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妊娠期糖尿病干预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干预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43例行干预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A组)、21例未行干预治疗的GDM患者(B组)和50例同期糖筛查正常的孕妇(C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三组的妊娠结局(母婴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A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B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而A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干预治疗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早期干预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0月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2组(n=50),均在24~28周OGTT诊断为GDM。观察组给予早期干预性治疗,对照组患者不配合饮食治疗,给予常规妊娠期检查作为对照比较,对2组患者的母婴结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母体和围产儿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的干预性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母体和围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妊娠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个性化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母婴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重视糖尿病对母婴妊娠的危害,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进行积极对症处理,可显著降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不同时机治疗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 我科2006年1月~2010年10月诊治的63例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0例在孕中期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为A组,33例在孕34周后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为B组,两组患者均在确诊后给予及时治疗,从并发症发生情况、围生儿结局及终止妊娠方式三方面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A组患者并发症包括妊娠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产后感染及酮症酸中毒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A组患者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或胎儿宫内窘迫及围生儿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A组患者剖宫产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威胁母婴预后,孕妇应做好孕期检查尽早筛查确诊并及时治疗,可显著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应用胰岛素控制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10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胰岛素治疗,其中56例胰岛素治疗时间为32孕周前(观察组),52例胰岛素治疗时间为32孕周后(对照组),观察不同时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饮食疗法加胰岛素治疗后血糖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妊娠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其他并发症(羊水过多、胎盘早剥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早产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死产率及产后出血及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巨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32孕周前应用胰岛素控制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可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孙时清   《中国医学工程》2011,(10):78-78,8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管理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经产前确诊,血糖控制达理想水平的96例作为观察组,经产前确诊,血糖控制未达理想水平的40例为对照组。对比二者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围产儿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危害大,血糖控制理想可降低母婴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之间收治的8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4例。参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则根据病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指标以及妊娠结局指标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血糖水平差异较小,无显著性(P0.05);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结果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同样显著。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改善妊娠结局,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及早期干预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我院入院时OGTT试验确诊为GDM的患者150例,将其中进行早期筛查并干预良好的103例作为干预组,将24周以后确诊不遵循饮食治疗方案或34周以后确诊且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的47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及围生儿并发症等资料。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妊娠结局比较发现,干预组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羊水过多、剖宫产、胎膜早破、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围生儿并发症比较,干预组死胎、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血素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对孕妇常规进行早期的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并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子痫前期风险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以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白春娥 《基层医学论坛》2016,(23):3186-3187
目的:对高龄产妇的妊娠情况加以分析探讨。方法抽选我院2011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300例高龄产妇作为甲组观察对象,选取同期收治的300例适龄产妇作为乙组观察对象,对2组产妇妊娠情况加以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组产妇妊高征、妊娠期贫血等妊娠合并症发生率与产后出血、早产与前置胎盘等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乙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甲组剖宫产率为80%,显著高于乙组的66.67%(P<0.05),且甲组新生儿结局同乙组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高龄产妇而言,其出现妊娠合并症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要高于适龄产妇,妊娠风险较大,需提高警惕,强化围生期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0.
