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朱颐  吴大保  申震  汪菁  张雪芬 《安徽医药》2017,38(9):1130-1132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化疗对铂敏感型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铂敏感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手术+化疗组(41例)和单纯化疗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1年随访期限内治疗生存期、病死率,并通过监测血常规、彩超、CT或MRI,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病灶及转移情况。结果 手术+化疗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21.37±5.64)个月,单纯化疗组为为(14.22±4.8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P=0.00)。手术+化疗组患者病死率为34.13%,单纯化疗组为7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P=0.32)。手术+化疗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51%,单纯化疗组为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2,P=0.03)。手术+化疗组治疗后病灶及转移发生率为35.90%,单纯化疗组发生率为5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7,P=0.00)。结论 手术联合化疗方法对铂敏感型复发性卵巢癌具有较高的临床效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紫杉醇(paclitaxel,PTX)、PTX脂质体(paclitaxel liposome,L-PTX)和白蛋白结合型PTX(albumin bound paclitaxel,nab-PTX)在头颈肿瘤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整理2017年1月-2018年6月69例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头颈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PTX联合卡铂治疗为PTX组,26例L-PTX联合卡铂治疗为L-PTX组,12例nab-PTX联合卡铂治疗为nab-PTX组。比较3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Nab-PTX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优于PTX组(66.67%vs 32.26%,χ2=4.209,P=0.040)。L-PTX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高于PTX组(χ2=4.079,P=0.043),白细胞减少发生率高于PTX组(χ2=4.422,P=0.035)和nab-PTX组(χ2=5.640,P=0.018);nab-PTX组患者脱发、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PTX组(χ2=5.530,P=0.019;χ2=6.423,P=0.011;χ2=4.438,P=0.035)和L-PTX组(χ2=5.025,P=0.025;χ2=5.025,P=0.025;χ2=5.088,P=0.024),周围神经炎发生率低于PTX组(χ2=4.711,P=0.030)。结论 Nab-PTX联合卡铂治疗头颈肿瘤的近期疗效显著,患者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脂质体多柔比星(脂质体阿霉素)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脂质体多柔比星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17年1月。采用RevMan 5.3软件对各效应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23篇RCT文献,计5 546名恶性肿瘤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后临床疗效I2=63%、OR=1.14[1.02,1.27],P=0.002;两组化疗后心脏毒性不良事件I2=0%,OR=0.18[0.10,0.33],P<0.000 01;脱发不良事件I2=77%,OR=0.24[0.17,0.35],P<0.000 01;神经毒性不良事件I2=46%,OR=0.65[0.42,0.99],P=0.05。结论 脂质体多柔比星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优于其他化疗方案,且毒副作用低,尤其在改善心脏毒性、脱发等不良事件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吴芳芳  陈慧  张兰 《肿瘤药学》2022,12(5):620-625
目的 观察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铂类耐药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6例铂类耐药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联合贝伐珠单抗化疗6个周期,观察组患者给予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贝伐珠单抗化疗6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变化,以及中位生存期(mOS)和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mPFS)。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客观有效率(ORR)分别为76.32%、57.89%,高于对照组的52.63%、31.58%(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HE4、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乏力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但观察组心脏毒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伤、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OS、mPFS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贝伐珠单抗在铂类耐药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中疗效值得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醋酸阿比特龙联合多西他赛与泼尼松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中的应用及N-末端α位乙酰基转移酶基因10(acetyltransferase gene 10,Naa10)与治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2月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mCRPC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经过雄激素剥夺治疗。