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杰 《江苏陶瓷》2014,(3):45-45,48
宜兴紫砂壶是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经过数百年来的艺术积淀,紫砂壶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中的瑰宝。紫砂壶的文化精髓在于记忆了宜兴的陶瓷文化、传统制作技艺和丰富的紫砂语言。一些代代传承的经典茗壶,作为紫砂技艺人员仿制出新的佳作而充满生机与活力。本篇以紫砂"炎黄二帝紫砂提梁壶"为例,谈谈其传统文化的蕴意。  相似文献   

2.
高湘君 《江苏陶瓷》2011,44(2):34-34,3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代表着高风亮节的精神修养,它与松、梅一起并称"岁寒三友"。陶都宜兴富有"竹海"美誉,竹与陶一直以来就是宜兴的地域景致,在宜兴数百年的紫砂艺术发展史上,以竹为题材的历史茗壶屡见不鲜。竹型茗壶伴随着紫砂艺术史发展前行,经历了不断创新发展的艺术成熟过程。在明清紫砂艺术鼎  相似文献   

3.
五千年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无论其艺术形式还是其文化内涵都极其丰富。宜兴紫砂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只是一种民间的小众艺术,但因其为人称道的兼容性,透过紫砂艺术往往能窥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所在。在紫砂艺术造型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经常被合理运用其中。就"竹鱼提梁壶"来说,撇开它艺术上的造型美,它背后还有更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正>紫砂情怀宜兴紫砂属于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门类,虽为宜兴所特有,但是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却远超出宜兴的范围,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标签。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修身养性的要求和层次也逐渐提升,品茶以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紫砂茶器的生产来看,宜兴茶器艺术的形成依附于中国传统茶文化,是随着中国茶  相似文献   

5.
《陶瓷》2020,(9)
宜兴紫砂器因为原产地在江苏宜兴,因此而得名。宜兴紫砂器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因为制造工艺复杂、原料稀少,所以自古便有俗语称之为"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制作宜兴紫砂器的原料一般为紫泥、绿泥、红泥,俗称"富贵土"。宜兴紫砂器不仅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风骨,而且其造型千奇百怪、变化多端,素有"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的美誉。一般情况下,宜兴紫砂器会呈现出两种造型,几何造型与自然造型。针对紫砂花货来说,便是自然造型的内容,其中造型的取材一般来自于自然,并且紫砂花货在器具上会采用浮雕的手段,对紫砂花货器具进行装饰,体现了自然美学。紫砂花货造型各异,并且器具当中的作用各异,有水壶、盆、瓶、杯、果品盛具、文房雅玩等诸多种类。笔者将针对紫砂花货的艺术特色开展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6.
周媛 《江苏陶瓷》2021,54(6):73-74
宜兴紫砂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紫砂壶的造型或清新、或古朴、或端庄,充分体现了制壶艺人对于紫砂的独特感情以及传统文化的追求.伴随着宜兴紫砂的快速发展,紫砂不仅仅是一种品茶器皿,还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图腾.制壶艺人们巧妙地运用紫砂泥,将艺术情怀赋予其中.宜兴紫砂是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在群众中有着深厚的情感基础,是千年的陶瓷文化与茶文化的升华.  相似文献   

7.
正"宜兴紫砂"是一种产生和发展于江苏省宜兴市的手工制陶工艺,它以出产于宜兴的特殊紫砂土为原料,以手工打片、拼镶成型并加以修饰和烧制成为特色,传承了人类长达万年的手工制陶工艺,同时又与饮茶、篆刻、书法、绘画、诗文等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使紫砂陶艺成为表达中国丰富传统文化的符号和载体,将手工制陶工艺推到了艺术的顶峰。大约六七千年前,宜兴已经开始了制陶手工业;大约于宋代,紫砂陶工艺诞生,这种  相似文献   

8.
宜兴紫砂壶享誉中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本文以紫砂作品"熊竹套组"为例,浅谈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谢强 《江苏陶瓷》2009,42(5):37-38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深受文人墨客的钟爱。也正是一批爱好紫砂艺术的文人雅士与热衷文化艺术的紫砂艺人共同创造了紫砂今天的繁荣。紫砂壶融茶道、诗词、书画、金石等艺术于一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千年文化的积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茶文化与陶文化的辉映。赋予了宜兴紫砂更多一份东方魅力与世界色彩。  相似文献   

