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将78例ACS患者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各39例.在常规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晚或阿托伐他汀20 mg/晚,共6个月.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6个月时的TC、LDL-C、HDL-C、TG、hs-CRP水平,观察6个月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TC、LDL-C、TG和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HDL-C水平有所升高(P<0.05),其中hs-CRP水平在4周时下降最明显,而血脂水平在6个月时下降最明显,瑞舒伐他汀作用强于阿托伐他汀(P<0.05).瑞舒伐他汀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0.51%)略低于阿托伐他汀组(30.77%),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可降低ACS患者TC、LDL-C、TG和hs-CRP水平,升高HDL-C水平,但瑞舒伐他汀作用强于阿托伐他汀.两者都能明显减少ACS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及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89例ACS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测定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患者血脂及hs-CRP的水平.结果 2组治疗前血脂及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及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脂及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3.
国产瑞舒伐他汀对血脂及炎症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比较国产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血脂及血浆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7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B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6周。结果经过治疗,两组的TC、TG、LDL、hs-CRP均有显著下降(P〈0.05),HDL未见明显异常。TNF-α变化不显著。结论 5mg国产瑞舒伐他汀具有与20mg阿托伐他汀类似的调脂抗炎作用。作为长期用药,瑞舒伐他汀具有更好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研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降脂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降脂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均有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C和LDL-C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血脂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在降脂和效价比方面比阿托伐他汀更具有优势,且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刘军委 《中原医刊》2009,(12):23-2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忽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血脂的影响。方法7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测定治疗前后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IDL—C)。结果治疗4周后,阿托伐他汀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血清CRP和TC、TG及LDL—C浓度显著降低(P均〈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CPR水平增高,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脂和CRP,升高HDL—C。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该院于2011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92例冠心病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及血清NO、hs-CRP、FMD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分别为(3.76±0.31)、(1.55±0.29)、(2.12±0.22)mmol/L与对照组(5.03±0.46)、(1.93±0.34)、(2.86±0.25)mmol/L比较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HDL-C为(1.56±0.30)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42±0.22)mmol/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O为(105.25±9.34)μbmol/L与对照组(93.13±8.44)μbmol/L比较显著较高,Hs-CRP(2.16±0.66)mg/L与对照组(3.85±0.60)mg/L比较显著较低(P<0.05),F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式,均可降低血脂水平,缓解炎症反应,提高血管内皮功能,而瑞舒伐他汀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可作为优选方案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晓玲 《吉林医学》2014,(20):4433-443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血清CRP水平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做为观察组,选择110例无颈动脉硬化的2型糖尿病患者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脂、hs-CRP水平及颈动脉中层厚度(IMT),给予观察组患者阿托伐他汀20 mg/d,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IMT及血脂、s-CR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IMT、血清hs-CRP、TG、LDL及T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TG、LDL、TC水平及IMT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CRP参与了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阿托伐他汀的应用可显著降低CRP及血脂水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8.
许一帆 《当代医学》2012,18(21):142-143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调脂作用和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质(hs-CRP)的影响.方法 将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2组,小剂量组(阿托伐他汀10mg)35例和大剂量组(阿托伐他汀40mg)33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及对血脂、血清CRP的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2周后,大剂量组在改善血脂水平(TC、TG、LDL、HDL)及血清hs-CRP方面均显著优于小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的NIHSS评分(3.09±0.87)显著低于小剂量组(5.17±1.07),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显著调节患者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本社区收治的7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G、HD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Hcy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对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ACS的作用机制。方法8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40)及阿托伐他汀组(n=40)。常规治疗组应用阿司匹林、肝素、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及β-受体阻滞剂等,不使用其他调脂、抗氧化药物、非类固醇类消炎镇痛药物;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疗程4周。测定治疗前后CRP、血脂,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n=40)比较。结果ACS患者CRP升高,TC、TG、LDL—C升高,治疗后两组CRP均有下降,阿托伐他汀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CRP降低更明显(P〈0.01),且CRP变化幅度与其降脂幅度呈明显相关性;ACS患者治疗后TC、TG、LDL—C下降,阿托代他汀组分别下降了15%、6%、16.4%,HDL—C升高达5.0%;阿托伐他汀组有2例出现胃肠道反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ACS通过降低CRP水平而起到稳定斑块、抑制炎症、改善内皮功能等作用,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方明 《中外医疗》2016,(27):128-130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应用阿托伐他汀(Ato)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5年1月一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TI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43例,在此基础上联合Ato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总胆固醇(TG)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较对照组的76.74%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G、LDL及TC水平分别为(1.92±0.57)、(3.49±0.52)、(5.12±0.62)mmol/L,对照组依次为(2.58±0.61)、(4.25±0.57)、(5.47±0.59)mmol/L,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A应用Ato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更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具有较高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的164例ACS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在控制血糖和低脂饮食的基础上,试验组自入院始服用瑞舒伐他汀20 mg/d,对照组自入院始服用瑞舒伐他汀10mg/d,观察住院期间及4周12周血脂情况及肝肾功能、肌酶的变化,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前后血清hs-CRP水平及血糖、HbA1c水平。