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针对某22万t/a浓硝酸装置闪蒸罐冷凝液处理原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节能改造。原设计中闪蒸罐底部冷凝液直接对地沟排放,造成了大量的冷凝液物料消耗及能量损失,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现场运行中还存在闪蒸的低压蒸汽带液的问题,影响低压蒸汽管网其他用户。针对上述问题,对浓硝酸装置的蒸汽冷凝液实施了二次闪蒸回收的改造措施。二次闪蒸出来的低低压蒸汽送至低低压蒸汽回收装置,产生的冷凝液优先供应稀硝装置除氧器作为补水使用,多余部分送至除盐水岗位进行制水。改造后,稀硝装置脱盐水、低压蒸汽消耗明显下降,浓硝装置副产冷凝液量568 kg/t,实现了装置的节能降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年增加效益2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2.
江平 《大氮肥》2006,29(1):56-58
分析中海石油化学有限公司富岛二期化肥合成氨装置分子筛再生加热器(183-C)中压蒸汽冷凝液就地排放,不能按设计回收的原因,介绍改造后的甲烷化炉加热器(172-C)高压蒸汽冷凝液回收流程,实现了合成氨装置加热用蒸汽冷凝液的全部回收,评价技改实现的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3.
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00 kt/a CO2汽提法尿素装置每生产1 t尿素产生约0.60 t的氨水,需在解吸水解系统中处理成NH3含量<5×10-6、尿素含量<5×10-6的合格废液排出。传统尿素装置氨水处理采用外来加热蒸汽直接加入解吸塔底部的方法,加热蒸汽冷凝液与解吸废液混合在一起造成解吸废液排放量大、蒸汽冷凝液难以回收利用等弊端。为此,六国化工对尿素解吸水解系统进行了解吸废液减排技改——在第二解吸塔底部外置蒸汽发生器,部分解吸废液经蒸汽发生器壳侧中压蒸汽间接加热产生二次蒸汽以加热第二解吸塔塔底解吸废液,中压蒸汽冷凝液则回收至蒸汽冷凝液系统循环利用,由此实现了降低解吸废液排放量、减轻企业环保压力、无污染高品质蒸汽冷凝液回收利用的目标,有力地推动了尿素装置的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4.
赵连友 《中氮肥》1995,(3):48-49,51
我厂化工生产中蒸汽冷凝液的回收利用赵连友(黑龙江化工厂齐齐哈尔市,161041)我厂化肥、精苯、焦油、硫铵等生产装置,由于生产区蒸汽采暖、生产设备伴热、间接加热等系统蒸汽冷凝液不回收,就近排放,再加上疏水器漏汽严重,造成地沟、下水井到处冒蒸汽,生产区...  相似文献   

5.
分析研究了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己二酸生产装置蒸汽冷凝液系统回收现状,通过优化其回收工艺,解决了现有蒸汽冷凝液回收系统中热量回收不彻底,蒸汽消耗量高,大量废热直接排放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介绍国内设计年产硫磺最少、所处环境温度最低的硫回收装置运行中出现的伴热系统温度低、硫磺堵塞、冷凝液和蒸汽排放浪费等一系列问题,通过保温伴热的改造优化、与合成氨装置蒸汽冷凝液系统联合优化改造等,实现硫回收环保装置的稳定、最优运行。  相似文献   

7.
福建永安双华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华公司)硝酸铵生产装置采用管式反应器加压中和、真空结晶工艺,生产过程产生约10t/h的含较高浓度硝酸铵和氨的蒸汽冷凝液,成为硝酸铵生产的主要废水源。该冷凝液若直接排放,会使排放水中氨氮含量严重超标,造成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其治理及回收利用成为双华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氯碱装置中碱蒸发装置蒸汽冷凝液及工艺蒸汽冷凝液有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二水湿法磷酸装置存在污水排放量大、蒸汽冷凝液未有效利用等问题,通过工艺改造提高装置消化污水的能力。利用当地气候条件进行磷石膏渣场淋溶水自然浓缩与回收;设计电导率自控和冷凝液热能回收系统,实现浓缩蒸汽冷凝液高效利用;对装置生产净下水进行分质、分级综合利用。改造后,年创经济效益1 118万元。  相似文献   

10.
王中 《贵州化工》2013,38(1):8-11,24
冷凝液电导率频繁超标,迫使近100t冷凝液排放,不仅能耗增加且对环境造成影响,为了降低冷凝液电导率,通过提高烟气温度、优化流程走向,提高低压系统蒸汽量方法,增强增湿-汽提系统处理能力,从而将冷凝液电导率控制在10μs/cm回收标准。  相似文献   

