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以酸控制pH值对于用CaCO3加填的造纸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常规使用的SO2和H2SO4能使CaCO3溶解,从而可能导致纸机系统中产生沉淀,而较适用的H3SO4价格又比较高.相反,CO2的价格较低,又可以通过同离子效应使CaCO3溶解最小化.为了评价CO2的性能,本研究用CO2、SO2和H2SO4对CaCO3悬浮液及CaCO3和纸浆混合物进行了酸化处理,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建立了溶解度、酸用量及pH值稳定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与SO2和H2SO4相比,在给定pH值下,用CO2可以明显减少CaCO3的溶解.当目标pH值高于6.6时,CO2能够经济有效地中和H2O2漂白TMP中的残余苛性碱和CaCO3.在CaCO3的悬浮液中,CO2对pH值的稳定作用较H2SO4效果好,与SO2相当.然而,在CaCO3/浆料系统中,CO2对pH值的稳定效果却比SO2和H2SO4略低.总之,对于由含机械浆的浆料生产的CaCO3加填纸种来说,CO2是一种经济有效的pH值控制剂.  相似文献   

2.
废纸制浆废水光催化降解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多方面优化了废纸制浆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条件.结果表明,在photo/H2O2/FeSO4体系中,Fe2 催化分解H2O2和光分解H2O2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处理效果显著.在[Fe(Ⅱ)]100mg/L,H2O2 1000mg/L,pH值3.0和35℃的光照条件下,废纸制浆废水经过60min的处理,TOC去除率65%.增加光强及让废水和空气有效接触均可提高光催化效果,但无需动力曝气.FeSO4光催化体系的效果较FeCl2体系的好,三价铁盐光催化体系去除废水TOC的顺序为:Fe(NO3)3>Fe2(SO4)3>FeCl3.采用光-Fenton工艺处理废水的成本约为3.8元/t.  相似文献   

3.
采用碱溶酸沉方法从苦瓜籽中提取苦瓜籽蛋白,考察了NH3·H2O、NaOH 2种碱溶试剂及3种酸沉试剂H2SO4、柠檬酸和H3PO4对苦瓜籽蛋白的提取效果,确定较佳的提取苦瓜籽蛋白碱溶酸沉体系。试验结果表明:苦瓜籽蛋白酸沉最佳pH值为4,提取苦瓜籽蛋白较佳的碱溶酸沉体系为NaOH-柠檬酸体系;通过与专利报道的NH3·H2O-H2SO4体系对比,得出NH3·H2OH2SO4体系苦瓜籽蛋白活性成分质量较NaOH-柠檬酸体系的低23%。  相似文献   

4.
以Mg(OH)2和NaH2PO4·2H2O为沉淀剂,开展了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实验研究.探讨了反应时间、pH值和沉淀剂配比对10 g/L铵态氮的模拟废水中氨氮去除率的影响,优化了反应工艺条件.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为4 h,pH值为8.0,NaH2PO4·2H2O与废水中氨氮摩尔比[n(P):n(N)]为1.2:1,Mg(OH)2与NaH2PO4·2H2O摩尔比[n(Mg):n(P)]为1.4:1.在上述工艺条件下,氨氮去除率为90.71%,磷酸铵镁纯度达87%.  相似文献   

5.
氧碱蒸煮麦草浆的活化H2O2漂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  高宝玉  王键  张子健  张燕 《中国造纸》2003,22(11):11-13
研究了活化H2O2漂白过程中药品用量、漂白时间、温度、漂液pH值以及2种活化剂——TAED(四乙酰乙二胺)和乙酸酐协同作用等因素对浆料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三段漂P1P2A,当P1段H2O2用量6%、TAED用量3%、乙酸酐用量5%,TAED在pH值为9.5左右加入(本实验中时间约为50min左右);P2段H2O2用量4%、TAED用量2%、乙酸酐用量4%;A段H2SO3用量2%时,可获得较高的浆料白度(75.2%ISO)。漂白浆所测强度指标均与普通烧碱-AQ浆的CEH漂白浆相似。  相似文献   

6.
刘超男  陈季华 《印染》2005,31(17):12-14
简析碱减量废水中回收对苯二甲酸(TA)的技术,提出酸析回收TA前,采用活性炭吸附,去除杂质,净化碱减量废水,提高回收的TA纯度。试验证明,随着活性炭用量和吸附时间的增加,TA含杂和回收率都能降低,活性炭用量为5~6g/L左右,吸附时间为80min时,母液净化较好,除杂效果高,回收TA的纯度高,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絮凝-Fenton氧化处理E段漂白废水。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操作参数。Al2(SO4)5-Fen%on氧化配合处理E段漂白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为:Al2(SO4)3用量0.6g/L,氧化反应的pH值为5,H2O2用量1.Og/L,FeSO4用量0.8g/L,在此条件下废水COD的去除率可达90.64%。CPAM-Fenton氧化配合处理E段漂白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为:CPAM用量0.8mg/L,氧化反应pH值6,H202用量1.5g/L,FeSO4用量1.2g/L,在此条件下废水COD的去除率可达82.43%。  相似文献   

