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髂前上棘撕脱骨折的效果。方法:对40例采用手术治疗的在校青少年髂前上棘撕脱骨折,回顾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40例髂前上棘撕脱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均获得满意疗效,比较非手术治疗,显著缩短治疗及康复时间。但术中偶伴有骨折块崩裂失误。结论:对于在校学生的髂前上棘撕脱骨折,建议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膝关节镜下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治疗和手术体会。方法 总结关节镜下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23例。结果 术后X线片显示所有骨折复住满意,随访18例,随访时间6月-3年6月,平均1年10个月,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正常,其中1例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虽行半月板部分切除,膝关节屈伸时偶有弹响,但无交锁,所有患者未见明显创伤性关节炎。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具有微创特点,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创伤小,是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切口小空心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应用直径4.0mm自攻半螺纹空心钉,通过膝关节后侧“广”形小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共23例。结果经过平均10个月(7~15个月)的随访,本组23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6.4周(5~9周)。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本组患者平均得分(91.4±2.7)分。结论小切口小空心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的特点,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复位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进行1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关节镜下缝线固定结合Endo-Button治疗后交叉韧带(PCL)止点撕脱性骨折,探讨此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6例PCL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缝线固定结合Endo-Button予以复位固定。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3~56岁,平均38岁,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影像学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19.2个月,术后均无切口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从(48.6±3.4)分增加到(93.8±3.2)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从(36.6±2.2)分增加到(93.6±2.3)分,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关节镜下缝线固定结合Endo-Button治疗PCL止点撕脱性骨折,疗效确切,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和安全可靠等优点,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6.
经一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双侧髂内动脉DSA介入治疗骨盆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晚期或复发性骨盆肿瘤.经一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双侧髂内动脉DSA介入治疗的初步体会。认为此法既可作为术前治疗,使肿瘤缩小以利手术切除,又可作为综合治疗的一种方法,增加疗效.延长生命。具有操作简便、安全、造影清晰、副作用少、疗效确切等优点,是非手术治疗骨盆肿瘤的优良方法,不仅能决定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和性质,也能估价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经一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双侧髂内动脉DSA介入治疗骨盆肿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晚期或复发性骨盆肿瘤,经一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双侧髂内动脉DSA介入治疗的初步体会。认为此法既可作为术前治疗,使肿瘤缩小以利手术切除,又可作为综合治疗的一种方法,增加疗效,延长生命。具有操作简便、安全、造影清晰、副作用少、疗效确切等优点,是非手术治疗骨盆肿瘤的优良方法,不仅能决定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和性质,也能估价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螺钉与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共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分别在关节镜下行缝线与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随访Lysholm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量表评分、患健侧位移差值及屈曲挛缩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Lysholm评分、IKDC评分及患健侧位移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屈曲挛缩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螺钉与缝线固定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提高复位稳定性和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方面效果接近,但关节镜下螺钉固定方案应用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操作难度。  相似文献   

9.
