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升温速率下油漆稀料与PET塑料共热解特性的变化规律,使用同步热分析仪,测定不同升温速率(10、20、30 K/min)条件下油漆稀料和PET塑料共热解过程中失重(TG)、焓变(DSC)的变化,并采用Coats-Redfern法对样品进行热动力学分析,探究油漆稀料和PET塑料两种材料的共热解行为受升温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气气氛中,样品的热解过程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油漆稀料和PET塑料热解过程只存在1个主要失重阶段,混合物存在2个主要失重阶段;油漆稀料和PET塑料的热解活化能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而减小,混合物在升温速率低于30 K/min时热解反应受到抑制,在30 K/min升温速率下活化能最低,热解反应最彻底,最终样品残余量为8.4%,火灾危险性强。  相似文献   

2.
利用热重分析法在氮气气氛条件下对南京市6种常见树种枝叶的热解行为进行研究。样品的热解反应可分为水分析出、快速热解、炭化3个过程。通过热失重率和热失重速率曲线分析样品的燃烧特性,由Coats-Redfern模型得出快速热解阶段的活化能和频度因子。根据分析和计算结果对6个树种枝叶的燃烧性进行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火炬松蓝冰柏枇杷女贞香樟桂花。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1)
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分离筛选塑料降解菌并对3种微塑料的生物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以聚乙烯、聚丙烯和聚苯乙烯3种微塑料为唯一碳源,筛选潜在降解菌,采用形态观察、透射电镜观察以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通过测定生物量、重量损失、培养液pH以及FTIR-ATR和SEM分析了3种微塑料的生物降解特性。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分离的3株为Bacillus sp.,Microbacterium sp.,Chryseobacterium sp.。对3种菌株的混合培养物进行了50 d的生物降解实验,结果显示,PE、PP、PS三种微塑料的重量损失分别为8.7%、6.3%和12.5%且pH显著下降;FTIR-ATR显示出现了新的官能团;SEM观察发现微塑料表面出现侵蚀。  相似文献   

4.
利用差热—热重同步分析仪研究CYCOM 970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在升温速率为10、20、30、40℃/min条件下对块状、粉状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失重温度和失重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论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粉状和块状实验样品在每个阶段的初始分解温度、反应最终温度及最大失重速率温度均向高温方向移动,热解温度范围逐渐扩大,质量损失明显增加。运用微分法和积分法进行热解动力学相关参数计算,结果表明:粉状实验样品活化能值变化不大,说明其热解均匀,热解反应比较稳定;而块状实验样品因结构稳定、不易分解,初始阶段活化能值较高,后期逐渐稳定。相同升温速率下,块状实验样品的热稳定性均高于粉状实验样品。  相似文献   

5.
王玉霞  张彤  张恒 《消防科学与技术》2021,40(11):1666-1670
以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内沟塘草甸为研究区域,选取典型草本羊草为研究对象,运用热重分析法以通氧速率10、20、30 mL/min,在升温速率分别为40、80 ℃/min的条件下进行热失重行为研究。使用TG-DTG曲线分析样品的热解过程,利用Coats-Redfern(CR)积分法和Flynn-Wall-Ozawa(FWO)积分法对样品的快速热解阶段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样品的热解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并求得相应参数。结果表明羊草热解过程分为:失水阶段、快速热解阶段、炭化阶段。其中快速热解阶段为350~450 ℃,此阶段中升温速率越快,温度滞后现象越明显;通氧速率越快,温度超前现象越明显。热解过程及动力学参数分析表明,Flynn-Wall-Ozawa法更适用于羊草热解过程,引发火灾危险程度的通氧速率为:30 mL/min>20 mL/min>10 mL/min。  相似文献   

6.
通过热重-红外联用技术,研究长江下游地区5个常见树种在纯氮气氛围中、40℃/min升温条件下的热解过程的特点。进气速率为40 m L/min,温度范围为30~800℃,得到样品的热重(TG)和微商热重(DTG)曲线。对产生的烟气进行红外光谱解析。结果表明,样品的热解反应在180℃时气体排放大量增加,可分为水分析出、快速热解、炭化3个过程。热解产物主要有CO、CO_2、酯类、酸、醛等物质。  相似文献   