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液,剂量75 mg·m-2,每3周1次;口服醋酸泼尼松片,1次1片,每天2次;在注射多西他赛注射液化疗前1天、当天和后1天均口服醋酸地塞米松片,1日2次,总剂量7.5 mg。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空腹口服醋酸阿比特龙片,每次1 g,每日1次,治疗4个周期(12周)。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远期生存率等情况,随访3年,计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免疫组化法检测mCRPC癌组织中Naa10蛋白表达,将患者分成Naa10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分析其临床病理参数,单因素和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mCRPC预后的因素,分析Naa10蛋白阳性表达与治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治疗4个周期后,试验组患者9例完全缓解、40例部分缓解、8例疾病稳定及4例疾病进展,治疗总有效率为80.33%;对照组患者2例完全缓解、34例部分缓解、20例疾病稳定及5例疾病进展,治疗总有效率为59.02%,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6.556,P=0.011)。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出现骨髓抑制(χ2=0.209,P=0.648)、肝功能损伤(χ2=0.830,P=0.362)、胃肠道反应(χ2=0.370,P=0.543)、水钠潴留(χ2=0.209,P=0.648)及心脏毒性(χ2=0.899,P=0.343)等3级以上不良反应,但两组间差异未见显著性。mCRPC癌组织中Naa10蛋白阳性表达与治疗周期(χ2=9.106,P=0.003)、淋巴结转移(χ2=5.055,P=0.025)、T分期(χ2=4.391,P=0.036)、骨转移病灶数(χ2=19.863,P=0.000)、内脏转移(χ2=5.009,P=0.025)等具有显著相关性,但与年龄(χ2=3.059,P=0.080)、化疗方案(χ2=0.880,P=0.348)、EOCG评分(χ2=3.453,P=0.178)、民族(χ2=0.135,P=0.713)及Gleason评分(χ2=0.837,P=0.360)等没有显著相关性。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CRPC患者中位生存期与EOCG评分(χ2=7.464,P=0.006)、淋巴结转移(χ2=6.114,P=0.013)、化疗方案(χ2=7.049,P=0.030)、治疗周期(χ2=5.051,P=0.038)、T分期(χ2=1.196,P=0.035)、骨转移病灶数(χ2=9.611,P=0.008)、内脏转移(χ2=1.085,P=0.048)及Naa10蛋白阳性表达(χ2=15.600,P=0.000)等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转移病灶数(>10个)(OR=2.404,95% CI:1.424~4.056)、治疗周期(>8个疗程)(OR=0.458,95% CI:0.253~0.832)、化疗方案(试验组)(OR=0.360,95% CI:0.160~0.801)和Naa10蛋白阳性表达(OR=2.563,95% CI:2.106~3.117)是mCRPC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醋酸阿比特龙联合多西他赛与泼尼松应用于mCRPC治疗,可有效提高近期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期,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同时Naa10蛋白高表达是mCRP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临床宜监测指标,及时调整和评估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梁宇  沈群山  张珺  孟杰  李海波 《安徽医药》2019,40(6):609-612
目的 研究二次电切联合吉西他滨即刻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的5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将仅行TURB-t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TURB-t术后且行二次电切的28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使用吉西他滨即刻灌注治疗。分析两组患者肿瘤病灶残留、肿瘤的复发率及进展率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首次TURB-t术后残留率为8.33%,观察组为14.2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5,P=0.815)。对照组患者12个月内肿瘤复发率为33.33%,观察组为7.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P=0.042);对照组患者24个月内复发率为50.00%,观察组为17.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8,P=0.014)。对照组患者24个月内肿瘤进展率为33.33%,观察组为7.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P=0.042)。结论 二次电切能减少肿瘤病灶残留,二次电切联合吉西他滨即刻膀胱灌注治疗能够降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王静  经莉  胡增艳  朱翔翡  杨莹  陆晓媛 《安徽医药》2016,37(11):1367-1370
目的 探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奈达铂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奈达铂组采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奈达铂组与对照组患者短期总有效率分别为76.7%、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8,P=0.754)。与化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化疗后肿瘤直径较化疗前缩小[(5.3±0.9)vs(3.2±0.6),(5.2±0.8)vs(3.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奈达铂组患者治疗后Ⅰ~Ⅱ级恶心呕吐(36.7% vs 70.0%)、贫血(16.7% vs 40.0%)、肾功能损害(10.0% vs 36.7%)发生率较低,Ⅰ~Ⅱ级血小板降低(56.7% vs 30%)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与顺铂类似,但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程秋华  符国珍 《肿瘤药学》2023,13(5):604-609