临床手术室护理中,我们经常遇到人体各个部位的撕裂伤、撕脱伤及挫裂伤,比如:会阴撕裂伤、四肢撕脱伤、脑挫裂伤等,这些伤口周围常覆有大面积污染,在进行手术之前通常先要对受伤部位用大量冲洗液进行清洗。而不恰当的清洗方法经常导致手术床垫单浸湿污染,地面大量积水,造成患者的不舒适感,同时给手术操作人员带来不便,影响了环境卫生。现介绍一种清洗受伤部位的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面积完全性头皮撕脱病情重,治疗复杂,疗效差。我们所研究使用的方法疗效较好且时间短,愈合效果较满意,在头皮撕脱的治疗上有所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折叠带蒂膀胱瓣代输尿管术处理输尿管全长撕脱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折叠带蒂膀胱瓣代输尿管术在输尿管长段撕脱伤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结果 2例输尿管长段撕脱伤患者,采用折叠带蒂膀胱瓣代输尿管术,取得预期效果。术后分别随访15和26个月,恢复均满意,静脉尿路造影(IVU)示1例轻度肾积水,1例无明显肾积水发生,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CT)检查示患肾功能正常。结论折叠带蒂膀胱瓣法在长段输尿管撕脱伤的修复中有取材方便、术前无需特殊准备、操作相对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及效果良好等优点,特别对于基层医院该方法更容易开展,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颈椎关节突阻滞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60例颈性眩晕患者分为治疗组(阻滞加药物)和药物治疗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改善情况、眩晕起效时间以及远期疗效.[结果] 通过3~12个月的随访,发现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效,但阻滞加药物组症状与功能总体评分,眩晕症状改善的时间、程度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关节突阻滞治疗颈性眩晕效果确切,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恢复快,并发症少,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海川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0):2493-249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运用带线锚钉治疗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和要点。方法 2008-01-2009-10对15例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患者,关节镜下骨折复位,运用带线锚钉固定,带线交叉环绕系紧前交叉韧带,术后积极康复训练。结果手术操作平均42 min完成,无感染、意外损伤、关节粘连、骨不愈等并发症。均获随访,随诊6~30(平均18)个月,术后Lysholm评分均90分以上。结论关节镜下带线锚钉治疗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微创,易操作,快速,固定牢固,恢复快,术后功能满意。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肛管撕脱并尿道断裂临床少见,诊治较为困难,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我院自1993~1998年共收治3例,采用腹会阴联合手术一期修复重建,获得良好的效果。现结合文献,阐述诊断及治疗的措施。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7~12岁。致伤原因:车祸致肛管撕脱及尿道断裂2例,高处跌落被木桩撕脱1例。其中2例撕脱的部分无法找回,另1例撕脱部分被找回,但因污染严重(油渍等)也无法再建。虽3例病员自外伤至手术开始时间均在吕小时之内,但均有休克征象出现。 诊断治疗及结果:因为病员有休克征象,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Anchor钉结合Krackow缝合法治疗急性期跟腱止点撕脱的方法及有效性。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11年4月收治急性期跟腱止点撕脱患者12例,采用Anchor钉结合Krackow缝合法进行修复,较大骨块辅以松质骨螺钉固定,应用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无跟腱再断裂、撕脱、无足跟部感染、无血管神经损伤、无骨折块移位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满意度高,外观可,踝关节功能满意。根据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10例(平均95.6分),良1例(平均85.5分),可1例(平均74.5分),优良率91.7%。结论应用Anchor钉结合Krackow缝合法治疗急性跟腱止点撕脱具有固定确切,患者可早期活动,功能恢复满意,外观满意等优点,是跟腱止点撕脱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胫骨髁间棘骨折是一种特殊的膝关节内骨折,是前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的撕脱造成的,如不及时将骨折块复位固定,将会导致膝关节的不稳定和畸形,而传统的开放手术方法对膝关节创伤大,往往造成膝关节功能障碍和较明显的手术切痕而影响美观。随着微创概念的推广和关节镜技术的开展,我们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利用关节镜引导下复位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24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结合股骨捆绑带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小粗隆撕脱的疗效。方法对1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小粗隆撕脱患者,采用切开复位、DHS结合股骨捆绑带内固定治疗。结果 13例患者均得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12.6个月。13例骨折全部愈合,优良率为100%。结论应用DHS结合股骨捆绑带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小粗隆撕脱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可提供良好的复位及稳定的股骨近端内后侧重建,能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同时可简化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5例后交叉韧带胫骨结节止点撕脱性骨折采用可吸收螺钉和(或)锚钉固定修复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所有骨折术后Ⅰ期愈合,膝关节活动度均正常。膝关节后内侧切口具有操作简便、暴露充分,损伤小等优点;可吸收螺钉和(或)缝线锚钉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髂前上棘撕脱骨折36例治疗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髂前上棘撕脱骨折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方法:对36例青少年髂前上棘撕脱骨折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髂前上棘撕脱骨折保守或手术治疗显著缩短治疗及康复时间。结论:不论保守治疗抑或手术治疗均可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20.
余丽华  付丽平 《当代护士》2021,28(5):102-103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在全麻妇科手术患者头面部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对200例全麻妇科手术患者根据手术日分为两组.A组眼部使用3M透明敷贴,手术巾覆盖头面部上空.B组采用保鲜膜覆盖头面部,对比两组暴露性角膜炎及口唇干裂发生率,比较术后撕开保护膜后眼部并发症(眼睑皮肤撕脱、眼睫毛撕脱)发生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均可预防暴露性角膜炎,B组口唇干裂发生率,及术后揭开保护膜时引起眼部并发症(眼睑皮肤撕脱、眼睫毛撕脱)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采用保鲜膜覆盖头面部在全麻妇科手术患者预防暴露性角膜炎、口唇干裂、避免术后揭开保护膜时引起眼部并发症(眼睑皮肤撕脱、眼睫毛撕脱)有明显效果,取材方便,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