7.
以兴安落叶松的树皮、树干和树叶为研究对象进行热解实验,采用热重分析法对兴安落叶松在氮气气氛下的热解过程进行分析,采用Gorbatchev积分法进行动力学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的热解过程包括失水、微失重、主要失重和炭化4个阶段,3种试样失重率大小排序为:树干树皮树叶,燃烧性排序为:树叶树皮树干;升温速率越大,试样失重率越大,失重速率越快,热解越充分;粒径为250~420μm时,试样的热解失重率最高,失重速率最快,热解反应最充分;三种试样活化能大小排序为:树干树皮树叶。  相似文献   

8.
通过热重实验分析3种粒度和3种升温速率对木糠粉的热解过程的影响,并采用KAS法求解其活化能。采用恒温微量热仪对原样和添加水后的样品开展实验。结果表明:木糠粉热解过程分为水分和轻质组分挥发、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热解氧化、木质素热解氧化3个阶段。添加水后的样品会由于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而自加速放热,存在自燃危险。提出氧耗法在生物质自燃产热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以北方某油田湿地芦苇与油田某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对象,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及静态热解炉研究油田含油污泥及含油污泥-芦苇混合物的热解特性,将静态热解过程数据与同步热分析TG(热重分析)、DTG(微分热重分析)、DSC(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曲线结合,计算了终止温度、产物量等。结果表明:不同含油污泥样品其产物生成率差别不大,热解TG、DTG和DSC曲线有较大差别,添加一定比例的芦苇可以使含油污泥热解过程变得匀速缓和,5%(质量比)的芦苇添加量可以使热解残渣恒重温度降低约25℃。混掺芦苇的样品残渣呈分散颗粒状,无聚结现象,对热解结焦将产生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阻燃电缆的交联聚乙烯(PE)绝缘材料和聚氯乙烯(PVC)护套材料在氮气条件以不同升温速率进行热解的过程.结果表明,在忽略升温速率的影响下,两种材料的热失重(TG)曲线呈现的规律基本一致.研究了单组分热解过程的动力学参数,用两种方法计算得到PVC和交联PE热解过程的平均活化能分别为163.77,269.5 kJ/m...  相似文献   

11.
用热重分析和锥形量热仪测试方法研究硼酸锌对PVC木塑复合材料燃烧过程产烟量的影响。样品由热压机压制成型,采用锥形量热仪、色谱、质谱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WF-PVC中加入硼酸锌使热解过程残炭量增加52.83%,总产烟量降低55.8%,硼酸锌对WF-PVC阻燃与抑烟效果显著。PY-GC-MS分析表明:与PVC相比,WFPVC样品热解过程产生的氯化氢含量降低了66.03%;WFPVC中加入硼酸锌,热解产物HCl的含量增加1.64%。WFPVC和添加硼酸锌的样品燃烧产物中烷烃的含量分别增加29.15%和24.31%,烟毒性降低。WF-PVC样品燃烧产物烟毒性的来源主要是组分中烷烃类化合物、醛酮类化合物、多环化合物的数量。  相似文献   

12.
以兴安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等5种森林枯落物层类为研究对象,运用热重分析法,通过TG-DTG曲线分析样品的热解过程,利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对样品的快速热解阶段进行动力学分析,通过着火温度、活化能E与热解特性指数P的综合分析,评价各可燃物样品的燃烧特性。结果表明:264~411 ℃是快速热解阶段,也是热失重的主要阶段,失重量达初始失重量的82.26%以上。其中兴安落叶松林活化能E相对较高,热稳定性相对较强,兴安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热解特性指数P相对较低,热解行为相对较难。可以营造兴安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作为防火树种并建立防火隔离带,能够降低林分燃烧特性,减小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分别对华山松、云南松、藏柏3种林下凋落物未分解层(L)、半分解层(F)、腐殖质层(H)进行了热重实验,计算和分析3种凋落物3个层次共9种样品的活化能、着火温度、燃烬温度等热解和燃烧参数,建立了相应的热解动力学方程。分析表明:3个层次的凋落物燃烧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L层F层H层,3种凋落物的燃烧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华山松、云南松、藏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锥形量热仪进行条件改造,开展了一系列的ABS塑料空调外壳燃烧实验,获取了ABS塑料火灾动力学基础数据。对其火灾危险性进行分析,得到火灾增长系数为0.103 6,介于快速火与超快速火之间。同时通过计算得出ABS空调塑料外壳单位面积热释放速率为291kW/m2。可知ABS塑料火灾危险性非常大,且一旦着火,会快速燃烧,造成更大规模的火灾。  相似文献   

