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例87岁女性患者,因胸闷、心慌加重伴喘息、咯痰给予莫西沙星0.4 g1、次/d口服,1 d后改为莫西沙星0.4 g、1次/d静脉滴注。第3天患者出现烦躁、谵语、神志模糊,应答不切题,夜间症状加重。停用莫西沙星,并给予地西泮肌内注射,2 d后上述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66岁。因咳嗽3d,发热2d就医。既往无特殊病史及药物过敏史。查体:T 38.6℃,右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无喘鸣音。经相关检查诊断为"右下肺炎"。医嘱予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0.4g/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患者在输注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0min后主诉胸闷、憋气、无力、头晕,继而大汗淋漓、口唇发绀,神态转模糊。查体:BP 76/52mm Hg,HR 116次/min,律齐。考虑为莫西沙星致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输注莫西沙星,给予  相似文献   

3.
梅丽  酆诗蕾 《抗感染药学》2020,17(3):423-425
目的:评价亚胺培南与莫西沙星联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COPD伴肺部感染患者90例资料,按用药不同将其分为莫西沙星组和亚胺培南联用组,每组45例;莫西沙星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治疗,亚胺培南联用组患者则给予莫西沙星与亚胺培南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温、肺部湿啰音、咳嗽和白细胞计数)复常时间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临床各指标如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和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亚胺培南联用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莫西沙星组(97.78%vs 80.00%,P<0.05),临床各指标(体温、肺部湿啰音、咳嗽和白细胞计数)复常时间均早于莫西沙星组(P<0.05),CRP、PCT和IL-6测得值均低于莫西沙星组(P<0.05),氧合指数(OI)高于莫西沙星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莫西沙星组(8.89%vs 4.44%,P>0.05)。结论:采用亚胺培南与莫西沙星联用治疗COPD伴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促进了患者临床症状复常,改善了机体炎症。  相似文献   

4.
1病历摘要患者,男,58岁,住院号:326559,既往对磺胺类药物过敏,否认其他药物及食物过敏史。2010-12-25因"咳嗽、咳痰"于本院门诊查胸部CT示:左上肺结节影,诊断为"肺部阴影待查",给予口服莫西沙星(拜复乐,德国拜耳公司生产,批号:119659)0.4 g每日1次,首剂服用后出现胸闷,伴畏冷、发热、全身肌肉酸痛,2 d后全身皮肤出现出血点,停用莫西沙星后上述症状好转。  相似文献   

5.
《抗感染药学》2019,(1):131-133
目的:评价孟鲁司特钠与莫西沙星联用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88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症状体征(体温、咳嗽、喘息和肺部啰音)复常时间的差异。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体征(体温、咳嗽、喘息和肺部啰音)复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孟鲁司特钠与莫西沙星联用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1例61岁女性患者因发热静脉滴注莫西沙星0.4 g,1次/d,静脉滴注74 min时患者突然双眼向右侧凝视,全身抽搐,颜面苍白,牙关紧闭,意识丧失,小便失禁。症状呈阵发性发作,每次发作持续3-4 s,1 min内共发作3次。心电图显示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短阵尖端扭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立即停用莫西沙星,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氯化钾0.7 g+硫酸镁1.25 g静脉滴注。46 min后患者神志转清,心电监护示窦性心率,未见早搏。患者既往有精神分裂症史36年,长期服氯丙嗪(400 mg/d)。停用莫西沙星、氯丙嗪,先后给予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头孢他啶、奥氮平,患者发热消退。此后住院治疗20 d内未再出现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7.
1例74岁男性患者,因直肠癌根治术后出现咳嗽、咯痰、发热约1个月,先后给予拉氧头孢钠、比阿培南、莫西沙星、替考拉宁、盐酸万古霉素、利柰唑胺和达托霉素治疗。在应用替考拉宁12d后换用莫西沙星,应用莫西沙星的第4天,患者四肢及躯干部位出现充血性皮疹伴瘙痒感。停用莫西沙星、改用盐酸万古霉素并给予抗过敏对症治疗后患者皮疹好转。应用盐酸万古霉素第8天,患者四肢再次出现红疹,停用盐酸万古霉素并换用替考拉宁。应用替考拉宁第5天患者皮疹加重,部分皮疹表面出现水泡并连接成片,换用利奈唑胺并继续抗过敏治疗,陈旧水泡逐渐吸收,未再出现新发水疱。考虑可能为替考拉宁引起的迟发型过敏反应,不排除还存在与盐酸万古霉素交叉过敏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孟鲁司特与莫西沙星联用对急性细菌性支气管炎患者伴咳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2月间诊治的急性细菌性支气管炎咳嗽患者8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 d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咳嗽症状评分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咳嗽症状评分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孟鲁司特与莫西沙星联用治疗急性细菌性支气管炎咳嗽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咳嗽症状。  相似文献   

9.
刘石磊  焦雪  杜娟  陆思静 《中国药房》2011,(16):1488-1489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脑血管病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12例脑血管病伴吸入性肺炎患者,应用莫西沙星(0.4g,qd,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安全性。结果:莫西沙星治疗脑血管病患者吸入性肺炎有效率为86%,痊愈率为55%,细菌清除率为7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脑血管病伴吸入性肺炎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1例68岁男性患者因肺癌术后出现重症肺炎,静脉滴注莫西沙星400mg,17次/d。第4天夜间患者出现不自主自言自语。追问病史,得知其以往应用左氧氟沙星3d后曾出现类似情况并伴表情异常,停药后消失。遂停用莫西沙星,改用依替米星0.2g,27欠/d静脉滴注。4d后患者自言自语症状消失,出院前未再复发。  相似文献   

