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临床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重者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我院共收治甲型H1N1流感重症51例,其中危重症孕产妇患者11例。现将11例甲型H1N1危重症流感孕产妇病例的急救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甲型H1N1流感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12月在我院儿科诊治的21例儿童甲型H1N1流感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愈后.结果 21例儿童甲型H1N1流感,重症12例,危重症4例,死亡1例,并发肺炎16例,其中单侧肺炎11例,双侧肺炎5例,胸腔积液3例,肺不张1例,纵隔气肿1例,右侧气胸1例,急性肺水肿1例,1例并发急性良性肌炎,1例热性惊厥,1例有基础病肾病综合征.危重症病例以ARDS、呼吸衰竭为突出表现.结论 儿童亦是甲型H1N1流感的易感人群,患儿易并发肺炎,小年龄可能是儿童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高危因素,早发现、早治疗、密切观察或监护是治疗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描述甲型H1N1重症流感患儿的临床症状特点.方法:对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1月共收治11例甲型H1N1重症流感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了解临床特征及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经验.结果:11例患儿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分布从2岁1月到8岁5月,起病症状均为咳嗽、发热、咳痰,所有病例均有胸片肺部感染病变,采取特异性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儿童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起病年龄及症状不典型,可能合并细菌感染,予抗病毒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常患有基础疾病。我们发现有些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出现低钾血症,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9年9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接诊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6例,均无明确甲流疫区接触史。其中4例为重症患者,有3例重症患者合并低钾血症。年龄4~45岁,平均年龄24.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提高危重症甲型H1Nl流感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1~12月收治的2例危重症及1例重症小儿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转归。结果 3例患儿均有全身多个脏器受损,抗病毒治疗1岁以下采用莲花清瘟胶囊,1岁以上采用莲花清瘟胶囊及奥司他韦,甲型H1N1流感恢复期血浆输注,CPAP辅助通气、保护脏器功能等治疗,3例患儿均临床治愈。结论小儿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易侵犯全身多个脏器,及时抗病毒、呼吸支持、甲型H1N1流感恢复期血浆、保护脏器功能等综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林兆霞 《北京医学》2011,33(3):259+261-259,261
2009年9月15日至2009年10月31日我院感染病房共收治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的重症患儿17例,现总结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患儿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16个月~12岁,平均4岁。均为内地发病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的重症病例。原有基础病:支气管哮  相似文献   

7.
苏立红 《当代医学》2010,16(20):125-12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预警护理干预在预防轻症甲型H1N1流感向重症、危重症转化中的作用。方法以本院传染病科2009年11月1日~12月18日收治的所有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共178例作为预警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加用中西医结合预警护理措施;选取2009年10月1日~10月30日的所有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共150例作为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常规护理组150例患者中发生重症、危重症为9例,发生率为6%;中西医结合预警护理干预组178例患者发生重症、危重症为3例,发生率为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预警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甲型H1N1流感重症、危重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WHO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甲型H1N1流感",6月11日,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我国也不例外,同全球200个国家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笔者所在医院自10月下旬以来,共诊治15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以下简称甲流肺炎),本文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12例,女3例,年龄17~60岁,11例为初高中学生,3例为社区公民,其中1例为24岁临产孕妇。1.2临床症状15例患者均表现为发热,体温38.5℃,咽痛,流涕、全身酸痛、乏力、头痛、咳嗽、憋气,其中全身酸痛、疲劳最为突出,发病后2~24 h就诊。  相似文献   