15.
采用热分析法,在氮气气氛下对云南产5种烟叶样品的热解过程进行研究,发现各烟叶样品的热解过程相似,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其中失重主要发生在快速热解阶段(120~350℃),失重率约占总失重率的75%。利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建立了5种样品在主要失重阶段的"双组分两阶段"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并计算了热解动力学参数,其线性相关性在0.97以上。  相似文献   

16.
对3种典型室内装修用壁纸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认为,其热解过程均包括3个阶段;随升温速率的升高,壁纸的初始热解温度、终止温度、最大失重速率及达到最大失重速率温度升高,反应温度区间变宽;通过对3种壁纸在同一升温速率下的热特性的对比分析,得到PVC壁纸的初始热解温度最低,易热分解;无纺壁纸的主要反应温度区间最窄,热解速率最快。采用Starink法和Flynn-Wall-Ozawa法对3种壁纸进行了热解动力学分析,得到了不同升温速率下的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17.
选用六水合氯化镁(MgCl_2·6H_2O)和氢氧化钠(NaOH)作为原料,在40~80℃和氢氧化钠摩尔浓度1.0~3.0mol/L的条件下合成得到氢氧化镁阻燃剂。使用微机差热天平(HCT-1)研究样品的阻燃热解特性,分析合成条件对制备氢氧化镁阻燃热解特性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氯化镁溶液摩尔浓度为1 mol/L、氢氧化钠摩尔浓度为3 mol/L、反应温度为50℃的9号样品具有最好的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18.
自制中尺度综合阴燃实验平台,以2、3、5L/min的气流速率对软质聚氨酯泡沫(FPUF)样品P1、P2、P3(密度为20、30、35kg/m3)进行阴燃实验,以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仪对其阴燃特性、微观形貌及热解和动力学特性进行表征,探讨密度对FPUF的阴燃、传播速率、热解过程和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FPUF阴燃建立所需时间的长短依次为P2、P3和P1;阴燃传播速率随密度增大而增大,且随气流速率增大而更加明显;SEM结果表明,FPUF密度越小其孔径越大,越有利于气流通过;热重及TG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FPUF在氮气气氛下的热解大致分为200~330℃和330~450℃两个阶段,密度对其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二阶段。  相似文献   

19.
龚万森  王毅 《化学建材》1997,13(5):234-235
1热塑性塑料管特性与制造工艺1.1热塑性塑料的品种与特点热塑性塑料为线型分子结构,因其温度升高时变软,温度降低时变硬,故称为热塑性。热塑性塑料的品种众多,差异较大。主要品种有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及聚丙烯(PP)。本讲座文将重点介绍供制造输水管路的硬聚氯乙烯(PVC-U)塑料管及输送燃气用的中、高密度聚乙烯(MDPE、HDPE)塑料管。1.1.1聚氯乙烯(PVC)塑料制造聚氯乙烯塑料的主要原料是聚氯乙烯树脂,由氯乙烯单体经悬浮法工艺聚合而成。利用悬浮法工艺制造的聚氯乙烯树脂粒径较大,制…  相似文献   

20.
对SWH室外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在高温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热重分析.在升温速率为25 ℃/min下热解,得到防火涂料的热重曲线(TG)、微商热重曲线(DTG)和差热曲线(DTA).发现样品的失重过程由干燥和初挥发段,升温段,热解段,剩余物质加热段4个阶段组成,并对所得曲线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在200~400 ℃期间,SWH室外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阻热性能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