11.
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莫西沙星两种不同给药方案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组(序贯组)和莫西沙星静脉滴注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序贯治疗组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0.4 g,静脉滴注,1次.d-1,5 d后,病情好转,改为莫西沙星片0.4 g,口服,1次.d-1,总疗程11 d;对照组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0.4 g,静脉滴注,1次.d-1,总疗程11 d。评价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结果序贯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57.5%、62.5%(P0.05),有效率分别为90.0%、92.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10%(P0.05)。序贯治疗组的成本-效果比为2 000.0,低于对照组(3 864.9)。结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高、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加服六味地黄丸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54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莫西沙星加服六味地黄丸)27例,对照组(单独服用莫西沙星)27例,两组均口服莫西沙星,每次0.4 g,1次/d,治疗组加服六味地黄丸,每日8丸,3次/d,两组疗程均为7 d或14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尿路感染的总有效率分别为(25/27)92.59%和(22/27)81.48%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7.4%,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莫西沙星加服六味地黄丸在治疗尿路感染中较单独服用莫西沙星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
种宝贵 《河北医药》2008,30(8):1144-1145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5例,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40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5 d,后改为莫西沙星400 mg口服,每日1次,疗程3 d,治疗总疗程8 d;对照组20例给予左氧氟沙星0.4 g静脉滴注,每日1次,5 d后改为0.2 g,每日2次,连用3 d,8 d为一疗程.结果 莫西沙星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1.9%及77.8%,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和10.O%.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10 d,对照组给予1次/d静脉连续点滴左氧氟沙星(400 mg),观察组给予1次/d静脉连续点滴莫西沙星注射液(400 mg),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后改为1次/d口服莫西沙星片(400 mg)。观察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1,P<0.05)。观察组的细菌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P<0.05)。两组患者均有患者出现,两组间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均较轻,患者可耐受,不影响治疗,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1例75岁男性因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及肺部感染给予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莫西沙星)400mg静脉滴注、1次/d。第2天心电图示心率校正后QT间期(QTc)从治疗前的455ms延长至490ms。第3天凌晨因心房颤动给予注射用盐酸胺碘酮(胺碘酮)150mg缓慢静脉注射,中午给予胺碘酮300mg以30mg/h持续泵入。第4天下午再次给予胺碘酮300 mg,以30 mg/h速度持续泵入。泵入约20 min患者QTc延长至607ms。第5天未再使用胺碘酮,但患者QTc继续延长,最高达到674ms。第6天停用莫西沙星后其QTc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内。考虑患者QT间期延长与莫西沙星和胺碘酮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李志军 《抗感染药学》2019,16(8):1443-1445
目的:探究美罗培南与莫西沙星联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伴感染性肺炎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COPD伴感染性肺炎患者82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联用组和参照组,每组41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单用莫西沙星治疗,联用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美罗培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温、咳嗽、肺部湿啰音)复常时间和不良反应的的发生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如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第1秒最大呼气量比值(FEV_1/FVC)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联用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5.12%)高于参照组(78.05%)(P<0.05),临床症状(体温、咳嗽、肺部湿啰音)复常时间均早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MVV、MMF、FEV1/FVC水平值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皮疹、恶心)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美罗培南与莫西沙星联用治疗COPD患者伴感染性肺炎的疗效优于单用莫西沙星,促进了症状的复常,改善了肺功能,不良反应轻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刘玲玲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3):164-164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对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采用我院2008年6月~2009年3月住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莫西沙星组静脉滴注莫西沙星0.4g,qd,7-14d为1个疗程;左氧沙星组静脉滴注甲磺酸左氧沙星0.4g,qd,7-14d为1个疗程。结果:莫西沙星组总有效率为92%,左氧沙星组有效率76.7%,二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较左氧沙星更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在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连续收集我院呼吸科确诊的8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选择其中初始治疗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的28例患者(莫西沙星组)和采用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22例患者(对照组),比较莫西沙星在成人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结果莫西沙星组与对照组均无治疗失败病例,莫西沙星组72 h退热率优于对照组(75.0%vs.45.5%),平均热退时间短于对照组(3.07 d vs.5.23 d),获得临床稳定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2.54 d vs.4.10 d,P<0.05),静脉应用抗生素疗程短于对照组(8.61 d vs.11.41 d,P<0.05)。两组总的抗生素疗程和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与对照组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有效率相似,但莫西沙星组退热快,72 h退热率高,获得临床稳定所需时间短,静脉应用抗生素疗程短。  相似文献   

19.
盐酸莫西沙星致皮疹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男,83岁,因“咳嗽、咳痰、喘2d,发热1d”于2003年12月30日入院。入院前两天患者曾在家自服盐酸莫西沙星(拜复乐,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号102916)400mg,qd,共2d,因效果不好住院治疗。既往有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糖尿病及脑血管病后遗症史,长期服用扩冠、降压和降糖药物治疗。磺胺类药物过敏史。入院体检:  相似文献   

20.
1例80岁男性患者,因脑梗死及高脂血症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1次/d。服药20 d后出现胸痛、胸闷、无力,实验室检查示肌酸激酶(CK)由130 U/L升至741 U/L,同时出现肾功能异常和电解质紊乱。第28天,患者因肺部感染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0.4 g静脉滴注,之后患者CK由741 U/L升至3565 U/L,停用阿托伐他汀钙;莫西沙星改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0 d后CK逐渐下降至54 U/L,其他血生化检查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