9.
牛灵  凌敏  王辉 《新疆医学》2011,41(5):37-39
目的:总结甲型H1N1流感重症、危重症的影像学检查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10日-12月30日新疆确诊甲型H1N1流感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甲型H1N1流感重症、危重症的主要影像学表现是斑片状渗出影、毛玻璃影、实变影、肺纹理增粗紊乱;病变发展迅速,多累及双肺;结论:影像学检查是甲型H1N1流感重症、危重症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分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抗生素的应用指征。,方法:回顾2009年12月3日至2009年12月19日入住医院的15例重症、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发热15例,咳嗽13例,咳痰12例;白细胞增高者4例,白细胞正常者5例,白细胞降低者6例;x线检查,15例患者肺部均有病灶,12例患者痰涂片均显示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15例患者均使用了抗生素;疗程最短6d,最长27d。结论:重症、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呼吸道症状明显;辅助检查血常规显示产后患者白细胞高;X线检查显示肺部均有病灶,双侧肺野多见,病灶形态表现为多样化;痰培养致病茵少;重症、危重症患者需要综合治疗,抗生素使用疗程不应太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抗生素的应用指征.方法:回顾2009年12月3日至2009年12月19日入住医院的15例重症、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发热15例,咳嗽13例,咳痰12例;白细胞增高者4例,白细胞正常者5例,白细胞降低者6例;X线检查,15例患者肺部均有病灶,12例患者痰涂片均显示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15例患者均使用了抗生素;疗程最短6 d,最长27 d.结论:重症、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呼吸道症状明显;辅助检查血常规显示产后患者白细胞高;X线检查显示肺部均有病灶,双侧肺野多见,病灶形态表现为多样化;痰培养致病菌少;重症、危重症患者需要综合治疗,抗生素使用疗程不应太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例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中重症2例,危重症2例。11例均有咳嗽、咳痰,其中重症及危重症病例可伴有呼吸困难,危重症病例可出现咯血。轻症病例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正常,重症及危重症可以出现白细胞下降或升高,肝肾功能和心肌损伤。重症病例发热时间及核酸转阴时间明显延长,2例重症病例早期应用奥司他韦,预后良好。2例危重症因延误治疗,病情迅速进展,预后不良。结论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比例及病死率较非孕人群明显增高,临床应早发现,早期给予奥司他韦治疗。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内地于2009年5月11日报道首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确诊病例,之后国内多个省市陆续发现甲H1N1流感确诊病例[1-2]。但有关重症甲型H1N1流感护理分析的报道较少。宁波市传染病医院2009年9—11月共收治21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  相似文献   

14.
2009年3月以来全球爆发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传播迅速,以儿童最为易感,症状也较重。对患儿及时、有效的诊治是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重点。重症甲流患儿可并发肺炎,其程度、病程及治疗措施不尽相同,因此及时的胸部CT检查对于临床治疗措施的选择有重要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9年11月10日—12月2日收治的18例临床确诊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儿,男6例,女12例,年龄6~14岁,平均年龄9岁,均以发热、咳嗽、咽痛等感冒症状就诊,化验血象均不高。所有重症患儿及2例轻症患儿均做过两次以上的CT检查。1.2检查设备与方法用64排GE Lightspeed VCT行一次憋气下容积扫  相似文献   

15.
王丽梅 《吉林医学》2010,(34):6329-6330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抢救与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住院临床资料和护理。结果:3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治疗专家组和护理组共同协作,3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儿采用呼吸机通气临床抢救和护理配合,与落实消毒隔离和防护流程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等对疾病康复起到积极作用,是提高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儿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症甲型H1N1死亡病例的特点,提高重症患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1月北京佑安医院18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患者的资料.结果 甲型H1N1流感的病死率为7.5%;死亡患者的年龄偏大,50岁以上者占50%;18例患者中14例合并基础疾病,以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17例死...  相似文献   

17.
应对甲型H1N1流感护理管理方法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春梅 《当代医学》2010,16(3):33-33
从6月11日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流感大流行警报已拉响,截止到2009年11月26日我院住院收治甲流确诊患者累计694人,其中孕产妇11人,重症及危重症89人,死亡4人。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初期、疾病流行期和危重症期护理管理建立了一整套有效工作机制,确保防控制度落实,加强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救治,提高抢救的成功性,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张智龙  凌格 《新疆医学》2011,41(9):87-88
2009年5月11日,我国内地报告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之后国内多个省市陆续报告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现就我院确诊的8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的治疗资料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谢显清  刘福益  刘松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0):1203-1204
目的探讨深圳市某街道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将2009年流感样病例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死亡病例进行个案分析。结果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实验室确诊65例,其中重症患者10例(死亡1例);病例主要集中在10-11月(333例);学校和托幼机构为高发场所(363例,98.9%);5~14岁青少年为易感人群(293例,79.8%)。结论深圳市某街道2009年甲型H1N1流感发病高峰出现在11月,主要在封闭、人群集中、接触密切的学校和托幼机构暴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长沙市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5月1日~2010年10月31日长沙市辖区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资料,采用1∶2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9年5月1日~2010年10月31日长沙市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215例,其中193例痊愈,22例死亡,病死率为0.33%。重症病例危险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职业、发病至首次就诊时间间隔、地区、接触者有无症状和BM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地区、发病至就诊时间间隔是甲型H1N1流感由轻症转为重症的危险因素。相对于6~59岁组人群,5岁组和60~岁组人群发生重症的风险为2.016倍。相对于城市,农村发生重症的风险为0.193倍。发病2 d以上就诊的人群相对发病2 d以内就诊的人群,发生重症的风险为3.751倍。结论对于年龄5岁组或60~岁组、学生群体及城市居民,在出现甲型H1N1流感症状时应及早就医,防止发展为重症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