目的 探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6(IL-26)表达水平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肝切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行肝切除术的120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方法检测患者癌组织中IL-26的表达,根据IL-26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IL-26低表达组(n=62)和IL-26高表达组(n=58)。分析IL-26表达水平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HCC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HCC患者组织中IL-26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5 cm、微血管侵犯、TNM Ⅲ-Ⅳ期有关(χ2=11.100, P=0.001; χ2=11.257, P=0.001; χ2=6.541, P=0.01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26高表达、AFP>50 μg·L-1、肿瘤直径>5 cm、大血管侵犯、微血管侵犯与HCC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RFS)和总体生存时间(OS)有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26高表达、肿瘤直径>5 cm、微血管侵犯是HCC患者R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IL-26高表达、微血管侵犯是HC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显示,IL-26低表达组患者5年RFS和OS高于IL-26高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002, P=0.001; χ2=8.832, P=0.007)。结论 组织中IL-26高表达的HCC术后患者预后较差,IL-26或许可作为HCC患者一种新的预后指标和抗血管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
齐黎美  金万里 《安徽医药》2018,39(9):1139-1141
目的 探讨不同发病孕周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围产儿结局。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黄山市人民医院诊治并分娩的ICP患者167例,按ICP不同发病孕周分为4组,1组为妊娠≤27+6周(15例),2组为妊娠28周~31+6周(29例),3组为妊娠32~33+6周(26例),4组为妊娠≥34周(97例)。比较4组患者早产、剖宫产、羊水污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死胎的发生率。以孕32周为界,比较妊娠<32周组(44例)及妊娠≥32周组(123例)患者早产、剖宫产、羊水污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的发生率以及其血清总胆汁酸(TBA)及重度ICP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4组患者早产、剖宫产、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及死胎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587,P<0.001;χ2=7.990,P=0.046;χ2=24.557,P<0.001;χ2=9.045,P=0.019;χ2=11.777,P=0.003)。妊娠<32周组患者早产、剖宫产、羊水污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的发生率高于妊娠≥32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26,P<0.001;χ2=7.838,P=0.005;χ2=24.204,P<0.001;χ2=4.751,P=0.029;χ2=9.612,P=0.002;χ2=7.592,P=0.006)。妊娠<32周组患者的血清TBA水平高于妊娠≥32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5,P=0.001);妊娠<32周组患者重度ICP发生率高于妊娠≥32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2,P=0.044)。结论 妊娠<32周ICP患者血清TBA水平高,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临床应重视并积极诊治孕32周之前发病的ICP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改良多柔比星脂质体TAC方案治疗HER2阴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AC方案治疗,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50 mg/m2;多西他赛注射液,75 mg/m2;注射用环磷酰胺,500 mg/m2。治疗组患者采用改良多柔比星脂质体TAC方案,第1天静脉滴注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30 mg/m2;多西他赛注射液,75 mg/m2;注射用环磷酰胺,500 mg/m2。21 d为1个周期,两组均治疗6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血清胸苷激酶1(TK1)、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和微小核糖核酸-132(miR-132)水平,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疾病控制率(85.71%)较对照组(67.35%)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19-9、CEA、CA15-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LVEF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而cTnI、CK、CK-MB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治疗组LVEF较对照组更高,cTnI、CK、CK-MB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K1、TPS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miR-132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TK1、TPS和miR-132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LQ-C30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脱发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相较于TAC方案,采用改良多柔比星脂质体TAC方案治疗HER2阴性乳腺癌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调节血清TK1、TPS、miR-132水平,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心肌损伤,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联合尿道切开镜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骶管麻醉下用F8/9.8输尿管镜检查尿道狭窄情况,直视下将导丝通过狭窄段尿道置入膀胱。