10.
宜兴紫砂产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显示着精美绝伦又不失个性的艺术魅力,紫砂自诞生起就与佛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中国传统佛教文化的深厚载体。本文以紫砂作品"心经"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徐顺琴 《江苏陶瓷》2021,54(4):72-73
宜兴以紫砂壶闻名于世,自诞生以来一脉传承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六百多年来,紫砂艺术能够长盛不衰,离不开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滋养.紫砂艺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发掘、传承和发扬,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为紫砂艺术品的创作提供了新鲜的生命力.宜兴可以说是一块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宝地,除了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资源,还积累了深厚且浓郁的文化底蕴,每一件紫砂作品中都传递出了深远而富有力量的精神品质.本文从紫砂"化蝶壶"的造型特征入手,以"破茧而出"为突破点,研究其背后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探讨紫砂艺术文化向世人展现出的强大而坚毅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2.
紫砂壶是宜兴紫砂陶瓷的代表,它是紫砂文化的主脉,是紫砂高潮艺术的体现。紫砂壶造型与中国传统造物观相辅相成,使紫砂文化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宜兴"中国陶都,陶醉天下"的名号在千百年的传承和积累之中广为传播,吸引着更多的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热爱紫砂艺术的朋友们来到宜兴一探究竟,更加促进了紫砂艺术的不断繁荣与发展.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舍壶",形态选择为椭圆形,本来就是一种创新的设计,在中国传统的紫砂经典器型之中并不常见,壶身的纹理也是非常的具有特点,把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舍得之道阐释得淋漓尽致,此壶在2018年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主办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展"评比中获得了银奖,由此可见行业之内对于其创意创新的认可,也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感悟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人生大道.  相似文献   

14.
从起源一直发展到现在,宜兴紫砂蕴含了许多的情感和智慧,也将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体现了出来,宜兴紫砂不仅有着时代发展的痕迹,更是饱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称得上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而且发展到现如今,在世界所有的艺术品类中,紫砂是其中造型种类很多的,再加上丰富的工艺技法、巧妙精致的造型装饰等等,无不让人叹为观止。本文便主要以紫砂挂盘"景秀山河"为例,谈谈它的山水刻画以及艺术意境。  相似文献   

15.
冯超 《江苏陶瓷》2020,53(2):62-63
正众所周知,宜兴紫砂文化源远流长,伴随着真正具有文人气息的"文人壶"的出现,紫砂陶刻技艺才真正展露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艺术风华。紫砂陶刻的题材又是在不断汲取传统文化艺术精髓中,开辟了一条属于紫砂语言与陶刻语言相融合的手艺之路。无论是陶器装饰、青铜器铭文、玉器、木雕、石雕、宗教壁画等文化符号的内容,还是书法、绘画、彩绘、金石篆刻等的运用,宜兴紫砂陶刻已然是  相似文献   

16.
羊小琴 《佛山陶瓷》2015,25(2):53+55
宜兴紫砂陶始于宋而盛于明清。历代名工巧匠的毕工穷智,使宜兴紫砂生产达到空前繁荣的程度。它独有的矿产资源、独特的工艺手法、民族的艺术风格、浓厚的文化氛围。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而贯穿于整个紫砂艺术的精神,也是紫砂艺术几百年来长盛不衰的主要因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设计思想在紫砂艺术中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17.
紫砂是中国传统的制陶手艺,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而紫砂的发源地宜兴素有陶的古都之称,宜兴紫砂壶汇聚天地之灵气,集手工艺与艺术魅力于一体,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明珠。紫砂壶始于宋朝,鼎盛于明清,流传至今依旧辉煌灿烂。当然一把上好的紫砂壶,离不开制壶艺人的巧夺天工。  相似文献   

18.
正宜兴紫砂陶是一门具有优秀民族传统的工艺美术陶瓷,历史悠久艺术成极高就,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起源于宋代,历经明、清两代的成熟发展到今日,宜兴紫砂陶在艺术上的表现更加完美丰富,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紫砂茗壶是宜兴紫砂的重要载体和经典类型,因其造型千姿百态、色泽淳朴古雅、工艺精美绝伦而独具艺术品位;同时,紫砂茗壶又充分凝合中华茶文化底蕴,包容并汲取传统文化的诸多内容,将艺术与人文结合,延续了紫砂艺术的生命,使之备受  相似文献   

19.
范中明  范鹏 《山东陶瓷》2011,34(2):40-41
宜兴紫砂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大家庭中的一员,是中国陶瓷文化中的一员,也是中国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戚慧强 《江苏陶瓷》2010,43(6):35-35,37
宜兴紫砂壶是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经过数百年来的艺术积淀,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中的瑰宝。而紫砂壶的文化精髓在于代表宜兴陶瓷文化的记忆、传统技艺的语言和紫砂名家的成就。一些代代传承的经典茗壶,作为紫砂技艺人员的仿制出新的佳作而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