临床治疗及康复训练,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关节稳定性训练。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Lequesne指数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休息时痛、运动时痛、压痛、肿胀、晨僵、行走能力、总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8周后(治疗后),2组患者Lequesne各项评分均低于组内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训练组运动时痛[(0.64±0.54)分]、晨僵[(0.62±0.73)分]、行走能力[(1.25±0.81)分]及总分[(3.94±2.62)分]等指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临床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关节稳定性训练能有效促进KOA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运动再学习联合针刺法对脑梗死患者下肢痉挛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阳明经针刺组和综合法针刺组,每组25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运动再学习康复训练,阳明经针刺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阳明经针刺法治疗,综合法针刺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综合针刺法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表面肌电图仪记录患侧膝屈曲和踝背伸最大等长收缩(MIVC)时主动肌及拮抗肌的肌电活动,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Fugl-Meyer量表(FMA)下肢部分及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定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 结果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FAC、FMA及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明经针刺组治疗后[(2.15±0.16)分]比较,综合法针刺组FAC评分[(3.87±0.99)分]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膝屈曲肌群MIVC时的股直肌积分肌电值(iEMG)、膝屈曲协同收缩率(CO)、健侧与患侧CO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明经针刺组治疗后[(35.25±4.47)mV?s]比较,综合法针刺组治疗后股直肌iEMG[(30.32±3.98)mV?s]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腓肠肌iEMG、踝背伸CO、健侧与患侧CO比值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法针刺组治疗后胫前肌iEMG[(31.32±3.68)mV?s]与组内治疗前[(29.36±4.51)mV?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综合法针刺组与阳明经针刺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运动再学习联合综合针刺法较运动再学习联合传统阳明经针刺法更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下肢的痉挛程度,增强患侧的步行能力,提高其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化运动技巧对脑卒中后上肢及手部精细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优化运动技巧训练。训练前及训练6周后,采用Fugl-Meyer量表(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Carr-Shepherd手精细功能评分对2组患者的康复疗效进行评定。 结果训练前,2组患者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MBI及Carr-Shepherd手精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与组内训练前比较,2组患者训练6周后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MBI及Carr-Shepherd手精细功能评分均大幅度提高(P<0.05)。训练6周后,训练组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41.41±15.05)分]、MBI[(83.46±15.65)分]及Carr-Shepherd手精细功能评分[(7.48±1.55)分]较对照组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30.05±12.98)分]、MBI[(71.59±15.28)分]及Carr-Shepherd手精细功能评分[(4.19±1.52)分]高(P<0.05)。 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优化运动技巧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部的精细协调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步态联合平衡训练对原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PD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训练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PD药物治疗,训练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步态训练及平衡功能训练。于训练前、训练8周后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运动功能检查(UPDRS-Ⅲ)、10 m行走速度及6 min行走距离评定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情况;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患者平衡能力变化,并记录跌倒次数。 结果经治疗8周后发现训练组10 m行走速度[(1.43±0.32 )m/s]、6 min行走距离[(380.65±96.55)m]、BBS评分[(49.61±5.14)分]均较对照组[分别为(0.89±0.41)m/s,(291.67±115.74)m、(41.53±3.62)分)]显著增加,UPDRS-Ⅲ评分[(23.89±6.83)分]及跌到次数[(2.78±7.55)次]均较对照组[分别为(27.52±7.56)分和(5.78±9.45)次]显著降低(P<0.05)。 结论在传统药物干预基础上辅以步态及平衡功能训练,能进一步改善PD患者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减少患者跌倒次数,抑制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动平板训练对学龄期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步行速度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学龄期脑瘫患儿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运动平板训练,每周3次,共12周。训练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88(GMFM-88)、步行速度及改良Ashworth量表(MAS)对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步行速度及肌张力进行评定。 结果训练前,2组患儿GMFM-88评分、步行速度、MAS评分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训练12周后(训练后),2组患儿GMFM-88站立项目(D)、走跑跳项目(E)、步行速度、伸膝肌群MAS评分、屈膝肌群MAS评分、跖屈肌群MAS评分均较组内训练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训练后比较,训练组患儿GMFM-88站立项目(D)[(33.60±2.22)分]、走跑跳项目(E)[(47.40±5.35)分]、步行速度[(29.95±6.21)m/min]较对照组改善较为明显(P<0.05)。 结论运动平板训练可显著提高学龄期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及步行速度,对改善下肢痉挛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ESWT)联合牵伸疗法治疗足底筋膜炎(PF)的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PF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3例)。