结果患者住院期间及服瑞舒伐他汀4周12周后,LDL-C水平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氨酶肌酶肝肾功能及肌溶解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对照组入院时(19.68±12.62)mg/L,4周(12.69±10.59)mg/L,12周(10.07±9.63)mg/L;实验组入院时(19.70±12.50)mg/L,4周(11.23±8.64)mg/L,12周(8.32±7.59)m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HbA1c两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显著降低ACS合并糖尿病患者LDL-C、血清hs-CRP水平,对血糖无明显影响,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妊娠相关蛋白-A (PAPP-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ACS患者,随机将其分为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每组40例,分别予阿托伐他汀40 mg/d及20 mg/d治疗,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及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40例分别纳入对照组及SAP组,比较不同组别研究对象的血清hs-CRP及PAPP-A的水平.结果 ACS组患者的血清hs-CRP与PAPP-A水平均较SAP组与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剂量及低剂量组ACS患者血清hs-CRP、PAPP-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高剂量组下降比低剂量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与PAPP-A水平明显增高,阿托伐他汀治疗ACS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且此效应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和急诊ICU收治的72例ACS患者,并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术后并基于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瑞舒伐他汀的用药。详细记录测量的各数据,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身体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详细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组内对比,患者的治疗1、3个月后的TG、TC、HDL-C及LDL-C各项血脂指标均优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治疗后的TG、TC、HDL-C及LDL-C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相同时间后的水平(P0.05)。组内对比,患者的治疗1、3个月后的IL-6、hs-CRP及TNF-α各项炎症因子均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的IL-6、hs-CRP及TNF-α各项炎症因子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相同时间后的炎症因子含量(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预后情况,观察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4(11.11%)、再狭窄2(5.56%)明显低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9(25.00%)、再狭窄5(13.89%)(P0.05)。结论 ACS患者施PCI术后增加瑞舒伐他汀药物的强化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血脂指标和炎症因子含量,并减少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及再狭窄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脂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干预效果。方法103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55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48例),分析比较组间及阿托伐他汀治疗(10 mg/d)前和治疗后2、4周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脂(TG)、hs-CRP和MMP-9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ACS患者半年随访期间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2周后,仅hs-CRP及MMP-9水平较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4周后TC、LDL-C、hs-CRP及MMP-9均显著降低(P<0.05),与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亦明显下降(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半年随访期间复发性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可以明显降低hs-CRP、MMP-9水平,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拜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应用于预防糖尿病继发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5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拜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观察组联合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炎症因子水平、药物不良反应及继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结果:血脂: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99±0.17)、(1.12±0.13)、(2.03±0.30)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66±0.10)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炎症因子: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6.42±2.31)mg/L]、白介素-6(IL-6)[(18.12±3.54)pg/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脂联素(APN)[(11.22±4.14)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继发心血管疾病:观察组继发心血管发病率(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抑制炎症反应,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抽选410例,给予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强化患者的降脂治疗,给予其每日40mg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观察并比较本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的血脂水平变化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强化他汀治疗1个月后,本组410例患者的TC、TG、LDL-C等临床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的ALT、Cr水平比较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血脂达标率为96.59%;41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共有3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7.56%)。结论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给予患者介入治疗后早期服用大量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其血脂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联用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09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103例。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用依折麦布治疗,对照1组采用依折麦布治疗,对照2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E)、内皮舒张功能(FMD)、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高于治疗前,观察患者的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hs-CRP水平较低,观察组患者LVEE及FMD均较高,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结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显著,降血脂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方波 《重庆医学》2015,(1):60-62
目的:观察自拟消脂汤联合西药治疗男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予以西药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加服自拟消脂汤治疗,治疗16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8、16周时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并检验血清肌酐(Sc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结果经过16周的治疗,观察组TC、TG、LDL‐C治疗前分别为(5.87±0.89)、(1.62±0.62)、(3.62±0.55)mmol/L,治疗后分别为(4.59±0.52)、(1.53±0.53)、(2.69±0.41)mmol/L,较服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C、LDL‐C治疗前分别为(5.88±0.91)、(3.78±0.43)mmol/L,治疗后分别为(5.01±0.49)、(2.97±0.2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脂幅度方面,观察组在降低TC、LDL‐C方面强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较高,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可自行缓解。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自拟消脂汤联合西药对男性高脂血症患者的调脂效果强于单纯西药降脂,且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