卢建敏 《当代医学》2014,(35):45-4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情况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产科门诊2011-2013年收治的15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按血糖控制满意情况分为试验组(n=93,血糖控制满意)和对照组(n=57.血糖控制不满意),观察比较2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围生儿结局。结果试验组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胎儿窘迫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妊高症、羊水过多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产后出血、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期间的血糖控制,采取积极有效的血糖控制措施,加强血糖监测,对降低妊娠期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及改善围生儿结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初琦 《中外医疗》2011,30(28):88-8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8例妊娠期糖尿病妇女和围产儿的结局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高征、早产酮症酸中毒、剖宫产、早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妊娠期糖尿病围产儿新生儿窒息、胎儿畸形、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加强妊娠期血糖检测和OGTT筛查,早期诊断及控制血糖,可以有效改善妊娠结局,降低母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周惠欢  黄雪凌 《中外医疗》2014,(20):155-157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产前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对调控血糖的作用效果及其围产结局。方法通过对规范化产检的孕妇血糖初筛和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护士对观察组孕妇进行指导规范的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干预,研究孕期饮食与运动指导对血糖水平与围产结局的影响。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干预,观察其血糖水平、母婴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达标率在92%以上,对照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达标率在76%以下,观察组控制血糖水平满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婴并发症在16%左右,剖宫产率在30%;对照组母婴并发症在84%左右,剖宫产率高达76%;观察组母婴并发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围产结局良好(P〈0.05)。结论护士在产前指导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正确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调控起到重要作用,其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方法安全有效,能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糖耐量异常(IGT)的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12月住院分娩的IGT孕妇159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126例及200例50 g糖筛查正常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IGT组和GDM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巨大儿、早产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两组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IGT的妊娠结局与GDM相似,应及时干预及管理,从而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8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组,选择我院同期进行分娩的血糖正常的健康孕产妇7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更容易出现胎膜早破、高脂血症、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等并发症,与血糖正常的产妇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威胁着母婴健康,医护人员须重视早期诊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减少母婴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戴飞燕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0):151-152,155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孕中期及孕晚期干预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我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126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时处于孕中期60例为A组,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时处于孕晚期(32周后)66例为B组,两组患者均于确诊后给予及时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母婴结局及妊娠终止方式三个方面的干预效果.结果 A组患者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产后感染及酮症酸中毒)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患者中巨大儿(20.0%)、早产儿(16.7%)、胎儿宫内窘迫或新生儿窒息(16.7%)及围生儿死亡率(0.0%)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剖官率(53.3%)显著低于B组(7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中期干预对母婴结局的影响要优于孕晚期干预,孕妇应做好孕期检查,尽早筛查、确诊并及时治疗,可明显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剖官率,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200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从而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且孕前未发现糖尿病的孕妇200例的血糖筛查以及治疗的临床资料。200例孕妇进行口服50 g糖筛查试验,对异常者再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血糖结果将200例孕妇分为50g GCT正常组(100例)和50 g GCT异常组(100例),并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50 g GCT异常组中剖宫产率、羊水过多、巨大儿及新生儿畸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较50g GCT正常组显著增高(P〈0.05或P〈0.01)。胎膜早破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妊娠期的血糖可减少母婴并发症,并改善妊娠结局,应该重视妊娠期GDM的早诊断、早干预。  相似文献   

17.
高贞 《当代医学》2014,(36):61-62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孕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孕产妇妊娠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均分成2组(n=32)。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羊水过多、妊高征、生殖道感染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巨大儿、胎儿窘迫、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死胎、胎儿畸形等方面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孕期管理,能显著改善妊娠结局,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及时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确诊的100例GDM患者,根据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分为A组(血糖控制正常)50例和B组(血糖控制不良)50例,并选取同期在我院定期产检的非糖尿病产妇(50例)为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母婴在分娩前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B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产后出血、羊水过多、剖宫产、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及新生儿低血糖等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而A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及时诊治对妊娠结局至关重要,及早干预能有效降低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给予围生期护理干预对妊娠结局、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剖宫产、羊水过多、胎儿窘迫、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给予围生期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母婴结局,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熊娟  王瑞萍 《海南医学》2012,23(22):80-81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治疗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321例妊娠期VVC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107例,甲组采用保妇康栓阴道上药,1次/d,共7d;乙组采用硝酸咪康唑栓剂1枚(即达克宁栓200mg/枚),阴道放药,每日一次,共7d;丙组采用三维制霉素栓1枚(20万U/枚),阴道上药,1次/d,共7d。追踪观察三组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甲组、乙组、丙组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83.2%、80.4%、74.8%,总有效率分别为85.0%,87.9%,8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分别为5.6%、5.6%、14.0%,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15.9%、29.9%、32.7%,复发率甲组、乙组与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乙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甲组与乙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妇康栓治疗妊娠期VVC疗效好,复发率低,母婴预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