如尿道狭窄段无小孔通道,可从膀胱造瘘管内注入美蓝液,再用力按压膀胱,同时观察闭锁远端有无蓝色液体渗出。改尿道切开镜循导丝的后尿道于12点处切割狭窄环,前尿道于6点方向切开,边切割边推进尿道镜,直至24F尿道内切开镜进入膀胱。术后常规留置F18~F22三腔气囊导尿管4~6周,运用抗生素治疗,拔管后定期行尿道扩张1~3月。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一次切开成功。本组手术时间35~83 min,平均46 min。术后住院5~8 d。留置导尿管拔出后l周内排尿通畅,19~21F尿道扩张器通过顺利。无尿失禁、尿外渗、继发性出血,尿道热等发生。结论输尿管镜直视下留置安全导丝,再行尿道切开镜治疗尿道狭窄可有效减少尿道穿孔或假道的发生,是一种并发症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比较快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加替沙星相关血糖异常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加替沙星对住院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回顾性研究,对2005年6月1日至2006年6月1日732例应用加替沙星患者及32例应用红霉素患者的血糖数据进行分析与比较,并采用排除法结合病例分析对加替沙星致血糖异常的因果关系与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加替沙星引起血糖异常35例,其中高血糖27例(3.69%),低血糖8例(1.09%)。此外,35例中,非糖尿病患者为24例(68.57%),老年患者(>60岁)为27例(77.14%)。所有患者在停药及相应治疗后均恢复正常。32例应用红霉素患者未出现血糖异常。结论:加替沙星可引起血糖异常,尤其是老年患者。临床医师应了解该不良反应的风险,对使用加替沙星的患者进行血糖监测以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腮腺炎合并胰腺炎患者的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腮腺炎合并胰腺炎患者3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抑制胰酶活性及胰腺分泌药物,抗病毒治疗和禁食、补充电解质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结果 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其优势和不足,总结经验,以更好的指导临床护理的进行。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近3年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70名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密切的护理,观察病情和护理效果,并加以总结。结果对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适当护理后,患者得到较好恢复,病情有所缓解,成功脱离呼吸机,同时有效减少其他并发症状的出现,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结论适当的护理,能够使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较快恢复,摆脱呼吸器帮助,病情得到有效缓解,有效率较高,同时,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择血粘度增高症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藻酸双酯钠与蝮蛇抗栓酶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藻酸双酯钠组降血粘度有效率为80%,蝮蛇抗栓酶组为86.7%,两组均有明显降血粘度作用(P<0.01)。  相似文献   

16.
洁尔阴治疗尖锐湿疣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洁尔阴治疗本院门诊的尖锐湿疣患者48例总结分析如下:回资料与方法l.l临床资料近5年本院JI诊收治的尖锐湿疣86例,其中阴道发病48例(558%);诊断依据:患者本人或性伙伴有不洁性生活史,肉眼检查阴道粘膜有大小不等的、淡红色赘生物,质较脆,易出血,形状有乳头状、菜花状、疣状。1.2治疗方法患者取卧位,自行将洁尔阴原液10~20ml用阴道冲洗器注入阴道深部,抬高臀部防止药液流出,保持约10分钟,然后起立,让药液流出,每天1~2次,1周为1个疗程。2结果用药2个疗程,治愈35例(729%);部分病灶消失43例(89.6%);无效5…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相关预后系统对我国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骨髓纤维化的预后效力,探讨AML/MDS伴骨髓纤维化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AML及MDS伴骨髓纤维化患者病例资料,采用PMF-IPSS、DIPSS、IPSS-Chinese、DIPSS-Chinese、MYSEC-PM、 MDS-IPSS、IPSS-R、WPSS对其进行预后分组及评估,并分析预后因素。结果 PMF-IPSS、DIPSS、IPSS-Chinese、DIPSS-Chinese、MYSEC-PM、 MDS-IPSS、IPSS-R、WPSS均不能对AML/MDS伴骨髓纤维化患者进行准确预后,在MDS-IPSS、WPSS基础上增加骨髓纤维化分级可改善其预后效力。有脾肿大(P=0.015)、有输血依赖(P=0.008)、纤维化分级≥2级(P<0.001)、CRP>5.0 mg/L(P=0.032)是AML/MDS伴骨髓纤维化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目前缺乏AML/MDS伴骨髓纤维化的预后系统,脾肿大、输血依赖、纤维化分级及CRP与其预后相关,或许可为预后评估及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复合罗哌卡因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PCEA均用罗哌卡因178 m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A组加新斯的明2 mg,B组加新斯的明3 mg,C组加吗啡4 mg,D组加新斯的明2 mg和吗啡2 mg.记录术后6、12、24和48 h的VAS评分、循环变化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A组术后48 h内各记录时点的VAS评分均比B、C、D 3组高.4组术后血压和心率变化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别;C组术后瘙痒的发生率(26.7%)明显高于其他3组.结论 罗哌卡因178 mg PCEA加新斯的明2 mg和吗啡2 mg的镇痛效应与单加吗啡4 mg相当,而副作用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