11.
《大氮肥》2004,27(3):214-214
工艺冷凝液回收利用情况:①合成工艺冷凝液2 0 0 0年采用辽河集团设计院设计的中压汽提工艺,处理后的冷凝液一部分直接做为中压锅炉补水,剩余部分送脱盐装置精制后回收。②尿素装置冷凝液主要有蒸汽冷凝器冷凝液、框架水、水解装置冷凝液3部分,既可直接做为中压锅炉补水,也可以送脱盐装置精制后回收。③目前回收的合成、尿素、空分等装置冷凝液1 70t/h左右,反渗透装置产水成本按3元/t计算,每年可节省4 40万元。凉水塔维修、更新改造情况:①冷却塔为玛利6 0 0型木结构双向横流冷却塔,1 995年9月至1 998年5月采用玛利公司的技术及产品对老塔进…  相似文献   

12.
景涛  程超 《大氮肥》2010,33(5):324-325
针对低压蒸汽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低压蒸汽回收及低压蒸汽冷凝液系统的改造,改造后实现装置放空的低压蒸汽及低压蒸汽冷凝液的全部回收。  相似文献   

13.
《中氮肥》2017,(4)
针对中石化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220 kt/a浓硝酸装置蒸汽冷凝液直接排放造成物耗增加及浪费的问题,采取对浓硝酸装置蒸汽冷凝液进行二次闪蒸回收的改造措施后,实现了装置的节能降耗,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效益,并减小了对环境及蒸汽管网其他用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小氮肥》2016,(10)
正一般情况下,化工装置冷凝水的温度均高于100℃(各凝汽式机组的冷凝液除外,机组冷凝液温度一般均低于50℃),其中含有的显热相当于蒸汽总热量的10%~30%;同时,冷凝水也是很好的软水。通过合适的方法将冷凝水回收到相应的设备中,既可节约能耗,也可降低水处理和补水所需的费用,并可减少直接排放造成的热污染。1高、低温冷凝液分离回收技术的可靠性高温冷凝液系统中的冷凝水收集箱为封闭  相似文献   

15.
我厂合成氨装置中的蒸汽系统由脱氧槽 ,蒸汽发电机 5个蒸汽管网 ,透平冷凝液的回收和蒸汽冷凝液的回收组成。蒸汽管网的生产源有 :名   称产汽量压 力燃煤锅炉 B- BF1 0 1 ( A、B) 1 45 T/H× 2 1 0 .5 MPa废热锅炉A- EC1 0 1 ( A、B) 37.3T/H× 2 1 0 .5 MPaA- EC60 4 35  相似文献   

16.
孙海平 《广东化工》2014,41(22):134+138
本装置原设计蒸汽为1.0 Mpa,减温减压后为0.15 Mpa和0.45 Mpa,由于技改新增0.55 Mpa蒸汽,蒸汽使用量比设计值大了四倍,造成设计的凝液系统冷却器负荷过小,达不到冷却要求,以致凝液罐压力过高,部分凝液管线产生水击,无法返回至凝液罐,需要就地排放。通过对凝液回收系统进行改造,进入装置的蒸汽量和排出装置的凝液回收量基本一致,装置凝液完全回收,现场实现了零排放。  相似文献   

17.
路祥  肖晔 《工业水处理》2007,27(12):71-73
蒸汽冷凝液闭式回收技术是采用由具有独特技术的共网器、自力增压器和内部具有压力平衡、消除气蚀等构件的闭式回收贮罐等构成的闭式回收系统,将蒸汽冷凝液全部回收.采用该技术可消除跑冒滴漏,减少热量损失15%~30%,避免凝液溶氧二次腐蚀;回收得到的蒸汽冷凝液先用于工业管线和设备的伴热,替代传统的蒸汽伴热,伴热后的热水再进行深度利用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熔融尿素装置开工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蒸汽冷凝液外送与确保正常的高压甲铵泵密封水泵进口压力及蒸汽冷凝液贮槽液位控制相互矛盾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方案实施后,达到了确保正常的密封水泵进口压力和有效回收生产系统蒸汽冷凝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锅炉用水水质达到指标要求,生产装置中的蒸汽冷凝液采取分级回收的处理方式,但由于50 kt/a碳酸二甲酯(DMC)项目的投运,导致系统蒸汽冷凝液平衡失调,出现溢流就地排放的现象。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综合分析,将部分蒸汽冷凝液引至冷密封水泵,避免了蒸汽冷凝液的不必要浪费。  相似文献   

20.
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46万t/a煤制烯烃项目中,为了消除MTP装置中压、低压蒸汽凝液管网振动、凝液无法外送和能量利用不合理的问题,在原有流程的基础上,对蒸汽凝液回收系统进行整体工艺优化改造,将装置区内不同等级的蒸汽冷凝液全部回收并分级闪蒸,将凝液热能有效回收,既保证装置的稳定运行,又实现装置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