8.
王锐刚  金漫彤  张雁秋 《丝绸》2007,(10):31-33
碱减量废水的主要成分是对苯二甲酸及其钠盐,影响碱减量废水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对苯二甲酸及其钠盐质量一体积分数过高。采用生化法和铁碳法进行对苯二甲酸废水的处理研究,结果得出:CODα=2000mg/L是微生物降解对苯二甲酸的抑制质量一体积分数;pH值为8-9时活性污泥处理对苯二甲酸废水比较理想;铁碳法处理对苯二甲酸废水35h后,CODα的去除率达到了80%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TiO2为催化剂,用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制浆造纸废水,讨论了不同实验条件如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催化剂用量、H2O2用量、光照时间及废水pH值等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2h,pH7-8,TiO2用量2.0g·L-1,H2O2量(体积分数)0.6%,光照时间4h的条件下,废水COD的去除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0.
铬革屑在浸灰时变成浅红色。现今的教科书对于这种浅红色物质的制备和化学组成作了描述。这种物质在pH值超过11.5的Cr(Ⅲ)、SO4^2-和Ca(OH)2体系中形成.当pH低于10.2时分解。SO4^2-与Cr物质的量比估算为1.5。从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来看.这种化合物类似于Ca6Cr2(SO4)3(OH)12·26H2O。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近年来竹纤维织物后整理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用于竹纤维的有机类和无机类抗紫外线整理剂,对比了几种抗皱整理剂用于竹纤维的应用效果,并简述了几种抗菌整理方法.分析了竹纤维织物后整理剂的不足,并提出了竹纤维后整理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水性聚氨酯在织物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性聚氨酯因环保、经济和低毒害,正逐渐取代传统的溶剂型聚氨酯。文章介绍了水性聚氯酯作为整理剂在织物防水透气、羊毛织物防缩、化纤织物抗静电、针织物抗起毛起球等后整理方面的应用情况,并指出了新型聚氨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大麻织物的抗皱柔软复合整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大麻织物抗皱柔软复合整理的工艺进行了探讨,用正交试验找出最佳整理工艺为:FS-528超低甲醛防缩免烫树脂90g/L,906S高效渗透柔软剂70g/L,FS-990催化剂25g/L,150℃焙烘3.5min.整理后的织物弹性好,手感柔软滑爽,光泽柔和靓丽.  相似文献   

14.
亚麻织物抗菌整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李红  郑来久 《印染助剂》2005,22(1):15-16,19
探讨了整理剂SCJ-963用于亚麻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并对其抗菌性能进行了检测.经大量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SCJ-963A40g/L,SCJ-963B15g/L,柔软剂10g/L,温度120℃,时间2min.整理后亚麻织物的抗菌性能明显改善,并具有良好的耐洗性.  相似文献   

15.
芳香整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单介绍了微胶囊技术在芳香整理方面的应用与发展,阐述了芳香整理的意义、机理、工艺及制品性能评价方法等,为织物加工生产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蛋白酶处理和自制树脂类整理剂进行了兔毛针织物防掉毛整理研究,通过摩擦测试获得掉毛曲线和掉毛速率曲线.因为酶用量和处理时间的增大对防掉毛效果不利,所以要确定蛋白酶处理的最佳酶用量和处理时间.适量的树脂整理剂可使防掉毛效果达最佳,而且织物硬挺度变化不大.根据抽拔实验,比较蛋白酶处理的织物和树脂整理剂处理的织物的防掉毛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纯棉织物阻燃增白整理3种不同工艺的优缺点,采用阻燃增白同浴整理的生产工艺流程,对前处理和后整理的工艺条件及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多功能整理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用多功能整理剂整理织物。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关键的加工工序.简述了几种功能性整理剂的合成,对纺织品的免烫、抗菌防臭、抗紫外线、防水拒油等多功能组合整理工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对几种水性聚氨酯涂饰剂的性能进行了多方面的测定分析,包括聚氨酯涂饰剂的含固量和pH值、聚氨酯涂饰剂膜的感观和机械性能、聚氨酯涂饰剂运用于涂饰中时涂层的性能。通过测定分析了解了这些聚氨酯涂饰剂的优缺点,以及它们用于皮革涂饰工艺中时所适用的涂饰种类。  相似文献   

20.
采用拒水拒油整理剂X-cape DRC、三防增进剂LK-30对涤棉纱绢进行三防整理。分析了影响整理效果的因素,包括DRC、LK-30的用量,柔软剂种类,烘干温度及焙烘条件,染色半成品布面pH值。例举了大车生产时的染色工艺和注意事项。试验结果表明,X—cape DRC用量20g/L、LK-30用量6g/L、布面pH值6~8时,可获得较好的拒水拒油整理效果,且耐久性良好;调节手感时可加入聚乙烯类柔软剂129、平滑剂HL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