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研究,结合SBR工艺与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优点,得出间歇曝气生物滤池生物脱氮的运行参数,实现强化生物脱氮功能和节省运行费用的污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
曝气生物滤池(BAF)有着良好的脱氮效果,近年来曝气生物滤池与新型脱氮理论的结合成为研究的热点。详细阐述了传统脱氮理论与新型脱氮理论在曝气生物滤池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其影响因素。对曝气生物滤池的脱氮前景进行了展望,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将新型脱氮理论运用于曝气生物滤池,对于开发低耗高效的脱氮工艺是个非常好的思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张小玲  李强  王靖楠  王欣泽  林燕 《化工进展》2015,34(7):2023-2030
总结了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原理、形式和特点以及滤料、进水水质、水力负荷、气水比、反冲洗等因素对滤池运行效果的影响, 回顾了国内外对曝气生物滤池去除各类污染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阐述了该工艺在废水的固体悬浮物(SS)和有机物去除、硝化除氨、反硝化脱氮等方面所具备的优势, 同时指出了传统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针对传统滤池在较高的进水有机负荷条件下, 其硝化性能受到明显抑制的情况, 引入了一种在结构、曝气形式及运行方式上进行优化设计的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内循环曝气生物滤池, 对其结构组成、运行方式以及工艺特点等作了介绍, 并指出内循环曝气生物滤池系统的硝化性能受进水有机负荷的影响明显减小, 改良后的工艺对各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得到强化。此外, 根据内循环曝气生物滤池的研究现状及自身优点对其在处理高浓度生活污水中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传统脱氮机制与新型脱氮机制-同步硝化反硝化与短程硝化反硝化在曝气生物滤池中的应用,分析了曝气生物滤池脱氮的影响因素与各因素适宜范围,对于曝气生物滤池(BAF)运行参数选择提出了建议,并总结了现阶段的研究现状与不足。认为对BAF系统中生物膜生长和活性、微生物空间分布、反应动力学等研究是现阶段与未来的热点;BAF的改良工艺和组合工艺也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探寻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工艺系统,对于提高BAF脱氮效能、扩大其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曝气生物滤池的种类、脱氮的原理以及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方面的实际应用,总结了曝气生物滤池脱氮影响因素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其中影响因素包括气水比、水力负荷、HRT、C/N、反冲洗、pH和滤料等。本文还综合考虑了成本和处理效果等问题,给出了各个影响因素的适宜范围。此外,本文还指出了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目前在脱氮方面所存在的两个关键性问题——反硝化碳源不足和缺氧区域形成受限等问题,并提出了能够解决这两个问题的3种改良工艺——释碳材料、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脱氮和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等,同时还介绍了这3种工艺在曝气生物滤池脱氮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的优势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此外,还对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在脱氮方面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及工艺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曝气生物滤池(BAF)是近年国外发展起来的一项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新工艺。介绍了上向流和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的基本工作原理。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曝气生物滤池具有处理能力强、处理效果好、受气温影响小、耐冲击负荷、不需二沉、工艺流程简单和菌群结构合理等优点。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典型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艺的特点及应用。并讨论了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运用中的预处理及除P脱N等关键技术。该工艺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采用核桃壳和沸石组合作为曝气生物滤池填料,处理废水中的NH_4~+-N。试验期间,每天定时监测曝气生物滤池进水和出水的pH、溶解氧、COD、NH_4~+-N、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等水质指标。考察了核桃壳-沸石曝气生物滤池的脱氮性能,研究了水力负荷和气水比对曝气生物滤池去除NH_4~+-N效率的影响。此外,研究了曝气生物滤池的沿程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核桃壳和沸石是可取的曝气生物滤池填料,具有较好的硝化能力,能有效地去除污染物。最佳水力负荷为0.04 m/h,最佳气水比为6∶1,在此条件下,NH_4~+-N去除率保持在80%以上。填料层底部向上25~55 cm段为NH_4~+-N去除高效段。  相似文献   

8.
常温低氨氮污水生物滤池CANON工艺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俊安  李冬  张杰  李占  陶晓晓 《化工学报》2010,61(6):1528-1533
基于厌氧氨氧化反应的生物自养脱氮是目前污水处理中最为经济的脱氮途径。采用装有火山岩活性生物陶粒滤料的反应器,在常温(8~25℃)条件下对低NH4+-N(60~90mg.L-1)城市污水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改变曝气等运行工况,经过硝化自然挂膜、优选亚硝酸细菌和培养厌氧氨氧化菌3个阶段之后,实现了生物滤池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生物自养脱氮。结果表明,DO控制可作为反应器启动的主要控制因子,通过在生物滤池上方水柱中进行曝气和处理水携氧内循环联合的方式,可以实现对生物膜系统内DO浓度的良好控制。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pH值的变化来对反应周期进行判断,pH值的第二个突跃点是系统反应周期结束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G-BAF)高效脱氮工艺是由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开发的生物脱氮新工艺。该工艺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对自然微生物进行了强化与变异而产生的硝化菌、亚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可适应各种水质,应用先进的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将高效微生物菌群固定在大孔网状载体,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技术在填料、运行工艺、微生物相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曝气生物滤池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