2组患者均给予牵伸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ESWT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8周时,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站立行走时的足底疼痛程度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对照组分别有1例、2例患者脱落。治疗前,2组患者AOFAS评分及VAS评分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4周及8周后的AOFAS评分显著提高(P<0.05)。与组内治疗4周后比较,对照组治疗8周后的AOFAS评分[(78.81±10.97)分]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8周后的AOFAS评分[(92.07±9.83)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治疗组治疗4周[(87.07±11.26)分]及8周后[(92.07±9.83)分]的AOF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4周及8周后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治疗4周后比较,对照组治疗8周后的VAS评分[(3.91±0.45)分]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8周后的VAS评分[(3.05±0.15)分]继续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治疗组治疗4周[(3.15±0.32)分]及8周后[(3.05±0.15)分]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牵伸治疗基础上辅以ESWT治疗,可显著改善PF患者的足踝功能,缓解疼痛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手抓握训练联合上肢机器人训练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探讨其脑功能重组机制。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机器人训练组及联合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抓握强化训练,每天训练120min,机器人训练组患者给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每天训练120min,联合治疗组患者则给予手抓握强化训练及上肢机器人训练各60min。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Brunnstorm分期评分、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采用功能性磁共振(fMRI)检查各组患者脑功能重组情况。 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机器人训练组及联合治疗组患者Brunnstorm分期评分[分别为(4.36±0.62)分、(4.43±0.45)分和(5.35±0.55)分]、上肢Fugl-Meyer评分[分别为(45.56±8.32)分、(46.64±7.16)分和(55.82±6.88)分]及MBI评分[分别为(58.71±7.56)分、(56.52±7.11)分和(82.62±8.58)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P<0.05)。fMRI检查结果显示,治疗后3组患者执行对指任务时其躯体感觉激活区体积、大脑总兴奋区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大,并以联合治疗组的脑区激活范围较显著(P<0.05)。 结论手抓握强化训练及上肢机器人训练均能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上述两种疗法联用具有协同功效,能进一步促进脑梗死患者大脑皮质功能重组,显著提高患者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强化训练时间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每日训练时间的不同分为40 min训练组、80 min训练组和120 min训练组,每组12例,因失访3例,3组最终完成本研究样本数分别为12、11和10例。各组均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下肢功能训练,训练时间分别为每日40、80和120 min,每周5 d,共训练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和4周后,分别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和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进行功能评定,并分别分析和比较强化训练前后3组患者FAC分级、FMA评分及独立步行情况。 结果强化训练前,40 min训练组、80 min训练组和120 min训练组三组患者的FAC分别为(1.83±0.94)、(1.73±1.01)和(1.80±1.03)级,FMA分别为(19.17±5.52)、(23.00±4.71)和(19.40±7.90)分;治疗2周后,120 min训练组患者的FAC为(3.30±0.48)级较40 min训练组[(2.17±0.94)级]明显提高(P<0.05)。治疗4周后, 120 min训练组的FAC为(3.80±0.42)级,与80 min训练组[(3.18±0.60)级]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 min训练组的FAC与40 min训练组[(2.67±0.65)级]同时间点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40 min训练组、80 min训练组和120 min训练组三组患者的FMA分别为(25.08±4.46)、(28.64±3.56)和(25.90±5.19)分,分别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强化训练2周和4周后,3组之间FMA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强化训练前,40 min训练组、80 min训练组和120 min训练组三组患者中达到独立步行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6.67%、18.18%和20.00%;治疗2周后,40 min训练组、80 min训练组和120 min训练组三组患者中达到独立步行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3.33%、36.36%和100%,120 min训练组分别较40 min训练组和80 min训练组均有明显提高(P<0.05),但40 min训练组与80 min训练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4周后,40 min训练组、80 min训练组和120 min训练组三组患者中达到独立步行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8.33%、90.91%和100.00%,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 min训练组独立步行功能改善的效果较40 min训练组更为明显(P<0.05),但40 min训练组和120 min训练组分别与80 min训练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强化训练可促进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恢复,且训练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SET)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LDH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干扰电、超短波及湿热敷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同时辅以SET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疼痛VAS评分、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对2组患者腰痛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4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疼痛VAS评分[(3.22±0.94)分]、腰椎功能评分[(23.6±5.8)分]、对照组疼痛VAS评分[(4.66±0.92)分]、腰椎功能评分[(15.4±6.5)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组患者腰椎功能评分改善率[(90.3±16.5)% vs(79.3±24.9)%]及治愈显效率(87.5% vs 73.3%)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ET训练可显著减轻LDH患者腰痛症状,促其腰椎功能改善,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