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基于文献梳理和汇总,归纳影响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5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建筑工人心理压力、情绪与不安全行为结构关系模型。采用AMOS 26.0软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并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心理压力与情绪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影响效果;心理压力和情绪对安全意识、不安全动机及不安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果;安全意识和不安全动机对不安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缓解建筑工人心理压力和调节情绪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宝  林文罗  吴萍 《江西建材》2022,(3):237-239
文中在分析后疫情时代土建施工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一线数据,对问卷数据进行信度、效度、主因子及权重的计算,对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对后疫情时代土建施工现场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提出相应的防疫措施及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AHP法评价道路交通安全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Fuzzy—AHP法.总结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主要指标,运用(0.1~0.9)标度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通过建立模糊一致矩阵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得出诸指标的重要性的总排序,以便根据排序采取事故预防措施,同时验证了改进的Fuzzy—AHP法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得出工作负荷、工作满意度和安全心理的基本关系,进而构建它们与不安全行为的初始模型;采用SPSS软件对调研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同时使用AMOS软件进行初始模型的验证分析;最后根据模型的路径结果,从工作负荷的角度提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预防对策。结果显示:工作负荷对安全心理和工作满意度都具有显著影响;工作满意度和安全心理共同对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从个体角度研究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通过分析现有文献和问卷调研数据构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结构方程模型。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与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法,确定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关键路径机理模型,并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结果表明:安全能力是影响不安全行为的最全面因素,提高安全能力并辅以改善安全参与能力可以显著遏制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6.
以马斯洛动机理论为基础,结合SOR行为模型建立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产生机理模型,基于个体、组织、环境维度构建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以施工现场的建筑工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进行仿真。研究结果对建筑工人安全行为仿真提出了有效实施路径,为相关人员的管理决策能力提供支持,助力减少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来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7.
建筑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建筑工地事故频发。因此,深入研究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对个人特质及所处环境识别出19个影响因素,并构建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其次,利用AHP-DEMATEL-ISM方法综合分析得到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和建议,从根源上提高建筑业安全生产事故预防能力。  相似文献   

8.
AHP-TOPSIS法在地铁车站方案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层次分析(AHP)法和TOPSIS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地铁车站方案比选和排序的数学模型,确定大连地铁胜利广场车站的施工方案。采用专家调查确定相关影响因素,通过AHP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并进行层次总排序,再用改进的TOPSIS法进行评价指标值的规范化和排序计算,最终确定现场施工方案。通过采用AHP法和TOPSIS法相结合的方法,避免了TOPSIS法在多因素分析中的繁琐运算,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AHP计算结果的主观性,使实际地铁车站方案的选择更加科学和合理。  相似文献   

9.
为了弥补建筑施工从业人员安全心理研究和应用的不足,首先对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和现场安检员、监理员,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分析,确定影响施工安全的23项心理因素。然后通过对心理调查问卷的SPSS数据分析,筛选得到影响较大的14个心理因素,构建建筑施工安全从业人员选拔任用及培训的心理测评指标体系。结合心理干预,应用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以从根本上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群体规范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影响,以天津市两项目共250名一线建筑工人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25.0和AMOS 24.0构建群体规范影响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意向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示范性规范对工人不安全行为意向有直接、间接影响,其间接影响的中间变量是群体认同、群体压力;指令性规范对工人不安全行为意向有间接影响,其间接影响的中间变量是群体压力、行为态度。同时,提出工人行为意向引导对策,包括结合工人群体特征,完善安全培训体系;合理利用群体压力,消除不良示范作用;发挥群体积极效应,增强工人群体认同感;完善群体安全规范,提高工人安全意识,从而降低工人不安全行为意向,有效规范工人行为,提高项目安全绩效。  相似文献   

11.
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直接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形成机理,并从中找出影响因素.细分安全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教育培训,并通过对南京市两家建筑单位的管理人员进行问卷抽样调查,利用SPSS软件对安全行为习惯培养的四种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安全教育培训最为重要,结合国外安全培训模式经验,提出可行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针对性地测量我国隧道工人心理资本水平,在汇总、分析国内外心理资本量表的基础上,编制适合中国国情的隧道工人心理资本量表。通过文献分析等方法得到隧道工人心理资本的五维结构(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乐观、冷静)和初始测量题项;本文先后进行题目筛选、信度分析以及探索性因子分析,形成隧道工人心理资本量表,量表中包含23个正式题项。采用Mplus 7.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使用大样本收集问卷数据并分析。最后分析了隧道工人心理资本对自身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编制的量表可用于隧道工人心理资本水平的测量,测量结果对于提高隧道工人心理资本水平、预防不良心理提供依据;隧道工人心理资本对安全参与行为有显著影响,对安全遵从行为不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对地铁事故的影响,降低地铁事故发生的概率,运用行为主义理论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管理。分析了地铁施工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产生的原因,运用行为主义理论对地铁施工工人不安全行为进行设计和管理。通过研究发现,工人所处情景环境直接影响行为的产生,因此对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主要是对情景环境的管理,通过管理情景环境可以更便捷、更有效地实现对不安全行为防控,很大程度上避免或降低了由于地铁施工工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地铁施工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干预的前摄性,以脆弱性为切入点,通过行为调查、演化推理和案例分析等途径,结合行为改变技术,提出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早期干预的核心策略、关键方法和实施路径。结果表明:脆弱性与建筑工人的易感性和易损性正相关,与行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负相关;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早期干预的核心策略是主动识别不安全行为特征并预测发展趋势,进而实施前摄控制和矫正,包含不安全行为的早期识别、前摄控制、趋势预测和前摄矫正等过程和方法,拥有一个多过程、多层次、多因素并举的综合型实施模式;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早期干预重视各种环境和个体因素间的相互动态作用对安全行为塑造与不安全行为干预的影响,故在整合性、动态性和主动性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0,(2)
行人交通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为提高行人交通安全性,本文基于认知心理、激励理论和社会互动三个视角对行人交通不安全行为进行深入分析,了解行为对应的心理特点,为行人交通管理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铁施工仍处在半自动化程度。在作业中,需要较多的人员配合,但人在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各有差异,以及对自己工作岗位的操作技能、工作环境掌握得不够全面,出现不当的操作,严重会导致险情发生或出现安全事故。总之高铁铁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高铁施工现场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本文分析了高铁施工现场的不安全行为,并提出了几点有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薛福连 《建筑安全》1999,14(2):16-16
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种种不安全行为会导致人身事故的发生。因此,对人进行全方位的预测,克服或纠正、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十分重要。对人的预测不可以用统一的模式或统一的方法进行,要因工种、因作业环境、因人而异。1对新入厂新上岗的人员预测(1)对新工人入厂前及...  相似文献   

18.
如今建筑行业施工现场事故频发,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通过评价建筑工人不同种类不安全行为的传播性强弱,可以控制不安全行为传播。选择特定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既有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各行为的传播性强弱。结果表明:使用错误姿势的不安全行为传播性最强,其次是交通管理类、个人防护类,而脚手架类、起重作业类、个人状态类传播性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9.
针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绩效评价问题,提出了基于AHP与熵法结合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绩效评价的灰色关联理论方法.利用AHP与熵法确定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绩效评价指标权重,采用灰色关联理论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绩效评价,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效果进行排序.实证研究表明,将该方法应用到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绩效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储亮 《建筑安全》2020,35(6):63-67
文章采用实地观察、深度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的方法,对126名建设工程项目的参与者进行为期2年的观察和访谈。定性研究了建设工程项目中影响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因素及其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综合管理和组织文化是导致施工现场人为失误和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前提和因素,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